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北京而言,可以在楼体外围钢架上,栽种白玉兰、榆叶梅、海棠、向日葵等植物,开花结果后还会引来鸟类,形成鸟语花香的环境。”
再过一段时间,“世界屋顶绿化协会立体绿化植物科研基地”将在北京植物园落成。或许过不了多久,放眼窗外看到的不再是高楼大厦,而是倚墙攀爬的绿色植物;推开窗户,伸手就能触摸到新鲜的绿叶,采摘新鲜的蔬果。
“现在北京的天气比较冷,不适合植物生长,我们所做的这个基地,各种设备、植物科研所需要的种子等都已在准备,人员则已经到位,等到4月春暖花开后,就可以正式开工了。”世界屋顶绿化协会秘书长王仙民说,届时,基地的科研过程向大众公开,游客在游览植物园的同时,还可以现场观看科研人员培育植物、攻克技术难题的工作过程。
屋顶绿化,可以广泛地理解为在各类古今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设施的屋顶、地下室、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
随着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在一线城市,专门用于绿化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作为城市建筑‘第五立面’的屋顶绿化,融建筑艺术和绿化艺术为一体,不仅能充分开发城市建筑的空间潜能,还能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环境。”王仙民说,此后几十年将是城市立体绿化、节能低碳发展的高峰期,向屋顶向墙体“要绿、要粮”,把建筑物作为栽培的载体,是未来的趋势。
欧洲很多国家住宅楼的阳台、露台上都种植着各种花草。反观我国,更多的是作为堆放杂物的储藏室。当我们的高楼大厦地下空间还只是停车场时,别人已经开始从事粮食生产了。
在东京市中心著名的金融区大手町,一个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写字楼地下室,被开发成蔬果飘香的地下农场。在这里,培养槽中装满了培养液和代替土壤的营养水,种植着西红柿。房间内的墙壁则是铝箔的,众多LED荧光灯照射在上面,能够取代阳光促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这片农场的一角还有一片稻田,房间内的温度被设定为28℃。地下室的出口处也作了特别设计,让气流能够顺利通过,自然通风保证了水稻的需氧量。同时,通过人工光源和室内耕作,这里出产的水稻和在自然田野中种植的并无多大区别。
“屋顶绿化对于在城市居住的人们非常重要。”王仙民告诉《北京科技报》,他们曾做过调研,在环境优良的森林里面,每立方米的富氧离子数量为7万~10万,而在天安门广场这片区域内,每立方米的富氧离子数量仅为200-300。在富氧离子多的环境里,对人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净化血液和改善呼吸机能,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城市的富氧离子相当缺乏,并不宜居。普及屋顶绿化可以改善这种局面。
王仙民还指出,若是在屋顶种植一些乔、灌、草的话,除了能改善空气、制造景观之外,还能有效防止屋顶温度升高,从而减少温差对屋顶的破坏。尤其是夏季,有屋顶绿化的顶层室内温度比没有绿化的要低2-3℃,冬季则是保温效果明显。同时,楼体受到的自然外来伤害中最大的就是紫外线,防水材料被照射久了就会变硬,最终报废。但若是进行屋顶绿化,由于土壤和植物的阻隔,这些材料就能得到很好的保护。而且,经过绿化的屋顶能够吸收空气中30%的粉尘,吸收并储蓄6%的雨水,对于缓解城市洪涝、防风滞尘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屋顶绿化还是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最为生态、最为有效的一种手段。联合国环境署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城市的屋顶绿化率达到70%以上,城市上空的二氧化碳含量将下降80%,热岛效应会彻底消失。
现在除了传统的屋顶绿化手段之外,还出现了一种名为“生命植物墙”的新手法。王仙民表示,传统的墙体绿化,都是依靠爬山虎或者蔓藤之类的植物绿化墙体,而“生命植物墙”是充分利用楼体的空间,在距离楼体30-50厘米的空间内,固定上钢架,在钢架上种植各类植物,甚至可以铺好隔层,种植粮食和蔬菜。就北京来说,适合种植的植物种类特别多,可以种植白玉兰、榆叶梅等,开花后景观效果非常突出。还可以栽种一定数量的结果实和种子的植物,能模拟出自然景观,引来鸟类,形成鸟语花香的环境,比如海棠、向日葵等等。可以想象,未来北京的楼体都装上这样的“生命植物墙”,城市的生硬感会大大降低。
现阶段,我国的屋顶绿化,无论是研究方面还是推行力度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王仙民说,德国是最先开发屋顶绿化技术的国家,1982年,德国立法强制推行屋顶绿化。到2003年末,屋顶绿化总面积接近一亿平方米。2007年,德国的屋顶绿化率达到80%左右,是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解决了建筑占地与绿地的矛盾。而北京的屋顶绿化率仅为1%左右。
日本对于屋顶绿化建筑的规定则更为苛刻。东京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想提高它的植被覆盖率相当困难,2001年5月东京在修订的《城市绿地保护法》中,提出了“屋顶绿化设施配备计划”。并且规定新建建筑物占地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者,屋顶必须有20%为绿色植物覆盖,否则要被罚款。
“屋顶绿化在国际上已经是常态,我国也在加快步伐,北京、重庆、上海等大城市,鼓励屋顶绿化的政策都在相继出台,海南甚至将其纳入立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研基地的开放与不断完善,屋顶绿化会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王仙民说。
