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学生中犯罪与自杀者大多来自高校大学生中的“问题群体”。这一部分被称为“问题群体”的大学生在外显能力和内在素质方面比较欠缺,易被忽视,若教育不充分或不当则可能引发不良后果。因此,创造一个有利于这部分学生发展,或向这部分学生倾斜的管理模式,构建高校“问题群体”大学生教育保障体系,是当前改革高校德育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提出构建高校体系学生“问题群体”教育保障体系的设想,建议构建教育—管理—服务相结合的体系,起到对大学生“问题群体”教育保障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问题群体” 教育保障体系
据最近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公众对当代大学生的评价很不理想,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精神萎靡不振”,认为大学生“学习态度非常好”的比例只有8.5%。“大学生在公众中的形象已经跌到20年的最低点”,大学生公众形象的降低,可以说很大程度是“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
所谓高校中的“问题群体”,是指一些家庭贫困、纪律和学习“双差生”、受处分的学生、留级生、心理有障碍的学生等等。因此,创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式,构建高校“问题群体”大学生教育保障体系,是当前高校德育教育模式改革与创新的一个重要问题。
近几年学生中的犯罪与自杀者大多来自于高校大学生中的“问题群体”。这一部分被称为“问题群体”的大学生,大多数在学校默默无闻,经常旷课,综合素质低下。在外显能力即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等方面明显不足。在内在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情感智力与心理素质等方面也相当欠缺。有的自惭形秽、有的自暴自弃,内心孤独和极度苦闷。他们中的少部分同学向内发展形成长期的焦虑,抑郁走向自杀。一部分同学向外发展形成报复心理,攻击性人格走向犯罪。对被称为高校大学生中的“问题群体”的这一部分大学生,必须给予充分关注,进行正确引导,建立相应的安全保障体系。这是当前改革高校德育教育模式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构建高校学生“问题群体”教育保障体系,并非某一部门能够单独胜任。我们必须调动全校力量,合理配置。既要有相关的课程设置,又要有科学的管理行为,还要有服务的平台。构成教育—管理—服务相结合的稳定的三维结构,方能起到安全保障的作用。
一、构建心理教育体系
首先,要在大学增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课程。具体课程内容有生活心理教育课程、学习心理教育课程、职业心理教育课程等。开设生活心理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生活心理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问题群体”不断适应生活环境,理解生活的意义,养成良好习惯,学会生存,关爱生命,学会关心,懂得交往,学会体谅、勇于负责,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健全人格,维护心理健康,促进自我发展;开设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对“问题群体”大学生进行学习心理的教育。协助其认识学习的原理及方法,提高其学习效果,发挥其潜能;开设职业心理教育课程,对“问题群体”大学生进行职业心理教育。为“问题群体”大学生在职业定向、职业分析、职业兴趣的了解与测试方面提供服务,在掌握知识和实际训练中,使他们逐步提高自己的职业认识、职业兴趣以及职业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其次,要配套一个心理互动,心理辅导治疗体系。如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组织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成立心理健康协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出现问题的的“问题学生”进行心理交流和辅导,对个别问题较大的学生进行心理治疗或专业治疗。
二、调整德育教育模式,落实科学管理行为
通过一系列科学的管理行为,把“问题群体”大学生教育保障观念渗透在高校育人的各个层面。实行主管校领导负责,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师为主体,建立专兼结合的工作体制,把工作落到实处。这是当前“问题群体”大学生教育保障体系的灵魂。
许多高校的德育教学,一般归口于专业院系。这一设置,对于学科建设,课程发展都有很大好處。教师的科研也有所依托。但容易造成德育教学与学生实际脱节,德育教师管理学生进行学生教育工作大多成了“副业”。在学生管理人员中,有些班主任角色空泛,缺乏工作的正确性和细致性。一些学校的班主任由学生担任,或临时聘用,责任心不强,对大学生缺乏必要指导。“问题群体”的大学生的特殊需要更难以满足。
理顺教师队伍的关系,明确职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高校大学生“问题群体”教育保障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结合目前各高校一般情况承担心理咨询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多为德育教师这一现实,必须调动现有德育教师的积极性。但是现在的高校德育教师队伍在学校处境尴尬,在少数学校德育教师比专业教师低人一等,队伍不够稳定,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待遇较低。在学校教师的评价体系中,学历、科研是硬指标,教书育人成了“软件”。许多教师在成功与尽责中往往选择成功。要建立学校“问题群体”大学生的教育保障体系,就要调整当前德育教育管理模式,发挥现有教师的作用。
三、建设相应的技术服务平台
高等学校要为“问题群体”大学生提供有助他们健康发展的教育保障技术和其它设施,建设相应的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高校心理咨询和心理调查活动。大学生心理咨询,是对大学生生活、发展、择业等方面的问题提供直接或间接地指导,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的成熟及全面发展。开展对“问题群体”大学生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一起,控制错误观点、消极的情绪状态,防止自杀或攻击他人与社会的问题行为的产生,可以减轻“问题群体”大学生的不适应的心理现象及行为,培养适应能力,促进心理的健全发展。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对新生进行心理调查活动,掌握学生第一手资料是建立“问题群体”大学生教育保障体系的基础工作。
总之,设置相关的课程,调整德育教育模式,规范科学的管理行为,建立相应的服务平台。三者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稳定的体系,才能使“问题群体”大学生真正在大学得到帮助,缓解危机,回报社会,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人才。这是当前高校德育改革义不容辞的责任,对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蔡哲,赵冬梅.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调解.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4).
[2]夏建华,向瑞伦.高校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探讨.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5,(3).
[3]吕莉.从大学生危险行为看我国高校危机干预.现代教育科学,2005,(1).
