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发展,是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在实施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尝试实施分层教学,将学生们划分为不同的层级,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设计针对性的学习任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教学活动,且获得有效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将就分层教学内涵、类型以及实施策略进行详细介绍,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借鉴。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内涵;类型;实施策略
在传统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按照教材内容,统一教学,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步,部分学生难以获得数学学习满足,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还拉大了学生之间的数学学习差距,最终致使数学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立足传统教学的不足,新课标中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指导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且以学生个性差异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不同活动,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基于课标要求,我在组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尝试应用分层教学模式。
一、分层教学模式内涵
分层教学是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指在实施教学的时候,教师立足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实际的学习能力,现在建构的知识结构,以及学习兴趣、学习潜能等,将学生们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同时立足层级,建构不同的学习小组,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的教学模式。从分层教学模式的内涵可以看出,该模式符合班级授课制的要求,且便于学生实现有针对性的发展,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二、分层教学的类型
分层教学可以分为班内分层、隐性分层这两种类型。其中,班内分层教学模式是以班级授课为基础的,是在传统的班级基础上建立出来的一种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级,建构不同学习群体的教学模式。在应用该种类型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立足学生的学情,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建构出不同的小组,并围绕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并在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协同发展,提升学习质量。隐性分层教学模式则是日常教学中提到的“结对子”,即教师鼓励学生们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地选择学习搭档,组建学习小组,借由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互相监督、互相帮助,提升学习效果。
因为农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限,所以,在实施数学分层教学的时候,我一般会应用班内分层教学模式。下文,将结合教学经验,对班内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进行具体介绍。
三、分層教学的策略
1.尊重学生差异,划分层次
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是必然的。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对学生们的个性差异给予尊重,并结合日常教学对学生的观察,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兴趣,学习潜能等,之后,据此将学生们划分为不同的层级,为有效地实现分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一般情况下,我在应用分层教学模式的时候,会参考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这两个方面,对他们分层。
具体地,我将知识结构完整,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划分为A层级;将知识结构较为完整,但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划分为B层级;将知识结构不完整,且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划分为C层级。保证各个层级的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之后,则根据学生分层情况,将不同层级的学生划分到同一个小组中,保证各个小组中,既有A层级的学生,又有B层级的学生,还有C层级的学生,如此便于学生们在参与教学活动的时候,发挥主观能动性,互相监督、互相帮助。
2.设计教学目标,保证学习
学习目标,不仅是教师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的根据,还是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依据。同时,明确的学习目标,还可以使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进而有针对性地参与学习活动,实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应用分层教学模式的时候,教师更需要立足学生的不同层级,联系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以“小数的性质和意义”为例,立足学生们的分层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不同层级的学习目标。C层级的学生: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农村小学的计数单位,会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理解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点移动时引发的大小变化规律。B层级的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农村小学的计数单位,会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掌握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点移动时引发的大小变化规律;改写小数和十进复名数。A层级学生:掌握小数的意义,牢记农村小学的计数单位,会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理解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点移动时引发的大小变化规律;改写小数和十进复名数;会使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解出小数的近似数。
3.组织课堂教学,分层指导
目前,课堂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主阵地,在应用分层教学模式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将学生们划分为不同层次,设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还要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数学问题,或创设不同的数学活动,使各个层级的学生,通过体验不同难度的数学活动,获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水平。因为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离不开数学提问,所以,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立足教学内容,我会设计出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引导各个层级的学生思考,并在小组中就问题进行讨论。
以“平移”为例,这节课教学活动的实施旨在引导学生们掌握平移的概念,了解平移的特点。所以,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们展现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平移现象,以及事物在方格图上的变化情况,借此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与课件类似的现象呢?对比分析课件中展现的现象,你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共同之处呢?观察方格图上的事物变化情况,总结变化规律。这些问题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C层级的学生可以解决简单问题,B层级和A层级的学生可以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在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鼓励进行小组合作,先由C层级学生给出答案,其他层级学生给予纠正。如此教学,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还使各个层级的学生体验了数学学习,便于提升数学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在实施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在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对学生分层,设计分层学习目标,组织分层教学活动,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数学学习发展,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静.静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以生为本”[J].农村小学教学参考,2018(36):23-24.
[2] 张文.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学周刊,2019(03):54-55.
