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已经实施了十个年头,其基本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新课标基本理念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非常有鲜明特色的学习方式在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情况怎么样呢?
为什么新课标积极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效果不佳呢?
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身就不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吗?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它的产生除了美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之外,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
怎样才能让自主合作探究性语文课堂教学实现高效呢?
首先,要使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变“精”。课标理念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虽然目标的实现,不是要求在一节课内达成,但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的语文课堂责无旁贷要尽量多地在实现大目标的路上推进。一节课,只有45分钟,这也要,那也要,面面俱到,怎么可能。必须结合教材文本,在教学内容上合理整合,选取目标交集部分,确定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内容驳杂不精,语文教学的高效无从谈起。
然后,科学合理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科学合理需要落实在我们教师的多方面的精心构思上,如学习内容的选择、活动时机的恰当、活动开展的形式及过程控制等,都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精心安排。
科学合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需要注意学习内容的选择。首先,学生在语文课上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侧重于语文的特点。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堂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应该是具有语文特质的。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丰富深广,与社会生活诸多方面都有关联,与其他学科也有交叉。由学生自由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很容易偏离语文学习的主方向。如在《羚羊木雕》的学习中,学生和文章主人公很容易形成共鸣,讨论的角度是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情感、友谊。这更像是思想品德课讨论的内容,而不是语文课的重点。我们或许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的讨论“课文里我对自己最好的朋友失信了,我的心情怎么样?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讨论一下表现人物的心情,除了直接的心理描写,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也可以这样设计:“父母对自己的情感、友谊不重视,让我非常难过,形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隔膜。我们能不能替小主人公想想办法,设计几句话来和她父母沟通呢?注意人物的身份、语气哦。”这些问题仍是学生关注的中心,但已经引导在语文的范畴内探讨语言表达的问题了。第二,学生合作学生的内容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动因。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文本,注重语文学科特点,选择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和学生深入接触,观察他们的举止,倾听他们的言谈,留意他们的作业,得出综合的分析,从而进一步因“基”施教。最近班上学生颇为喜欢悬疑小说,就这个问题让学生探讨为什么悬疑小说吸引人,进而深入理解记叙文中悬念的作用以及小说情节安排的效果。学生反响很好。
科学合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需要注意合作学习开展的形式。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式灵活多样。合作学习小组一般由研究兴趣相近的学生自愿组成,每组3-6人。在组建小组时,教师需考虑到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可视情况进行协调,给予帮助。例如,帮助个别因为某种原因自己未能落实到组的学生加入到合适的课题小组。各合作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选择题目并据以建组的方式,可以取开放式、半开放式和集中式,视学校、年级、班级学生的不同,考虑课程的类型、学习的内容、教师的条件、学生的兴趣与能力特点,予以确定。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科学合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需要注意对合作学习的过程加以控制。上面所述几条措施,都是语文教师在幕后做的前期工作,然而我们老师不能就此放手了,更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去,这是取得最后成功的必要保障。初中学生年龄、自控能力,需要我们老师在他们相对自由的时候,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微控。语文教学内容往往有丰富的外延,学生理解能力的局限,难免使讨论内容多元化,干扰了学习内容的集中性,自然课堂学习效率会降低。我们老师需要进行必要的干预,维持话题的唯一性,保障学习内容的集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但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并不是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点拨启发了。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学生往往热衷于对菲利普夫妇人品的谴责,不易认识到金钱对普通人人性的异化扭曲。此处教师予以点拨,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小说的主题。
可以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果的一柄利器,利器在手,要用之得当,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高效的性能。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发展心理学》
3、《教材教法》
作者单位:南京市沿江中学
为什么新课标积极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效果不佳呢?
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身就不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吗?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它的产生除了美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之外,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
怎样才能让自主合作探究性语文课堂教学实现高效呢?
首先,要使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变“精”。课标理念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虽然目标的实现,不是要求在一节课内达成,但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的语文课堂责无旁贷要尽量多地在实现大目标的路上推进。一节课,只有45分钟,这也要,那也要,面面俱到,怎么可能。必须结合教材文本,在教学内容上合理整合,选取目标交集部分,确定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内容驳杂不精,语文教学的高效无从谈起。
然后,科学合理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科学合理需要落实在我们教师的多方面的精心构思上,如学习内容的选择、活动时机的恰当、活动开展的形式及过程控制等,都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精心安排。
科学合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需要注意学习内容的选择。首先,学生在语文课上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侧重于语文的特点。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堂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应该是具有语文特质的。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丰富深广,与社会生活诸多方面都有关联,与其他学科也有交叉。由学生自由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很容易偏离语文学习的主方向。如在《羚羊木雕》的学习中,学生和文章主人公很容易形成共鸣,讨论的角度是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情感、友谊。这更像是思想品德课讨论的内容,而不是语文课的重点。我们或许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的讨论“课文里我对自己最好的朋友失信了,我的心情怎么样?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讨论一下表现人物的心情,除了直接的心理描写,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也可以这样设计:“父母对自己的情感、友谊不重视,让我非常难过,形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隔膜。我们能不能替小主人公想想办法,设计几句话来和她父母沟通呢?注意人物的身份、语气哦。”这些问题仍是学生关注的中心,但已经引导在语文的范畴内探讨语言表达的问题了。第二,学生合作学生的内容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动因。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文本,注重语文学科特点,选择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和学生深入接触,观察他们的举止,倾听他们的言谈,留意他们的作业,得出综合的分析,从而进一步因“基”施教。最近班上学生颇为喜欢悬疑小说,就这个问题让学生探讨为什么悬疑小说吸引人,进而深入理解记叙文中悬念的作用以及小说情节安排的效果。学生反响很好。
科学合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需要注意合作学习开展的形式。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式灵活多样。合作学习小组一般由研究兴趣相近的学生自愿组成,每组3-6人。在组建小组时,教师需考虑到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可视情况进行协调,给予帮助。例如,帮助个别因为某种原因自己未能落实到组的学生加入到合适的课题小组。各合作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选择题目并据以建组的方式,可以取开放式、半开放式和集中式,视学校、年级、班级学生的不同,考虑课程的类型、学习的内容、教师的条件、学生的兴趣与能力特点,予以确定。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科学合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需要注意对合作学习的过程加以控制。上面所述几条措施,都是语文教师在幕后做的前期工作,然而我们老师不能就此放手了,更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去,这是取得最后成功的必要保障。初中学生年龄、自控能力,需要我们老师在他们相对自由的时候,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微控。语文教学内容往往有丰富的外延,学生理解能力的局限,难免使讨论内容多元化,干扰了学习内容的集中性,自然课堂学习效率会降低。我们老师需要进行必要的干预,维持话题的唯一性,保障学习内容的集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但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并不是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点拨启发了。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学生往往热衷于对菲利普夫妇人品的谴责,不易认识到金钱对普通人人性的异化扭曲。此处教师予以点拨,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小说的主题。
可以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果的一柄利器,利器在手,要用之得当,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高效的性能。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发展心理学》
3、《教材教法》
作者单位:南京市沿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