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学生视角,丝绸之路,前概念,情景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23-0022-04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古老的丝绸之路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部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专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详细阐释了这一发现世界的中国方式。在授课时,我们一般会从开辟丝绸之路的背景、过程、影响三个方面来展开教学。教师授课的逻辑与历史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是一致的,但是学生们更关注什么呢?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初中学生对以下三个问题感到好奇:(1)“丝绸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通向哪里?(2)哪些人往来于这条路上?(3)这条路运送什么货物?这些货物对人们有什么影响?学生与教师、教材的关注点稍有不同,学生更关注细节,更注重人与路的关系。那么如何统整学生、教师和教材之间的关系?如何基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设计“丝绸之路”一课的教学呢?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围绕丝绸之路的地理发现,中国突破了地域限制,建立起对其他文明的认知。张骞的凿空之旅,充满了危险与惊奇,在他的时代,堪比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但是“丝绸之路”的开辟却并不是因为贸易发展推动的,而是西汉为了抵御匈奴采取的战略手段。最初的作用,也主要是推动新疆及以西地区与中原的政治交往,但贸易、文化、艺术的交流随之而来。若干涓涓细流,汇聚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具变革力的“超级高速公路”。①东西方文化因之而相互了解,相互影响。在丝路发展的过程中,封建政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巨额的资金注入新疆等地,带动了当地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物质与文化的交流。
前概念是学生在接受教育前对事物和现象已有的认识与观念。正确的前概念有助于新概念形成,而错误的前概念会造成学习的困难或产生学习障碍。关于“丝绸之路”,学生有两个认识是与科学的历史概念有偏差的。
1.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通向哪里?
“丝绸之路”一词出现得很晚,直到1877年,费迪南·冯·李希霍芬才创造出“丝绸之路”这个词,在他的地图上,中国与罗马时代的欧洲之间的道路被描绘成一条笔直的大道。②这种错误认识并不是个别现象,很多学生从生活常识出发,将之误解为只有一条道路,并且认为张骞是沿原路返回的。
要改变错误的认识,必须将丝绸之路的来龙去脉讲述清楚。远古时代,东方与西方一直在各自的区域内单独发展着,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的建立以及后来马其顿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得西方对东方的认识扩展到中亚。①但是在中国与西方世界之间仍隔着西域这一广阔的区域。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西域似乎没有中原民族的踪迹,然而东西方的物品却有着交流。在商王武丁的嫔妃妇好墓中,发现大量用新疆和田特有的羊脂玉做成的玉器。西伯利亚的巴泽雷克遗址年代为公元前5世纪,该遗址的墓葬中出土了中国的铜镜和丝绸。②考古证明,“从黄河中游出发,经鄂尔多斯、蒙古草原,越阿尔泰山脉进入哈萨克草原,再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可达多瑙河流域”。③这是联结欧亚北陆的“草原之路”,是古代游牧民族开拓、发展起来的。但因为北部的高寒环境,使得中原民族对此望而却步,东西两端的人对另一端的认识始终停留在传说和想象的层面。罗马人只知道某地有个产丝的“塞里斯国”,中国人隐约听说很远的西方有个“大秦”帝国。
