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规模庞大的摩尔城、商业广场等集购物、餐饮、娱乐、文体、教育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在各地迅速兴起,这些建筑规模大、功能复杂、人流密集、火灾荷载大,发生火灾后蔓延迅速、扑救困难、疏散不易,容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加强此类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 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人员疏散特点
1.1人员构成复杂
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从业人员及顾客数量众多、成分复杂,个人消防安全素质和逃生自救能力参差不齐。特别是一些行动能力较差的老人、儿童、孕妇、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疏散更为困难。
1.2人员密度大
大型商业综合体属于公众聚集场所,平时特别是节假日进行购物、休闲、娱乐的人流集中、密度大,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疏散困难。
1.3不熟悉疏散路线
对于大多数顾客来说,他们对建筑内部的环境和疏散路线并不熟悉,一旦发生火灾,往往成为“无头苍蝇”,不知道向哪里疏散。
1.4火灾时人员心理行为复杂
人在火场中会产生惊慌不安、恐惧、判断失误、冲动与侥幸等特殊心理和心态,如果再加上火灾突发、建筑结构复杂、人员拥挤或疏导不力等情况,就会成为严重干扰自我逃生和安全疏散的重要因素。
2 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人员疏散面临的问题
2.1疏散路线复杂
大型商业综合体中各类店中店、场所众多,加之经营需要经常进行装修改造等,必然导致建筑内的疏散路线错综复杂、蜿蜒曲折、不易辨识,同时也给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立带来困难与不便。
2.2疏散指示标志不明显,导向性差
大型商业综合体往往装修精美,甚至对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进行过度装修,在疏散通道及給类场所内的疏散路线安装广告灯箱、悬挂广告牌等行为不仅遮挡了部分疏散指示标志,还弱化了疏散视觉效果,导致疏散指示标志不明显、疏散引导效果差。
2.3恐慌、从众心理易带来重大伤亡
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规模庞大,人员深入其中往往不易辨识方向。火灾发生时,由于人们对火灾的恐惧,以及自身逃生自救能力的不足,往往大脑中一片空白,感到生命受到威胁,表现出焦虑状态,产生恐惧感,导致心情紧张,失去基本的判断能力,丧失理智。疏散逃生时,由于从众心理,容易发生人员一窝蜂涌向一个方向、一个安全出口逃生,导致拥挤、踩踏,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极端情况下,甚至出现跳楼逃生等危险行为。
2.4日常管理不到位,影响人员疏散
一些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经营者或管理者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同程度的存在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宣传、培训教育不到位,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未保持完好有效,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员工上岗前未经过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未定期组织灭火疏散预案演练等现象。一旦发生火灾,安全疏散设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业人员不能引导顾客进行疏散逃生,就会导致人员伤亡。
3 大型商业综合体安全疏散设计需要引起重视的环节
3.1总平面布置及灭火救援设施
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在进行选址及总平面设计时,除了不应布置在甲、乙类厂(库)房,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可燃气体储罐和可燃材料堆场附近,与周边建筑之间以及综合体内的各个单体建筑之间应满足规范的防火间距要求以外,还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设置消防车道、救援场地和入口、外墙上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等,便于人员疏散及灭火救援。
3.2防火分区划分
防火分区划分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环节,目的是与一旦某处建筑发生火灾,将其控制在一个分区之内,防止蔓延,以利建筑内的人员疏散,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面积大小主要是根据建筑性质、类型以及建筑耐火等级来确定。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耐火等级除单层的耐火等级可以采用二级外,其余均应采用一级耐火等级。防火分区的最大面积及防火分隔构造等要求均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
3.3平面布置
为便于及时疏散和保障人员疏散的安全性,需要注意综合体中几类特定场所的平面布置。一是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应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若该综合体为高层建筑,此类场所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若为多层建筑,条件允许时也要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二是剧场、电影院、礼堂至少应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三是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宜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且一个厅、室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四是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戏厅)、桑拿浴室(不包括洗浴部分)、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宜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靠外墙的部位,不宜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近端,确需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的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米。
