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不变应万变”,“以变应变”。不变就是重要的历史知识;变就是高考命题改革的要求和综合化趋势。两者应充分结合。总之,历史教学中离开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先谈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现行历史教学中必须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使综合化与历史教学相适应。笔者认为正确的策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好基础知识教学
高考“综合能力测试”是不是仅仅是测试能力,而不考基础知识呢?不能,绝对不能,如果那样去认识,必然误导学生。综观2000年高考试题和各种“综合能力测试”试卷,明显可以看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对各种能力的考查仍依托学科知识,没有出现纯粹的脱离学科知识的能力测试题。二是各“综合能力”试卷中都有一些题目是考查基础知识的,能力要求不高。如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在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清教徒(批判‘君权神授’的观念)”一题和山西卷第38题第一问“中国煤炭用于冶炼始于公元前3世纪末~公元l世纪初”一题。所以,不能放松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因为没有历史知识就没有历史学科,也无所谓历史试题。综合能力测试不能完全抛开学科知识。由“知识立意”为主向以“能力立意”为主转化,这个命题本身就包含着以“知识立意为辅” 这层意思。这对高考来说也不是有与无的关系。
二、应高度重视历史学科基本能力的培养
从“综合能力测试”的名称中,我们很容易看到“综合能力”的重要性。综合能力:其一是相对于“分析能力”而言的“综合能力”,即把分析过的现象的各部分属性联合在一起的能力。如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发展、短暂春天的背景、过程,以及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特征后,得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特征”的结论。其二是指将各种能力组合起来,形成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合力。如解答2000年文科综合卷同有的“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戊戌维新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和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主义者就专制问题提出许多思想主张”一题(第35题)所包括的3个问题,必须把概括能力、比较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等多种能力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合力,从而正确解答该题。
三、突出综合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综合能力培养的角度看,综合化,一是大大提高了能力要求的总体水平,二是突出了对比较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的考查,因此,现阶段的历史教学中,必须加强比较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的培养。有位哲人说过,“历史是今天与昨天永无休止的对话。”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把许许多多类似的历史现象之间的不同属性或不同历史现象之间的相同属性,通过对比分析而显示出来。既区分历史现象之间的异同关系,又揭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如2000年高考历史第41题,比较中外4位航海家,并把他们串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再如,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法国大革命一节中,在引用法国1791年宪法的部分条款后,提出的问题:请把《人权宣言》的有关条款与上面的规定加以对比然后回答下列三个问题。以上都说明比较题流行有其必然性。
比较既要找出对比主体(人物、事件、政策、主张、国家),又要找准对比项(阶级、主要事迹、历史地位、评价等)。有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现象与本质的比较;总体比较与分目比较;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比较。经比较之后,要顺理成章地合乎逻辑地得出结论。这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历史学科的综合是历史发展的系统性的一种反映。随着历史试题综合性的加强,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的指导作用会愈加重要。以2000年高考历史广东卷为例,第43题“说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原因和两条途径”,其实质上是把整个资本主义体系视为一个大系统,并认为此系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两个子系统。如考生有此认识,此题不难解答。否则“两条途径”就很难破题。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重视系统理论和方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四、提高历史教师素质以适应高考综合化问题
高考改革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相应地也提高了对老师的要求。.定要更新观念,一定要把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每个学科都看做综合能力测试的载体,把各科知识当作一个整体。如200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1题吸收史学研究新成果,提出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与传统的观点(高中历史教材的观点)就有很大差别。这就要求历史老师不要囿于历史教材的藩篱之内,要充实和更新专业知识;进一步涉及中学政治、地理和语文等教材,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如环境、资源、人口、时政热点和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进行联系,以培养一般素质和能力,充分挖掘学习潜质;留意历史与其他学科的联结点或交叉点;逐步实现从知识型、经验型向学者型,知识传授型向智能开发型的转变。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就必须先有一桶水,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先提高自己的素质。
