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了一大批学生上大学的愿望。但是目前,我国高职学校很多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不能满足企业对于员工的职业道德的要求,很多毕业生还难以适应企业和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因此,加强高职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是提高高职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提高社会劳动者素质、培养合格劳动者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高职学校 德育工作 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62-01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了一大批学生上大学的愿望。但是目前,我国高职学校很多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不能满足企业对于员工的职业道德的要求,很多毕业生还难以适应企业和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因此,加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是提高高职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提高社会劳动者素质、培养合格劳动者的客观要求。现就高职学校如何加强德育工作浅谈几点措施。
一、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我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一名教师,他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和品质有重要的塑造作用。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你要教育学生成为怎样的人,首先要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所以加强和改进高职生的德育工作,首要的是提高高职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1)要加强师德建设。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现在有些教师受不良风气影响,无心关注教育事业,而是一心向钱看,更有甚者在课堂上散播自己的主观偏见,发表偏颇言论,误导学生,这些都给高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造成了恶劣影响。特别是思政课教师,树立怎样的道德观念,将会直接影响高职生的思想进步和成长。所以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2)要重视提高教师心理素养。教师的心理素养主要表现在心理调控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上。教师的心理素质会直接影响德育工作的效果,所以,提高教师的心理素养是做好中职生德育工作的一个前提。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就是要让教师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德育工作中要有耐心和坚强的意志,从而激发学生的意志,使学生能够在失败面前不低头、不气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再次,保持乐观的情绪,教师每天都应当以最佳的状态出现在学校,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感染学生。其次,保持宽广的胸襟,教师要能够容忍学生的错误和缺点,克服对学生的偏见,以平和的心态来处理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问题。
(3)教师应当不断加强技能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社会、学生对目前高职生德育的最大诟病就是德育工作的空洞化。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改变空洞的教育模式,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手段和形式,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二、创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高职学校应当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着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道德氛围。可以考虑从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来搞好学校的道德氛围。
(1)发挥学校制度文化的德育功能。法律、规章、制度,是维系社会关系的基本规范和准则。学校也不例外,学校的教学秩序的维持有赖于学校的各项规章和制度,这些规章和制度就构成了学校的制度文化。可以说,学校的制度文化是国家法律在校园的一种延伸,它构成了学校教育的基本保障。校园制度文化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是一种强制性的安排,制度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则是为行为人提供了一个活动的范围或规范,所以校园制度文化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有利于规范和引导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校道德氛围。
(2)发挥学校物质文化的德育功能。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形象的载体,是一种特殊文化景观。广义地讲,校园物质文化应当包含教学设施、学习和生活场所、校园绿化环境等。校园物质文化的德育功能体现在: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感。情感的激发关键是体验性和情境性,而校园物质文化正好为学生情感的激发提供了体验和感悟的平台。其次,丰富的校园物质文化能够体现学校的教学理念和人文精神,有利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所以,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不仅可以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之中,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高职学校应当加强校园建设,努力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氛围。
(3)发挥学校精神文化的德育功能。所谓校园精神文化就是指渗透了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方法、学校的历史、传统、学风、校风等方方面面的学校文化的统称,它是一个学校的深层内核,是学校特有精神的高度凝聚。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着宝贵的传承意义,并且学校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能够深刻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有着不可低估的教育意义。所以,把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协调
家庭和学校在学生的德育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这两者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过程各有不同,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学校应当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使两者的作用形成合力,互补长短。
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优势,互相补充、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应当作为主体发挥纽带作用,家庭则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互相补充、相互配合,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并取得好的德育实效,使高职学生在学校里成为“好学生”、在家庭成为“好孩子”。
参考文献:
[1]沈春明,优化高校德育课的教学过程[J], 医学教育探索,2003,(02) .
[2]潘锦思,提高德育课教学实效必须加强师生沟通[J],卫生职业教育,2004,(06) .
[3]苗文燕,新时期道德教育刍议[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1) .
