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意中认识到你
在我的记忆深处,第一次接触《河南教育》应该是在1992年的初秋。
1992年,当我从鹤壁师范毕业、手执派遣证重返初中母校报到时,曾教我3年数学、视我为“得意门生”的牛有生老师热情地把我迎接到他那间阴暗潮湿的办公室里。一阵寒暄之后,他因急于去给学生上课,我便独自坐在他办公桌前翻阅桌上堆放的一叠杂志。
翻着翻着,一本《河南教育》忽然映入我的眼帘。“《河南教育》?上中学时就发现牛老师的办公桌上少不了你,没想到时隔几年还能看到你,难道你真有那么大的魅力?”带着疑问和好奇,我便迫不及待翻阅起来,没想到那本内涵丰富、富有智慧的《河南教育》真的让我“深陷其中”,越读越有味……临近中午学生放学时,我才恋恋不舍地起身与牛老师告别。“牛老师,这几本《河南教育》能让我带回去看看吗?”“能是能,不过你应该明白‘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道理,她可是我们当教师的‘营养液’呀!”我一听,连忙道谢……在接下来对《河南教育》的品读中,我产生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无奈中喜欢上你
说实话,在那“山高皇帝远”的母校任教时,由于教师人手少,一人承担几门学科教学的情况比较普遍。大概由于我是“科班出身”,每学期分课时,校长总喜欢让我“挑大梁”,频频给我调换任教学科——除语文是我任教的“主业”外,历史、地理、生物,甚至是数学、化学等都有可能成为我任教的“第二产业”。繁重的教学负担使得我连外出学习、听课的机会都没有,无奈之下,我只好自费订阅了《河南教育》,以便从中开阔视野、汲取营养……现在想想,当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河南教育》送到我手中时,我就像一个饥肠辘辘的乞丐捡到面包一样,狂喜不已……在潜心阅读《河南教育》的过程中,我认识了钱梦龙、魏书生,知道了情境教学法和愉快教学法,懂得了如何呵护学生的自尊……看得多了,便也有了蠢蠢欲动的创作念头。
记得给《河南教育》投的第一篇稿子是《放下你的官架子》。在《河南教育》举办的“当代班主任形象大讨论”征文活动中,该文仅仅获了一个三等奖,但这却让我兴奋不已,仿佛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更加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在《河南教育》的指引下,我利用课余时间撰写的文章陆续在《语文周报》《河南招生考试》《中学生语数外》等报刊发表;因主持创办的采风文学社影响面不断扩大,我被全国中语会授予了自我参加工作以来的最高荣誉——全国中学生文学社优秀指导教师。
零距离接触中钦佩你
2001年6月,在写作上小有“名气”的我,被组织上抽调到区教育行政部门从事新闻宣传等方面的文字工作。因工作关系,我接触到许多报刊社的编辑、记者,而最让我钦佩的要数河南教育编辑部的朱亚娟老师。2005年岁末,她到我区采访我市五一劳动模范、省师德先进个人闫有成老师。为挖掘闫老师那鲜为人知的感人事迹(先前我们已在市级新闻媒体上宣传过多次),倔强的她不顾我们的好言相劝(主要为她的人身安全着想),硬是在闫老师家中留宿了一夜,喝小米稀饭配萝卜咸菜,还在那寒如冰窖的厨房里,与闫老师围在火炉旁彻夜交谈;第二天一大早又顶着寒风、踏着残雪,跟随闫老师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徒步行走了10余公里,目的是为了体验闫老师去学校上课路途中的艰辛……朱老师不顾个人安危、对新闻事件深挖细掘的敬业精神让我至今难忘,并深深影响着我这位“编外记者”。
流走的是岁月,不变的是真情。在与《河南教育》相识、相知和与编辑部编辑、记者零距离接触的日子里,我深切地感受到,《河南教育》是我成长路上的“启明灯”,是带我走向成功的引路人!
