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f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改变了教师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角色,合作学习,设计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实验教学
  科学课具有实践性和观察性的特点,如何开展好实验教学,如何搞好探究性研究成为学习科学学科的基础要素。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改的理念影响下,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验能力、探究热情,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独立思考的能力等,成为能否搞好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关键。下面我们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开展科学探究实验教学谈谈一些看法。
  一、科学探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小学科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开展科学探究实验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而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之上。当然,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并非是放任自留,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导向作用、组织作用。只有在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参与、探究意识,才能顺利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
  如,在进行“磁铁实验”教学时,由于放在学生书桌上的磁铁过小,桌面的摩擦力过大,无法观察到“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出各种办法,如下面抹上油或水,或者让磁铁浮在空中等。
  二、科学探究要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
  探究性实验教学教师要开发式地使用教材,合理安排教材。科学实验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这些环节并非都适合开展探究,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有效探究形式。
  所以,提出一个有效的探究问题成为学生开展探究实验的激趣点。如,“生命”单元对动植物的探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生熟悉的或能找到的动植物作为研究的对象,而不必完全依照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科学探究。在观察《把固体放到水中》一课中,我通过巧妙地引导学生,提出三个问题,短短的四十分钟就围绕学生自己提出的这三个问题去展开研究,学生的学习气氛非常活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和提问热情,使学生情感卷入认识对象,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自觉参与、主动学习。
  三、科学探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开展科学探究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祖国未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开展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合作中深入进行探究实验。
  教师在教学“物体沉浮”时,引导学生预测物体在水里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如苹果、塑料泡沫、乒乓球、硬币、回形针、蜡烛头、铁钉、橡皮泥、蒜头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自己去寻找探究方法,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法完成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苹果原来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的沉浮和物体的体积、重量是有关系的。
  开展科学探究实验要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如,在实验中注意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注意学生的探究体验过程、注意探究中的技巧问题、探究应该注意与实践结合等。总之,教师要在探究的全过程进行引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新的理念贯彻到教学中。通过探究实验使得探究性学习进入了学生的生活,打破了学生认识过程中存在的思维定势,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给我们教师以发展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韩晓丽.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的做法.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01).
  [2]马一兵.小学科学实验设计的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1.
  [3]刘君兰.小学科学教师科学探究观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三下学期时间比较紧张,复习内容又很多,所以要特别注重提高课堂效率,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里要复习尽量多的知识,而且要追求复习效果。虽然加大课堂容量,增加例题和练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学生能否消化吸收却是个大问题。所以,复习课应该减缩例题、练习的数量,善于从已有例题进行提炼、引申、变化,做到一题多练、一题多能、一题多法,从而有效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初三;数学复习;引申;课例  本节课
摘 要:简述ISM分析法的内容和流程,并运用ISM分析法对高中物理教材第五章《机械能》进行了分析,从中体会ISM分析法的效果,为教材分析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关键词:高中物理;ISM分析法;机械能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复杂,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对环境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由于人们缺乏对环境的正确认识,导致在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