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如何走向城市“矿产”开发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ong52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7月5日,工人在上海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总控室内通过屏幕监控垃圾焚烧流程 。运送到这里的垃圾在烈焰中转化为电能,炉渣则将变身为砖、水泥等建筑材料(方喆/ 摄)

  2019年7月1日《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标志着上海已经进入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新阶段。
  数据显示,《条例》实施一个月后,上海市干垃圾下降了11.7%,湿垃圾增长了15%,可回收垃圾增长了10%。
  然而,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工程,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分类习惯的养成等能否持续,即垃圾分类能否可持续推进,仍有不少人对此抱有疑问。
  从理论上讲,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是城市的“矿产”。尽管上海前端垃圾分类取得了优良的成绩,但仍有数据显示,目前分类垃圾依然停留在“垃圾”属性而非“资源”属性上。
  以废旧纺织品为例,回收来的废旧纺织品以每吨1200元的价格销往安徽、山东、浙江,这样的处理方式,使上海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受限于末端处置能力低下,导致了上海的废旧纺织品回收量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废旧纺织品的回收量目前年均大致为1.2公斤每人,和发达国家或地区4.5公斤每人的回收量相比,尚有不小的差距。
  同时,湿垃圾厌氧发酵技术下的沼气发电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沼渣沼液的资源化利用还需要后续工程跟进。
  此外,废塑料的回收也由于末端资源化处置环节的断裂而暂时“停摆”。
  以上这些问题折射出垃圾分类的复杂性、艰巨性和系统性。因为,垃圾分类减量不仅涉及源头分类减量,还涉及分类收运、资源化处置链条上各个环节的有效链接及可持续运转,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不畅通,都会阻碍垃圾分类减量的可持续推进。
  把分类后的垃圾变为城市“矿产”,当下的有效路径是什么?
  首先,要加大垃圾分类各环节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推进“垃圾”属性向“资源”属性转变。
  垃圾分类的推进,不仅需要制度的引领,更需要技术的跟进。当前,围绕垃圾分类减量,已经出现了智能垃圾箱、智能识别技术,以及好氧、厌氧、水热等技术,但还面临一些问题,包括湿垃圾破袋投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分散式就地处置的终端产品应用问题、垃圾热值高带来的焚烧炉结焦问题,以及末端资源化利用水平低等问题。
  应该通过有针对性的研发来突破技术瓶颈,如智能分选技术的研发、资源化利用预处理技术创新或湿垃圾桶的研制以及末端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等。
  同时,要加快多功能服务平台的建设,提升分类减量效率。
  随着源头分类参与率与正确率的提升,我们发现,由于湿垃圾的处置能力略有不足,湿垃圾分类回收量的增长超过了湿垃圾资源化处置量的增长,而各区消纳和处置设施建设的不同步,又导致了处置短缺与过剩并存。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妨建立市层面的调剂中心。以废旧纺织品为例,可以建立废旧纺织品高值化利用综合服务平台,以提升其资源化利用能力,保证源头分类的可持续。这个平台功能多元化,可以是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废旧纺织品高值化研究为依托的工业化分拣中心,也可以是制定相关标准、开展产品设计的研发中心,还可以是低值废弃物的统计、数据共享和政策实施的管理平台。

  只有做到源头正确分类、各环节有效链接、末端产业化高端化发展、区域协同共治,才能实现城市“矿产”开发的愿景。

  通过这个多功能服务平台的有效运转,可以推进 “垃圾”属性向“资源”属性转变。
  把垃圾变为“矿产”,还要精准推进各环节有效衔接,实现系统性协同。
  在2011年开始新一轮垃圾分类之初,上海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分类运输与源头分类体系的对接。随着上海垃圾分类的推进,分类收运体系的建成,现已基本能做到分类收运。然而,由于分类收运时间与小区定时定点投放时间不匹配,导致湿垃圾滞留小区时间较长,尤其是夏天更带来扰人的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在强调“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当下,精准促进分类投放与分类收运的无缝对接,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要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具体来说,推进垃圾分类减量,除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外,还应注重制度创新,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
  不仅如此,还应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共治,应对垃圾长效管理问题。
  长三角城市错位发展、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尽管上海去中心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但上海的尖端制造业、创新示范效应却日益凸显。因此,在低端廢弃物高值化利用的标准化、示范性基地建设方面,上海更能凸显其引领示范优势。
  上海可以建立一个废旧纺织品的高值化利用服务平台,发挥平台经济效应,推进低值废弃物向“资源”转变,从而引领长三角地区垃圾的可持续管理。
  垃圾分类减量是一项持久战、攻坚战,其可持续推进的关键是系统性应对。只有做到源头正确分类、各环节有效链接、末端产业化高端化发展、区域协同共治,才能实现城市“矿产”开发的愿景。