西汉初,西域被匈奴人所控制。张骞出使西域,是作为联络大月氏共同攻打匈奴的一项策略。结合教材的地图,可以清楚看到,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走的路线是:长安—楼兰—库车—阿克苏—温宿—别迭里山口—纳伦河—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大月氏。回程为了避开匈奴,张骞选择从昆仑山北麓返回:瓦罕走廊—塔什库尔干—于阗(今新疆和田)—扜弥(今新疆克里雅)—青海羌人部落(被俘)—长安。张骞第二次出使,最远只到乌孙,但是其副使分别访问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條支、奄蔡、身毒、于阗、扜弥等地区。张骞究竟走了有多远?这不能用“千米”来衡量,因为走完这条道路的时间要以“年”来计算。张骞以超出常人的勇气与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属于中国的地理大发现。在张骞之前,丝绸之路两端的人都没有意识到有这样一条线路的存在。只有从张骞开始,才首次贯通了东西方之间的道路,所以有了张骞“凿空”的说法。
辅以中国地形图,我们会发现丝路地区的地形复杂且艰险,戈壁沙漠、雪山高原,多样的地形、无标识的小路、高温、缺水、雪崩、强盗,这些构成了向西部探险的阻碍。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后来的丝绸之路不止一条而是多条迷人的曲线,地理环境使然也。后来,在张骞开通道路的基础上,西行之路进一步扩展、延伸,形成了我们今天所了解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许多路线,除了张骞开辟的沙漠(绿洲)之路这条主干线外,还有草原之路、海上交通、唐蕃古道、中印缅路、交趾道。④唐蕃古道是从长安,经甘肃、青海、西藏到印度。中印缅路是从四川到缅甸、印度。交趾道是经宜宾、昆明、蒙自至越南河内,再经海防出海。⑤唐后期五代以后,政治中心东移,经济重心南移,西方国家转而注重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绿洲丝绸之路从此衰落,西南丝绸之路逐渐取代之。⑥除了陆上丝绸之路,汉代还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从海路到达东南亚,最远到达印度半岛的南端。唐代,西方商旅由巴格达,经波斯湾东出霍尔木兹海峡,穿过印度洋,经斯里兰卡、尼科巴群岛,绕马来半岛,由南海而至交州,或广州、福州、泉州,或北上扬州。宋船与唐舶一样,远航至波斯湾港口,或已抵达红海。元人基本控制了中国与印度洋沿岸各国间的海上交通。⑦明代郑和下西洋,与亚、非两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联系。明末清初,伴随新航路的开辟,中国与西方间的海上通道逐步由印度洋延伸至大西洋沿岸的欧洲诸国。由此可见,丝绸之路覆盖的范围很广,将中国文明、印度文明、伊朗文明、希腊和地中海文明、埃及文明、阿拉伯和伊斯兰文明、欧洲基督教文明、犹太和希伯来文明串联在了一起。 2.哪些人行走在丝路上?谁是主导?
一般都认为丝绸之路上的主要人群是商人,实际上来往之人的身份非常多樣化,包括:难民、画师、工匠、传教士、劫匪和使节等,商人的数量并不是很多。①那么主要是哪种力量推动汉唐时期丝路贸易的发展呢?史料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材料1:《汉书·张骞传》记载,张骞第二次出使所带礼品包括“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旁国”。
材料2:于阗王曾率领过一个1714人的进贡使团。公元前52年从粟特地区来的一个使团则更为典型。该使团有两名使臣、十名贵族和人数不明的随从。他们带着9匹马、31头驴、25头骆驼和1头牛。②
材料3:楼兰文书记载,330年粟特人付给当地官员一万石(一石大约合20升)某种物品(该词残损,最有可能是粮食)以及两百文钱。木简背后有两方中国官吏的印。另一件残片记载有人付了319头牲畜,换得4326匹彩绢。③
