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的企业经营业务越来越复杂,分工越来越细,环节越来越多,造成企业管理难度加大,尤其是财务人员要做好财务核算工作,仅仅利用各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核算是不能真正完成监督管理的职能,而应该借助内部控制制度,全方位的了解企业的运行情况,以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制度 财务管理 关系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working.
(1)帮助管理层实现其经营方针和目标。内部控制由企业内部政策、制度和程序构成,是为了实现企业经营方针和目标而设计的。内部控制应渗透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企业内存在经营活动和经营管理的环节,就需要控制。
(2)保护企业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使企业各项资产有效存续,以便公司正常运转。
(3)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对一个企业的管理层来说,要实观其经营方针和目标,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报告及时地占有准确的资料和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内部控制发展历史很久远,从剩余产品出现,围绕着如何合理的分配资源,保证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维持社会的运转和平衡,出现了最早的计量和记录行为,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交换行为越来越普遍,促使人们在计量和记录方面开始发展,进入奴隶社会,财产私有化成为社会制度,奴隶主为了维护其私有财产的安全,并能使之不断增值,计量和记录进一步改善了,同时国家机器开始设立财政部门,用于管理和记录财政收支和库存,设立不同的部门,制定不同的文书使业务在各部门之间的运行能够互相牵制,并在一定的期间对财政收支和库存进行检查。尤其是欧洲中世纪,庄园主雇佣管家管理庄园,管家会记录相关的业务发生内容和金额,庄园主定期检查记录,对管家的工作予以监督,由此可见控制已经充分运用到管理中。
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开始,企业规模快速发展,经济业务的种类繁多,内部分工较细,对外关系复杂,因此要设计严密完善的内部控制,使内部控制制度化,内部控制制度具体应包括以下方面:
(1)组织结构控制,即确定企业的组织形式,明确相关的管理职能和报告关系,以及为每个组织企业内部划分责任权限。企业在确定和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企业的经济活动一般可划分成五个步骤,即: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每一步骤均由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实施,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便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
(2)授权批准控制,企业在处理经济业务的过程中必须经授权批准以进行控制。一种是在日常业务处理中可以按照规定的权限范围和有关职责自行办理。一种是受权处理非常规性业务,比如重大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等。
(3)会计记录控制,会计记录控制的要求是保证会计信息反映及时、完整、准确、合法。企业应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的分工,使之形成相互分离和制约的关系。经济业务一经发生,就应对记载经济业务的所有凭证进行连续编号,通过复式记账,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帐户中进行登记,以防止经济业务的遗漏、重复,揭示某些弊端问题。
(4)资产保护控制,包括对实物的采购、保管、发货及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要严格控制无关人员对资产的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够接触资产。如现金、有价证券和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强的资产必须限制无关人员直接接触。
(5)职工素质控制.企业在招聘、使用、培养、奖惩等方面对职工素质进行控制。招聘是保证企业的职工应有素质的重要环节。对应聘人员的素质、水平、能力等有关情况进行全面的测试、调查、试用,以确保受聘人员能够适应工作要求。
(6)预算控制,预算控制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等构成。预算控制的内容可以涵盖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括筹资、融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管理等诸多方面,企业内部只有经过批准的预算才能执行。
(7)风险控制,企业在运行中所面临的风险可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经营风险多数情况来源于企业外部,比如,由于原材料供应等的政治经济情况变化等带来的供应方面的风险,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以及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等方面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财务风险是企业由于举债而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要制定制度,有效的规避这两种风险。