3.4安全出口与疏散楼梯
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与场所疏散门的数量以及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净宽度是确保人员安全疏散的关键,必须经过精确计算来确定。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相邻两个安全出口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疏散楼梯应为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室外疏散楼梯。条件允许时,楼梯间应通至屋面,且通向屋面的门或窗应向外开启。疏散楼梯应尽可能地在建筑四周靠外墙处设置,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来保证楼梯间防烟、排烟的可靠性。若确因疏散距离不够而必须在建筑中心部位设置疏散楼梯时,应按照防烟楼梯间的标准进行设置,并尽可能的不让两个防火分区共用一部疏散楼梯,以防止发生火灾时两个防火分区内的人员同时涌向共用的疏散楼梯,造成拥挤、踩踏而导致伤亡。设置在建筑中心部位的疏散楼梯通到建筑的地上一层后,还应设置与营业区完全分隔开且绝对安全的避难走道直通室外,以保证人员疏散的安全。
3.5疏散指示标志与火灾应急照明
建筑物内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与火灾应急照明,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在浓烟弥漫的不利情况下,及时识别疏散位置和方向,迅速沿疏散指示标志顺利疏散,避免造成伤亡事故。实践表明,在复杂建筑内要确保安全疏散,必须要保证疏散指示标志清晰,数量足够,设计和布置要统一。同时,要注意的是,对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应符合以下规定:对于疏散走道,不应低于1.0lx;对于人员密集场所,不应低于3.0lx;对于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5.0lx。另外,在营业区及场所的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还应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
3.6防排烟设施
烟气是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发生火灾后烟气以及有毒气体的快速扩散会大大缩短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延长人员对疏散路线的选择和疏散准备时间,极大地影响疏散效率,所以控制好烟气的蔓延扩散对人员疏散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控制烟雾有“防烟”和“排烟”两种方式。“防烟”是防止烟的进入,是被动的;相反,“排烟”是积极改变烟的流向,使之排出户外,是主动的,两者互为补充。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防排烟设施应本着安全、可靠的原则,充分利用建筑物的构造进行自然排烟。在机械防排烟的设计和使用上应合理划分防烟分区,有效地利用隔墙、挡烟垂壁、梁等构件和设施配合进行排烟。■
1 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人员疏散特点
1.1人员构成复杂
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从业人员及顾客数量众多、成分复杂,个人消防安全素质和逃生自救能力参差不齐。特别是一些行动能力较差的老人、儿童、孕妇、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疏散更为困难。
1.2人员密度大
大型商业综合体属于公众聚集场所,平时特别是节假日进行购物、休闲、娱乐的人流集中、密度大,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疏散困难。
1.3不熟悉疏散路线
对于大多数顾客来说,他们对建筑内部的环境和疏散路线并不熟悉,一旦发生火灾,往往成为“无头苍蝇”,不知道向哪里疏散。
1.4火灾时人员心理行为复杂
人在火场中会产生惊慌不安、恐惧、判断失误、冲动与侥幸等特殊心理和心态,如果再加上火灾突发、建筑结构复杂、人员拥挤或疏导不力等情况,就会成为严重干扰自我逃生和安全疏散的重要因素。
2 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人员疏散面临的问题
2.1疏散路线复杂
大型商业综合体中各类店中店、场所众多,加之经营需要经常进行装修改造等,必然导致建筑内的疏散路线错综复杂、蜿蜒曲折、不易辨识,同时也给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立带来困难与不便。
2.2疏散指示标志不明显,导向性差
大型商业综合体往往装修精美,甚至对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进行过度装修,在疏散通道及給类场所内的疏散路线安装广告灯箱、悬挂广告牌等行为不仅遮挡了部分疏散指示标志,还弱化了疏散视觉效果,导致疏散指示标志不明显、疏散引导效果差。
2.3恐慌、从众心理易带来重大伤亡
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规模庞大,人员深入其中往往不易辨识方向。火灾发生时,由于人们对火灾的恐惧,以及自身逃生自救能力的不足,往往大脑中一片空白,感到生命受到威胁,表现出焦虑状态,产生恐惧感,导致心情紧张,失去基本的判断能力,丧失理智。疏散逃生时,由于从众心理,容易发生人员一窝蜂涌向一个方向、一个安全出口逃生,导致拥挤、踩踏,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极端情况下,甚至出现跳楼逃生等危险行为。
2.4日常管理不到位,影响人员疏散
一些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经营者或管理者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同程度的存在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宣传、培训教育不到位,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未保持完好有效,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员工上岗前未经过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未定期组织灭火疏散预案演练等现象。一旦发生火灾,安全疏散设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业人员不能引导顾客进行疏散逃生,就会导致人员伤亡。
