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教师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就应该注重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做好学生的表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感染者学生。
言传身教要求我们既要用言语来教导,又要用行动来示范,在多年的德育工作实践中,深感言传身教的作用。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我对班级管理有三点较深的体会。
一、言传身教,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1、深入学生,促膝谈心
为人师者,平时一定要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要时间允许,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交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消除心理障碍,解决思想问题。
谈心是传统的德育工作方法,也是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与学生谈心仍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只要重视德法、运用得当,就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支持和配合,建立友谊,产生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率先垂范,参与活动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不管是课外活动还是社会公益劳动,都要积极参与在其中,与学生融为一体。例如,勇于参加学生篮球比赛,与各层次学生进行球技交流,在活动中共同成长。又如,积极参与学生开展的课外活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去体验和丰富自己,在这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创造条件和环境,充当学生的指挥者、协调人,让学生的课外活动呈现多样化,让学生体会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从中认识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和对他们的殷切希望。
二、言传身教,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1、加强三礼教育,提升文明素质
学校要以"礼仪、礼节、礼貌"的"三礼"教育为突破口,强化师生思想道德建设,打造"崇德有为"的学校精神,实现"培养知书达理,身心健康向上的学生"这一办学目标,把"三礼"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
为更好的实施三礼教育,学校把三礼教育纳入校本课程。针对农村实际,深入挖掘"三礼"教育资源,围绕"三礼"教育工作目标,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检查监督,实行班级量化评比,每月各班评选出"示范之星",学校每学期评选出30名"三礼"模范学生。
为形成教育合力,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访的形式,把三礼教育延伸到社区、家庭,发挥三方联动作用。
2、加强感恩教育,培养感恩之心
我国自古就有"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古训。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让学生知道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通过系列活动,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懂得和珍惜,懂得心存感激和知恩图报。树立学生的感恩情怀,懂得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和爱身边的人,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心,使学生的感恩情怀内化为良好的品德。
三、言传身教,教会学生学会知识
1、知识扎实,教学过硬
优秀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它表现在两个方面,精通和不断"充电"。一方面是对已掌握的知识达到滥熟于心的程度;另一方面是不断获取新的知识。精通就是对所教学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论,了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掌握重点、难点,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运用自如,在教育教学中,不仅是传授这些知识,而且要运用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电"就是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讲课要有新意。一位优秀的老师心中要有一种永不衰竭的求知欲望,像一个永不疲倦的探险家,对未知充满渴望。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无论何种知识,只有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才可能为自己所用,或者他们只不过是无用的符号而已。只有能够被自己灵活应用的的知识,才能够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实践能力,作为当今教师的必备的专业能力。
中小学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水准,不仅仅取决于学科知识的多少,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有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有效的措施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有效达成相应的教育教学目标,让自己的教学才能和技巧真正得到学生的信服而得以教学相长。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学生行为中经常性、稳定性的活动方式。习惯是人们心理内部的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一切天性与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与提高,有助于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并对以后产生积极的影响,受益终身。因此,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纠正学习活动中的不良习惯,这是掌握学习方法、培养思维品质的前提。
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要经过严格训练。如日常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善思善想的习惯,培养思维能力,不是消极地等待教师"灌知识",而是主动接受,更重要的是探求知识,达到理解深刻、牢固掌握的目的。要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及刻苦学习的习惯。要指导学生学会科学地安排时间,有计划地支配时间,引导学生学会提高学习效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学习的节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高效率地利用时间,做到事半功倍。教师必须时刻重视培养训练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3、指导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
每一门学科知识,都是人类长期实践经验总结,是人们实践认识的结晶。由于各门学科研究的对象不同,各门学科在实践中承担的任务也不同,因而学科特征不相同。即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如理、化、生是实验学科,是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而历史学科中的历史知识则不能实验,它是通过强调历史主义、史论结合等特点,把人和事放在当时的历史坏境中去分析,同时又将历史事实与研究者自身的观点相结合,实现历史现象与历史本质的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学科特点,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掌握研究学科知识的观点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言传身教就要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要求老师要在师德修养方面要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热爱学生"三个方面入手。教师的言行在学生心目中就是道德标准,学生的眼睛就是"录相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老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老师加强师德修养首先就是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才能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和威信;老师在培养自身的师德修养的同时要着重培养自己的"爱心",要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职业,要做有责任感和爱心的代表,要带着爱心去面对学生开展工作、严慈相济、甘为人梯,努力做一位合格、高尚的老师。