[4]何元庆,姚本先.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初探.教育与职业,2005,(5).
[5]陈淑萍.论大学生抑郁自杀行为与危机干预.泰山学院报.
[6]范韶维.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网络体系构建研究.煤炭高等教育,2005,(1).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 “问题群体” 教育保障体系
据最近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公众对当代大学生的评价很不理想,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精神萎靡不振”,认为大学生“学习态度非常好”的比例只有8.5%。“大学生在公众中的形象已经跌到20年的最低点”,大学生公众形象的降低,可以说很大程度是“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
所谓高校中的“问题群体”,是指一些家庭贫困、纪律和学习“双差生”、受处分的学生、留级生、心理有障碍的学生等等。因此,创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式,构建高校“问题群体”大学生教育保障体系,是当前高校德育教育模式改革与创新的一个重要问题。
近几年学生中的犯罪与自杀者大多来自于高校大学生中的“问题群体”。这一部分被称为“问题群体”的大学生,大多数在学校默默无闻,经常旷课,综合素质低下。在外显能力即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等方面明显不足。在内在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情感智力与心理素质等方面也相当欠缺。有的自惭形秽、有的自暴自弃,内心孤独和极度苦闷。他们中的少部分同学向内发展形成长期的焦虑,抑郁走向自杀。一部分同学向外发展形成报复心理,攻击性人格走向犯罪。对被称为高校大学生中的“问题群体”的这一部分大学生,必须给予充分关注,进行正确引导,建立相应的安全保障体系。这是当前改革高校德育教育模式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构建高校学生“问题群体”教育保障体系,并非某一部门能够单独胜任。我们必须调动全校力量,合理配置。既要有相关的课程设置,又要有科学的管理行为,还要有服务的平台。构成教育—管理—服务相结合的稳定的三维结构,方能起到安全保障的作用。
一、构建心理教育体系
首先,要在大学增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课程。具体课程内容有生活心理教育课程、学习心理教育课程、职业心理教育课程等。开设生活心理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生活心理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问题群体”不断适应生活环境,理解生活的意义,养成良好习惯,学会生存,关爱生命,学会关心,懂得交往,学会体谅、勇于负责,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健全人格,维护心理健康,促进自我发展;开设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对“问题群体”大学生进行学习心理的教育。协助其认识学习的原理及方法,提高其学习效果,发挥其潜能;开设职业心理教育课程,对“问题群体”大学生进行职业心理教育。为“问题群体”大学生在职业定向、职业分析、职业兴趣的了解与测试方面提供服务,在掌握知识和实际训练中,使他们逐步提高自己的职业认识、职业兴趣以及职业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其次,要配套一个心理互动,心理辅导治疗体系。如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组织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成立心理健康协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出现问题的的“问题学生”进行心理交流和辅导,对个别问题较大的学生进行心理治疗或专业治疗。
二、调整德育教育模式,落实科学管理行为
通过一系列科学的管理行为,把“问题群体”大学生教育保障观念渗透在高校育人的各个层面。实行主管校领导负责,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师为主体,建立专兼结合的工作体制,把工作落到实处。这是当前“问题群体”大学生教育保障体系的灵魂。
许多高校的德育教学,一般归口于专业院系。这一设置,对于学科建设,课程发展都有很大好處。教师的科研也有所依托。但容易造成德育教学与学生实际脱节,德育教师管理学生进行学生教育工作大多成了“副业”。在学生管理人员中,有些班主任角色空泛,缺乏工作的正确性和细致性。一些学校的班主任由学生担任,或临时聘用,责任心不强,对大学生缺乏必要指导。“问题群体”的大学生的特殊需要更难以满足。
理顺教师队伍的关系,明确职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高校大学生“问题群体”教育保障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结合目前各高校一般情况承担心理咨询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多为德育教师这一现实,必须调动现有德育教师的积极性。但是现在的高校德育教师队伍在学校处境尴尬,在少数学校德育教师比专业教师低人一等,队伍不够稳定,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待遇较低。在学校教师的评价体系中,学历、科研是硬指标,教书育人成了“软件”。许多教师在成功与尽责中往往选择成功。要建立学校“问题群体”大学生的教育保障体系,就要调整当前德育教育管理模式,发挥现有教师的作用。
三、建设相应的技术服务平台
高等学校要为“问题群体”大学生提供有助他们健康发展的教育保障技术和其它设施,建设相应的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高校心理咨询和心理调查活动。大学生心理咨询,是对大学生生活、发展、择业等方面的问题提供直接或间接地指导,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的成熟及全面发展。开展对“问题群体”大学生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一起,控制错误观点、消极的情绪状态,防止自杀或攻击他人与社会的问题行为的产生,可以减轻“问题群体”大学生的不适应的心理现象及行为,培养适应能力,促进心理的健全发展。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对新生进行心理调查活动,掌握学生第一手资料是建立“问题群体”大学生教育保障体系的基础工作。
总之,设置相关的课程,调整德育教育模式,规范科学的管理行为,建立相应的服务平台。三者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稳定的体系,才能使“问题群体”大学生真正在大学得到帮助,缓解危机,回报社会,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人才。这是当前高校德育改革义不容辞的责任,对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蔡哲,赵冬梅.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调解.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4).
[2]夏建华,向瑞伦.高校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探讨.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5,(3).
[3]吕莉.从大学生危险行为看我国高校危机干预.现代教育科学,2005,(1).
[4]何元庆,姚本先.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初探.教育与职业,2005,(5).
[5]陈淑萍.论大学生抑郁自杀行为与危机干预.泰山学院报.
[6]范韶维.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网络体系构建研究.煤炭高等教育,2005,(1).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