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职院校的规划建设中,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处理好事业规划与基建规划、建学院与建房子、建筑文化与生态文化等关系。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高职院校 建设 规划
[作者简介]刘南平(1960- ),男,江西萍乡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江西九江332007)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024-02
近些年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速,许多学校扩大办学规模、建设新区和改造老校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在发展建设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以下笔者主要论述如何在思想上真正树立起科学发展观,如何把“科学发展观”切实地贯彻到学校发展建设,使高校内部各方面协调发展,落实到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具体实践中。
一、坚持全面发展,做好学院发展总体规划
高职院校要发展好,做好学院的总体规划十分重要。而要搞好总体规划,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发展的观点,注意处理好下述几方面的关系,才能做出一个好的规划,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1.处理好“高起点”与“高质量”的关系。对“高起点”要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高起点”不等于“高指标”,更不等于“高质量”。凡是经过调查研究,使学院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行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划才是“高质量”的规划;凡是使学院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同步或有预见的、有依据的超前才是“高起点”;凡是根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并贯穿现代高校规划设计新理念的规划才是“高起点”。中专升格为高职后,存在一个过渡期,发展规划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要在充分研究高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制定有高职教育特点的规划,并且在制定规划时更应侧重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尤其是软件建设。
2.处理好“事业规划”与“基建规划”的关系。由于发展太快,急于扩张,在高职院校制定总体规划时,也易出现“重基建规划”而“轻事业规划”的现象。而从本质上看,“事业规划”是核心,是导向,“基建规划”应围绕“事业规划”的各项目标而制定。事业规划中的很大比重属软件建设,很多属于制度文化、专业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范畴,它的实现是隐性的,是核心内容。“基建规划”得以实现是显性的,易产生成功感、成就感;但它如果不能以“事业规划”为核心,不能成为该校特色文化因素的外化和物化,就将是空洞的、苍白的。大学不等于高楼大厦,大学应该有大师,有思想。事业规划就是大学文化、软件、灵魂,构成大学特色,学校在重视校园建设、硬件建设的同时,应注重教师队伍、学校教学传统和风格的形成。
3.处理好功能齐全与突出特色的问题。学校要扩大发展,必须建房子,但建房子不等于建学校。在总体布局、功能分区、设计建筑、规划景观时,从布局造型到内部结构都要充分考虑教育功能、学校的文化特色和专业特点,规划设计要突出特色。对一个学院的发展和定位而言,特色是一种风格,特色也是一种优势,其文化品位直接反映领导决策者和学院的整体风范。突出特色不能离开历史基础、资源条件、功能需要、周边环境、专业特色等,更离不开体现高职教育特点的学府建筑风格,努力创造独特的校园风格来吸引生源和师资是十分重要的。
二、坚持协调发展,使基建规划与学校教育事业相匹配
要实现高职院校的协调发展,在基建规划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应着重处理好下述几个关系:
1.处理好学校的硬件建设与学校教学规模发展协调的问题。学校发展中,都是在旧校基础上边建设、边发展的。因此,就有一个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就存在新校园的基本建设与老校园利用和改造问题,就存在一个管理上的协调关系,我们既要立足于现有学校基本条件,充分利用好现有条件,又要着眼于将来。
2.处理好适当“豪华气派”与量入为出“节约实用”的关系。不同性质的学校有各自不同的美,规划设计能结合现代理念反映出学校“灵魂”就是最美的。校园可以有各式各样的美,既可有磅礴大气之美,也可有婉约精致之美;既可有丰富多彩之美,也可有整齐简洁之美;既可有自然旷怡之美,也可有都市繁华之美,关键是要因时制宜、因校制宜。
3.在资金投入上处理好基本建设与教学仪器设施建设问题。在资金投入上,处理好综合平衡的关系,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要保证教学仪器设备、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的资金。在设备的投入上要根据需要并适度超前,切不可盲目与本科院校同类专业攀比。仪器设备应以满足教学需要为基本前提,事实上,高职院校教学仪器设备很难与现代企业设备的技术进步同步。实验、实习设备技术先进程度上的不足,可以通过与企业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协作关系予以解决,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这样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教育成本,还可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更大、更快的提高。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使基建规划建设留有发展空间
高职院校的规划建设要引入现代化、园林化、生态化、网络化的新理念,要根据学院自身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好科学的总体规划,并注意处理好下述关系:
