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麦克白》悲剧的实质是贪念和不满足占据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但这个剧本最令人震撼之处并不在于主人公如何由一个伟大的英雄蜕变成千夫所指的独夫民贼,而在于主人公在不择手段追求权力顶峰的过程中内心的矛盾斗争,以及由作恶产生的强烈恐惧意识。最终,人性的堕落击溃了主人公内心的安宁,使之精神崩溃,在强烈的幻灭感中身败名裂。本文以麦克白人生的起伏为主线讨论他的心理变化,进而剖析莎士比亚对他的心理刻画。
关键词: 《麦克白》 贪欲 罪恶感 善与恶
一、引言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是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天才。《麦克白》是莎士比亚最短的悲剧,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品,属于四大悲剧之一,在社会矛盾尖锐的历史背景下诞生,富有更深刻的现实意义。莎士比亚以巨匠手笔成功地运用了心理刻画手法,酣畅淋漓地展现了麦克白灵魂深处善与恶的激烈搏斗和痛苦挣扎。
二、贪欲决定他的堕落
麦克白在为国王平叛和抵御入侵立功归来的路上遇到三个女巫说他将晋爵为王,但他并无子嗣能继承王位,同僚班柯将军的后代会取而代之。女巫的预言使麦克白内心隐秘的权力欲望浮出水面,而邓肯对他过火的奖赏和夸赞增强了他的欲望,邓肯说:“你的功劳太超乎寻常了,飞得最快的报酬都追不上你,要是它再微小一点,那么也许我可按照适当的名分,给你应得的感谢和酬劳,现在我只能这样说,一切报酬都不能抵偿你的伟大勋绩。”作为一个国君不应该这样说,客观上显示出了邓肯对麦克白的依赖性,同时刺激了麦克白的野心,让他认为自己的功劳很大,攫取王位是应该的。于是,在内心贪欲的驱使下,麦克白随即篡夺了王位,并不断堕落。
三、罪恶感带来的恶性循环
麦克白篡夺王位之后,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夺位,一步步害死邓肯的侍卫,害死班柯,害死贵族麦克德夫的妻子和小孩。恐惧和猜疑使麦克白心里越来越有鬼,也越来越冷酷,内心的恐惧感因此不断加剧。然而,在麦克白面对令自己万分恐惧的罪恶时,他本能地为自己辩解。麦克白在班柯的鬼魂面前说:“在人类不曾制定法律保障公众福利以前的古代,杀人流血是不足为奇的事;即使有了法律以后,惨不忍闻的谋杀事件也随时发生。”由此可见,在不断的斗争中,他渐渐丧失了仅存的人性。其实,他对于自己犯下的罪行是有相当大的罪恶感的,可正是这种罪恶感促使他犯下更多罪掩饰自己内心对于这份罪恶感的恐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四、善与恶的斗争
作为悲剧英雄的麦克白,由于自身性格缺陷,在世俗权力的诱惑面前,内心充满斗争与矛盾。一方面,他作为国王邓肯的表弟,取得了国王的信任与赞赏,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名利双收。另一方面,内心潜藏的贪欲不断刺激他争取更高地位。但是他不得不为此付出巨大代价,他需要杀掉所有可能或者将来可能危及自己王位的人。然而,在不断地选择之中,他最终走上了一条邪恶的弑君与滥杀无辜之路。他不断思考、不断想象,受尽自己内心斗争的煎熬,并在煎熬中不断逼迫自己走完悲剧的旅程,这也体现了莎士比亚“以恶制恶”的观点。三个女巫以哑谜的形式告诉麦克白他的将来,引诱他犯罪,她们以恶魔形象出现。麦克白夫人的“恶”促使了麦克白这一“恶”的消亡,以恶制恶,不伤害“善”这一面的任何成分。在这场善与恶的斗争中他终究败了,一位英雄就此没落。
一个人中英豪就这样在野心的驱使下可耻地毁灭了。麦克白的暴行让人切齿痛恨,但他自己也在精神上饱受折磨。麦克白的人性善恶大决战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内心是否也有类似麦克白那样的贪欲和野心?如何控制这使人性毁灭的恶的因子,使类似麦克白的悲剧不再发生?历史上,私欲膨胀造成了多少人变魔鬼的悲剧,我们不得不反思。
五、结语
《麦克白》具有命运悲剧与性格悲剧的双重审美特质,与当时时代精神相吻合,文艺复兴倡导“人本主义”,把人的地位提到一个很高的地位,涌现出了一批天才式巨人。莎剧中的人物多具有人文主义色彩,《麦克白》一剧中麦克白的斗争精神和他的力量体现了人的力量。但他最终的失败却说明命运观念在西方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宿命色彩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文学创作。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著.李爱梅,译.麦克白.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
[2]莫洛佐夫.莎士比亚传.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63.
