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牛歌》是徐志摩创作的一首小诗,被选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现代诗二首》,是一篇选读课文。细读与语文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对本诗的解读,发现有几处值得商榷。
《花牛歌》一诗采用的是歌谣体,一共四小节,每小节两句,分别写了花牛在草地里“坐”“眠”“走”和“做梦”。诗人朱湘在《评徐君〈志摩的诗〉》中评价道“平民风格的诗在下层民众生活中取材,用土白文体写成是饶有趣味的”,还认为其诗音节、情韵和想象都十分出彩。
这大概正是歌谣与小诗的不同之处,也显示了歌谣的特点。这也可能是它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原因。但是,这首小诗真的只适合被看作为一首简单的写给孩童的歌谣吗?
首先,题目中的“花牛”不应被忽略,这是一只或黄白相间,或棕白相间,或黑白相间的牛,但是它的毛色中必然含有大片的白色,关于这一点后面的诗句有所暗示。
第一小节,“花牛在草地里坐”,按理说牛是不会有“坐”这种静态的姿态的,所以这里的“坐”,笔者理解为是一种动态,是牛从站到卧的一个瞬间。这个“坐”字有陌生化的效果,也简洁生动地传达出了花牛的动作感,是用得很妙的一个字。牛的体型是比较健硕的,尤其是相对于小花小草而言,所以第二句的“压”字,能够体现出牛的体型和力度感。但是,用得更妙的是“扁”这个字。因为只有饱满、球状的物体,我们才会用“压扁”来形容,而剪秋罗的一簇花像一个绣球,所以这里用“压扁”“一穗”来形容,恰到好处,能够让人联想到花牛和剪秋罗的形状。而柔软的剪秋罗并没有破碎,所以不是“压碎”,两个充满生命力的鲜活物体相互撞击,这样使整个画面更具鲜明的线条感。
这一节诗重在表现花牛一瞬间的动态,而不是缓慢僵硬的动作,体现出了花牛的灵活、自由和些许的调皮。相比而言,《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解读“‘压扁了一穗剪秋罗’可读得稍重些、慢些,表现花牛的沉重,以及花牛压扁剪秋罗的些许惋惜”,就显得毫无依据了。
承接第一小节,花牛“坐”下之后,自然就是卧倒“眠”了,那么第二句“白云霸占了半个天”所要表达的真的与《教师教学用书》所解读的“花牛在草地里睡觉,天上白云悠悠”相吻合吗?一般情况下,白云是占不到半个天的。这还提示了此时叙事者的视角是在地面上向上仰望。在蓝天白云之下,是草地,草地上有一只卧倒的花牛,那为什么诗人在这句诗里没有写到花牛呢?诗人其实巧妙地写到了——那“白云”并不单单指天上的白云,而是指天上的白云和花牛身上的白色斑块共同合成的“白云”。正因如此,此时的“白云”面积显得更大了,从天上到天地之间,一直延伸到草地上,而且叙事者的视角是仰视,这才感觉到“白云霸占了半个天”。另外,这也能让读者联想到这是一只庞大健硕的花牛,而不是一只瘦骨嶙峋、枯瘦如柴的病牛。由此观之,《教师教学用书》中“花牛在草地里睡觉,天上白云悠悠”的解读,显得苍白无力。
第三小节,“小尾巴甩得滴溜溜”使用了口头用语,自然显得活泼精彩,更可以显示出花牛的悠闲自在,因为牛在紧张的时候,尾巴是僵硬的。而且,一只被人驱使、受人奴役,居住在狭小简陋的牛棚里的牛,它的尾巴上很可能沾上了污浊干硬的粪便,既不美观,也不灵活。
最后一小节,写得更奇了,诗人说“花牛在草地里做梦”。也许从生物学的角度上讲,牛确实会做梦,但是这里诗人所运用的应该是拟人手法。“梦”代表了美好,花牛可以“做梦”,再次說明了它的悠闲自在,说明它生活得非常快乐。最后一句,“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首先表示时间飞逝,说明花牛这一觉睡得非常长,非常安稳,非常痛快,再次说明它日子过得自在,既不被打扰,也不受拘束,甚至连主宰天空的太阳也悄悄地移动,不去干涉花牛的生活。以上皆说明,这是一头绝对自由、可以完全主宰自己命运的花牛。反观《教师教学用书》的解读“最后一节的‘偷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慢慢落山的样子”,颇有望文生义之嫌。
《花牛歌》塑造了一头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花牛,这头花牛的对立面是压迫、奴役、黑暗、痛苦……这何尝不让人想到陈梦家在《谈谈徐志摩的诗》[1]中对诗人的评价呢?徐志摩孜孜不倦地追求自由,痛恨一切黑暗、冷酷,对贫苦的劳动人民抱以极大的同情,这是他一生奉行的人道主义的彰显。这何尝不是诗人追求“爱、美、自由”[2]的表现呢?这又何尝不是诗人对理想人生的向往呢?所以,单纯地把这首小诗当作简单的童谣来理解,并不恰当。这头花牛,绝大部分出自诗人的想象,这是诗人的风格,也是屡受批评的一大原因,如茅盾曾在《徐志摩论》中尖锐指出其过分追求诗艺技巧而脱离了现实生活[3]。
综上分析,可以发现,如果从本单元的教学主题“自然之美”的视角看,这首小诗与之联系并非很紧密,安排在本单元未必是最合适的。
参考文献:
[1]陈梦家.谈谈徐志摩的诗[J].诗刊,1957(2).
[2]胡适.追悼志摩[J].新月,1932,4(1).
