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标点符号很要紧。一个人标点符号不大会用,说明他语言不够清楚。”郭沫若也曾说过:“标点符号一定要恰当。标点符号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看得无足轻重。标点符号错了,意义也错了。”但我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发现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很多学生都存在随意性和简单化的趋向。有的学生作文中滥用逗号,往往一逗到底,最后一句号作结;有的干脆通篇以“。”代替一切标点符号;甚至有的写上一大段话后才随意点上一个“。”号,弄得语意似断非断,语句似通非通。所以,平时教学,我便寻找适当的时机,运用一些句读实例和趣闻,从旁点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次在作文讲评课上,我指出有的同学作文马虎,经常错字丢字。然后,我讲了一个小故事: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曾让一位书法家以诗题扇,书法家就写了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一首《出塞》。可是由于大意,题写时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句的“间”字漏掉了。慈禧看后大怒,认为是有意欺她没有学问,立即要把那个书法家问成死罪。书法家急中生智,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奴才这是借诗意填词哩!”于是当场断句吟诵:“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慈禧听后,方无话可说,只好赐给书法家银两压惊。这则有趣的故事对学生很有启发性,学生的印象十分深刻。
有一天,刚刚上完最后一堂课,随着下课铃响起,老天也“哗哗哗”地下起了瓢泼大雨。我合上授课本,随口念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学生感到此语新奇,我便利用这一时机谈起了明朝狂士徐文长的一件趣事,号称滑稽才子的徐文长,一次外出访友,恰逢连日阴雨,他借口雨阻難归,乐得在朋友家谈天说地,安吃稳睡。时间一长,朋友烦了,想逐客又难于启齿,终于想了一个办法,提笔写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的一张字条贴在客厅里。一会儿, 徐文长信步来到客厅,抬头见了纸条,心里暗笑:“好啊,想用这办法赶我走啊!”再一细看,立即高声朗诵:“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徐文长使字条上的语意完全相反了。同学们笑过之后,意识到这是因为用了不同的标点符号和不同的断句的缘故。趁同学们兴致高涨,我又举了“我们的球队打败了他们得了冠军”这样的例句,指出也因断句不同可以表达“我们的球队打败了他们,得了冠军”和“我们的球队打败了,他们得了冠军”两种截然相反的意思。随后,我在黑板上写下“小华爹叫你去门口等着”十个字,要同学们回去试试。
第二天,许多同学兴致勃勃地把试做的结果交上来,其中有的同学将这十个字断成了如下五种意思:
(1)小华,爹叫你去门口等着。
(2)小华,爹叫你,去门口等着。
(3)小华爹,叫你去门口等着。
(4)小华爹叫你,去门口等着。
(5)小华:爹叫你,去门口等着。
俗话说:“熟能生巧。”要想让学生达到在习作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水平,不加强训练是绝对不行的。所以,趁同学们兴致高涨,每天上完语文课我都会在黑板一角给同学们写一些没有标点符号的有趣句子,引导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断句。一段时间以后,学生懂得了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确使用它,能帮助读者分清句子结构,辨明语气,理解文意。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有时候,我结合课文中的诗词、戏剧等文学知识的介绍,巧妙地融汇标点句读的教学。如讲诗词的关系,我举了唐朝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诗,指出有人不改一字,重新断一下句,就使它变成这样一首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讲戏剧文学基本特征的时候,我告诉学生,也曾有人只加标点,不增删一字,将这首七言绝句编成一个小剧本,且时间、地点、场景、人物、台词、动作全有。我让同学们先试试,大家十分踊跃。结果虽然不尽如意,却个个兴犹未艾。我随即演示如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看了以上的演示,同学们简直要为标点符号的作用喝彩。无疑,在他们的思想上,标点符号已经有了一定的位置,不会再忽视它的作用了。
责任编辑黄日暖
一次在作文讲评课上,我指出有的同学作文马虎,经常错字丢字。然后,我讲了一个小故事: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曾让一位书法家以诗题扇,书法家就写了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一首《出塞》。可是由于大意,题写时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句的“间”字漏掉了。慈禧看后大怒,认为是有意欺她没有学问,立即要把那个书法家问成死罪。书法家急中生智,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奴才这是借诗意填词哩!”于是当场断句吟诵:“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慈禧听后,方无话可说,只好赐给书法家银两压惊。这则有趣的故事对学生很有启发性,学生的印象十分深刻。
有一天,刚刚上完最后一堂课,随着下课铃响起,老天也“哗哗哗”地下起了瓢泼大雨。我合上授课本,随口念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学生感到此语新奇,我便利用这一时机谈起了明朝狂士徐文长的一件趣事,号称滑稽才子的徐文长,一次外出访友,恰逢连日阴雨,他借口雨阻難归,乐得在朋友家谈天说地,安吃稳睡。时间一长,朋友烦了,想逐客又难于启齿,终于想了一个办法,提笔写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的一张字条贴在客厅里。一会儿, 徐文长信步来到客厅,抬头见了纸条,心里暗笑:“好啊,想用这办法赶我走啊!”再一细看,立即高声朗诵:“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徐文长使字条上的语意完全相反了。同学们笑过之后,意识到这是因为用了不同的标点符号和不同的断句的缘故。趁同学们兴致高涨,我又举了“我们的球队打败了他们得了冠军”这样的例句,指出也因断句不同可以表达“我们的球队打败了他们,得了冠军”和“我们的球队打败了,他们得了冠军”两种截然相反的意思。随后,我在黑板上写下“小华爹叫你去门口等着”十个字,要同学们回去试试。
第二天,许多同学兴致勃勃地把试做的结果交上来,其中有的同学将这十个字断成了如下五种意思:
(1)小华,爹叫你去门口等着。
(2)小华,爹叫你,去门口等着。
(3)小华爹,叫你去门口等着。
(4)小华爹叫你,去门口等着。
(5)小华:爹叫你,去门口等着。
俗话说:“熟能生巧。”要想让学生达到在习作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水平,不加强训练是绝对不行的。所以,趁同学们兴致高涨,每天上完语文课我都会在黑板一角给同学们写一些没有标点符号的有趣句子,引导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断句。一段时间以后,学生懂得了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确使用它,能帮助读者分清句子结构,辨明语气,理解文意。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有时候,我结合课文中的诗词、戏剧等文学知识的介绍,巧妙地融汇标点句读的教学。如讲诗词的关系,我举了唐朝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诗,指出有人不改一字,重新断一下句,就使它变成这样一首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讲戏剧文学基本特征的时候,我告诉学生,也曾有人只加标点,不增删一字,将这首七言绝句编成一个小剧本,且时间、地点、场景、人物、台词、动作全有。我让同学们先试试,大家十分踊跃。结果虽然不尽如意,却个个兴犹未艾。我随即演示如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看了以上的演示,同学们简直要为标点符号的作用喝彩。无疑,在他们的思想上,标点符号已经有了一定的位置,不会再忽视它的作用了。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