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美国环保署专家约翰·比尔被指控欺骗政府,并且骗取了高达90万美元的巨额资金。
这名颇具表演天赋的专家谎称给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做卧底,潜入巴基斯坦打击塔利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比尔每周都有一天不上班去“当卧底”。他的上司对他的“爱国情操”表示赞赏,不仅任由其经常翘班出去玩,还在发票报销方面大开绿灯。骗子比尔胆子越来越大,不仅利用翘班时间到处游玩,还以各种名目骗取单位报销。最终,比尔的把戏被拆穿,CIA表示从未雇佣过这么一个卧底。
情报活动具有相当的神秘性。骗子们就是利用人们对此行当的敬畏进行诈骗。那么,如何辨别一个人是卧底呢?
最需要鉴别卧底的,当然是被卧底的机构,无论是黑社会还是情报机关,都有一套检查卧底的方法。在电影《无间道》中,黑帮大佬韩琛就曾多次试探警方的卧底陈永仁。联邦调查局(FBI)曾经的金牌卧底乔·皮斯顿就对自己的卧底生涯做过总结。他认为,黑社会识别卧底的办法并没有什么统一的规则,主要是通过日常工作的细节来考察卧底是否真的热衷于有组织犯罪活动。
尽管有些黑社会成员会要求卧底吸毒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实际上这并没有什么效果,因为卧底在必要的情况下是可以吸毒的。在自身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卧底也可以从事一些暴力犯罪,这都属于卧底相关法律文件中所豁免的情况。
其实,在识别卧底这个问题上,黑社会一直不是很在行。因为有卧底的黑社会,最终结果就是覆灭,而他们不可能把经验制度化和传承下来。
情报机构的双面间谍则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因此情报机关对卧底的检查有既定的流程。其中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定期检查其财务情况。由于情报机关规定禁止雇员经商或者从事第二职业,因此其雇员如果收入和消费严重不匹配的话,基本可以认定此人是卧底。
大部分卧底都会在被捕后暴露出财务问题。然而,世界上确实有为了兴趣或是信仰等因素充当叛徒的人。因此,情报机关往往不定期地进行安全检查。这种检查表面上看来是无差别的,是随机不针对特定人的,以免引起真正忠勇之士的心理逆反,毕竟被检查并不好受。在大部分情况下这,这种行动仅仅是为了筛查而已。但是,有时候也可能是为了针对特定目标的一种掩护行动,因为每次例行检查都会让人非常紧张。通过观察紧张状态的人员情况,有助于挖出可疑对象,一些心理素质不过关的卧底这时往往会露马脚。
本文开头提到的所谓卧底,并不是真的卧底,就是一个编故事翘班和骗取报销费用的骗子。这样的情况虽然听起来荒诞,却时有发生。
还有不少以军人或者特工名义行骗的小骗子。他们有些是为了骗财骗色,也有些纯属为了获得“尊重”。要想识别这些人并不困难,此类骗子编的故事往往不合逻辑,而且在细节方面漏洞颇多。
他们对部队或情报机关的了解,仅限于影视作品,所以要想识别他们并不困难。例如,本文开头提到的“被借调卧底”行动,在任何国家都需要机构之间的正式沟通,由员工自己提出肯定是不靠谱的事情。
实际上,情报机构虽然封闭却并非不可以查询,情报机构也不希望有人冒用自己的名义进行诈骗活动。如果真的与情报机关无关,这类机构必然会如实告知,并且协助调查逮捕骗子。
这名颇具表演天赋的专家谎称给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做卧底,潜入巴基斯坦打击塔利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比尔每周都有一天不上班去“当卧底”。他的上司对他的“爱国情操”表示赞赏,不仅任由其经常翘班出去玩,还在发票报销方面大开绿灯。骗子比尔胆子越来越大,不仅利用翘班时间到处游玩,还以各种名目骗取单位报销。最终,比尔的把戏被拆穿,CIA表示从未雇佣过这么一个卧底。
情报活动具有相当的神秘性。骗子们就是利用人们对此行当的敬畏进行诈骗。那么,如何辨别一个人是卧底呢?
最需要鉴别卧底的,当然是被卧底的机构,无论是黑社会还是情报机关,都有一套检查卧底的方法。在电影《无间道》中,黑帮大佬韩琛就曾多次试探警方的卧底陈永仁。联邦调查局(FBI)曾经的金牌卧底乔·皮斯顿就对自己的卧底生涯做过总结。他认为,黑社会识别卧底的办法并没有什么统一的规则,主要是通过日常工作的细节来考察卧底是否真的热衷于有组织犯罪活动。
尽管有些黑社会成员会要求卧底吸毒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实际上这并没有什么效果,因为卧底在必要的情况下是可以吸毒的。在自身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卧底也可以从事一些暴力犯罪,这都属于卧底相关法律文件中所豁免的情况。
其实,在识别卧底这个问题上,黑社会一直不是很在行。因为有卧底的黑社会,最终结果就是覆灭,而他们不可能把经验制度化和传承下来。
情报机构的双面间谍则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因此情报机关对卧底的检查有既定的流程。其中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定期检查其财务情况。由于情报机关规定禁止雇员经商或者从事第二职业,因此其雇员如果收入和消费严重不匹配的话,基本可以认定此人是卧底。
大部分卧底都会在被捕后暴露出财务问题。然而,世界上确实有为了兴趣或是信仰等因素充当叛徒的人。因此,情报机关往往不定期地进行安全检查。这种检查表面上看来是无差别的,是随机不针对特定人的,以免引起真正忠勇之士的心理逆反,毕竟被检查并不好受。在大部分情况下这,这种行动仅仅是为了筛查而已。但是,有时候也可能是为了针对特定目标的一种掩护行动,因为每次例行检查都会让人非常紧张。通过观察紧张状态的人员情况,有助于挖出可疑对象,一些心理素质不过关的卧底这时往往会露马脚。
本文开头提到的所谓卧底,并不是真的卧底,就是一个编故事翘班和骗取报销费用的骗子。这样的情况虽然听起来荒诞,却时有发生。
还有不少以军人或者特工名义行骗的小骗子。他们有些是为了骗财骗色,也有些纯属为了获得“尊重”。要想识别这些人并不困难,此类骗子编的故事往往不合逻辑,而且在细节方面漏洞颇多。
他们对部队或情报机关的了解,仅限于影视作品,所以要想识别他们并不困难。例如,本文开头提到的“被借调卧底”行动,在任何国家都需要机构之间的正式沟通,由员工自己提出肯定是不靠谱的事情。
实际上,情报机构虽然封闭却并非不可以查询,情报机构也不希望有人冒用自己的名义进行诈骗活动。如果真的与情报机关无关,这类机构必然会如实告知,并且协助调查逮捕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