(8)编制业绩报告控制,业绩报告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编制业绩报告必须与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其他控制方式相结合,明确反映各级管理层负责人的责任。业绩报告可以有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并通过文件的形式予以规定。
财政部于2001年6月份,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对财务人员对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进行了相应的规定。财务人员在内控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二方面:
(1)财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或纠正违法会计事项。企业一般情况下是由财务人员在处理会计业务过程中对有关业务的合法性进行监督的。相对于其他部门的人员,会计财务人员熟悉会计业务及相关法规、制度,对会计事项是否合法的界限比较清楚,因此由其在处理会计业务过程中严格把关、实行监督,可以有效防范违法会计行为的发生。
(2)财务人员有权监督会计资料和财产物资。帐实、帐款、帐帐与帐表相符,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强物资管理的重要措施。如果出现帐实不符、帐款不符就会造成会计工作混乱和会计资料失真,进而使企业整个管理出现问题。提供的数据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财务部门不仅限于上述两点,应充分利用内部控制制度的机四项机能,一是实物牵制,例如公司的财务专用章和公司的法人印章要分开存放。由两个人进行管理,签发支票的时候必须两个人操作才能发出支票;二是机械牵制,例如金库必须用钥匙并输入密码才能开启;三是体制牵制,如把每项业务都分别由不同的人或部门去处理,应由会计人员作银行调节表,每月和出纳人员核对余额,以预防错误和舞弊发生;四是簿记牵制,如定期将明细账和总账进行核对或定期和销售伙伴和供应商对帐等。
那么如何利用内部控制分析业务的真实性呢?如企业购置一台车床,会计人员未必了解该车床用途的合理性和价格的真实性,他只要认为报销单据手续齐全,发票合法,符合规定就可以入账。但要真正完成此业务,必须保证两点,一是会计人员要看单据上批准人、执行人的签名是否齐全,由此判断批准人和执行人签名了的购买行为是否符合企业利益的判断,同时参照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批准人是否有权利批准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是否在授权金额的范围内,执行人是否是主办此项目的人员,有无不相关人员参与采购的情况。如果批准人和执行人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签名齐全说明购买事项舞弊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这个经济事项的发生就符合内部牵制上的授权、执行和记录相分离的原则。二是经济事项必须真实发生,财务人员需要根据有关会计制度和法规认定经济事项是否真实发生。如通过定期的固定资产盘点等,因此制度要有效可以最大限度的规避机会主义的影响,增强人的集体主义倾向,使财务人员能够得到真实的经济信息。
(作者单位:许岩,身份证号:230102197801112129董静的身份证号 230107197403262625)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制度 财务管理 关系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working.
(1)帮助管理层实现其经营方针和目标。内部控制由企业内部政策、制度和程序构成,是为了实现企业经营方针和目标而设计的。内部控制应渗透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企业内存在经营活动和经营管理的环节,就需要控制。
(2)保护企业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使企业各项资产有效存续,以便公司正常运转。
(3)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对一个企业的管理层来说,要实观其经营方针和目标,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报告及时地占有准确的资料和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内部控制发展历史很久远,从剩余产品出现,围绕着如何合理的分配资源,保证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维持社会的运转和平衡,出现了最早的计量和记录行为,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交换行为越来越普遍,促使人们在计量和记录方面开始发展,进入奴隶社会,财产私有化成为社会制度,奴隶主为了维护其私有财产的安全,并能使之不断增值,计量和记录进一步改善了,同时国家机器开始设立财政部门,用于管理和记录财政收支和库存,设立不同的部门,制定不同的文书使业务在各部门之间的运行能够互相牵制,并在一定的期间对财政收支和库存进行检查。尤其是欧洲中世纪,庄园主雇佣管家管理庄园,管家会记录相关的业务发生内容和金额,庄园主定期检查记录,对管家的工作予以监督,由此可见控制已经充分运用到管理中。
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开始,企业规模快速发展,经济业务的种类繁多,内部分工较细,对外关系复杂,因此要设计严密完善的内部控制,使内部控制制度化,内部控制制度具体应包括以下方面:
(1)组织结构控制,即确定企业的组织形式,明确相关的管理职能和报告关系,以及为每个组织企业内部划分责任权限。企业在确定和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企业的经济活动一般可划分成五个步骤,即: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每一步骤均由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实施,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便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
