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日本企业文化的显著特点是人性化:员工以企业为家,对企业忠诚;企业尊重员工,尊重其主人翁地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才能在相互尊重和精诚合作中得到充分激发;企业不仅要回报股东、回报员工,更要回报社会,要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赢。当前,我们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为抓住融危机之“机”,很有必要借鉴日本企业文化,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力争把员工塑造成“企业人”。
[关键词]日本企业文化;特点;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日本作为一个二战战败国,仅用了二十余年时间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其间诞生的一大批世界知名企业:丰田、本田、松下、索尼等,成为经济奇迹的摇篮。今天,这些名企依然是世界大多数企业的最大竞争对手。为什么这些企业历经数次经济危机的冲击而依然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关键原因之一就是其企业文化对经济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当前,我国正面临着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正处于动员广大员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关键时刻。为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日本的企业文化,从中借鉴一些经验。
一、日本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
日本企业文化的显著特点是人性化:“员工以企业为家,对企业忠诚;企业尊重员工,尊重其主人翁地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才能在相互尊重和精诚合作中得到充分激发;企业不仅要回报股东、回报员工,更要回报社会,要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赢,而所有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对人性的充分渗透上,都通过对人性最基本的‘义、诚、信’的挖掘来实现。”
(一)“和”的理念
日本人的家族观念很强,家族企业在日本企业占绝大多数。“和”的观念是日本团队精神的基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道德观、秩序观为企业提供了全部活动的思想基础。他们认为,真正实行了“和”的团体,必然会走向成功。因此,在企业内部不能过分强调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而应该把企业看成是家族的延伸,注重营造企业内部家内和合的大家庭气氛,把雇佣关系转化为一种亲情关系。员工属于企业,对企业要有一颗诚心和献身精神;经营者则在指导工作之外,还要关心员工的生活,给予员工归属感和安全感。
(二)人本管理模式
美国一位企业家曾说,在与日本的国际竞争中,美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两国文化不同。美国是典型的西方文化,在企业管理中以理性原则为主,奉行事本主义;而日本是典型的东方文化,在企业中以柔性管理为主,实行人本主义。“日本企业柔性管理模式的特点是实行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企业内工会制。”终身雇佣是劳资双方不成文的默契,雇佣员工之后,企业要终身承担的义务;年功序列工资制,晋升工资主要凭年资,资历深、工龄长的员工晋升的机会多,这种制度以论资排辈为基础,员工工作时间的长短和对企业的忠诚程度比工作能力更重要,可以限制员工的“跳槽”现象;按企业组织工会则促进了职工积极参加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对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起着重大作用。松下幸之助把“集中智慧的全员经营”作为公司的经营方针。他注重培养人才、集思广益。企业经营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因此,要从平凡人身上发觉不平凡的特质。松下幸之助常说:“领导者应当给自己的部下以指导和教诲,这是每个领导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义务,也是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工作之一。”松下公司内部有完善的培训机制,且关注员工个人利益,推行弹性工作制等。由此可见,日本企业文化强调人才的作用,注重以人为本,照顾雇员利益。
(三)注重培养员工的创造能力
基于生存危机的岛国忧患意识,日本民族很善于借鉴其他民族的成功经验。公元7世纪,日本曾全力模仿和学习中国唐代文化。在美国舰队轰开闭关锁国的日本后,他们猛然惊醒,转而自觉学习欧美工业化文明文化,并于1867年实行明治维新。日本人的学习和借鉴能力总是非常优秀,他们在立足本民族的实际基础上,迅速把外来先进技术转化为自己的生产力。“体现在企业上则是特别推行反求工程、创新工程,即把各国同一产品的优点、缺点列出来,然后集优于一身。”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创新求生存。总之,无论是古代借鉴中国的儒家文化,还是近现代借鉴西方的科学技术,日本人在选择吸收的基础之上进行加工改造、创新。当今,日本企业管理者更为注重培养员工的创造能力, 为员工提供大胆创新的条件,号召他们发扬不惧失败的精神,非常重视激活人的潜能,鼓励员工敢于创新,勇于提出不同意见,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建设共同价值观, 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价值目标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包括企业哲学理念、经营观念、企业目标等。日本企业价值观突出表现为“致富经国”,紧密地把国家利益与企业效益联系在一起。“日本企业注重构建共同遵循的价值观,明确公司的基本信念和方向,突出企业的社会责任, 强调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价值目标,往往用社训、社歌、社徽等形式来表现社会经营的理念;具有‘产业报国’的理念,企业和国家在利益上往往是一致的,在影响日本国家利益的关头,不同企业之间能够密切合作。”日本企业通常都有“社是”、“社训”,如松下公司确立的七大精神: “产业报国,光明正大,和亲一致,奋斗向上,礼貌谦让, 顺应同化, 感谢报恩”;丰田公司的社训第一条是“以产业的成果报效国家”。由此可见,日本企业文化强调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相结合,将个人的历史使命与企业的历史使命和谐的融合在一起。
