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于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教联动”这一教学模式可有效的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联动;问题;主体;实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我积极探索“学——教联动”的教学模式,并把它应用在日常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教联动”教学模式着眼点在于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它通过自学、讨论、指导、总结、练习几个阶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进行学习。在课堂上,它体现为一是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回归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二是教师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索,通过师生互动、多次撞击,确保学生获得科学的知识。实践证明,“学——教联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要把“学——教联动”教学模式的思想贯彻到课堂上,有赖于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因此,教师要作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课要上得好,必须得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基础。如果学生对老师感情淡漠、不尊重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学——教联动”就很难建立。反之,如果学生由衷地欣赏这位教师,就不会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情,而会从正面来理解和认识教师所讲内容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积极与教师进行课堂互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必须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去,重视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从生活上关心他们,学习上帮助他们,人格上尊重他们,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从心理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同时教师要想获得学生的尊重必须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并且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另外,教师还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强有力的组织、管理能力,幽默机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德”、“能”、“艺”三方面做得越突出,学生越是心悦诚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学——教联动”的基础。
2 精心准备素材和问题
每一课都有一个教学目标,明确了这个目标,教师就要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积极准备与教学有关的素材,使它们成为设计问题的依托。如今的社会,收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电视、报纸、网络都可以成为我们搜索的范围,只要有心一定可以找到新颖、实用的素材。同时,平时我们也可以多积累一些有意义的材料,用时就可以信手拈来了。有了这些素材,教师就可以设计问题了,怎样来确立问题呢?我认为,要在教材内容和社会现实生活之间寻找集合点,从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事件中析出探究的问题。使问题成为一个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焦点,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实现“学——教联动”,完成教学目标。
如讲《农业的区位选择》时,可用唐明皇引种荔枝失败的材料让学生讨论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用果贱伤农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用欧洲餐桌上的阿根廷牛肉让学生理解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区位的影响,用北方冬季市场上品种丰富的新鲜蔬菜让学生理解对自然因素的利用。这些材料都是学生感兴趣的,通过这些素材可建起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产生思想的共鸣,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选择贴近生活的素材,设计富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是实现“学——教联动”的关键。
3 能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资深教师朱恒夫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恰当的教学方法,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独特的艺术性。艺术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感染力,让学生听懂、学会;艺术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展示教师风采,让学生爱听,想学。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在课堂当中动起来,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讨论、主动发言,在自主学习中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再好的方法,如果老是一成不变,学生也会觉得疲惫的。同一个方法,在某些情景下使用效果好,情景不同这一方法也许就失灵了。所以教学方法一定要灵活多变,才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动口、动手、动脑、动情,更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同时,灵活多变的方法又给学生以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情景和问题,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举例法、谈话法、演说法、演示法、讨论法、提问法、激励法等等。让学生时时有不同的感觉,紧跟教学的节奏,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应用好多媒体。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电教手段的普及,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多媒体教学可综合利用声音、图形、图像、文字、表格等,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同时可把大量的素材引入课堂,增加课堂的容量,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另外,课堂上教师还要善于激励、评价学生。激励评价,是激起学生奋斗的动力。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次评价,以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并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成就感。特别是对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不论其成绩如何,只要达到了他的能力水平或有所进步就应予以鼓励。对于优生在表扬的同时,更应为他指出奋斗的目标,以激励他取得更大的进步。这样既体现了群体的基础素质培养目标,又体现了个体的培养目标。在课堂上运用好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是实现“学——教联动”的保证。
4 鼓励学生由理论走向实践
在课上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理论知识是“学——教联动”的目的,而学以致用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作为教师还要指导好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去体会和检验所学的知识。这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会对学习更加的充满信心,也会更加主动的去观察社会,积累更多的感性知识,为课堂“学——教联动”的开展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通过做好以上四个方面的工作,课堂上学生一定会真正活跃起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也会和谐起来,“学——教联动”这一模式也就落到了实处。
