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养生故事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m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越发重视健康管理,因此许多老年人对养生十分关注,本刊选取了几则养生故事,其中有人将房子卖掉,只为买养生保健品,养生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有人认为养生是一种选择,“有比没有好,主动比被动好,靠自身比靠外物好”;还有人说“风平一帆正,心平一生健”,于是,养生先养心……那么,你们如何看待养生呢?

謹防“走火入魔”


  ◎ 曹慧中
  我家隔壁住着一对“80后”的年轻夫妇。一年多前,男方的父母搬来与儿子、儿媳同住。于是,年轻夫妇原本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
  每天一早,老夫妻俩准时外出,说是听什么养生讲座,还常常带回来一大堆保健品,且不止一次将几万元一台、据称对百病有效的治疗仪买回家。
  老两口还经常参加各种旅游活动,说是参观保健品生产厂家和原料生产基地,听养生大师揭秘长寿秘诀,每次旅游回来都提着大包小包的保健品和养生食品,致使家中实在无法存放。于是,年轻夫妇与老人经常发生争吵。
  有一次我去劝说,年轻夫妇告诉我,老人为了养生,把他们自己居住的房子也卖掉了,所以才过来和他们一起住。如今,300万的卖房款一年多就用掉一多半,家中堆满了各种保健品,经过所谓的“大师”长时间的洗脑,两位老人根本听不进别人的劝说。
  我和这对老夫妻见过几次面,他们文质彬彬且很有礼貌。能把这样的普通人变成痴迷养生到走火入魔的地步,那些所谓的“养生大师”和养生机构可谓动足了脑筋、做足了功课。
  老年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长寿,也有些身体不好的老年人希望通过养生使自己早日康复。所以,有些不法分子就利用老年人的这种心理,以赠送礼品等方法吸引老年人来听那些被冠以各种光环的所谓“大师”的讲座,以免费旅游诱骗老年人购买昂贵的没有治疗作用的保健品和保健器械,其中很多都是假货,很多老年人深陷其中。
  老年人要科学养生,千万不要误入骗子设下的陷阱。

“你的骨龄75岁了!”


  ◎ 章宜娟
  医生将检测报告重重地往桌上一摔,严肃地对我说:“你知道吗,你现在的骨龄已相当于75岁的老人了!”75岁?天啊,这还差着十几年呢。我半晌回不过神来。生活中的我,衣食无忧,健身不断,查出这样的指标,怎么可能呢?
  “平时吃钙片吗?喝牛奶吗?吃复合维生素吗?”医生的那双大眼睛,透过玻璃镜片对着我发出冷峻的光。面对连连追问,我只好“从实招来”:“是药三分毒”一说已深入我心,并且我也相信“只将食粥致神仙”,所以我从不吃食物以外的营养品,也不怎么吃牛奶或海鲜。
  医生正面对着我,话音清晰而又坚定:“随着生命年龄的增长,人体结构也在悄然变化。即便以前的你身体健康,也不代表这个状态一成不变。内在钙质流失是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普遍现象,尤其是老年女性。你的指标显示体内骨钙量正在迅速减少,所以首先要补充钙质营养,同时常晒太阳、常锻炼,才是眼下应该做的强体方式。”
  一席话令我蓦然醒悟。针对自身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服用包括骨钙营养在内的滋补品,增强并保持生活品质,是十分值得的。
  现在我遵医嘱,每天早、中、晚三餐分别服用复合维生素及补钙药物。幸运的是,近几次体检指标已向好,医生也对我的指标表示了满意。
  我由以前的从不养生,到如今在日常生活中,认真服用需要的养生滋补品,这是“生命的呼唤”。对于退休人士,养生保健与否,结果大不一样。
  “天地人为贵”,合理养生乃精髓。

有感于专家的早逝


  ◎ 周伟民
  前一阵子,网上盛传一个帖子,帖子里列举了几位著名养生专家早逝的消息。从帖子的观点看,无非是想告诉读者:养生专家自己都没有做到健康长寿,他们的理论自然是不可信的;连养生专家都会早逝,养生还有什么意义;散布一种人命长短自有天定,不是自己所能把握的宿命论。笔者认为,以上3点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片面的、不可取的。
  说实在的,长期关注各地卫视养生节目的我,对帖子上的这几位养生专家一个都不认识,甚至都没听说过,所以我对他们的专家身份有所怀疑。从帖子上看,他们有的是癌症晚期,有的是猝死。几位专家早逝的一个共同的原因是关键脏器早已有了致命的病变,而本人并不知晓,依然和常人一样生活工作,甚至超负荷工作,导致延误了救治或者突发疾病而猝死。他们的英年早逝,恰恰证明了养生理论中的核心要义:自己是自己生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因此,我们需要每年进行必要的体检;对身体的不适,应及时就医和检查;对身体的病变,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是维护健康、防止早逝的有效的养生常识。
  笔者曾是个大病患者,所以对养生比较关注,经过多年的观察、学习和切身体验,感觉很多养生理论、方剂和方式都是集中医瑰宝之大成,用对了,对身体确实有好处!很多老专家也以他们的长寿和健康证明了正确的养生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我们千万不能以偏概全,因噎废食,以所谓养生专家的早逝来否定养生。