二、日本企业文化特点对我国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以对员工的高度负责赢得员工对企业的高度忠诚
员工的忠诚度与企业的负责程度密切相关的。长期以来我们仅仅看到日本企业员工对企业的高度忠诚,便惯常地认为日本企业员工的忠诚源于文化传统和企业的培养造就。然而事实上,日本企业员工的忠诚是双向的,它企业对员工的负责;正因为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负责后,才会以忠诚和奉献精神报答企业。因此,员工的忠诚源于企业对员工的全面高度负责,而不仅仅是源于文化传统和企业的培养造就。假如没有企业对员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行为作基础,即变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向员工灌输忠诚于企业的思想,也未必能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如果员工认为,企业仅仅把他们当作盈利的工具,是在利用他们,根本没有把他们当作“自己人”,何谈自己对企业忠诚、为企业竭忠尽智呢?在我国不少企业里,为何许多人仅仅是为赚取薪水,丝毫不肯多做不计报酬的劳动呢?为企业忠诚献身的员工少之又少呢?根源就是企业仅仅把他们当作盈利的工具,是在利用他们,根本没有把他们当作“自己人”。因此,企业要让员工高度忠诚,就必须首先对员工高度负责。当前,我国企业若要想赢得忠诚奉献的员工,则应该注重营造企业内部家内和合的大家庭气氛,确立对员工高度负责的管理理念,并付诸于实践,才能收获员工的忠诚。
(二)力争把员工塑造成“企业人”
“企业人”是指“员工把自己看成企业一员,企业是自己的家。”当前,我国企业的教育培训,绝大部分停留在对员工知识、技能及业务素质的培训上,却少有对员工认同企业、归属企业的训练。固然企业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既能力高超,又富有主人翁责任感,对企业忠诚奉献。但是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忠诚奉献精神不是随着员工进入企业自然而然获得的,更不能依靠企业规章制度来硬性规定。员工加入企业首先是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最初只是利益关系。因此,企业要让员工忠诚奉献,首先得对员工承担起企业应尽责任和义务。比如,在企业管理中实行长期雇佣制,使员工的命运与企业的发展紧密地系在一起,雇主也就可以安心地投资并培养出企业优秀的人才。其次,还要注意充分发挥管理的教育功能,用企业特有的文化氛围熏陶员工,不断强化员工作为企业一员的责任感和以企业为家的主人翁意识,使员工与企业的关系由单纯的利益关系升华到命运共同体关系。员工一旦实现了由社会人向企业人的转化,就会以无比的热情和忠诚投身企业,以企业人的高度自觉来回报企业。这样,也就避免了企业优秀人才的流失,留住并不断发掘企业高素质人才,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企业文化是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软环境因素。日本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运用,注重“软管理”和“硬管理”互相配合、优势互补,不仅在物质上,而且在精神上使员工都得到满足,从而把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员工个人的生活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奠定了同心协力前进的基础,不断地开拓进取。在日本,企业员工经常无偿自愿加班,为企业的发展竭尽忠诚和力量,甚至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过劳死”的现象,我国的企业管理者有必要反思。吸收日本企业文化的精华,我们在企业管理中,应注重“软管理”和“硬管理”互相配合、优势互补,不仅在物质上,而且在精神上使员工都得到满足,把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员工个人的生活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我国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已暴露出许多严重问题。“如员工与企业荣辱与共、共担风险的主人翁意识比较淡薄,员工欠缺‘我是企业的一员,企业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企业’的理念,结果是,各级党政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做思想动员工作,来动员企业不裁员、少裁员;来动员员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为企业节本增效、共克时艰。”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应正视现实问题、知难而进,努力培育企业文化,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实效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最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其核心的内容是价值观。当前,我国企业要努力抓住金融危机之“机”,在企业文化培育上下功夫,铸就出企业魂;从而为企业的跨越发展提供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1]宋娜.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
[2]曾志伟.浅谈日本企业文化中的德育思想[J].中外企业文化.2009(9)
[3]李庚.日本企业文化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4)