材料4:在8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央政府每年向西域的军事重镇输送90万匹绢(伊西北庭40万,安西50万)。在742年以前,大约有5000名唐朝士兵驻守在西州,然而来自当地居民的税收只够支付军事开销的9%。唐朝政府的军饷以绢的形式向丝路绿洲的本土经济注入了海量的资金。④
材料5:高昌国的《称价钱账》记录了公元600年左右的一年多的时间里进行的37次交易,只有单笔销售的记录。其中最大的交易额为800斤,只需几头牲口就可以运走。⑤
从前四则史料,可以看到汉王朝对丝路贸易有巨大的贡献。当朝廷的军队在西域驻扎时,钱币、粮食、布匹三种形式的货币就流入该地区,驻军或士兵个人用钱、粮、绢从当地人手中买粮、马、衣服和鞋,成为推动商业活动的主要部分。从材料5可知零散的商人贸易规模都很小。自从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其管辖范围包括自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天山南北,一直到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和帕米尔高原以内的地区。汉朝在这个区域里屯田,建立由哨楼和城墙组成的边防网络,为过往的行人发放通行证(也称“过所”),通行证上记载了人的相貌、所携带的货物、发放通行证的地点以及前往的地区等。政府通过这些举措大大加强了对丝绸之路的管理,确保了丝路的安全和通畅,也保证了东西方贸易的持续发展。西域都护府虽然不干预西域各地的内部事务,但掌握他们的兵力和户口等基本状况,并代表朝廷掌管这些地方的交往和军事,必要时可以直接废立他们的君主。正因为如此,西域都护府是汉朝中央政府在西域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机构。
丝绸之路究竟意味着什么?若进一步联想,今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究竟有何深意?这是学生好奇的问题,也是教学的难点。结合丝路交流的物品,引导学生分析其影响,这是一条正确的解决教学难点的路径。但怎样让学生对此感兴趣,并能建构起多元联系、前后相依、自然连贯的知识序列呢?这需要教师精心选择学习材料,它“必须隐含着知识及其复杂而深刻的意义,却又必须是学生当下水平能够直接操作(思维与动作)的材料”。⑥要把原始材料置于历史情景中,在情境中产生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假设和验证。考虑到“丝绸之路”所带来的文化交流作用,是从大量的考古发现和历史遗存中获得的,补充以下材料,可以形成直观形象的认识:
材料1:1995年,中日尼雅联合考察队在新疆民丰县以北沙漠腹地的尼雅遗址发现一处古代墓地,其中8号墓出土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这座墓是汉末精绝王公贵族墓。据考证,这块织锦上的动物和禽鸟图案皆为外来禽兽,除有翼神兽外,还有非洲的狮子、越南的鹦鹉和西亚的鸵鸟。①
材料2:在楼兰壁画墓考察中,发现彩棺上绘制云气纹和日月图案,墓门绘有独角兽,显然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墓中还有飞马图,受罗马艺术的影响;墓后室四壁以及顶部绘满法轮图案,这是犍陀罗艺术。②
材料3:四万件敦煌藏经洞文书中包括梵语、于阗语、藏语、回鹘语、粟特语,所涉及的宗教包括摩尼教、祆教、基督教、犹太教、佛教。《金刚经》是藏经洞中最有名的文献。因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纪年的印刷品。③
材料4:1980年1月,西安西北国棉四厂职工子弟学校操场出土了波斯人李素及其妻卑失氏的墓志。志文说李素是波斯王的外甥,天宝年间(742~756),其祖父李益奉波斯王命,来唐朝出使,因充质子,授右武卫将军,在长安宿卫。④
设问:
请在地图上找出这些考古地点,你认为这些考古发现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奇特的考古发现?
这对我们研究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
今天的生活中还有哪些证据可以印证丝绸之路带来的东西文化交流?