3 大型商业综合体安全疏散设计需要引起重视的环节
3.1总平面布置及灭火救援设施
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在进行选址及总平面设计时,除了不应布置在甲、乙类厂(库)房,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可燃气体储罐和可燃材料堆场附近,与周边建筑之间以及综合体内的各个单体建筑之间应满足规范的防火间距要求以外,还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设置消防车道、救援场地和入口、外墙上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等,便于人员疏散及灭火救援。
3.2防火分区划分
防火分区划分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环节,目的是与一旦某处建筑发生火灾,将其控制在一个分区之内,防止蔓延,以利建筑内的人员疏散,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面积大小主要是根据建筑性质、类型以及建筑耐火等级来确定。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耐火等级除单层的耐火等级可以采用二级外,其余均应采用一级耐火等级。防火分区的最大面积及防火分隔构造等要求均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
3.3平面布置
为便于及时疏散和保障人员疏散的安全性,需要注意综合体中几类特定场所的平面布置。一是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应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若该综合体为高层建筑,此类场所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若为多层建筑,条件允许时也要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二是剧场、电影院、礼堂至少应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三是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宜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且一个厅、室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四是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戏厅)、桑拿浴室(不包括洗浴部分)、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宜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靠外墙的部位,不宜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近端,确需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的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米。
3.4安全出口与疏散楼梯
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与场所疏散门的数量以及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净宽度是确保人员安全疏散的关键,必须经过精确计算来确定。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相邻两个安全出口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疏散楼梯应为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室外疏散楼梯。条件允许时,楼梯间应通至屋面,且通向屋面的门或窗应向外开启。疏散楼梯应尽可能地在建筑四周靠外墙处设置,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来保证楼梯间防烟、排烟的可靠性。若确因疏散距离不够而必须在建筑中心部位设置疏散楼梯时,应按照防烟楼梯间的标准进行设置,并尽可能的不让两个防火分区共用一部疏散楼梯,以防止发生火灾时两个防火分区内的人员同时涌向共用的疏散楼梯,造成拥挤、踩踏而导致伤亡。设置在建筑中心部位的疏散楼梯通到建筑的地上一层后,还应设置与营业区完全分隔开且绝对安全的避难走道直通室外,以保证人员疏散的安全。
3.5疏散指示标志与火灾应急照明
建筑物内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与火灾应急照明,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在浓烟弥漫的不利情况下,及时识别疏散位置和方向,迅速沿疏散指示标志顺利疏散,避免造成伤亡事故。实践表明,在复杂建筑内要确保安全疏散,必须要保证疏散指示标志清晰,数量足够,设计和布置要统一。同时,要注意的是,对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应符合以下规定:对于疏散走道,不应低于1.0lx;对于人员密集场所,不应低于3.0lx;对于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5.0lx。另外,在营业区及场所的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还应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
3.6防排烟设施
烟气是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发生火灾后烟气以及有毒气体的快速扩散会大大缩短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延长人员对疏散路线的选择和疏散准备时间,极大地影响疏散效率,所以控制好烟气的蔓延扩散对人员疏散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控制烟雾有“防烟”和“排烟”两种方式。“防烟”是防止烟的进入,是被动的;相反,“排烟”是积极改变烟的流向,使之排出户外,是主动的,两者互为补充。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防排烟设施应本着安全、可靠的原则,充分利用建筑物的构造进行自然排烟。在机械防排烟的设计和使用上应合理划分防烟分区,有效地利用隔墙、挡烟垂壁、梁等构件和设施配合进行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