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ar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的动力,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就可以激发出极大的热情。从而产生高昂的求知欲。古往今来,不少有成就的科学家、思想家和文学艺术家等,他们事业的开端,进取的幼芽,往往萌生于某一兴趣爱好,如我国著名科学家童第周教授,在生物学、动物学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而这些成就的取得,则起源于青少年时代对青蛙的浓厚兴趣,正是这种兴趣,使他终生在这方面耕耘、进取、开拓。但兴趣不是一个人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环境的熏陶和有目的的培养。
  关键词:思想品德 教学 兴趣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比较抽象枯燥的科目。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显得尤其重要。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前提条件,也是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的关键。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师,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
  一、建立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上,教师应十分注意,使自己保持乐观的情绪,积极的态度,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学生感到老师可亲,使他们从老师乐观的情绪中受到感染,从而激发起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浓厚趣。
  在讲七年级思想品德《丰富多样的情绪》一课时,需要找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喜、怒、衰、惧”四种不同的情绪。我首先给大家表演了一个微笑的表情,这个微笑像春风,拂去了同学们心头的紧张,它又像春雨滋润了同学们的心田。让同学们陶醉于知识的殿堂。许多同学纷纷登台表演,课堂气氛非常融洽,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被激发起来了。
  二、讲究导入新课的技巧,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精彩的导课技巧可引起学生浓厚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它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潜在的动力,进而为课堂教学创设一个良好氛围。
  导入新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个大家关心的热门话题,一句名言俗语,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恰当生动的比喻,或者一幅夸张的漫画都是导入新课的载体。运用得好会使得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讲八年级思想品德《难报三春晖》一课时,首先全班同学齐背涌《游子呤》:“慈母手中线,游于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背涌完这道古诗后,同学们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这时我又进一步诱导,看哪些同学能给这首古诗配上一幅漫画,并写出几句发自肺腑的感言。同学们一个个凝神思考。稍许一个叫李田的学生把他的漫画展示给大家,并眼泪汪汪地给大家读着他的肺腑感言。同学的心灵再次被深深的感动,这时,我及时向学生指出:“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如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那么孝亲敬长的观念就深深印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
  另外讲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浓厚兴趣。在讲八年级思想品德《诚信是金》一课时。让同学们讲述一则关于诚信这方面的故事。其中一个学生讲了“一诺千金”的故事:西汉初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特别讲信用。凡答应了的事,无论多么困难,他都想方设法办到。当时流行一句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故事的由来。故事讲完后,我反问学生:古人尚且知道讲诚信,那么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呢?同学们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一下高涨起来了。
  三、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观需要。
  在讲七年级思想品德《增进心理健康》一课时,明确告诉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急剧发展的人生黄金阶段,由于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种种矛盾,也会产生一些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青少年懂得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对当前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发展都将大有好处。这样就唤起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强烈兴趣。
  四、巧设比喻、情境感召、贯彻美育原则
  创设特定的情境、巧设比喻是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增强思想品德课的感染力,使学生知识内化的重要手段,在讲“意志对行动的两个作用时”就巧设两个比喻,把意志比喻成汽车上的发动机,采取一系列积极行动去达到目的。另一方面把意志比喻成汽车上的制动器。制止那些不利于达到目的行动。通过这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学生就很好地理解了意志对行动的两个作用。
  五、阅读精美句子、强化记忆明道理
  有的人认为思想品德教材上都是一些干巴巴的道理,其实不然,现在的思想品德教材上精美的句子,哲理性的名言警句比比皆是。如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日新又新我常新》里名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大学》、又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则是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老子的名言。如果让学生记下这些名言警句,对他们学习思想品德课不是会有帮助的吗?同时也会提高他们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浓厚兴趣。
  六、精讲多练、巧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精讲多练,对于可读性不强,道理较为难理解的教材要精讲、讲精,然后巧设课堂练习,引导学生去思考,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我们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方,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在欢悦、愉快的心情下学习,切忌用呆板、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严厉的训导扼杀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让我们用智慧和汗水去铺就学生成才之路。
其他文献
回想起近两年来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经历,感觉自己就像经历了“脱胎换骨”一般,充实了,收获了,成长了。  我认为,从事班主任工作首先要树立教育者应有的信心。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可塑性非常强的初中生,他们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处在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可以说各方面都不成熟。只要我们精心的浇水,精心的施肥,精心的修剪,他们就能成为栋梁之才。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要有思路,简而
期刊
自从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行新教材以来,得到了普遍的好评,但是并不能说使用了新教材就能上好课,教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还要深入地思索,才能把课上好。事实上,教材是教师备课、教学的主要依据。传统的做法是“教教材”,而现代课程论则主张“用教材教”,这就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提出了一个新课题。新教材的新特点给政治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我们必需进行新的学习,补充新的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才能迎接这一新的挑
期刊
思想政治課的特点决定了它也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它的每册书、每个内容无不承载着素质教育的任务。尽管目前人们对素质教育还认识不足,但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发扬爱岗敬业精神,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使人们逐渐认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抽象,趣味性少。如果不注意改革教学方法,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逆反心
期刊
教育家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有着重大的作用。有了这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高水平。”那么怎样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呢?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数学教学中,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感情活动的个体,教师要努力摆正自己的位置,力求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要有鲜明的主体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因学生数学概念说得
期刊
小组学习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自主、合作、探究。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学、对学、群学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整体提升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小组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它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在实践中共同探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了英语教学质量。     一、心备课是有效的开展小组学习的根本保障    
期刊
前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卡皮查指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最合适的学科是数学和物理。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未能充分发挥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素质方面的作用,这种以应试为主的教育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数学教育改革,应把现行教材所提出的学生几大能力的培养提高到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度上来认识,用以指导数学教学实践。广大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教育的阵地,更新观念,不断改进方法,使学生受到创
期刊
语言首先是对世界的命名和解释,人类生存的世界庞巨而芜杂,人类又太过渺小无知,为了掌握和理解这个世界,人类通过语言来界定外界,从而将自己的存在嵌入到宇宙的自在之中。语言的基本任务是描述与探索神秘,一方面它描述人所接触的世界,一方面它意图去揭示和探索未知的领域。前者表现出语言的清晰性,后者则表现出语言的神秘性。语言的清晰性旨在交流,这一点决定了语文学科有工具性的性质;语言的神秘性旨在于展现对世界的深入
期刊
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一个重要话题。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解决常规问题比较熟练,而解决非常规问题的能力比较弱,数学创新思考能力不足。所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处于迫切需要状态。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两,如: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新”是随“造”出。时代的发展需要很多新的东西来取代旧的,而新的东西起源于创新的人才,现在的学生就是将来的人才。由
期刊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班级既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层组织。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班级环境,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让爱学习的学生没有任何干扰地投入学习;让不太爱学习的学生甚至是违纪学生受到感化,转变思想,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咱们教师如果只注重让学生学习知识而不顾其它,很显然是违背教育的本质意义的。我觉得,咱们所事的是一项长
期刊
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体会浅谈如下:  一、 巧设悬念诱兴趣   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来源。在教学中抓住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