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做好复习工作对于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语文复习课有范围广、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等特点,所以上好这样的课不容易,很多老师讲完复习课之后往往觉得课堂效率低。这篇文章结合笔者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针对初中语文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谈了几点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新一轮课改以来.我们的初中语文复习课,虽然打破了原来的大容量题海练兵式复习.也摒弃过去过去消极松散放羊式的管理,但在语文复习中.仍然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鉴于此,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做到“温故知新”,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1 精设预习,建构知识
复习课开始前教师应认真研究初中阶段所学的知识,结合中考考点和新课程标准,精心安排好课时主题,设计好每一课时的预习题。例如,笔者在备《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前,首先考虑应该让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相应知识点有所了解,于是设计了以“常见说明方法”“判断依据”“作用”为内容的表格,达到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初步了解授课内容的目的。同时,通过学生对表格的填写,教师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课堂教学奠基。在“预习展示”环节中,学生展示了对这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为进一步有的放矢地完善和建构学生的说明文阅读知识体系做了有效的准备。
2 预设学程,精心导航
要了解学生“所缺”“所困”,一般是要通过实际的预习展示来了解,而更多的情况要靠教师平时的细心观察和总结。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得做个有心人,多关注学情、分析学情,在设计学程时要不断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预先设想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精心设计导学策略。比如,根据以往的答题情况,我了解到学生对于“下定义”和“作诠释”这两种说明方法不太了解,容易混淆,于是我设计了辨析这两种说明方法的策略。用“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这句话为什么是“作诠释”而不是“下定义”作为导火线,通过“精讲例题—讨论方法—习题再练—巩固方法”,鼓励学生调动自己的已有知识,去辨析二者的本质区别,最终攻克这一知识堡垒。又如,学生在解答“说明方法的作用”时常常不能正确概括该方法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不能用规范的语言准确表述作用,于是我就将这两点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突破。在“问题再现—方法指导—规律总结—能力提升”的导学过程中,使问题迎刃而解。
3 注重教法,精心计划
3.1 精讲巧练、查漏补缺
复习课上离不了练习题,让学生做习题,唤起他们对知识的记忆,但这远远不够,还必须巩固消化,使基础更牢固扎实,能力得到强化形成语文素质,这才是语文复习的全部目的。要真正达到目的,就必须进行一定量的练习,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练习到底是要求精讲多练,还是精讲少练呢?笔者认为既不能多练,也不能少练,而要精讲巧练。练习量的多少应当根据复习内容的容量大小和知识的难易,老师灵活掌握。最后是“反馈”,即多种形式的检查和矫正。学生练习后,不能到此为止,老师一定要采取简便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信息反馈,及时补缺补漏,或同桌批改、或全班批改、或组长批改、或老师评讲、兄弟班同学交叉改,或老师抽样改等。收取改后的试卷,迅速了解情况、对练习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必须及时“回炉”,进行个别辅导,或发挥学习优秀者的作用来帮助解决。
3.2 借助图表,构建网络
科学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多年的实践,通过对各种复习方法的尝试,设计好简明精要的内容,配合必要的语言描述进行语文复习,是一种好方法。整個中学语文知识是一个系统,里面包含着好些既各有特点,又互相联系的小系统,诸如语文知识系统、文体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等,而且分散和包含于各册课文之中,分散或逐步复习,显得零零碎碎,难以奏效;把它们全部集中起来又枯燥乏味,而且脱离教材。这时就可以采取网络图的形式,把整个语文知识系统分成若干个小系统,然后把这些小系统视作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并根据这些整体特点,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对一个小“整体”进行有条理、有系统地复习,最后把它们“互相联系”起来,融会贯通,连接整个语文知识体系,使学生居高临下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特点和缺陷,绘制树状结构图,在复习中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由于复习课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内容,只是由于遗忘,使原有的知识信息淡化了、模糊了。复习的时候,只要老师恰到好处把课文的浓缩图再现出来,学生就会以设计者浓缩的思维轨迹放射开来,扩展开去顺理成章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产生了“枝枝相交通,叶叶相覆盖”的整体印象,加深记忆痕迹,优化了记忆结构,较好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4 注重复习效果的小结
在复习课上,通过教师深入的指导,学生对知识的融合、能力的训练都有提高,但是教师不仅要做好复习过程的调控,还要及时、科学地进行总结,要让学生学会“回头看”,要随时反省复习的收获,总结复习的效果,让学生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并作系统回顾,以实现“左右逢源”,举一反三。比如讲到《与朱元思书》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时,就应该让学生回忆过去所学的《三峡》一文中与此异曲同工的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并分析得出这两句中的“奔”字,有着相同的意思和用法,都为“飞奔的马”之意。对于作家作品的复习,也不宜拘于一个人、一个时代,应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做到经纬交织,纵横交错,形成一个知识体系。讲到欧阳修,就让学生回忆唐宋八大家有哪些,使学生联系旧知,产生“枝枝相交通。叶叶相覆盖”的整体印象。
帮助学生在复习阶段提高语文解题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师关注的一个焦点。有系统、有针对性的复习课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立足学情确定内容,精心预设教学环节,才能使复习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志红.初中语文复习课有效性教学初探[J].读与写杂志,2010(6):120.
[3]甄雅楠.浅谈初中语文复习课教学的几点建议[J].基础教育,2013(2):165.
