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是父母生前养的一只猫。
在母亲周年祭日时,我带着女儿回到不再有炊烟升起的老屋。推开那铁锈斑斑的院门,一眼便可望见院坝边上那棵桂花树,虽无人管理,却长得枝繁叶茂,花开满枝头。阳光透过巨大的树枝的缝隙,照在桂花树下一只皮毛有些黯然失色的老猫身上。它蜷缩着身体,正慵懒地舔着自己的爪子,看起来已经瘦骨嶙峋。这不就是父母曾经养的那只猫吗?
“三,三,过来给你鱼吃!”
女儿拿出一包鱼干儿撕开,取出放在地上。猫听到孩子的呼唤声,它慢悠悠地站了起来,抖了抖全身的毛,朝这边瞥了一眼,然后又惶恐地蹲在柴堆上。它的眼角上挤了脓屎,眼神有些诧异和无助,颈部只有干瘦的毛皮;它弓着身子向四周望了望,伸了一下懒腰,浑身的毛都竖起来了。当我们走近它时,它“嗖”地蹿上桂花树,目不转睛地看着地上的鱼干儿,并发出尖细的、孩子般的叫声。
女儿再次唤它下来,它反而在树上愈发焦躁和局促不安起来,并“喵喵”地叫唤着。慢慢地,它好像对我们没有敌意了,抱着树干开始慢慢向下滑,长毛在微风中抖动着,似轻轻地荡着秋千。也许是鱼干儿的香味刺激着它那饥饿的肠胃,待我们退得稍远一些,它便轻巧灵活地纵身一跃,稳稳地落在地上。过了好一会儿,它才慢慢地走过来凑进食物,嗅了嗅,又用舌头舔了舔,才开始吃起来。
我仔细一看,这正是父母养的那只老猫——“三”,它如今已有十三四岁了,折算成人的年龄,大概七八十岁了。
父亲退休后和母亲回到了老家,“三”也随之来到他们身边。那时它只有个把月大,很是可爱却又十分顽皮。父亲搭建的花台渐渐成了它的乐园,那些花草因此而遭了殃。对于这个活泼的捣蛋猫,父親从不计较也不责罚。
“三”是极爱干净的。它每天在外摸爬滚打,回家之前,定会将身上的毛舔舐并梳理得干干净净。它大小便的固定场所是屋后那片竹林,每次便后都会用爪子将土刨起,把粪便掩盖起来。
每逢节假日回去看望父母时,发现那只可爱的“小绒球”已不知不觉变成了一只大郎猫。只是每次回去停留的时间短暂,无暇与猫沟通。在我的世界里,它似乎是可有可无的,但在父母的眼中,这只猫却是他们的宝贝。因为它的功劳,家里几乎没有老鼠。每当留下来陪伴父母在老屋住上一夜,寂静的夜里再也听不见老鼠的声音。
后来,父亲病重,在弥留之际仍念叨着这只猫。这只老猫俨然已成了父亲生命的一部分。父亲走后,这只猫一直陪伴着母亲,让母亲或多或少地缓解了对父亲的思念。一年后,母亲追随父亲而去,只留下“三”形单影只地看守着这间老屋。
我再放置了一些鱼干儿在地上,正准备离开老屋时,“三”跃过柴堆,蹲在一根木材的岔口上,目光扫射着无法穿透的院子,随即发出“喵——喵——喵——”的声音。
回程的车上,那声音一直在我的耳畔回响……
在母亲周年祭日时,我带着女儿回到不再有炊烟升起的老屋。推开那铁锈斑斑的院门,一眼便可望见院坝边上那棵桂花树,虽无人管理,却长得枝繁叶茂,花开满枝头。阳光透过巨大的树枝的缝隙,照在桂花树下一只皮毛有些黯然失色的老猫身上。它蜷缩着身体,正慵懒地舔着自己的爪子,看起来已经瘦骨嶙峋。这不就是父母曾经养的那只猫吗?
“三,三,过来给你鱼吃!”
女儿拿出一包鱼干儿撕开,取出放在地上。猫听到孩子的呼唤声,它慢悠悠地站了起来,抖了抖全身的毛,朝这边瞥了一眼,然后又惶恐地蹲在柴堆上。它的眼角上挤了脓屎,眼神有些诧异和无助,颈部只有干瘦的毛皮;它弓着身子向四周望了望,伸了一下懒腰,浑身的毛都竖起来了。当我们走近它时,它“嗖”地蹿上桂花树,目不转睛地看着地上的鱼干儿,并发出尖细的、孩子般的叫声。
女儿再次唤它下来,它反而在树上愈发焦躁和局促不安起来,并“喵喵”地叫唤着。慢慢地,它好像对我们没有敌意了,抱着树干开始慢慢向下滑,长毛在微风中抖动着,似轻轻地荡着秋千。也许是鱼干儿的香味刺激着它那饥饿的肠胃,待我们退得稍远一些,它便轻巧灵活地纵身一跃,稳稳地落在地上。过了好一会儿,它才慢慢地走过来凑进食物,嗅了嗅,又用舌头舔了舔,才开始吃起来。
我仔细一看,这正是父母养的那只老猫——“三”,它如今已有十三四岁了,折算成人的年龄,大概七八十岁了。
父亲退休后和母亲回到了老家,“三”也随之来到他们身边。那时它只有个把月大,很是可爱却又十分顽皮。父亲搭建的花台渐渐成了它的乐园,那些花草因此而遭了殃。对于这个活泼的捣蛋猫,父親从不计较也不责罚。
“三”是极爱干净的。它每天在外摸爬滚打,回家之前,定会将身上的毛舔舐并梳理得干干净净。它大小便的固定场所是屋后那片竹林,每次便后都会用爪子将土刨起,把粪便掩盖起来。
每逢节假日回去看望父母时,发现那只可爱的“小绒球”已不知不觉变成了一只大郎猫。只是每次回去停留的时间短暂,无暇与猫沟通。在我的世界里,它似乎是可有可无的,但在父母的眼中,这只猫却是他们的宝贝。因为它的功劳,家里几乎没有老鼠。每当留下来陪伴父母在老屋住上一夜,寂静的夜里再也听不见老鼠的声音。
后来,父亲病重,在弥留之际仍念叨着这只猫。这只老猫俨然已成了父亲生命的一部分。父亲走后,这只猫一直陪伴着母亲,让母亲或多或少地缓解了对父亲的思念。一年后,母亲追随父亲而去,只留下“三”形单影只地看守着这间老屋。
我再放置了一些鱼干儿在地上,正准备离开老屋时,“三”跃过柴堆,蹲在一根木材的岔口上,目光扫射着无法穿透的院子,随即发出“喵——喵——喵——”的声音。
回程的车上,那声音一直在我的耳畔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