1.处理好“赛手”与“赛程”的关系。学院的建设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一个总体建设规划制定后,不宜总是更改,否则就很难保持原规划的总体风格和所传承的精神。切不可一届新班子上来就重做新规划。总做规划实际上是没有规划意识的表现,经过科学论证的规划就已决定了一定时期的“赛程”,每一届班子和建设者们都是接力“赛手”。同时,规划建设中要注意留有一定的余地和弹性,为今后新专业的发展留下适当的空间,这样才能使学院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规划与变化之间要有一定张性,规划要能预见变化,但规划最终服从实际需要而变化。
2.处理好“实力”与“魄力”的关系。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制定后,应结合学院自身的经济实力分段分期建设,尤其是领导不可急于求成,表现“魄力”而不顾“实力”,在没有经济实力作支撑的情况下,基建摊子不可铺得太大,建设及装修标准不能太高。在新区建设或老区改造中,暂时由于资金短缺不能建设的项目,要注意“没有票子,留好位子”,反对急功近利的做法,不留历史遗憾。
3.处理好“建筑文化”与“生态文化”的关系。建筑本身是一种文化,高职院校的建筑文化除了要与其专业特点相吻合,还要与学校所处的生态环境相协调,尤其在新区规划建设中更是如此,要对新区进行生态调查,自然风貌的形成有其客观规律,凡能依山傍水就势而建的,尽量少填湖搬山。避免出现人为的水患或地质灾害,避免由于建设而阻断附近地区自然生态的生物链。总之,要处理好学校与环境的关系,处理好环境与生命的关系。
四、坚持以人为本,使基建规划和建设满足学生多层面需求,彰显文化特色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高校建设强调以人为本,更突出地体现在“育人”上。
1.突出学校特色,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第一位任务就是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学生在校学生学习、生活和精神的需要,给教职员工提供一个优美教学科研的环境。现在学生多且经济条件不一,校园建设一定要考虑满足多数学生生活条件,不能一味追求高档次。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校建设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
2.彰显文化特色,突出个性特征。一个学校校园,应该有浓重文化格调,可以彰显学校文化特色和办学理念。学校办学理念物化在学校校园之中,现在许多高校建设十分重视校区园林小景的建设,但有本校文化特点的并不多见,有的工科学校和文科学校景观上没有多少差异,还有很多校区的园林很像公园。公园的园林体现大众文化,而高校的园林应体现一所学校与历史、人文的关系,有属于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历史,要体现一所高校特有的文化渊源。同时,也可使师生产生一种高度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产生一种精神的力量。总之,校区的建设既要美化、绿化、亮化,更要有文化,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参考文献]
[1]乔京禄,彭晓燕.常州高职教育基地建筑色彩规划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9).
[2]张斯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教育与职业,2006(1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高职院校 建设 规划
[作者简介]刘南平(1960- ),男,江西萍乡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江西九江332007)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024-02
近些年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速,许多学校扩大办学规模、建设新区和改造老校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在发展建设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以下笔者主要论述如何在思想上真正树立起科学发展观,如何把“科学发展观”切实地贯彻到学校发展建设,使高校内部各方面协调发展,落实到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具体实践中。
一、坚持全面发展,做好学院发展总体规划
高职院校要发展好,做好学院的总体规划十分重要。而要搞好总体规划,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发展的观点,注意处理好下述几方面的关系,才能做出一个好的规划,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1.处理好“高起点”与“高质量”的关系。对“高起点”要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高起点”不等于“高指标”,更不等于“高质量”。凡是经过调查研究,使学院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行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划才是“高质量”的规划;凡是使学院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同步或有预见的、有依据的超前才是“高起点”;凡是根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并贯穿现代高校规划设计新理念的规划才是“高起点”。中专升格为高职后,存在一个过渡期,发展规划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要在充分研究高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制定有高职教育特点的规划,并且在制定规划时更应侧重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尤其是软件建设。
2.处理好“事业规划”与“基建规划”的关系。由于发展太快,急于扩张,在高职院校制定总体规划时,也易出现“重基建规划”而“轻事业规划”的现象。而从本质上看,“事业规划”是核心,是导向,“基建规划”应围绕“事业规划”的各项目标而制定。事业规划中的很大比重属软件建设,很多属于制度文化、专业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范畴,它的实现是隐性的,是核心内容。“基建规划”得以实现是显性的,易产生成功感、成就感;但它如果不能以“事业规划”为核心,不能成为该校特色文化因素的外化和物化,就将是空洞的、苍白的。大学不等于高楼大厦,大学应该有大师,有思想。事业规划就是大学文化、软件、灵魂,构成大学特色,学校在重视校园建设、硬件建设的同时,应注重教师队伍、学校教学传统和风格的形成。