[4]苗文燕.如何提升初中语文复习课教学质量[J].课堂内外,2011(11):85.
关键词:初中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新一轮课改以来.我们的初中语文复习课,虽然打破了原来的大容量题海练兵式复习.也摒弃过去过去消极松散放羊式的管理,但在语文复习中.仍然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鉴于此,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做到“温故知新”,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1 精设预习,建构知识
复习课开始前教师应认真研究初中阶段所学的知识,结合中考考点和新课程标准,精心安排好课时主题,设计好每一课时的预习题。例如,笔者在备《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前,首先考虑应该让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相应知识点有所了解,于是设计了以“常见说明方法”“判断依据”“作用”为内容的表格,达到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初步了解授课内容的目的。同时,通过学生对表格的填写,教师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课堂教学奠基。在“预习展示”环节中,学生展示了对这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为进一步有的放矢地完善和建构学生的说明文阅读知识体系做了有效的准备。
2 预设学程,精心导航
要了解学生“所缺”“所困”,一般是要通过实际的预习展示来了解,而更多的情况要靠教师平时的细心观察和总结。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得做个有心人,多关注学情、分析学情,在设计学程时要不断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预先设想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精心设计导学策略。比如,根据以往的答题情况,我了解到学生对于“下定义”和“作诠释”这两种说明方法不太了解,容易混淆,于是我设计了辨析这两种说明方法的策略。用“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这句话为什么是“作诠释”而不是“下定义”作为导火线,通过“精讲例题—讨论方法—习题再练—巩固方法”,鼓励学生调动自己的已有知识,去辨析二者的本质区别,最终攻克这一知识堡垒。又如,学生在解答“说明方法的作用”时常常不能正确概括该方法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不能用规范的语言准确表述作用,于是我就将这两点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突破。在“问题再现—方法指导—规律总结—能力提升”的导学过程中,使问题迎刃而解。
3 注重教法,精心计划
3.1 精讲巧练、查漏补缺
复习课上离不了练习题,让学生做习题,唤起他们对知识的记忆,但这远远不够,还必须巩固消化,使基础更牢固扎实,能力得到强化形成语文素质,这才是语文复习的全部目的。要真正达到目的,就必须进行一定量的练习,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练习到底是要求精讲多练,还是精讲少练呢?笔者认为既不能多练,也不能少练,而要精讲巧练。练习量的多少应当根据复习内容的容量大小和知识的难易,老师灵活掌握。最后是“反馈”,即多种形式的检查和矫正。学生练习后,不能到此为止,老师一定要采取简便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信息反馈,及时补缺补漏,或同桌批改、或全班批改、或组长批改、或老师评讲、兄弟班同学交叉改,或老师抽样改等。收取改后的试卷,迅速了解情况、对练习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必须及时“回炉”,进行个别辅导,或发挥学习优秀者的作用来帮助解决。
3.2 借助图表,构建网络
科学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多年的实践,通过对各种复习方法的尝试,设计好简明精要的内容,配合必要的语言描述进行语文复习,是一种好方法。整個中学语文知识是一个系统,里面包含着好些既各有特点,又互相联系的小系统,诸如语文知识系统、文体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等,而且分散和包含于各册课文之中,分散或逐步复习,显得零零碎碎,难以奏效;把它们全部集中起来又枯燥乏味,而且脱离教材。这时就可以采取网络图的形式,把整个语文知识系统分成若干个小系统,然后把这些小系统视作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并根据这些整体特点,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对一个小“整体”进行有条理、有系统地复习,最后把它们“互相联系”起来,融会贯通,连接整个语文知识体系,使学生居高临下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特点和缺陷,绘制树状结构图,在复习中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由于复习课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内容,只是由于遗忘,使原有的知识信息淡化了、模糊了。复习的时候,只要老师恰到好处把课文的浓缩图再现出来,学生就会以设计者浓缩的思维轨迹放射开来,扩展开去顺理成章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产生了“枝枝相交通,叶叶相覆盖”的整体印象,加深记忆痕迹,优化了记忆结构,较好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4 注重复习效果的小结
在复习课上,通过教师深入的指导,学生对知识的融合、能力的训练都有提高,但是教师不仅要做好复习过程的调控,还要及时、科学地进行总结,要让学生学会“回头看”,要随时反省复习的收获,总结复习的效果,让学生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并作系统回顾,以实现“左右逢源”,举一反三。比如讲到《与朱元思书》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时,就应该让学生回忆过去所学的《三峡》一文中与此异曲同工的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并分析得出这两句中的“奔”字,有着相同的意思和用法,都为“飞奔的马”之意。对于作家作品的复习,也不宜拘于一个人、一个时代,应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做到经纬交织,纵横交错,形成一个知识体系。讲到欧阳修,就让学生回忆唐宋八大家有哪些,使学生联系旧知,产生“枝枝相交通。叶叶相覆盖”的整体印象。
帮助学生在复习阶段提高语文解题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师关注的一个焦点。有系统、有针对性的复习课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立足学情确定内容,精心预设教学环节,才能使复习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志红.初中语文复习课有效性教学初探[J].读与写杂志,2010(6):120.
[3]甄雅楠.浅谈初中语文复习课教学的几点建议[J].基础教育,2013(2):165.
[4]苗文燕.如何提升初中语文复习课教学质量[J].课堂内外,2011(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