通过问题的不断深入,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知识背后潜藏的价值,了解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并能认识到虽然丝绸之路从人流量上来讲是少的,但它却改变了历史,因为在丝路上往来的人们把他们各自的文化带到了各地,这些不同的文化或者与当地融合,或者被同化,但是却增强了宗教、艺术、语言、新技术甚至人种之间的交流,形成了中国人一种更为开阔的世界观,向我们展示一个曾经兼容并包的世界风采。在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的今天,“一带一路”意味着中国人传承了祖先的智慧,用中国的方式再次将中亚、东盟、南亚、中东欧、西亚、北非联结在一起,推动世界共同繁荣,实现持久和平。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从学生的前概念着手,在新旧认识的冲突中帮助学生建构新的认知,要智慧地呈现有吸引力的主题内容,鼓励学生分析史料的内容,说明个人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推演,得出个人的结论。
【作者简介】王健宁,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历史教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材教法。
【责任编辑:王雅贞】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23-0022-04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古老的丝绸之路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部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专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详细阐释了这一发现世界的中国方式。在授课时,我们一般会从开辟丝绸之路的背景、过程、影响三个方面来展开教学。教师授课的逻辑与历史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是一致的,但是学生们更关注什么呢?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初中学生对以下三个问题感到好奇:(1)“丝绸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通向哪里?(2)哪些人往来于这条路上?(3)这条路运送什么货物?这些货物对人们有什么影响?学生与教师、教材的关注点稍有不同,学生更关注细节,更注重人与路的关系。那么如何统整学生、教师和教材之间的关系?如何基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设计“丝绸之路”一课的教学呢?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围绕丝绸之路的地理发现,中国突破了地域限制,建立起对其他文明的认知。张骞的凿空之旅,充满了危险与惊奇,在他的时代,堪比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但是“丝绸之路”的开辟却并不是因为贸易发展推动的,而是西汉为了抵御匈奴采取的战略手段。最初的作用,也主要是推动新疆及以西地区与中原的政治交往,但贸易、文化、艺术的交流随之而来。若干涓涓细流,汇聚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具变革力的“超级高速公路”。①东西方文化因之而相互了解,相互影响。在丝路发展的过程中,封建政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巨额的资金注入新疆等地,带动了当地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物质与文化的交流。
前概念是学生在接受教育前对事物和现象已有的认识与观念。正确的前概念有助于新概念形成,而错误的前概念会造成学习的困难或产生学习障碍。关于“丝绸之路”,学生有两个认识是与科学的历史概念有偏差的。
1.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通向哪里?
“丝绸之路”一词出现得很晚,直到1877年,费迪南·冯·李希霍芬才创造出“丝绸之路”这个词,在他的地图上,中国与罗马时代的欧洲之间的道路被描绘成一条笔直的大道。②这种错误认识并不是个别现象,很多学生从生活常识出发,将之误解为只有一条道路,并且认为张骞是沿原路返回的。