[3]茅盾.徐志摩论[J].现代,1933,2(4).
(天津市北塘学校
《花牛歌》一诗采用的是歌谣体,一共四小节,每小节两句,分别写了花牛在草地里“坐”“眠”“走”和“做梦”。诗人朱湘在《评徐君〈志摩的诗〉》中评价道“平民风格的诗在下层民众生活中取材,用土白文体写成是饶有趣味的”,还认为其诗音节、情韵和想象都十分出彩。
这大概正是歌谣与小诗的不同之处,也显示了歌谣的特点。这也可能是它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原因。但是,这首小诗真的只适合被看作为一首简单的写给孩童的歌谣吗?
首先,题目中的“花牛”不应被忽略,这是一只或黄白相间,或棕白相间,或黑白相间的牛,但是它的毛色中必然含有大片的白色,关于这一点后面的诗句有所暗示。
第一小节,“花牛在草地里坐”,按理说牛是不会有“坐”这种静态的姿态的,所以这里的“坐”,笔者理解为是一种动态,是牛从站到卧的一个瞬间。这个“坐”字有陌生化的效果,也简洁生动地传达出了花牛的动作感,是用得很妙的一个字。牛的体型是比较健硕的,尤其是相对于小花小草而言,所以第二句的“压”字,能够体现出牛的体型和力度感。但是,用得更妙的是“扁”这个字。因为只有饱满、球状的物体,我们才会用“压扁”来形容,而剪秋罗的一簇花像一个绣球,所以这里用“压扁”“一穗”来形容,恰到好处,能够让人联想到花牛和剪秋罗的形状。而柔软的剪秋罗并没有破碎,所以不是“压碎”,两个充满生命力的鲜活物体相互撞击,这样使整个画面更具鲜明的线条感。
这一节诗重在表现花牛一瞬间的动态,而不是缓慢僵硬的动作,体现出了花牛的灵活、自由和些许的调皮。相比而言,《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解读“‘压扁了一穗剪秋罗’可读得稍重些、慢些,表现花牛的沉重,以及花牛压扁剪秋罗的些许惋惜”,就显得毫无依据了。
承接第一小节,花牛“坐”下之后,自然就是卧倒“眠”了,那么第二句“白云霸占了半个天”所要表达的真的与《教师教学用书》所解读的“花牛在草地里睡觉,天上白云悠悠”相吻合吗?一般情况下,白云是占不到半个天的。这还提示了此时叙事者的视角是在地面上向上仰望。在蓝天白云之下,是草地,草地上有一只卧倒的花牛,那为什么诗人在这句诗里没有写到花牛呢?诗人其实巧妙地写到了——那“白云”并不单单指天上的白云,而是指天上的白云和花牛身上的白色斑块共同合成的“白云”。正因如此,此时的“白云”面积显得更大了,从天上到天地之间,一直延伸到草地上,而且叙事者的视角是仰视,这才感觉到“白云霸占了半个天”。另外,这也能让读者联想到这是一只庞大健硕的花牛,而不是一只瘦骨嶙峋、枯瘦如柴的病牛。由此观之,《教师教学用书》中“花牛在草地里睡觉,天上白云悠悠”的解读,显得苍白无力。
第三小节,“小尾巴甩得滴溜溜”使用了口头用语,自然显得活泼精彩,更可以显示出花牛的悠闲自在,因为牛在紧张的时候,尾巴是僵硬的。而且,一只被人驱使、受人奴役,居住在狭小简陋的牛棚里的牛,它的尾巴上很可能沾上了污浊干硬的粪便,既不美观,也不灵活。
最后一小节,写得更奇了,诗人说“花牛在草地里做梦”。也许从生物学的角度上讲,牛确实会做梦,但是这里诗人所运用的应该是拟人手法。“梦”代表了美好,花牛可以“做梦”,再次說明了它的悠闲自在,说明它生活得非常快乐。最后一句,“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首先表示时间飞逝,说明花牛这一觉睡得非常长,非常安稳,非常痛快,再次说明它日子过得自在,既不被打扰,也不受拘束,甚至连主宰天空的太阳也悄悄地移动,不去干涉花牛的生活。以上皆说明,这是一头绝对自由、可以完全主宰自己命运的花牛。反观《教师教学用书》的解读“最后一节的‘偷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慢慢落山的样子”,颇有望文生义之嫌。
《花牛歌》塑造了一头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花牛,这头花牛的对立面是压迫、奴役、黑暗、痛苦……这何尝不让人想到陈梦家在《谈谈徐志摩的诗》[1]中对诗人的评价呢?徐志摩孜孜不倦地追求自由,痛恨一切黑暗、冷酷,对贫苦的劳动人民抱以极大的同情,这是他一生奉行的人道主义的彰显。这何尝不是诗人追求“爱、美、自由”[2]的表现呢?这又何尝不是诗人对理想人生的向往呢?所以,单纯地把这首小诗当作简单的童谣来理解,并不恰当。这头花牛,绝大部分出自诗人的想象,这是诗人的风格,也是屡受批评的一大原因,如茅盾曾在《徐志摩论》中尖锐指出其过分追求诗艺技巧而脱离了现实生活[3]。
综上分析,可以发现,如果从本单元的教学主题“自然之美”的视角看,这首小诗与之联系并非很紧密,安排在本单元未必是最合适的。
参考文献:
[1]陈梦家.谈谈徐志摩的诗[J].诗刊,1957(2).
[2]胡适.追悼志摩[J].新月,1932,4(1).
[3]茅盾.徐志摩论[J].现代,1933,2(4).
(天津市北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