课题研究:本文系大田县2018年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农村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的研究》(课题编号:KTX18070)的成果。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内涵;类型;实施策略
在传统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按照教材内容,统一教学,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步,部分学生难以获得数学学习满足,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还拉大了学生之间的数学学习差距,最终致使数学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立足传统教学的不足,新课标中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指导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且以学生个性差异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不同活动,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基于课标要求,我在组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尝试应用分层教学模式。
一、分层教学模式内涵
分层教学是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指在实施教学的时候,教师立足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实际的学习能力,现在建构的知识结构,以及学习兴趣、学习潜能等,将学生们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同时立足层级,建构不同的学习小组,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的教学模式。从分层教学模式的内涵可以看出,该模式符合班级授课制的要求,且便于学生实现有针对性的发展,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二、分层教学的类型
分层教学可以分为班内分层、隐性分层这两种类型。其中,班内分层教学模式是以班级授课为基础的,是在传统的班级基础上建立出来的一种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级,建构不同学习群体的教学模式。在应用该种类型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立足学生的学情,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建构出不同的小组,并围绕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并在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协同发展,提升学习质量。隐性分层教学模式则是日常教学中提到的“结对子”,即教师鼓励学生们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地选择学习搭档,组建学习小组,借由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互相监督、互相帮助,提升学习效果。
因为农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限,所以,在实施数学分层教学的时候,我一般会应用班内分层教学模式。下文,将结合教学经验,对班内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进行具体介绍。
三、分層教学的策略
1.尊重学生差异,划分层次
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是必然的。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对学生们的个性差异给予尊重,并结合日常教学对学生的观察,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兴趣,学习潜能等,之后,据此将学生们划分为不同的层级,为有效地实现分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一般情况下,我在应用分层教学模式的时候,会参考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这两个方面,对他们分层。
具体地,我将知识结构完整,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划分为A层级;将知识结构较为完整,但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划分为B层级;将知识结构不完整,且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划分为C层级。保证各个层级的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之后,则根据学生分层情况,将不同层级的学生划分到同一个小组中,保证各个小组中,既有A层级的学生,又有B层级的学生,还有C层级的学生,如此便于学生们在参与教学活动的时候,发挥主观能动性,互相监督、互相帮助。
2.设计教学目标,保证学习
学习目标,不仅是教师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的根据,还是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依据。同时,明确的学习目标,还可以使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进而有针对性地参与学习活动,实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应用分层教学模式的时候,教师更需要立足学生的不同层级,联系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以“小数的性质和意义”为例,立足学生们的分层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不同层级的学习目标。C层级的学生: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农村小学的计数单位,会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理解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点移动时引发的大小变化规律。B层级的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农村小学的计数单位,会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掌握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点移动时引发的大小变化规律;改写小数和十进复名数。A层级学生:掌握小数的意义,牢记农村小学的计数单位,会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理解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点移动时引发的大小变化规律;改写小数和十进复名数;会使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解出小数的近似数。
3.组织课堂教学,分层指导
目前,课堂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主阵地,在应用分层教学模式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将学生们划分为不同层次,设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还要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数学问题,或创设不同的数学活动,使各个层级的学生,通过体验不同难度的数学活动,获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水平。因为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离不开数学提问,所以,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立足教学内容,我会设计出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引导各个层级的学生思考,并在小组中就问题进行讨论。
以“平移”为例,这节课教学活动的实施旨在引导学生们掌握平移的概念,了解平移的特点。所以,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们展现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平移现象,以及事物在方格图上的变化情况,借此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与课件类似的现象呢?对比分析课件中展现的现象,你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共同之处呢?观察方格图上的事物变化情况,总结变化规律。这些问题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C层级的学生可以解决简单问题,B层级和A层级的学生可以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在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鼓励进行小组合作,先由C层级学生给出答案,其他层级学生给予纠正。如此教学,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还使各个层级的学生体验了数学学习,便于提升数学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在实施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在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对学生分层,设计分层学习目标,组织分层教学活动,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数学学习发展,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静.静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以生为本”[J].农村小学教学参考,2018(36):23-24.
[2] 张文.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学周刊,2019(03):54-55.
课题研究:本文系大田县2018年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农村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的研究》(课题编号:KTX18070)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