要改变错误的认识,必须将丝绸之路的来龙去脉讲述清楚。远古时代,东方与西方一直在各自的区域内单独发展着,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的建立以及后来马其顿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得西方对东方的认识扩展到中亚。①但是在中国与西方世界之间仍隔着西域这一广阔的区域。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西域似乎没有中原民族的踪迹,然而东西方的物品却有着交流。在商王武丁的嫔妃妇好墓中,发现大量用新疆和田特有的羊脂玉做成的玉器。西伯利亚的巴泽雷克遗址年代为公元前5世纪,该遗址的墓葬中出土了中国的铜镜和丝绸。②考古证明,“从黄河中游出发,经鄂尔多斯、蒙古草原,越阿尔泰山脉进入哈萨克草原,再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可达多瑙河流域”。③这是联结欧亚北陆的“草原之路”,是古代游牧民族开拓、发展起来的。但因为北部的高寒环境,使得中原民族对此望而却步,东西两端的人对另一端的认识始终停留在传说和想象的层面。罗马人只知道某地有个产丝的“塞里斯国”,中国人隐约听说很远的西方有个“大秦”帝国。
西汉初,西域被匈奴人所控制。张骞出使西域,是作为联络大月氏共同攻打匈奴的一项策略。结合教材的地图,可以清楚看到,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走的路线是:长安—楼兰—库车—阿克苏—温宿—别迭里山口—纳伦河—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大月氏。回程为了避开匈奴,张骞选择从昆仑山北麓返回:瓦罕走廊—塔什库尔干—于阗(今新疆和田)—扜弥(今新疆克里雅)—青海羌人部落(被俘)—长安。张骞第二次出使,最远只到乌孙,但是其副使分别访问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條支、奄蔡、身毒、于阗、扜弥等地区。张骞究竟走了有多远?这不能用“千米”来衡量,因为走完这条道路的时间要以“年”来计算。张骞以超出常人的勇气与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属于中国的地理大发现。在张骞之前,丝绸之路两端的人都没有意识到有这样一条线路的存在。只有从张骞开始,才首次贯通了东西方之间的道路,所以有了张骞“凿空”的说法。
辅以中国地形图,我们会发现丝路地区的地形复杂且艰险,戈壁沙漠、雪山高原,多样的地形、无标识的小路、高温、缺水、雪崩、强盗,这些构成了向西部探险的阻碍。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后来的丝绸之路不止一条而是多条迷人的曲线,地理环境使然也。后来,在张骞开通道路的基础上,西行之路进一步扩展、延伸,形成了我们今天所了解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许多路线,除了张骞开辟的沙漠(绿洲)之路这条主干线外,还有草原之路、海上交通、唐蕃古道、中印缅路、交趾道。④唐蕃古道是从长安,经甘肃、青海、西藏到印度。中印缅路是从四川到缅甸、印度。交趾道是经宜宾、昆明、蒙自至越南河内,再经海防出海。⑤唐后期五代以后,政治中心东移,经济重心南移,西方国家转而注重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绿洲丝绸之路从此衰落,西南丝绸之路逐渐取代之。⑥除了陆上丝绸之路,汉代还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从海路到达东南亚,最远到达印度半岛的南端。唐代,西方商旅由巴格达,经波斯湾东出霍尔木兹海峡,穿过印度洋,经斯里兰卡、尼科巴群岛,绕马来半岛,由南海而至交州,或广州、福州、泉州,或北上扬州。宋船与唐舶一样,远航至波斯湾港口,或已抵达红海。元人基本控制了中国与印度洋沿岸各国间的海上交通。⑦明代郑和下西洋,与亚、非两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联系。明末清初,伴随新航路的开辟,中国与西方间的海上通道逐步由印度洋延伸至大西洋沿岸的欧洲诸国。由此可见,丝绸之路覆盖的范围很广,将中国文明、印度文明、伊朗文明、希腊和地中海文明、埃及文明、阿拉伯和伊斯兰文明、欧洲基督教文明、犹太和希伯来文明串联在了一起。 2.哪些人行走在丝路上?谁是主导?
一般都认为丝绸之路上的主要人群是商人,实际上来往之人的身份非常多樣化,包括:难民、画师、工匠、传教士、劫匪和使节等,商人的数量并不是很多。①那么主要是哪种力量推动汉唐时期丝路贸易的发展呢?史料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材料1:《汉书·张骞传》记载,张骞第二次出使所带礼品包括“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旁国”。
材料2:于阗王曾率领过一个1714人的进贡使团。公元前52年从粟特地区来的一个使团则更为典型。该使团有两名使臣、十名贵族和人数不明的随从。他们带着9匹马、31头驴、25头骆驼和1头牛。②
材料3:楼兰文书记载,330年粟特人付给当地官员一万石(一石大约合20升)某种物品(该词残损,最有可能是粮食)以及两百文钱。木简背后有两方中国官吏的印。另一件残片记载有人付了319头牲畜,换得4326匹彩绢。③
材料4:在8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央政府每年向西域的军事重镇输送90万匹绢(伊西北庭40万,安西50万)。在742年以前,大约有5000名唐朝士兵驻守在西州,然而来自当地居民的税收只够支付军事开销的9%。唐朝政府的军饷以绢的形式向丝路绿洲的本土经济注入了海量的资金。④
材料5:高昌国的《称价钱账》记录了公元600年左右的一年多的时间里进行的37次交易,只有单笔销售的记录。其中最大的交易额为800斤,只需几头牲口就可以运走。⑤