在我的记忆深处,第一次接触《河南教育》应该是在1992年的初秋。
1992年,当我从鹤壁师范毕业、手执派遣证重返初中母校报到时,曾教我3年数学、视我为“得意门生”的牛有生老师热情地把我迎接到他那间阴暗潮湿的办公室里。一阵寒暄之后,他因急于去给学生上课,我便独自坐在他办公桌前翻阅桌上堆放的一叠杂志。
翻着翻着,一本《河南教育》忽然映入我的眼帘。“《河南教育》?上中学时就发现牛老师的办公桌上少不了你,没想到时隔几年还能看到你,难道你真有那么大的魅力?”带着疑问和好奇,我便迫不及待翻阅起来,没想到那本内涵丰富、富有智慧的《河南教育》真的让我“深陷其中”,越读越有味……临近中午学生放学时,我才恋恋不舍地起身与牛老师告别。“牛老师,这几本《河南教育》能让我带回去看看吗?”“能是能,不过你应该明白‘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道理,她可是我们当教师的‘营养液’呀!”我一听,连忙道谢……在接下来对《河南教育》的品读中,我产生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无奈中喜欢上你
说实话,在那“山高皇帝远”的母校任教时,由于教师人手少,一人承担几门学科教学的情况比较普遍。大概由于我是“科班出身”,每学期分课时,校长总喜欢让我“挑大梁”,频频给我调换任教学科——除语文是我任教的“主业”外,历史、地理、生物,甚至是数学、化学等都有可能成为我任教的“第二产业”。繁重的教学负担使得我连外出学习、听课的机会都没有,无奈之下,我只好自费订阅了《河南教育》,以便从中开阔视野、汲取营养……现在想想,当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河南教育》送到我手中时,我就像一个饥肠辘辘的乞丐捡到面包一样,狂喜不已……在潜心阅读《河南教育》的过程中,我认识了钱梦龙、魏书生,知道了情境教学法和愉快教学法,懂得了如何呵护学生的自尊……看得多了,便也有了蠢蠢欲动的创作念头。
记得给《河南教育》投的第一篇稿子是《放下你的官架子》。在《河南教育》举办的“当代班主任形象大讨论”征文活动中,该文仅仅获了一个三等奖,但这却让我兴奋不已,仿佛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更加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在《河南教育》的指引下,我利用课余时间撰写的文章陆续在《语文周报》《河南招生考试》《中学生语数外》等报刊发表;因主持创办的采风文学社影响面不断扩大,我被全国中语会授予了自我参加工作以来的最高荣誉——全国中学生文学社优秀指导教师。
零距离接触中钦佩你
2001年6月,在写作上小有“名气”的我,被组织上抽调到区教育行政部门从事新闻宣传等方面的文字工作。因工作关系,我接触到许多报刊社的编辑、记者,而最让我钦佩的要数河南教育编辑部的朱亚娟老师。2005年岁末,她到我区采访我市五一劳动模范、省师德先进个人闫有成老师。为挖掘闫老师那鲜为人知的感人事迹(先前我们已在市级新闻媒体上宣传过多次),倔强的她不顾我们的好言相劝(主要为她的人身安全着想),硬是在闫老师家中留宿了一夜,喝小米稀饭配萝卜咸菜,还在那寒如冰窖的厨房里,与闫老师围在火炉旁彻夜交谈;第二天一大早又顶着寒风、踏着残雪,跟随闫老师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徒步行走了10余公里,目的是为了体验闫老师去学校上课路途中的艰辛……朱老师不顾个人安危、对新闻事件深挖细掘的敬业精神让我至今难忘,并深深影响着我这位“编外记者”。
流走的是岁月,不变的是真情。在与《河南教育》相识、相知和与编辑部编辑、记者零距离接触的日子里,我深切地感受到,《河南教育》是我成长路上的“启明灯”,是带我走向成功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