再过一段时间,“世界屋顶绿化协会立体绿化植物科研基地”将在北京植物园落成。或许过不了多久,放眼窗外看到的不再是高楼大厦,而是倚墙攀爬的绿色植物;推开窗户,伸手就能触摸到新鲜的绿叶,采摘新鲜的蔬果。
“现在北京的天气比较冷,不适合植物生长,我们所做的这个基地,各种设备、植物科研所需要的种子等都已在准备,人员则已经到位,等到4月春暖花开后,就可以正式开工了。”世界屋顶绿化协会秘书长王仙民说,届时,基地的科研过程向大众公开,游客在游览植物园的同时,还可以现场观看科研人员培育植物、攻克技术难题的工作过程。
屋顶绿化,可以广泛地理解为在各类古今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设施的屋顶、地下室、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
随着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在一线城市,专门用于绿化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作为城市建筑‘第五立面’的屋顶绿化,融建筑艺术和绿化艺术为一体,不仅能充分开发城市建筑的空间潜能,还能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环境。”王仙民说,此后几十年将是城市立体绿化、节能低碳发展的高峰期,向屋顶向墙体“要绿、要粮”,把建筑物作为栽培的载体,是未来的趋势。
欧洲很多国家住宅楼的阳台、露台上都种植着各种花草。反观我国,更多的是作为堆放杂物的储藏室。当我们的高楼大厦地下空间还只是停车场时,别人已经开始从事粮食生产了。
在东京市中心著名的金融区大手町,一个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写字楼地下室,被开发成蔬果飘香的地下农场。在这里,培养槽中装满了培养液和代替土壤的营养水,种植着西红柿。房间内的墙壁则是铝箔的,众多LED荧光灯照射在上面,能够取代阳光促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这片农场的一角还有一片稻田,房间内的温度被设定为28℃。地下室的出口处也作了特别设计,让气流能够顺利通过,自然通风保证了水稻的需氧量。同时,通过人工光源和室内耕作,这里出产的水稻和在自然田野中种植的并无多大区别。
“屋顶绿化对于在城市居住的人们非常重要。”王仙民告诉《北京科技报》,他们曾做过调研,在环境优良的森林里面,每立方米的富氧离子数量为7万~10万,而在天安门广场这片区域内,每立方米的富氧离子数量仅为200-300。在富氧离子多的环境里,对人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净化血液和改善呼吸机能,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城市的富氧离子相当缺乏,并不宜居。普及屋顶绿化可以改善这种局面。
王仙民还指出,若是在屋顶种植一些乔、灌、草的话,除了能改善空气、制造景观之外,还能有效防止屋顶温度升高,从而减少温差对屋顶的破坏。尤其是夏季,有屋顶绿化的顶层室内温度比没有绿化的要低2-3℃,冬季则是保温效果明显。同时,楼体受到的自然外来伤害中最大的就是紫外线,防水材料被照射久了就会变硬,最终报废。但若是进行屋顶绿化,由于土壤和植物的阻隔,这些材料就能得到很好的保护。而且,经过绿化的屋顶能够吸收空气中30%的粉尘,吸收并储蓄6%的雨水,对于缓解城市洪涝、防风滞尘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屋顶绿化还是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最为生态、最为有效的一种手段。联合国环境署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城市的屋顶绿化率达到70%以上,城市上空的二氧化碳含量将下降80%,热岛效应会彻底消失。
现在除了传统的屋顶绿化手段之外,还出现了一种名为“生命植物墙”的新手法。王仙民表示,传统的墙体绿化,都是依靠爬山虎或者蔓藤之类的植物绿化墙体,而“生命植物墙”是充分利用楼体的空间,在距离楼体30-50厘米的空间内,固定上钢架,在钢架上种植各类植物,甚至可以铺好隔层,种植粮食和蔬菜。就北京来说,适合种植的植物种类特别多,可以种植白玉兰、榆叶梅等,开花后景观效果非常突出。还可以栽种一定数量的结果实和种子的植物,能模拟出自然景观,引来鸟类,形成鸟语花香的环境,比如海棠、向日葵等等。可以想象,未来北京的楼体都装上这样的“生命植物墙”,城市的生硬感会大大降低。
现阶段,我国的屋顶绿化,无论是研究方面还是推行力度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王仙民说,德国是最先开发屋顶绿化技术的国家,1982年,德国立法强制推行屋顶绿化。到2003年末,屋顶绿化总面积接近一亿平方米。2007年,德国的屋顶绿化率达到80%左右,是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解决了建筑占地与绿地的矛盾。而北京的屋顶绿化率仅为1%左右。
日本对于屋顶绿化建筑的规定则更为苛刻。东京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想提高它的植被覆盖率相当困难,2001年5月东京在修订的《城市绿地保护法》中,提出了“屋顶绿化设施配备计划”。并且规定新建建筑物占地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者,屋顶必须有20%为绿色植物覆盖,否则要被罚款。
“屋顶绿化在国际上已经是常态,我国也在加快步伐,北京、重庆、上海等大城市,鼓励屋顶绿化的政策都在相继出台,海南甚至将其纳入立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研基地的开放与不断完善,屋顶绿化会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王仙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