从前四则史料,可以看到汉王朝对丝路贸易有巨大的贡献。当朝廷的军队在西域驻扎时,钱币、粮食、布匹三种形式的货币就流入该地区,驻军或士兵个人用钱、粮、绢从当地人手中买粮、马、衣服和鞋,成为推动商业活动的主要部分。从材料5可知零散的商人贸易规模都很小。自从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其管辖范围包括自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天山南北,一直到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和帕米尔高原以内的地区。汉朝在这个区域里屯田,建立由哨楼和城墙组成的边防网络,为过往的行人发放通行证(也称“过所”),通行证上记载了人的相貌、所携带的货物、发放通行证的地点以及前往的地区等。政府通过这些举措大大加强了对丝绸之路的管理,确保了丝路的安全和通畅,也保证了东西方贸易的持续发展。西域都护府虽然不干预西域各地的内部事务,但掌握他们的兵力和户口等基本状况,并代表朝廷掌管这些地方的交往和军事,必要时可以直接废立他们的君主。正因为如此,西域都护府是汉朝中央政府在西域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机构。
丝绸之路究竟意味着什么?若进一步联想,今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究竟有何深意?这是学生好奇的问题,也是教学的难点。结合丝路交流的物品,引导学生分析其影响,这是一条正确的解决教学难点的路径。但怎样让学生对此感兴趣,并能建构起多元联系、前后相依、自然连贯的知识序列呢?这需要教师精心选择学习材料,它“必须隐含着知识及其复杂而深刻的意义,却又必须是学生当下水平能够直接操作(思维与动作)的材料”。⑥要把原始材料置于历史情景中,在情境中产生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假设和验证。考虑到“丝绸之路”所带来的文化交流作用,是从大量的考古发现和历史遗存中获得的,补充以下材料,可以形成直观形象的认识:
材料1:1995年,中日尼雅联合考察队在新疆民丰县以北沙漠腹地的尼雅遗址发现一处古代墓地,其中8号墓出土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这座墓是汉末精绝王公贵族墓。据考证,这块织锦上的动物和禽鸟图案皆为外来禽兽,除有翼神兽外,还有非洲的狮子、越南的鹦鹉和西亚的鸵鸟。①
材料2:在楼兰壁画墓考察中,发现彩棺上绘制云气纹和日月图案,墓门绘有独角兽,显然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墓中还有飞马图,受罗马艺术的影响;墓后室四壁以及顶部绘满法轮图案,这是犍陀罗艺术。②
材料3:四万件敦煌藏经洞文书中包括梵语、于阗语、藏语、回鹘语、粟特语,所涉及的宗教包括摩尼教、祆教、基督教、犹太教、佛教。《金刚经》是藏经洞中最有名的文献。因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纪年的印刷品。③
材料4:1980年1月,西安西北国棉四厂职工子弟学校操场出土了波斯人李素及其妻卑失氏的墓志。志文说李素是波斯王的外甥,天宝年间(742~756),其祖父李益奉波斯王命,来唐朝出使,因充质子,授右武卫将军,在长安宿卫。④
设问:
请在地图上找出这些考古地点,你认为这些考古发现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奇特的考古发现?
这对我们研究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
今天的生活中还有哪些证据可以印证丝绸之路带来的东西文化交流?
通过问题的不断深入,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知识背后潜藏的价值,了解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并能认识到虽然丝绸之路从人流量上来讲是少的,但它却改变了历史,因为在丝路上往来的人们把他们各自的文化带到了各地,这些不同的文化或者与当地融合,或者被同化,但是却增强了宗教、艺术、语言、新技术甚至人种之间的交流,形成了中国人一种更为开阔的世界观,向我们展示一个曾经兼容并包的世界风采。在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的今天,“一带一路”意味着中国人传承了祖先的智慧,用中国的方式再次将中亚、东盟、南亚、中东欧、西亚、北非联结在一起,推动世界共同繁荣,实现持久和平。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从学生的前概念着手,在新旧认识的冲突中帮助学生建构新的认知,要智慧地呈现有吸引力的主题内容,鼓励学生分析史料的内容,说明个人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推演,得出个人的结论。
【作者简介】王健宁,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历史教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材教法。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