我们常说。人是历史的,不仅仅因为历史是人创造的;正因为人,历史才变得有意义。人需要不断地创造新的历史,不断地“创造历史”。教育在发展,高考在改革,命题在创新,面对高考由“知识立意”为主向以“能力立意”为主转化,综合化已是大势所趋,如何适应综合化趋势。
一、抓好基础知识教学
高考“综合能力测试”是不是仅仅是测试能力,而不考基础知识呢?不能,绝对不能,如果那样去认识,必然误导学生。综观2000年高考试题和各种“综合能力测试”试卷,明显可以看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对各种能力的考查仍依托学科知识,没有出现纯粹的脱离学科知识的能力测试题。二是各“综合能力”试卷中都有一些题目是考查基础知识的,能力要求不高。如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在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清教徒(批判‘君权神授’的观念)”一题和山西卷第38题第一问“中国煤炭用于冶炼始于公元前3世纪末~公元l世纪初”一题。所以,不能放松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因为没有历史知识就没有历史学科,也无所谓历史试题。综合能力测试不能完全抛开学科知识。由“知识立意”为主向以“能力立意”为主转化,这个命题本身就包含着以“知识立意为辅” 这层意思。这对高考来说也不是有与无的关系。
二、应高度重视历史学科基本能力的培养
从“综合能力测试”的名称中,我们很容易看到“综合能力”的重要性。综合能力:其一是相对于“分析能力”而言的“综合能力”,即把分析过的现象的各部分属性联合在一起的能力。如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发展、短暂春天的背景、过程,以及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特征后,得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特征”的结论。其二是指将各种能力组合起来,形成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合力。如解答2000年文科综合卷同有的“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戊戌维新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和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主义者就专制问题提出许多思想主张”一题(第35题)所包括的3个问题,必须把概括能力、比较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等多种能力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合力,从而正确解答该题。
三、突出综合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综合能力培养的角度看,综合化,一是大大提高了能力要求的总体水平,二是突出了对比较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的考查,因此,现阶段的历史教学中,必须加强比较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的培养。有位哲人说过,“历史是今天与昨天永无休止的对话。”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把许许多多类似的历史现象之间的不同属性或不同历史现象之间的相同属性,通过对比分析而显示出来。既区分历史现象之间的异同关系,又揭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如2000年高考历史第41题,比较中外4位航海家,并把他们串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再如,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法国大革命一节中,在引用法国1791年宪法的部分条款后,提出的问题:请把《人权宣言》的有关条款与上面的规定加以对比然后回答下列三个问题。以上都说明比较题流行有其必然性。
比较既要找出对比主体(人物、事件、政策、主张、国家),又要找准对比项(阶级、主要事迹、历史地位、评价等)。有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现象与本质的比较;总体比较与分目比较;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比较。经比较之后,要顺理成章地合乎逻辑地得出结论。这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历史学科的综合是历史发展的系统性的一种反映。随着历史试题综合性的加强,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的指导作用会愈加重要。以2000年高考历史广东卷为例,第43题“说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原因和两条途径”,其实质上是把整个资本主义体系视为一个大系统,并认为此系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两个子系统。如考生有此认识,此题不难解答。否则“两条途径”就很难破题。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重视系统理论和方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四、提高历史教师素质以适应高考综合化问题
高考改革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相应地也提高了对老师的要求。.定要更新观念,一定要把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每个学科都看做综合能力测试的载体,把各科知识当作一个整体。如200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1题吸收史学研究新成果,提出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与传统的观点(高中历史教材的观点)就有很大差别。这就要求历史老师不要囿于历史教材的藩篱之内,要充实和更新专业知识;进一步涉及中学政治、地理和语文等教材,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如环境、资源、人口、时政热点和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进行联系,以培养一般素质和能力,充分挖掘学习潜质;留意历史与其他学科的联结点或交叉点;逐步实现从知识型、经验型向学者型,知识传授型向智能开发型的转变。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就必须先有一桶水,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先提高自己的素质。
我们常说。人是历史的,不仅仅因为历史是人创造的;正因为人,历史才变得有意义。人需要不断地创造新的历史,不断地“创造历史”。教育在发展,高考在改革,命题在创新,面对高考由“知识立意”为主向以“能力立意”为主转化,综合化已是大势所趋,如何适应综合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