关键词: 《麦克白》 贪欲 罪恶感 善与恶
一、引言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是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天才。《麦克白》是莎士比亚最短的悲剧,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品,属于四大悲剧之一,在社会矛盾尖锐的历史背景下诞生,富有更深刻的现实意义。莎士比亚以巨匠手笔成功地运用了心理刻画手法,酣畅淋漓地展现了麦克白灵魂深处善与恶的激烈搏斗和痛苦挣扎。
二、贪欲决定他的堕落
麦克白在为国王平叛和抵御入侵立功归来的路上遇到三个女巫说他将晋爵为王,但他并无子嗣能继承王位,同僚班柯将军的后代会取而代之。女巫的预言使麦克白内心隐秘的权力欲望浮出水面,而邓肯对他过火的奖赏和夸赞增强了他的欲望,邓肯说:“你的功劳太超乎寻常了,飞得最快的报酬都追不上你,要是它再微小一点,那么也许我可按照适当的名分,给你应得的感谢和酬劳,现在我只能这样说,一切报酬都不能抵偿你的伟大勋绩。”作为一个国君不应该这样说,客观上显示出了邓肯对麦克白的依赖性,同时刺激了麦克白的野心,让他认为自己的功劳很大,攫取王位是应该的。于是,在内心贪欲的驱使下,麦克白随即篡夺了王位,并不断堕落。
三、罪恶感带来的恶性循环
麦克白篡夺王位之后,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夺位,一步步害死邓肯的侍卫,害死班柯,害死贵族麦克德夫的妻子和小孩。恐惧和猜疑使麦克白心里越来越有鬼,也越来越冷酷,内心的恐惧感因此不断加剧。然而,在麦克白面对令自己万分恐惧的罪恶时,他本能地为自己辩解。麦克白在班柯的鬼魂面前说:“在人类不曾制定法律保障公众福利以前的古代,杀人流血是不足为奇的事;即使有了法律以后,惨不忍闻的谋杀事件也随时发生。”由此可见,在不断的斗争中,他渐渐丧失了仅存的人性。其实,他对于自己犯下的罪行是有相当大的罪恶感的,可正是这种罪恶感促使他犯下更多罪掩饰自己内心对于这份罪恶感的恐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四、善与恶的斗争
作为悲剧英雄的麦克白,由于自身性格缺陷,在世俗权力的诱惑面前,内心充满斗争与矛盾。一方面,他作为国王邓肯的表弟,取得了国王的信任与赞赏,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名利双收。另一方面,内心潜藏的贪欲不断刺激他争取更高地位。但是他不得不为此付出巨大代价,他需要杀掉所有可能或者将来可能危及自己王位的人。然而,在不断地选择之中,他最终走上了一条邪恶的弑君与滥杀无辜之路。他不断思考、不断想象,受尽自己内心斗争的煎熬,并在煎熬中不断逼迫自己走完悲剧的旅程,这也体现了莎士比亚“以恶制恶”的观点。三个女巫以哑谜的形式告诉麦克白他的将来,引诱他犯罪,她们以恶魔形象出现。麦克白夫人的“恶”促使了麦克白这一“恶”的消亡,以恶制恶,不伤害“善”这一面的任何成分。在这场善与恶的斗争中他终究败了,一位英雄就此没落。
一个人中英豪就这样在野心的驱使下可耻地毁灭了。麦克白的暴行让人切齿痛恨,但他自己也在精神上饱受折磨。麦克白的人性善恶大决战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内心是否也有类似麦克白那样的贪欲和野心?如何控制这使人性毁灭的恶的因子,使类似麦克白的悲剧不再发生?历史上,私欲膨胀造成了多少人变魔鬼的悲剧,我们不得不反思。
五、结语
《麦克白》具有命运悲剧与性格悲剧的双重审美特质,与当时时代精神相吻合,文艺复兴倡导“人本主义”,把人的地位提到一个很高的地位,涌现出了一批天才式巨人。莎剧中的人物多具有人文主义色彩,《麦克白》一剧中麦克白的斗争精神和他的力量体现了人的力量。但他最终的失败却说明命运观念在西方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宿命色彩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文学创作。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著.李爱梅,译.麦克白.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
[2]莫洛佐夫.莎士比亚传.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