3.处理好功能齐全与突出特色的问题。学校要扩大发展,必须建房子,但建房子不等于建学校。在总体布局、功能分区、设计建筑、规划景观时,从布局造型到内部结构都要充分考虑教育功能、学校的文化特色和专业特点,规划设计要突出特色。对一个学院的发展和定位而言,特色是一种风格,特色也是一种优势,其文化品位直接反映领导决策者和学院的整体风范。突出特色不能离开历史基础、资源条件、功能需要、周边环境、专业特色等,更离不开体现高职教育特点的学府建筑风格,努力创造独特的校园风格来吸引生源和师资是十分重要的。
二、坚持协调发展,使基建规划与学校教育事业相匹配
要实现高职院校的协调发展,在基建规划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应着重处理好下述几个关系:
1.处理好学校的硬件建设与学校教学规模发展协调的问题。学校发展中,都是在旧校基础上边建设、边发展的。因此,就有一个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就存在新校园的基本建设与老校园利用和改造问题,就存在一个管理上的协调关系,我们既要立足于现有学校基本条件,充分利用好现有条件,又要着眼于将来。
2.处理好适当“豪华气派”与量入为出“节约实用”的关系。不同性质的学校有各自不同的美,规划设计能结合现代理念反映出学校“灵魂”就是最美的。校园可以有各式各样的美,既可有磅礴大气之美,也可有婉约精致之美;既可有丰富多彩之美,也可有整齐简洁之美;既可有自然旷怡之美,也可有都市繁华之美,关键是要因时制宜、因校制宜。
3.在资金投入上处理好基本建设与教学仪器设施建设问题。在资金投入上,处理好综合平衡的关系,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要保证教学仪器设备、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的资金。在设备的投入上要根据需要并适度超前,切不可盲目与本科院校同类专业攀比。仪器设备应以满足教学需要为基本前提,事实上,高职院校教学仪器设备很难与现代企业设备的技术进步同步。实验、实习设备技术先进程度上的不足,可以通过与企业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协作关系予以解决,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这样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教育成本,还可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更大、更快的提高。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使基建规划建设留有发展空间
高职院校的规划建设要引入现代化、园林化、生态化、网络化的新理念,要根据学院自身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好科学的总体规划,并注意处理好下述关系:
1.处理好“赛手”与“赛程”的关系。学院的建设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一个总体建设规划制定后,不宜总是更改,否则就很难保持原规划的总体风格和所传承的精神。切不可一届新班子上来就重做新规划。总做规划实际上是没有规划意识的表现,经过科学论证的规划就已决定了一定时期的“赛程”,每一届班子和建设者们都是接力“赛手”。同时,规划建设中要注意留有一定的余地和弹性,为今后新专业的发展留下适当的空间,这样才能使学院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规划与变化之间要有一定张性,规划要能预见变化,但规划最终服从实际需要而变化。
2.处理好“实力”与“魄力”的关系。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制定后,应结合学院自身的经济实力分段分期建设,尤其是领导不可急于求成,表现“魄力”而不顾“实力”,在没有经济实力作支撑的情况下,基建摊子不可铺得太大,建设及装修标准不能太高。在新区建设或老区改造中,暂时由于资金短缺不能建设的项目,要注意“没有票子,留好位子”,反对急功近利的做法,不留历史遗憾。
3.处理好“建筑文化”与“生态文化”的关系。建筑本身是一种文化,高职院校的建筑文化除了要与其专业特点相吻合,还要与学校所处的生态环境相协调,尤其在新区规划建设中更是如此,要对新区进行生态调查,自然风貌的形成有其客观规律,凡能依山傍水就势而建的,尽量少填湖搬山。避免出现人为的水患或地质灾害,避免由于建设而阻断附近地区自然生态的生物链。总之,要处理好学校与环境的关系,处理好环境与生命的关系。
四、坚持以人为本,使基建规划和建设满足学生多层面需求,彰显文化特色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高校建设强调以人为本,更突出地体现在“育人”上。
1.突出学校特色,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第一位任务就是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学生在校学生学习、生活和精神的需要,给教职员工提供一个优美教学科研的环境。现在学生多且经济条件不一,校园建设一定要考虑满足多数学生生活条件,不能一味追求高档次。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校建设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
2.彰显文化特色,突出个性特征。一个学校校园,应该有浓重文化格调,可以彰显学校文化特色和办学理念。学校办学理念物化在学校校园之中,现在许多高校建设十分重视校区园林小景的建设,但有本校文化特点的并不多见,有的工科学校和文科学校景观上没有多少差异,还有很多校区的园林很像公园。公园的园林体现大众文化,而高校的园林应体现一所学校与历史、人文的关系,有属于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历史,要体现一所高校特有的文化渊源。同时,也可使师生产生一种高度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产生一种精神的力量。总之,校区的建设既要美化、绿化、亮化,更要有文化,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参考文献]
[1]乔京禄,彭晓燕.常州高职教育基地建筑色彩规划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9).
[2]张斯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教育与职业,2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