[4]严玉明,大学生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与宗教观教育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
作者简介:
孙爱军(1979年11月-),男,汉族,山东省寿光市人,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王冬波(1977年1月-),男,汉族,山东省寿光市人,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
【关键词】高职学校 德育工作 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62-01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了一大批学生上大学的愿望。但是目前,我国高职学校很多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不能满足企业对于员工的职业道德的要求,很多毕业生还难以适应企业和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因此,加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是提高高职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提高社会劳动者素质、培养合格劳动者的客观要求。现就高职学校如何加强德育工作浅谈几点措施。
一、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我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一名教师,他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和品质有重要的塑造作用。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你要教育学生成为怎样的人,首先要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所以加强和改进高职生的德育工作,首要的是提高高职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1)要加强师德建设。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现在有些教师受不良风气影响,无心关注教育事业,而是一心向钱看,更有甚者在课堂上散播自己的主观偏见,发表偏颇言论,误导学生,这些都给高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造成了恶劣影响。特别是思政课教师,树立怎样的道德观念,将会直接影响高职生的思想进步和成长。所以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2)要重视提高教师心理素养。教师的心理素养主要表现在心理调控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上。教师的心理素质会直接影响德育工作的效果,所以,提高教师的心理素养是做好中职生德育工作的一个前提。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就是要让教师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德育工作中要有耐心和坚强的意志,从而激发学生的意志,使学生能够在失败面前不低头、不气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再次,保持乐观的情绪,教师每天都应当以最佳的状态出现在学校,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感染学生。其次,保持宽广的胸襟,教师要能够容忍学生的错误和缺点,克服对学生的偏见,以平和的心态来处理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问题。
(3)教师应当不断加强技能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社会、学生对目前高职生德育的最大诟病就是德育工作的空洞化。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改变空洞的教育模式,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手段和形式,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二、创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高职学校应当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着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道德氛围。可以考虑从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来搞好学校的道德氛围。
(1)发挥学校制度文化的德育功能。法律、规章、制度,是维系社会关系的基本规范和准则。学校也不例外,学校的教学秩序的维持有赖于学校的各项规章和制度,这些规章和制度就构成了学校的制度文化。可以说,学校的制度文化是国家法律在校园的一种延伸,它构成了学校教育的基本保障。校园制度文化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是一种强制性的安排,制度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则是为行为人提供了一个活动的范围或规范,所以校园制度文化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有利于规范和引导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校道德氛围。
(2)发挥学校物质文化的德育功能。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形象的载体,是一种特殊文化景观。广义地讲,校园物质文化应当包含教学设施、学习和生活场所、校园绿化环境等。校园物质文化的德育功能体现在: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感。情感的激发关键是体验性和情境性,而校园物质文化正好为学生情感的激发提供了体验和感悟的平台。其次,丰富的校园物质文化能够体现学校的教学理念和人文精神,有利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所以,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不仅可以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之中,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高职学校应当加强校园建设,努力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氛围。
(3)发挥学校精神文化的德育功能。所谓校园精神文化就是指渗透了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方法、学校的历史、传统、学风、校风等方方面面的学校文化的统称,它是一个学校的深层内核,是学校特有精神的高度凝聚。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着宝贵的传承意义,并且学校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能够深刻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有着不可低估的教育意义。所以,把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协调
家庭和学校在学生的德育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这两者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过程各有不同,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学校应当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使两者的作用形成合力,互补长短。
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优势,互相补充、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应当作为主体发挥纽带作用,家庭则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互相补充、相互配合,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并取得好的德育实效,使高职学生在学校里成为“好学生”、在家庭成为“好孩子”。
参考文献:
[1]沈春明,优化高校德育课的教学过程[J], 医学教育探索,2003,(02) .
[2]潘锦思,提高德育课教学实效必须加强师生沟通[J],卫生职业教育,2004,(06) .
[3]苗文燕,新时期道德教育刍议[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1) .
[4]严玉明,大学生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与宗教观教育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
作者简介:
孙爱军(1979年11月-),男,汉族,山东省寿光市人,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王冬波(1977年1月-),男,汉族,山东省寿光市人,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