言传身教要求我们既要用言语来教导,又要用行动来示范,在多年的德育工作实践中,深感言传身教的作用。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我对班级管理有三点较深的体会。
一、言传身教,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1、深入学生,促膝谈心
为人师者,平时一定要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要时间允许,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交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消除心理障碍,解决思想问题。
谈心是传统的德育工作方法,也是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与学生谈心仍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只要重视德法、运用得当,就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支持和配合,建立友谊,产生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率先垂范,参与活动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不管是课外活动还是社会公益劳动,都要积极参与在其中,与学生融为一体。例如,勇于参加学生篮球比赛,与各层次学生进行球技交流,在活动中共同成长。又如,积极参与学生开展的课外活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去体验和丰富自己,在这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创造条件和环境,充当学生的指挥者、协调人,让学生的课外活动呈现多样化,让学生体会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从中认识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和对他们的殷切希望。
二、言传身教,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1、加强三礼教育,提升文明素质
学校要以"礼仪、礼节、礼貌"的"三礼"教育为突破口,强化师生思想道德建设,打造"崇德有为"的学校精神,实现"培养知书达理,身心健康向上的学生"这一办学目标,把"三礼"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
为更好的实施三礼教育,学校把三礼教育纳入校本课程。针对农村实际,深入挖掘"三礼"教育资源,围绕"三礼"教育工作目标,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检查监督,实行班级量化评比,每月各班评选出"示范之星",学校每学期评选出30名"三礼"模范学生。
为形成教育合力,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访的形式,把三礼教育延伸到社区、家庭,发挥三方联动作用。
2、加强感恩教育,培养感恩之心
我国自古就有"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古训。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让学生知道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通过系列活动,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懂得和珍惜,懂得心存感激和知恩图报。树立学生的感恩情怀,懂得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和爱身边的人,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心,使学生的感恩情怀内化为良好的品德。
三、言传身教,教会学生学会知识
1、知识扎实,教学过硬
优秀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它表现在两个方面,精通和不断"充电"。一方面是对已掌握的知识达到滥熟于心的程度;另一方面是不断获取新的知识。精通就是对所教学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论,了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掌握重点、难点,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运用自如,在教育教学中,不仅是传授这些知识,而且要运用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电"就是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讲课要有新意。一位优秀的老师心中要有一种永不衰竭的求知欲望,像一个永不疲倦的探险家,对未知充满渴望。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无论何种知识,只有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才可能为自己所用,或者他们只不过是无用的符号而已。只有能够被自己灵活应用的的知识,才能够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实践能力,作为当今教师的必备的专业能力。
中小学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水准,不仅仅取决于学科知识的多少,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有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有效的措施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有效达成相应的教育教学目标,让自己的教学才能和技巧真正得到学生的信服而得以教学相长。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学生行为中经常性、稳定性的活动方式。习惯是人们心理内部的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一切天性与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与提高,有助于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并对以后产生积极的影响,受益终身。因此,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纠正学习活动中的不良习惯,这是掌握学习方法、培养思维品质的前提。
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要经过严格训练。如日常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善思善想的习惯,培养思维能力,不是消极地等待教师"灌知识",而是主动接受,更重要的是探求知识,达到理解深刻、牢固掌握的目的。要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及刻苦学习的习惯。要指导学生学会科学地安排时间,有计划地支配时间,引导学生学会提高学习效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学习的节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高效率地利用时间,做到事半功倍。教师必须时刻重视培养训练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3、指导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
每一门学科知识,都是人类长期实践经验总结,是人们实践认识的结晶。由于各门学科研究的对象不同,各门学科在实践中承担的任务也不同,因而学科特征不相同。即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如理、化、生是实验学科,是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而历史学科中的历史知识则不能实验,它是通过强调历史主义、史论结合等特点,把人和事放在当时的历史坏境中去分析,同时又将历史事实与研究者自身的观点相结合,实现历史现象与历史本质的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学科特点,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掌握研究学科知识的观点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言传身教就要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要求老师要在师德修养方面要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热爱学生"三个方面入手。教师的言行在学生心目中就是道德标准,学生的眼睛就是"录相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老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老师加强师德修养首先就是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才能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和威信;老师在培养自身的师德修养的同时要着重培养自己的"爱心",要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职业,要做有责任感和爱心的代表,要带着爱心去面对学生开展工作、严慈相济、甘为人梯,努力做一位合格、高尚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