[4]林坚.日本企业文化的特色及其启示[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5]李彩容.日本企业精神训练对我国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广东科技.2009(5)
[关键词]日本企业文化;特点;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日本作为一个二战战败国,仅用了二十余年时间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其间诞生的一大批世界知名企业:丰田、本田、松下、索尼等,成为经济奇迹的摇篮。今天,这些名企依然是世界大多数企业的最大竞争对手。为什么这些企业历经数次经济危机的冲击而依然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关键原因之一就是其企业文化对经济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当前,我国正面临着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正处于动员广大员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关键时刻。为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日本的企业文化,从中借鉴一些经验。
一、日本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
日本企业文化的显著特点是人性化:“员工以企业为家,对企业忠诚;企业尊重员工,尊重其主人翁地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才能在相互尊重和精诚合作中得到充分激发;企业不仅要回报股东、回报员工,更要回报社会,要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赢,而所有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对人性的充分渗透上,都通过对人性最基本的‘义、诚、信’的挖掘来实现。”
(一)“和”的理念
日本人的家族观念很强,家族企业在日本企业占绝大多数。“和”的观念是日本团队精神的基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道德观、秩序观为企业提供了全部活动的思想基础。他们认为,真正实行了“和”的团体,必然会走向成功。因此,在企业内部不能过分强调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而应该把企业看成是家族的延伸,注重营造企业内部家内和合的大家庭气氛,把雇佣关系转化为一种亲情关系。员工属于企业,对企业要有一颗诚心和献身精神;经营者则在指导工作之外,还要关心员工的生活,给予员工归属感和安全感。
(二)人本管理模式
美国一位企业家曾说,在与日本的国际竞争中,美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两国文化不同。美国是典型的西方文化,在企业管理中以理性原则为主,奉行事本主义;而日本是典型的东方文化,在企业中以柔性管理为主,实行人本主义。“日本企业柔性管理模式的特点是实行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企业内工会制。”终身雇佣是劳资双方不成文的默契,雇佣员工之后,企业要终身承担的义务;年功序列工资制,晋升工资主要凭年资,资历深、工龄长的员工晋升的机会多,这种制度以论资排辈为基础,员工工作时间的长短和对企业的忠诚程度比工作能力更重要,可以限制员工的“跳槽”现象;按企业组织工会则促进了职工积极参加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对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起着重大作用。松下幸之助把“集中智慧的全员经营”作为公司的经营方针。他注重培养人才、集思广益。企业经营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因此,要从平凡人身上发觉不平凡的特质。松下幸之助常说:“领导者应当给自己的部下以指导和教诲,这是每个领导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义务,也是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工作之一。”松下公司内部有完善的培训机制,且关注员工个人利益,推行弹性工作制等。由此可见,日本企业文化强调人才的作用,注重以人为本,照顾雇员利益。
(三)注重培养员工的创造能力
基于生存危机的岛国忧患意识,日本民族很善于借鉴其他民族的成功经验。公元7世纪,日本曾全力模仿和学习中国唐代文化。在美国舰队轰开闭关锁国的日本后,他们猛然惊醒,转而自觉学习欧美工业化文明文化,并于1867年实行明治维新。日本人的学习和借鉴能力总是非常优秀,他们在立足本民族的实际基础上,迅速把外来先进技术转化为自己的生产力。“体现在企业上则是特别推行反求工程、创新工程,即把各国同一产品的优点、缺点列出来,然后集优于一身。”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创新求生存。总之,无论是古代借鉴中国的儒家文化,还是近现代借鉴西方的科学技术,日本人在选择吸收的基础之上进行加工改造、创新。当今,日本企业管理者更为注重培养员工的创造能力, 为员工提供大胆创新的条件,号召他们发扬不惧失败的精神,非常重视激活人的潜能,鼓励员工敢于创新,勇于提出不同意见,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建设共同价值观, 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价值目标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包括企业哲学理念、经营观念、企业目标等。日本企业价值观突出表现为“致富经国”,紧密地把国家利益与企业效益联系在一起。“日本企业注重构建共同遵循的价值观,明确公司的基本信念和方向,突出企业的社会责任, 强调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价值目标,往往用社训、社歌、社徽等形式来表现社会经营的理念;具有‘产业报国’的理念,企业和国家在利益上往往是一致的,在影响日本国家利益的关头,不同企业之间能够密切合作。”日本企业通常都有“社是”、“社训”,如松下公司确立的七大精神: “产业报国,光明正大,和亲一致,奋斗向上,礼貌谦让, 顺应同化, 感谢报恩”;丰田公司的社训第一条是“以产业的成果报效国家”。由此可见,日本企业文化强调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相结合,将个人的历史使命与企业的历史使命和谐的融合在一起。
