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鼓励创新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要让“创新”走进化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学习深度和质量,为以后工作中的创新和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让“创新”走进课堂,是值得一线教师们研究探讨的课题。
一、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创新潜能
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问题的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之前的化学知识,关注物质和谁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反应以及生成物是什么。而在实际生产中只关注这些是不够的,化工厂完成生产任务要进行原料预算,要利用化学变化中的质量规律。那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各物质总质量遵循什么规律呢?请同学们猜想。有的认为变大,有的认为变小,有的认为不变。这时我问学生,大家最希望它变还是不变呢?很多学生都希望总质量不变,但我说事实需要靠实验验证,我以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为例,探究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总质量的变化规律。我告诉学生白磷只要达到40℃就能燃烧,让学生自己说出实验方案。这样学生就会很自然地进入思考的状态,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激励学生思维。另外,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利用现象生动的化学实验,或用曲折多变的问题情景,或用动画与视听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来吸引学生。对教学语言进行精心设计安排,力求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这样就可以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创造潜能。
二、 营造宽松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奇思怪想”抱不屑一顾的态度。教师泼的冷水,浇灭了学生学习过程中迸发出来的创新火花。创新教育要求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共同探究的合作平等关系。教师的任务在引导、帮助学生学习,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要营造宽松的氛围,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话、观点提出怀疑,允许学生相互讨论,允许学生提出一些“奇思怪想”,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学习。如,在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中,有学生提出:“如果没有灯芯,蜡烛能点燃吗?”我让学生通过反复几次实验,自己得出结论:固体的蜡烛用火难点燃。实际上,点燃时先是灯芯上的少量蜡受热熔化成蒸汽,蒸汽易燃烧,产生热量使灯芯下面的蜡再熔化,由于毛细管现象的原因,烛油会向上到达灯芯的顶端继续燃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勇于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三、 变革实验形式,训练创新思维能力
化学实验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实验本身就是一种探究性活动,具有创造性。因此,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尤其突出。如让学生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其实验原理的探究,可让学生自己在草稿纸上写出能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师再补充大理石和稀盐酸、大理石和稀硫酸、纯碱与稀盐酸,通过讨论确定实验原理。可只提供药品、仪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自实践,领略创新的滋味。此外,可以让学生对教材实验进行改进,鼓励学生不盲目崇拜权威,让学生明白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对实验现象、结论提出质疑,对实验方案进行“挑剔”,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给予新的思考、分析,找出其缺陷和不足,进行修正和改进,设计各种合理可行的方案。如: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课本实验装置,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大胆设想、改进。再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请学生思考尾气处理有无其他方法。通过观察、比较、讨论,解决了这些问题,不仅能使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拓宽视野,而且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利用习题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初中化学习题教学中,要多进行此类训练(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甚至完全开放式训练,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多思勤想,发挥思维想象力,冲破思维定式。当题目有一定难度或较繁,学生经过简单的动脑思考,找不到答案而主动放弃时,教师一定不要直接说出答案,要鼓励学生勇于自我探索,进行一些尝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练习:CO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含氧64%,使5g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再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可得白色沉淀的质量是多少?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首先想到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可审清题意后又发现无CO的质量,因而想设CO为x,通过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出CO的质量,再通过CO与氧化铜的反应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最后由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算碳酸钙的质量。
学生觉得此法太繁,教师启发学生观察题中的两步化学反应,分析多步反应中不变的方面。学生积极动脑,热烈讨论,最终突破思维定式,创造性地采用元素守恒法,牢牢抓住守恒的碳元素,经化学式计算,终于得到了满意的答案。这不仅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也极大地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在教学中通过不同角度,活跃学生思维,就可以不断拓宽视野,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总之,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全体化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转变观念,在教学这块教育主阵地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积极实践,让自己的劳动体现创造的魅力,我们就为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作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海安县角斜初级中学)
一、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创新潜能
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问题的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之前的化学知识,关注物质和谁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反应以及生成物是什么。而在实际生产中只关注这些是不够的,化工厂完成生产任务要进行原料预算,要利用化学变化中的质量规律。那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各物质总质量遵循什么规律呢?请同学们猜想。有的认为变大,有的认为变小,有的认为不变。这时我问学生,大家最希望它变还是不变呢?很多学生都希望总质量不变,但我说事实需要靠实验验证,我以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为例,探究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总质量的变化规律。我告诉学生白磷只要达到40℃就能燃烧,让学生自己说出实验方案。这样学生就会很自然地进入思考的状态,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激励学生思维。另外,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利用现象生动的化学实验,或用曲折多变的问题情景,或用动画与视听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来吸引学生。对教学语言进行精心设计安排,力求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这样就可以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创造潜能。
二、 营造宽松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奇思怪想”抱不屑一顾的态度。教师泼的冷水,浇灭了学生学习过程中迸发出来的创新火花。创新教育要求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共同探究的合作平等关系。教师的任务在引导、帮助学生学习,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要营造宽松的氛围,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话、观点提出怀疑,允许学生相互讨论,允许学生提出一些“奇思怪想”,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学习。如,在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中,有学生提出:“如果没有灯芯,蜡烛能点燃吗?”我让学生通过反复几次实验,自己得出结论:固体的蜡烛用火难点燃。实际上,点燃时先是灯芯上的少量蜡受热熔化成蒸汽,蒸汽易燃烧,产生热量使灯芯下面的蜡再熔化,由于毛细管现象的原因,烛油会向上到达灯芯的顶端继续燃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勇于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三、 变革实验形式,训练创新思维能力
化学实验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实验本身就是一种探究性活动,具有创造性。因此,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尤其突出。如让学生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其实验原理的探究,可让学生自己在草稿纸上写出能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师再补充大理石和稀盐酸、大理石和稀硫酸、纯碱与稀盐酸,通过讨论确定实验原理。可只提供药品、仪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自实践,领略创新的滋味。此外,可以让学生对教材实验进行改进,鼓励学生不盲目崇拜权威,让学生明白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对实验现象、结论提出质疑,对实验方案进行“挑剔”,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给予新的思考、分析,找出其缺陷和不足,进行修正和改进,设计各种合理可行的方案。如: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课本实验装置,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大胆设想、改进。再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请学生思考尾气处理有无其他方法。通过观察、比较、讨论,解决了这些问题,不仅能使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拓宽视野,而且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利用习题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初中化学习题教学中,要多进行此类训练(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甚至完全开放式训练,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多思勤想,发挥思维想象力,冲破思维定式。当题目有一定难度或较繁,学生经过简单的动脑思考,找不到答案而主动放弃时,教师一定不要直接说出答案,要鼓励学生勇于自我探索,进行一些尝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练习:CO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含氧64%,使5g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再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可得白色沉淀的质量是多少?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首先想到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可审清题意后又发现无CO的质量,因而想设CO为x,通过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出CO的质量,再通过CO与氧化铜的反应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最后由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算碳酸钙的质量。
学生觉得此法太繁,教师启发学生观察题中的两步化学反应,分析多步反应中不变的方面。学生积极动脑,热烈讨论,最终突破思维定式,创造性地采用元素守恒法,牢牢抓住守恒的碳元素,经化学式计算,终于得到了满意的答案。这不仅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也极大地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在教学中通过不同角度,活跃学生思维,就可以不断拓宽视野,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总之,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全体化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转变观念,在教学这块教育主阵地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积极实践,让自己的劳动体现创造的魅力,我们就为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作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海安县角斜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