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联想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任务驱动等教学法,实现行为导向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行为导向 教学法 《机械基础》
我国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更重视复合型人才和实用型产业工人的培养,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要在教学内容上拓展基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训练的提高,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机械基础》教学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1.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基本理论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源自德国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新模式,这种教育方法以行动为目标,主要突出通过行动学习,促使学生独立地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并且进行独立地评估,从而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于学生来说,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围绕某一主题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在中职教育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促使职业教育从重视“教法”向“学法”转变,而且促使学生把学生和职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体现了“以学为本,因学施教”的教学原则。中职学生的学习目标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学会做事、学会动手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行为导向教学法让中职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活动、实践活动中,并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在中职教育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知识的传授和应用取决于行为导向的学习组合,强调对中职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
2.依据专业、课程类型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行为导向教学法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以行为为导向进行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与策略,实际包括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要求选择不同教学方法。《机械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内容包括“常用机械传动”、“轴系零件”、“常用机构”和“液压传动”等,具有比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法,可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目标,教师要重视中职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在《机械基础》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教师创造的环境中学习,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机械基础》教学中开展行为导向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和个性为本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1)应用联想教学法,导入教学事半功倍。在《机械基础》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教学录像,从而引发学生自由思考、联想、讨论,对新知识具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在接下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2)运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确定螺旋传动。在教学《机械基础》之前,学生已经进行过钳工的实习,因此在进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利用教学挂图向学生讲解重点知识,然后请學生到讲台上讲述自己的实习经历。如讲述台虎钳、千分尺属于哪一种螺旋传动,让学生将实习实践和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充分理解理论知识。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当一回老师。在《机械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由于其知识的抽象性,如果采用讲授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而采用角色扮演法,能够调动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讲解“常用机构”时,先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并且写教案,让学生主动学习相关资料,动手实践相关实验,这样可以在课堂上讲解各机构的运行过程,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学习目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核心训练专业技能。如在《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螺旋传动模型的实验找出模型中四种螺旋传动的不同之处和不同原因。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有目的地观察模型的演示,经过观察和思考,并进行深入讨论,总结发现四种螺旋传动的形式各不相同,有的螺杆转动,有的螺母移动,有的则是螺杆固定,螺母又转又移。学生要在实验观察中明白螺旋传动的工作原理,即利用螺杆、螺母组成螺旋副,把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并且传递运动和动力;要指出模型的构件是螺杆和螺母,两种运动为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由两种构件和两种运动可以组合成多种运动形式。
4.结语
在《机械基础》教学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提高动手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从而在中职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依据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要求,打破教材体系,重视设计教学步骤和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丁闯.中职《机械基础》教学初探[J].价值工程,2013(34).
[2]蒋翰成.任务驱动法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10).
[3]孙红.高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9(4).
关键词: 行为导向 教学法 《机械基础》
我国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更重视复合型人才和实用型产业工人的培养,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要在教学内容上拓展基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训练的提高,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机械基础》教学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1.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基本理论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源自德国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新模式,这种教育方法以行动为目标,主要突出通过行动学习,促使学生独立地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并且进行独立地评估,从而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于学生来说,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围绕某一主题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在中职教育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促使职业教育从重视“教法”向“学法”转变,而且促使学生把学生和职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体现了“以学为本,因学施教”的教学原则。中职学生的学习目标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学会做事、学会动手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行为导向教学法让中职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活动、实践活动中,并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在中职教育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知识的传授和应用取决于行为导向的学习组合,强调对中职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
2.依据专业、课程类型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行为导向教学法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以行为为导向进行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与策略,实际包括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要求选择不同教学方法。《机械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内容包括“常用机械传动”、“轴系零件”、“常用机构”和“液压传动”等,具有比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法,可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目标,教师要重视中职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在《机械基础》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教师创造的环境中学习,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机械基础》教学中开展行为导向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和个性为本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1)应用联想教学法,导入教学事半功倍。在《机械基础》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教学录像,从而引发学生自由思考、联想、讨论,对新知识具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在接下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2)运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确定螺旋传动。在教学《机械基础》之前,学生已经进行过钳工的实习,因此在进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利用教学挂图向学生讲解重点知识,然后请學生到讲台上讲述自己的实习经历。如讲述台虎钳、千分尺属于哪一种螺旋传动,让学生将实习实践和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充分理解理论知识。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当一回老师。在《机械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由于其知识的抽象性,如果采用讲授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而采用角色扮演法,能够调动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讲解“常用机构”时,先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并且写教案,让学生主动学习相关资料,动手实践相关实验,这样可以在课堂上讲解各机构的运行过程,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学习目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核心训练专业技能。如在《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螺旋传动模型的实验找出模型中四种螺旋传动的不同之处和不同原因。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有目的地观察模型的演示,经过观察和思考,并进行深入讨论,总结发现四种螺旋传动的形式各不相同,有的螺杆转动,有的螺母移动,有的则是螺杆固定,螺母又转又移。学生要在实验观察中明白螺旋传动的工作原理,即利用螺杆、螺母组成螺旋副,把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并且传递运动和动力;要指出模型的构件是螺杆和螺母,两种运动为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由两种构件和两种运动可以组合成多种运动形式。
4.结语
在《机械基础》教学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提高动手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从而在中职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依据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要求,打破教材体系,重视设计教学步骤和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丁闯.中职《机械基础》教学初探[J].价值工程,2013(34).
[2]蒋翰成.任务驱动法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10).
[3]孙红.高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