二、日本企业文化特点对我国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以对员工的高度负责赢得员工对企业的高度忠诚
员工的忠诚度与企业的负责程度密切相关的。长期以来我们仅仅看到日本企业员工对企业的高度忠诚,便惯常地认为日本企业员工的忠诚源于文化传统和企业的培养造就。然而事实上,日本企业员工的忠诚是双向的,它企业对员工的负责;正因为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负责后,才会以忠诚和奉献精神报答企业。因此,员工的忠诚源于企业对员工的全面高度负责,而不仅仅是源于文化传统和企业的培养造就。假如没有企业对员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行为作基础,即变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向员工灌输忠诚于企业的思想,也未必能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如果员工认为,企业仅仅把他们当作盈利的工具,是在利用他们,根本没有把他们当作“自己人”,何谈自己对企业忠诚、为企业竭忠尽智呢?在我国不少企业里,为何许多人仅仅是为赚取薪水,丝毫不肯多做不计报酬的劳动呢?为企业忠诚献身的员工少之又少呢?根源就是企业仅仅把他们当作盈利的工具,是在利用他们,根本没有把他们当作“自己人”。因此,企业要让员工高度忠诚,就必须首先对员工高度负责。当前,我国企业若要想赢得忠诚奉献的员工,则应该注重营造企业内部家内和合的大家庭气氛,确立对员工高度负责的管理理念,并付诸于实践,才能收获员工的忠诚。
(二)力争把员工塑造成“企业人”
“企业人”是指“员工把自己看成企业一员,企业是自己的家。”当前,我国企业的教育培训,绝大部分停留在对员工知识、技能及业务素质的培训上,却少有对员工认同企业、归属企业的训练。固然企业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既能力高超,又富有主人翁责任感,对企业忠诚奉献。但是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忠诚奉献精神不是随着员工进入企业自然而然获得的,更不能依靠企业规章制度来硬性规定。员工加入企业首先是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最初只是利益关系。因此,企业要让员工忠诚奉献,首先得对员工承担起企业应尽责任和义务。比如,在企业管理中实行长期雇佣制,使员工的命运与企业的发展紧密地系在一起,雇主也就可以安心地投资并培养出企业优秀的人才。其次,还要注意充分发挥管理的教育功能,用企业特有的文化氛围熏陶员工,不断强化员工作为企业一员的责任感和以企业为家的主人翁意识,使员工与企业的关系由单纯的利益关系升华到命运共同体关系。员工一旦实现了由社会人向企业人的转化,就会以无比的热情和忠诚投身企业,以企业人的高度自觉来回报企业。这样,也就避免了企业优秀人才的流失,留住并不断发掘企业高素质人才,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企业文化是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软环境因素。日本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运用,注重“软管理”和“硬管理”互相配合、优势互补,不仅在物质上,而且在精神上使员工都得到满足,从而把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员工个人的生活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奠定了同心协力前进的基础,不断地开拓进取。在日本,企业员工经常无偿自愿加班,为企业的发展竭尽忠诚和力量,甚至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过劳死”的现象,我国的企业管理者有必要反思。吸收日本企业文化的精华,我们在企业管理中,应注重“软管理”和“硬管理”互相配合、优势互补,不仅在物质上,而且在精神上使员工都得到满足,把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员工个人的生活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我国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已暴露出许多严重问题。“如员工与企业荣辱与共、共担风险的主人翁意识比较淡薄,员工欠缺‘我是企业的一员,企业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企业’的理念,结果是,各级党政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做思想动员工作,来动员企业不裁员、少裁员;来动员员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为企业节本增效、共克时艰。”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应正视现实问题、知难而进,努力培育企业文化,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实效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最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其核心的内容是价值观。当前,我国企业要努力抓住金融危机之“机”,在企业文化培育上下功夫,铸就出企业魂;从而为企业的跨越发展提供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1]宋娜.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
[2]曾志伟.浅谈日本企业文化中的德育思想[J].中外企业文化.2009(9)
[3]李庚.日本企业文化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4)
[4]林坚.日本企业文化的特色及其启示[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5]李彩容.日本企业精神训练对我国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广东科技.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