[关键词]联动;问题;主体;实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我积极探索“学——教联动”的教学模式,并把它应用在日常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教联动”教学模式着眼点在于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它通过自学、讨论、指导、总结、练习几个阶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进行学习。在课堂上,它体现为一是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回归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二是教师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索,通过师生互动、多次撞击,确保学生获得科学的知识。实践证明,“学——教联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要把“学——教联动”教学模式的思想贯彻到课堂上,有赖于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因此,教师要作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课要上得好,必须得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基础。如果学生对老师感情淡漠、不尊重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学——教联动”就很难建立。反之,如果学生由衷地欣赏这位教师,就不会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情,而会从正面来理解和认识教师所讲内容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积极与教师进行课堂互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必须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去,重视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从生活上关心他们,学习上帮助他们,人格上尊重他们,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从心理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同时教师要想获得学生的尊重必须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并且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另外,教师还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强有力的组织、管理能力,幽默机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德”、“能”、“艺”三方面做得越突出,学生越是心悦诚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学——教联动”的基础。
2 精心准备素材和问题
每一课都有一个教学目标,明确了这个目标,教师就要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积极准备与教学有关的素材,使它们成为设计问题的依托。如今的社会,收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电视、报纸、网络都可以成为我们搜索的范围,只要有心一定可以找到新颖、实用的素材。同时,平时我们也可以多积累一些有意义的材料,用时就可以信手拈来了。有了这些素材,教师就可以设计问题了,怎样来确立问题呢?我认为,要在教材内容和社会现实生活之间寻找集合点,从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事件中析出探究的问题。使问题成为一个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焦点,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实现“学——教联动”,完成教学目标。
如讲《农业的区位选择》时,可用唐明皇引种荔枝失败的材料让学生讨论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用果贱伤农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用欧洲餐桌上的阿根廷牛肉让学生理解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区位的影响,用北方冬季市场上品种丰富的新鲜蔬菜让学生理解对自然因素的利用。这些材料都是学生感兴趣的,通过这些素材可建起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产生思想的共鸣,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选择贴近生活的素材,设计富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是实现“学——教联动”的关键。
3 能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资深教师朱恒夫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恰当的教学方法,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独特的艺术性。艺术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感染力,让学生听懂、学会;艺术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展示教师风采,让学生爱听,想学。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在课堂当中动起来,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讨论、主动发言,在自主学习中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再好的方法,如果老是一成不变,学生也会觉得疲惫的。同一个方法,在某些情景下使用效果好,情景不同这一方法也许就失灵了。所以教学方法一定要灵活多变,才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动口、动手、动脑、动情,更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同时,灵活多变的方法又给学生以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情景和问题,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举例法、谈话法、演说法、演示法、讨论法、提问法、激励法等等。让学生时时有不同的感觉,紧跟教学的节奏,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应用好多媒体。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电教手段的普及,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多媒体教学可综合利用声音、图形、图像、文字、表格等,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同时可把大量的素材引入课堂,增加课堂的容量,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另外,课堂上教师还要善于激励、评价学生。激励评价,是激起学生奋斗的动力。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次评价,以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并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成就感。特别是对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不论其成绩如何,只要达到了他的能力水平或有所进步就应予以鼓励。对于优生在表扬的同时,更应为他指出奋斗的目标,以激励他取得更大的进步。这样既体现了群体的基础素质培养目标,又体现了个体的培养目标。在课堂上运用好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是实现“学——教联动”的保证。
4 鼓励学生由理论走向实践
在课上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理论知识是“学——教联动”的目的,而学以致用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作为教师还要指导好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去体会和检验所学的知识。这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会对学习更加的充满信心,也会更加主动的去观察社会,积累更多的感性知识,为课堂“学——教联动”的开展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通过做好以上四个方面的工作,课堂上学生一定会真正活跃起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也会和谐起来,“学——教联动”这一模式也就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