(2)授权批准控制,企业在处理经济业务的过程中必须经授权批准以进行控制。一种是在日常业务处理中可以按照规定的权限范围和有关职责自行办理。一种是受权处理非常规性业务,比如重大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等。
(3)会计记录控制,会计记录控制的要求是保证会计信息反映及时、完整、准确、合法。企业应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的分工,使之形成相互分离和制约的关系。经济业务一经发生,就应对记载经济业务的所有凭证进行连续编号,通过复式记账,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帐户中进行登记,以防止经济业务的遗漏、重复,揭示某些弊端问题。
(4)资产保护控制,包括对实物的采购、保管、发货及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要严格控制无关人员对资产的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够接触资产。如现金、有价证券和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强的资产必须限制无关人员直接接触。
(5)职工素质控制.企业在招聘、使用、培养、奖惩等方面对职工素质进行控制。招聘是保证企业的职工应有素质的重要环节。对应聘人员的素质、水平、能力等有关情况进行全面的测试、调查、试用,以确保受聘人员能够适应工作要求。
(6)预算控制,预算控制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等构成。预算控制的内容可以涵盖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括筹资、融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管理等诸多方面,企业内部只有经过批准的预算才能执行。
(7)风险控制,企业在运行中所面临的风险可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经营风险多数情况来源于企业外部,比如,由于原材料供应等的政治经济情况变化等带来的供应方面的风险,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以及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等方面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财务风险是企业由于举债而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要制定制度,有效的规避这两种风险。
(8)编制业绩报告控制,业绩报告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编制业绩报告必须与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其他控制方式相结合,明确反映各级管理层负责人的责任。业绩报告可以有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并通过文件的形式予以规定。
财政部于2001年6月份,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对财务人员对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进行了相应的规定。财务人员在内控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二方面:
(1)财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或纠正违法会计事项。企业一般情况下是由财务人员在处理会计业务过程中对有关业务的合法性进行监督的。相对于其他部门的人员,会计财务人员熟悉会计业务及相关法规、制度,对会计事项是否合法的界限比较清楚,因此由其在处理会计业务过程中严格把关、实行监督,可以有效防范违法会计行为的发生。
(2)财务人员有权监督会计资料和财产物资。帐实、帐款、帐帐与帐表相符,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强物资管理的重要措施。如果出现帐实不符、帐款不符就会造成会计工作混乱和会计资料失真,进而使企业整个管理出现问题。提供的数据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财务部门不仅限于上述两点,应充分利用内部控制制度的机四项机能,一是实物牵制,例如公司的财务专用章和公司的法人印章要分开存放。由两个人进行管理,签发支票的时候必须两个人操作才能发出支票;二是机械牵制,例如金库必须用钥匙并输入密码才能开启;三是体制牵制,如把每项业务都分别由不同的人或部门去处理,应由会计人员作银行调节表,每月和出纳人员核对余额,以预防错误和舞弊发生;四是簿记牵制,如定期将明细账和总账进行核对或定期和销售伙伴和供应商对帐等。
那么如何利用内部控制分析业务的真实性呢?如企业购置一台车床,会计人员未必了解该车床用途的合理性和价格的真实性,他只要认为报销单据手续齐全,发票合法,符合规定就可以入账。但要真正完成此业务,必须保证两点,一是会计人员要看单据上批准人、执行人的签名是否齐全,由此判断批准人和执行人签名了的购买行为是否符合企业利益的判断,同时参照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批准人是否有权利批准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是否在授权金额的范围内,执行人是否是主办此项目的人员,有无不相关人员参与采购的情况。如果批准人和执行人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签名齐全说明购买事项舞弊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这个经济事项的发生就符合内部牵制上的授权、执行和记录相分离的原则。二是经济事项必须真实发生,财务人员需要根据有关会计制度和法规认定经济事项是否真实发生。如通过定期的固定资产盘点等,因此制度要有效可以最大限度的规避机会主义的影响,增强人的集体主义倾向,使财务人员能够得到真实的经济信息。
(作者单位:许岩,身份证号:230102197801112129董静的身份证号 23010719740326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