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鹅》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文的语言幽默风趣,写作手法极具特点,学习本文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在用问题引导学习的课堂中,笔者先后修改了三次导学问题,最后才把这只高傲的“白鹅”请出场。
一上:生拉硬拽不出场
在首次试教中,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引导孩子学习:“请默读课文3—7自然段,找出作者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句子,再和学习伙伴读一读,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好处,并试着用一个词概括白鹅的叫声、步态、吃相。”给出任务后,孩子们按照笔者的方法先独立学习,再和学习伙伴交流。最后师生交流的情况是:孩子们找到了相关的语段,可让他们说这样写的好处,却一脸茫然,不知所措,至于用一个词来概括白鹅的叫声、步态、吃相,更是无从下手。
回到办公室和同事讨论后得知:问题提出来没有一个孩子能正确回答,甚至开口说话的都没有,没有生成,更别谈追问,这说明问题难度太高,不适合本学段的孩子。也许大家读起来都觉得这些文字有趣,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能准确地描述为什么有趣。或者是问题的问法本来就不对,所以孩子茫然了。比如孩子们本来就在上节课中总结出了“高傲”一词,现在再要求孩子们用一个词来概括白鹅的吃相、叫声、步态,他们很迷惑:为什么还要一个词呢?本节课的目标没有达成,学生在一片遗憾声中没能看见“白鹅”的真面目。
总结:问题的设计应当难易适度,包括问题的内容本身、探究的方法、汇报表达的方式以及教师的语言表达等方面。
二上:羞羞答答半掩面
通过和同事们讨论,笔者理出了第二次上课的导学案,本次设计的导学问题是:“默读课文3——7自然段,思考:你最喜欢文中哪部分对白鹅的描写,并说说理由。”
本次课堂上,孩子们对问题的理解强多了,大多数孩子都找到了文中的经典部分和大家一起分享,课堂上有说有笑,有模仿有朗读,可课后回顾,总觉得课堂从表面上看很活跃、热闹,但是还差点什么。最后大家恍然大悟:我的课堂是用问题引导阅读学习,我们设计的问题指向目标了吗?没有指向目标的问题是无效的。孩子们虽然课堂上讨论、交流得热闹,但没有真正学到语文知识,如对作者写作手法的体会。在这个低效问题的引导下,“白鹅”在孩子们的眼中还是雾中花、水中月。
总结:问题的设计要指向学习目标,不能跑偏,要有方法指导和可探究性。
三上:粉墨登场迎掌声
总结经验,设计了第三稿教案,问题设计为:“默读课文3——7自然段,思考:白鹅的高傲表现在哪几方面?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白鹅特点的?”在这一个大问题的学习中,孩子们各抒己见,有的孩子读出描写鹅叫声的句子,有人质疑为什么要写狗。大家都在为白鹅的进食发笑时,有学生又举手问白鹅这么可爱为什么作者还要“不胜其烦”……最终在师生的总结中体会了作者用了反语、拟人、对比等写作手法。课堂上,师生还现场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了自己熟悉的小动物。这只傲慢的“白鹅”终于从幕后转向台前,最可贵的是孩子们体会到了作者是怎样让白鹅高傲起来的。
总结: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还要具有开放性,通常不会只有一个简单的答案,一般要求学生提出多个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为学生的思维碰撞搭建了舞台。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习的问题设计非常重要:既要概括全文又要精炼易懂易操作,既要难易适度又要产生波澜,既要指向目标又要开放发散。只有问得艺术,才会答得精彩!
(作者单位: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
一上:生拉硬拽不出场
在首次试教中,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引导孩子学习:“请默读课文3—7自然段,找出作者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句子,再和学习伙伴读一读,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好处,并试着用一个词概括白鹅的叫声、步态、吃相。”给出任务后,孩子们按照笔者的方法先独立学习,再和学习伙伴交流。最后师生交流的情况是:孩子们找到了相关的语段,可让他们说这样写的好处,却一脸茫然,不知所措,至于用一个词来概括白鹅的叫声、步态、吃相,更是无从下手。
回到办公室和同事讨论后得知:问题提出来没有一个孩子能正确回答,甚至开口说话的都没有,没有生成,更别谈追问,这说明问题难度太高,不适合本学段的孩子。也许大家读起来都觉得这些文字有趣,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能准确地描述为什么有趣。或者是问题的问法本来就不对,所以孩子茫然了。比如孩子们本来就在上节课中总结出了“高傲”一词,现在再要求孩子们用一个词来概括白鹅的吃相、叫声、步态,他们很迷惑:为什么还要一个词呢?本节课的目标没有达成,学生在一片遗憾声中没能看见“白鹅”的真面目。
总结:问题的设计应当难易适度,包括问题的内容本身、探究的方法、汇报表达的方式以及教师的语言表达等方面。
二上:羞羞答答半掩面
通过和同事们讨论,笔者理出了第二次上课的导学案,本次设计的导学问题是:“默读课文3——7自然段,思考:你最喜欢文中哪部分对白鹅的描写,并说说理由。”
本次课堂上,孩子们对问题的理解强多了,大多数孩子都找到了文中的经典部分和大家一起分享,课堂上有说有笑,有模仿有朗读,可课后回顾,总觉得课堂从表面上看很活跃、热闹,但是还差点什么。最后大家恍然大悟:我的课堂是用问题引导阅读学习,我们设计的问题指向目标了吗?没有指向目标的问题是无效的。孩子们虽然课堂上讨论、交流得热闹,但没有真正学到语文知识,如对作者写作手法的体会。在这个低效问题的引导下,“白鹅”在孩子们的眼中还是雾中花、水中月。
总结:问题的设计要指向学习目标,不能跑偏,要有方法指导和可探究性。
三上:粉墨登场迎掌声
总结经验,设计了第三稿教案,问题设计为:“默读课文3——7自然段,思考:白鹅的高傲表现在哪几方面?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白鹅特点的?”在这一个大问题的学习中,孩子们各抒己见,有的孩子读出描写鹅叫声的句子,有人质疑为什么要写狗。大家都在为白鹅的进食发笑时,有学生又举手问白鹅这么可爱为什么作者还要“不胜其烦”……最终在师生的总结中体会了作者用了反语、拟人、对比等写作手法。课堂上,师生还现场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了自己熟悉的小动物。这只傲慢的“白鹅”终于从幕后转向台前,最可贵的是孩子们体会到了作者是怎样让白鹅高傲起来的。
总结: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还要具有开放性,通常不会只有一个简单的答案,一般要求学生提出多个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为学生的思维碰撞搭建了舞台。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习的问题设计非常重要:既要概括全文又要精炼易懂易操作,既要难易适度又要产生波澜,既要指向目标又要开放发散。只有问得艺术,才会答得精彩!
(作者单位: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