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与环境哲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ningwin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云南省行政学院主办的题为“环境问题与环境哲学”国际研讨会于2004年10月在昆明召开。来自英、美、日、韩、新加坡、香港和中国大陆的近7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了56篇学术论文。会议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八个方面。
其他文献
对于《论语》中“仁”和“道”的理解,有两种主要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仁”和“道”有密切的关系,抽象的“道”体现在具体的“仁”之中;另有学者认为,“道”与“仁”有根本上的区别,比如在《论语》中,“道”为命运这种外在于人的因素所决定,而“我欲仁,斯仁至矣!”君子忧道。但“仁者不忧”;君子“志于道”,但可“依于仁”。
证据常被认为是根本的,其他命题可从我们的证据推出,但证据命题本身不能从任何东西推出。我认为这个概念是错误的,因为被信念用做最终根据的非推理性命题在探究过程中可以被遗忘或被削弱。
阿尔文·普兰丁格(Alvin Plantinga,1932~)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宗教哲学家.其研究领域广泛,学术影响深远,特别在知识论的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被称为当今英美宗教哲学界的"三巨头之一"[1].综观普兰丁格的学术生涯及其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其学术探究的方法别具一格.
2004年12月29~30日,由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科学技术哲学小型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醒民教授、胡新和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林德宏教授、武汉大学哲学系桂起权教授、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成素梅教授,以及复旦大学哲学系俞吾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杨国荣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鲁品越教授,会同东华大学科技与哲学研究中心张怡、
费尼(Kit Fine)的《抽象的本性和局限》一书是他同名论文(载于1993年数学哲学会议文集)的扩充,即继续尝试权衡新逻辑主义方案在哲学和数学基础中的得失。费尼不是新逻辑主义者,他的许多哲学讨论也都对此有着否定性结论,但他部分同情新逻辑主义方案;新逻辑主义似乎跟他(被称为“程序设定主义”pmcedural postulationism)的数学哲学有关。
“提问、批判、建构:哲学的诸方面”,无论是主题本身还是对这一主题的说明都表明了这样一种哲学立场:它将提问、批判和建构视为哲学的不同方面,从而允许我们将不容置疑的多样性连接到一个统一体之中。也许正像梅洛-庞蒂晚期哲学中所表述的,这是一种“不可共存性的共存性”(compossibility of the incompossibles)。而哲学,就如同生存本身一样,
本文的主题是寻找基本模态相似型语言带内插性的可表达的、可判定的扩充。扩充的模态语言指基本模态相似型的语言BML加克里普克结构个体状态的名字,这里具体指:可以使用“名字”来指称克里普克模型的个体状态以及带量词的混合逻辑H(E)、H(@)、H(@,↓)、
逻辑主体通常被假设在认知上是尽善尽美的,但是现实并非如此。即使是逻辑推理能力很强的主体也会由于观察力有限而错过一些重要的事件,从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认知的不确定性不断涌现。具体而言,在博弈中,玩家不可能总能记得自己以及对方已经采取的策略。由于主体的记忆力有限,遗忘无疑会增加主体的认知不确定性。本文正是基于主体记忆力的差异,
混合逻辑是由传统模态逻辑添加可能世界(或状态、时间、点等)的名字扩充而得。这样的扩充源于很多方面的原因:对某一特定状态、场所和时间所发生的推理在传统模态逻辑中无法进行;许多模态不可定义的性质如自返性在混合逻辑中是可定义的;可以获得一般的完全性和内插性结果。内插性是元逻辑的“最后一个性质”。混合逻辑源于“词项作为公式”的思想,它包含一类特殊的、
哲学主要是对论证的评价,有效性的标准与历史无关。同样,意向谬误认为历史与语境(context)不会增加对客体的审美深度,甚至会影响这种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