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掀起语文“复兴”运动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20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小到一个人文化人格、大到关乎民族大义的承载支点。重回高校课堂的语文,应享有如此尊荣的地位
  
  和英语的至关重要性相比,这些年来,母语的地位一直是无关紧要,很多高校只是在文科院校部分专业设有语文课,而众多理工院校和专业,根本没有“语文”的影子。
  这一现状有望改变。日前,教育部建议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得到了多家高校的响应,把语文课列为全校必修的高校已经达到40所。这意味着,学生的语文成绩若不达标,将无法拿到毕业证书。
  
  现状:大学语文边缘化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但汉语教学近年来却呈现“外热内冷”的态势。一方面,全球非汉语国家及地区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三千万人,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另一方面,国内高校语文课程却逐渐被“边缘化”。中科院院士郑时龄提到,“我注意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小学语文课的课时是外语的一倍多,初中语文的课时和外语一样多,高中外语课时要超过语文,到大学后,学生基本只学外语不学国语了。”
  作为社会上的高文化群体,一些大学生写出来的文章逻辑混乱、词不达意,有的甚至连请假条、便条都不会写。一些理工科的学生因为缺乏语文知识,毕业论文成为他们最头疼的事情。去年复旦大学举办了一次汉语言大赛,冠军居然被外国留学生夺走。对此,南开大学语言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周志强说:“以前国内没有一所高校的大学语文是学校公共必修课。许多理科院校虽然开设了大学语文课,但因受师资和教材的限制,都将大学语文设置为选修课,大学语文基本上处于边缘地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则说,大学语文恐怕连“边缘”也说不上,许多大学已经取消或者根本就没有开过大学语文。不重视的原因很简单,现在做什么都要考英语,而对中国语文能力则缺少硬性要求,后者难免被挤掉。没有人说可以不重视母语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可是因为体制上没有保证,也缺少切实的措施,加上现实利益总是驱动人们优先考虑比较实际的问题,像大学语文这样要求比较“软性”的课程,就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了。
  
  


  大学语文不可或缺
  
  对于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名誉会长徐中玉指出:“实现通才教育都有公认的基础,即首先必须要求一个大学生对本国语言文学有相当广博的知识,具有熟练地至少明白清楚地用本国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如果连本国语文都不能运用得好,怎么能谈得上是一个通才呢?”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文课教师李军钧认为,一个人是需要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并重的,理工为主的高校长期以来偏重理性思维的锻炼,某种程度上理工科教育会忽视人文素质与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在基本的语言表达、交流与辨识方面存在缺陷。而中国语文课恰能帮助学生在发展理性思维的同时,发展感性思维,使其思维方式更加完善。
  周志强认为,近几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很多人也意识到要保存自身的本土文化、发扬自己的传统,但在此过程中,却出现了母语危机。很多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却没有汉语的认知能力,特别是现在出现的新的媒介形式,如键盘、手机等,对我们汉语的美的形态也是一个考验。实际上,整个亚洲很多国家都面临这个问题。日本、韩国都感受到随着英语的泛滥,母语的阵地在不断缩小。去年韩国教育人士曾经这样呼吁:不要像中国人一样,重视英语超过了重视自己的母语。
  周志强因此称:“我们需要一场‘汉语保卫战’,需要保护国家语言主权!”
  
  大学语文进入必修课行列
  
  教育部的建议正在得到高校的响应。据了解,今年以来,不少高校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
  北京大学设置了“素质教育通选课”,要求所有学生,包括理工科学生,都要选择一两门语言文字类的课程。学校安排名师来给学生们上这些基础课,比如汉语专家陆俭明开设《汉语和汉语研究》、蒋绍愚教授开设《大学语文》等。北京大学教务部负责人说,“英语不过不能毕业,现在汉语不过也不能毕业!”
  清华大学对本科一年级新生实行新的教学方案,要求所有理工科学生必须要学习语言、文学等方面的两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开大学等高校更是把“大学语文”列在全校所有本科生的必修课表上。南开大学今年还设置了“语文高等教育”博士学位授权点,这在全国高校还是首家。
  中国农业大学也在全校本、专科学生中开设了大学语文公共必修课,课程分为48个学时,共3个学分,属于校级一类课程。学生若该门课程考试不过关,将拿不到毕业证书。
  华中科技大学也已决定面向所有本科生开设“中国语文”必修课程。此前,“中国语文”在华中科大仅是一个考试项目,校方并未设立相应课程。江西理工大学近日规定,全校理工科学生必须选修“大学语文”课程才能获准毕业。此前,该校只将语文列为理科生的任选科目,而对学生是否选修不作硬性规定。此外,在全校本科生中开设了大学语文相关课程的还有云南大学,语文课在该校共2-4个学分,学生若得不到该门课程的学分,则会影响毕业。目前该校正在积极进行大学语文的“模块分层教学”的研究和探讨。
  