2016~2018年上海垃圾分类成效(单位:吨/年)

数据来源:《上海市绿化市容统计年鉴》(2016-2018)。制图/ 开开
其他文献
张宁阁雪雕作品《悠悠牧羊曲》  12月的哈尔滨,气温已经降到零下20多摄氏度。早晨7点,天空刚露出鱼肚白,雪雕设计师张宁阁就和团队的同事们来到了“2019年第32届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简称‘雪博会’)”的现场,将巨大的雪块一点点雕成名为《凤姿傲雪》的主雕塑。  作为主雕塑设计师,张宁阁至今已和他的团队为历届“太阳岛雪博会”创作了共20余件大型雪雕作品,他们也早已熟悉了冬日里滴水成冰的清晨。“
春节临近,你怎么回家?是已经通过抢票软件购得火车票还是继续等着“捡漏”?是自駕、拼车还是飞回家?不管采用哪种交通方式,春运期间的这些问题都需留意。
云无心  由于受到“浪费食物”的质疑,目前各平台都停止了“大胃王表演”这一类型的内容。表演本身浪费不了多少食物,但是这种表演的真正问题是:失去了食物本身的意义,传达着一种病态的审美。  食物的本来意义是满足我们的营养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美食”这种感官享受。而“大胃王”展示的,是短时间内吃下远远超过身体需求的食物。很多人之所以喜欢看,是自己有着“想享受美食”又擔心“吃得太多长胖”的纠结,通过
阳光透过崇山密林,打在红松坚实的外衣上,成群的鸟儿叽叽喳喳,在树林间穿梭、飞跃。五月的小兴安岭还没完全苏醒,背阴坡上仍存着积雪。  一大早,62岁的张英善就像往常一样,裹着厚重的棉袄,骑上摩托车来“巡山”了。排查火险隐患、清理烂枝枯枝、捡拾废物垃圾……即使退休了,他每天还要来林子转转,不然心里不踏实。  这位花甲老人是黑龙江省伊春市乌马河森林经营所的一名林业工人,也是曾经赫赫有名的种树英雄,人称“
从古代“海丝”始发港之一,到中国第一批拥有海关的城市和通商城市,再到举世闻名的宁波帮,带着开放的城市基因,如今的宁波,面朝繁忙的太平洋主航道、背靠中国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圈,已成为服务“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  “洋洋东方大港,改革开放前哨”,40多年的对外开放,铸就了宁波骄人的综合实力,经济总量从20亿元增长到破万亿元。宁波舟山港年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前三强,增幅居全球前五大港口之首;货物吞吐量突
6月16日,在北京欢乐谷举行的数字人民币体验活动上,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的工作人员引导游客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陈钟昊/ 摄)     作为满足新型零售支付需求的基础设施,数字人民币在今年9月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受到广泛关注。  今年服贸会以“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为主题,展会上,多种创新数字人民币钱包产品与场景,颠覆了人们对钱包的固有印象,智能SIM卡、电子证、带可视窗的卡片、手环、手表
3月16日,北京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中心某企业推出的AI数字人红外测温仪(任超/ 摄)  年初,“2020人工智能与长三角协同创新高峰论坛暨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联盟年会”在虹桥商务区举行。论坛透露“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联盟”正在筹建金融领域、医疗领域、教育领域和城市管理领域四个专项委员会。就在20多天后的1月底,医疗和城市管理领域的各种人工智能应用已经“提枪上马”,在抗疫实战中立功。  从病毒分析、疫苗开发
家住北京市广渠家园的藤奶奶(左)在东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小屋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罗晓光/摄)  健康是人幸福生活的基石,如何在社区层面充分发展和利用信息化手段、更好地维护和增进人们健康,是未来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助5G通信技术在医疗服务中建立的成熟应用场景,以及AI技术在疾病诊断领域的广泛使用,城市社区远程医疗服务正在变得更加便捷和富有质量,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健康、便捷、智能、舒适的生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各行各业加速线上化,数据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无论是疫情防控期间被频频点赞的数字政府、智慧城市,还是支持复工复产时定向降准、精准滴灌的金融支持政策,数字经济无处不在。信息服务中的算法推送、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大数据分析、普惠金融领域的智能风控,等等,都离不开数据的提取和分析。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这一比喻,在疫情之下体现得更加明显。  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当负面情绪逐渐积累时,不少人——包括但不限于女性——会选择大哭一场,而雨过天晴后,心情会莫名好转。  哭泣,真的是健康的“解压剂”吗?生理哭,求解压  喜怒哀乐都是最常见的心理和生理现象,尽管哭泣和“哀”的关系最大,但“气哭了”和“笑出眼泪”也屡见不鲜。哭泣总体来说是在某些情绪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它导致的最明显反应是流泪,同时也伴随着面部表情和呼吸过程的变化。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