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种植固定修复中不同粘接固位形式对粘接剂流动状态及修复体固位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4种常见的粘接固位形式,分为对照组(传统粘接固位)、开孔组(
面开孔)、排溢孔组(舌面开孔)、代型组(使用粘接代型),选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剂;建立计算流体力学二维分析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粘接过程中粘接剂的流动状态,并计算粘接剂间隙内粘接剂的充盈比及修复体边缘下粘接剂的量。根据组别加工40个全瓷修复体(每组10个),完成相应粘接,进行拉伸实验,比较各组修复体固位力。
计算流体力学分析显示,粘接剂间隙内粘接剂的充盈比从大到小依次为排溢孔组、开孔组、代型组、对照组,修复体边缘下粘接剂的量从小到大依次为代型组、开孔组、排溢孔组、对照组。对照组、开孔组、排溢孔组、代型组修复体固位力分别为(240.7±33.9)、(278.2±59.1)、(292.9±47.9)、(262.8±59.4)N,其中排溢孔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29),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3种改良的粘接固位形式均能有效减少种植固定修复粘接过程中粘接剂的龈下溢出,并改善粘接剂在粘接剂间隙内的充盈情况,保证修复体固位力。临床应根据种植体三维位置、修复体边缘位置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粘接固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