  师资不稳教材无序
  
  随着大学语文在高校的“复兴”,围绕这一课程的许多问题也浮出水面。
  在教育部建议之前,一些学校的大学语文早已经处于没落阶段,有的学校从原有的一学年100多节课缩减到停开此课程,有的学校师资队伍严重萎缩,从20多人缩减到不足5人。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难题。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齐森华表示,一些高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由教学课时不够的教师担任,这样的师资安排,不但不能保障师资队伍的稳定性,还势必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有的学校虽然有固定的大学语文教研室,教师队伍也比较稳定,但是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在搞科研、发表论文方面都有困难,教师们心理负担较大,积极性不高。
  有的学校没有专门的大学语文教师,就由新引进的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甚至有的学校全部由研究生上课,这些教师也只是把大学语文作为过渡,根本无法保证授课质量。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大学语文教师的学术交往活动非常少。很少有会议、科研活动的安排,发表论文的机会也少,也很少有进修学习的机会。
  此外,大学语文教材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馆藏大学语文教材达到1402种,用于现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在100种以上。但许多教材内容与中学语文课本有相当程度的重复(有的比例高达70%以上),内容结构大同小异,无非是选收古今一些文学性的范文,加上一点注释和简要导读。常见的教学方式则是以老师串讲为主,跟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其实没有什么区别,难怪这门课引不起学生的兴趣,甚至被讥笑为“高四语文”。
  教育部全国高校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洪指出,教材建设的一个典型问题是,在某些地区和单位存在着“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些教师出于职称评定等因素的考虑,自编教材给学生使用,还有少数学校关起门来使用自编的教材,这些教材普遍水平较低,有的甚至是“搬”别人的材料。没有高水平的教材,很难让学生接受大学语文。
  周志强表示,就全国的情况来看,教材林林总总、编写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校甚至以文学课、思想课代替大学语文,要么过分重视文学教育,要么过分重视思想启蒙、政治启蒙等,大学语文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道德训诫色彩。
  
  只有改革才能赢得尊重
  
  在陈洪看来,大学语文课程只有改革,才能赢得尊重。改革的首要问题是统一认识,“中国语文应兼具两种功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这两条基本思想应得到贯彻。在教材的编写上,首先是文本本位,以优秀范文引领学生学习,而不是概论式的。同时要贴近青年人,兼具时尚性,产生亲近感;其次是语文本位,有别于思想品德教育课程。”
  周志强认为,大学语文课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应与高中语文区分开来。大学之前的语文教育属于汉语基础知识教育,而大学的语文教育应成为汉语魅力的“感染教育”。在大学语文课上,老师应该着重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审美内涵,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大学语文课应成为“个性教育” ,不同的老师由于本人思想修养、理论和学术背景不同,教学效果也会不一样。因此,这对大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会很高。
  温儒敏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大学语文教学一般只有半年或一年的时间,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把学生被应试教育“败坏”了的语文胃口给重新调试过来,然后,让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自学。既不能完全顺着中学语文的路子来学习大学语文,必须要有提升;也不能完全放开,不宜讲成一般文学鉴赏或者文化史那种类型的课程。
  据了解,在教材方面,根据全国高校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建议,教育部将推荐5到6种风格多样、品位较高的精品教材给各高校,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大学语文教学的不同情况自由选择。暨南大学党委书记蒋述卓表示,教育部推荐的教材,应选取高质量、不同层次的教材,因为大学语文教材不但应该有特点、重质量,在综合性大学与工科性大学之间还应有所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当语文课成为必修课后,一些学校已主动把《中国近现代史》作为部分学生的课程。一些专家进而提出,文史不分家,中国历史课程是不是也应该“复兴”?
其他文献
以二乙烯三胺为吸收剂,柠檬酸为添加剂,考察了二乙烯三胺-柠檬酸吸收/解吸SO2工艺过程。结果表明,二乙烯三胺-柠檬酸吸收/解吸SO2合适的条件为二乙烯三胺浓度0.2mol/L,二乙烯三胺与柠
针对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与装备发展的三个阶段和近几年来煤炭开采技术与装备发展的重要成果,分析了急倾斜煤层综采综放成套装备、复杂薄煤层自动化综采成套装备、特厚煤层大
在河北省会石家庄西南之隅,有一所年轻而又成绩骄人的中等职业学校——石家庄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说它年轻,因为它建校只有十二年,但是就在这短短的十二年时间里,学校实现了
[摘要]在高职院校的规划建设中,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处理好事业规划与基建规划、建学院与建房子、建筑文化与生态文化等关系。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高职院校 建设 规划  [作者简介]刘南平(1960- ),男,江西萍乡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江西九江332007)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采用等离子体法制备Pd/γ-Al2O3催化剂,用场发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对催化氧化低浓度CO的性能。结果表明:Pd/γ-Al2O3经等离子体处理,Pd2+被还原成单
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成为我国当前用至今后很长一个时期需不断加强的工作,其中如何对待女性的继续教育更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一方面,教育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谐社会的发展依赖于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的全面和谐又为教育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教育的和谐发展必须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需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谐德育观,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当代教育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关键词]和谐社会
本文对7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洛赛克组及法莫替丁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洛赛克组十二指肠溃疡2周俞全率为83.3%,4周愈合率为100%;胃溃疡4周愈合率为92.3%。法莫替丁组DU2周愈合率为41.7%,4周愈合率为82.6%,GU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