养生是一种选择


  ◎ 刘笑冰
  人生之路,不知不觉已过半百。与年少时好友相聚,话题越来越多地聚焦养生,因而发现养生其实是一种选择。
  蕙受其父母影响,小时候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且并未因踏入社会后事务繁忙、交际增多而改变。而立之后,她又爱上了运动。我们几个一直聚会的姐妹都从姿态轻盈的小姑娘,渐变成即便只看背影都知道是迈入中年的人。但蕙是个例外,她外表年轻还不是让大家最羡慕的,大家最羡慕的是她的身体素质。几个姐妹中,一个患高血压已经20余年,慢性肾炎也上了身;一个刚动完胆囊手术;还有一个被更年期症状搅得日夜不宁。蕙当然也有小恙,但与几个姐妹相比,没有一样大病。非但如此,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她,12年前糖耐量试验已经提示,胰岛功能不如正常人了。但她通过运动和科学饮食,始终未让空腹、餐后两小时血糖突破“封锁线”。
  蕙说:“养生是一种选择。”“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同样适用于养生。平时觉得人生苦短,怎么舒服怎么来,一到中年,多半会面临各种不适的困扰,衰老也会很快在身姿、面容等方面显现,并影响心态的年轻和健康。比如养尊处优,时时以车代步的女士,外表老得更快。而科学饮食、合理作息、坚持运动、严于自律的,则可最大程度保持年轻、健康的状态。蕙说,是通过自身努力还是通过保健品养生,也是一种选择。以她的经历看,前者安全有效,合乎天道;后者则多半是商家的宣传,不太可靠。养生,有比没有好,主动比被动好,靠自身比靠外物好!

心平一生健


  ◎ 曹国君
  我一直对养生保健品很反感,商家说它能祛病健身、延年益寿,我总是一笑而过。我还订了家规,不许先生和儿子给我买这些劳什子。如今上海人的平均寿命已达到83.6岁,超过美国纽约,这难道只是通过吃保健品吃出来的吗?
  我认为老年人养生,贵在养心。与其说人的病是吃出来的,不如说有些病是“想”出来的。胡思乱想太多,则心不安、寝不安、食不安,长此下去,哪能不得病?所以,养生先养心。不该有的贪欲要清除,以良好的心态调理五脏六腑功能,增进身心健康。养心亦有道:一是“包容”,即“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与人相处,少点儿锱铢必较、针锋相对,多点儿理解宽容,一笑泯恩仇。二是“丢弃”,将妒忌、猜疑、偏执、攀比等不健康的情绪逐一摒弃,代之以处处与人为善,事事助人为乐的火热心肠。这样,我每天就过得很轻松、很开心。三是“知足”,经常回望自己走过的路,从踏上社会以来,到成立家庭,住房宽敞,孩子成才,现有不薄的养老金,该满足啦。如此一想,心里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非常充盈。
  步入晚年,往往会莫名产生一种焦虑情绪,不一定与物质有关。而养心能起到“过滤”的作用,屡试不爽。曾经的我时有失眠,养心的沉淀使我幡然醒悟,不去想昨天,它已过去;不去想明天,它还未知;只想着过好崭新的今天,这才最重要。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陪伴我走出烦恼、病痛、愁绪的怪圈。我的日常生活呈现平静、平和、平稳的“三平状态”。
  风平一帆正,心平一生健。
  (摘自《新民晚报》2021年8月27日,千百度荐)
其他文献
阿根廷西北部安第斯山区的萨尔塔铁路有“云中铁路”之称。铁路全程217千米,区间内蜿蜒经过29座大小桥梁、21个隧道、两段环形线路和两处折返式线路,最低处和最高处的落差超过3000米。乘坐在专用的、拥有全景观景窗的旅游列车上,许多路段云雾缭绕,宛如穿云而行。  每个星期六清晨7时5分,从萨尔塔站开出的由两节客车、一节餐车、一节酒吧车和一节急救车车厢组成的观光列车,沿着狭窄的轨道慢悠悠地驶入风景如画的
期刊
挪威乌伦斯旺的“巨人之舌”位于霍达兰郡的欧达小镇。这块岩体从高约700米的山上水平伸出很远,形似长舌,因此得名。  这里一直是许多户外爱好者的向往之地,常有喜欢冒险的游客不顾危险爬到顶端,只为站在那儿留影。人们可以选择乘坐缆车到达海拔950米的半山处,然后经由台阶或登山小道攀爬到岩石上。挪威徒步爱好者协会还在附近建有小木屋,徒步爱好者可以在此休憩一晚,第二天再继续徒步之旅。  早前,几对新婚夫妇特
期刊
网购宣传页上看起来正常大小的抽纸,收到货后发现,是一个“小人国”抽纸;本以为买了口两三人用的铁锅,收到货却是一口十几人用的大柴锅。在网购的世界,有网店用虚假宣传,令消费者难以掌握商品尺寸大小,刚出“小人国”又闯“巨人国”。缩水,便宜的抽纸只有巴掌大  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小泉也已经习惯了通过网购平台购买日用品。“尤其是一些小东西,网上确实便宜。”在网上偶然发现一款特价抽纸后,小泉动了心,立刻下了单
期刊
多年生直立草本,茎基部有時木质化,高可达80厘米。较耐寒,不耐热。为常见的庭园花卉,矮性种常用于花坛、花境或路边栽培观赏,观赏盆栽可置于阳台、窗台等处装饰;高性种常用作切花,也可作背景材料。全草入药,具清热凉血、消肿的功效。
期刊
生活中许多人都有“一见钟情”的经历。有调查显示,“一见钟情”的两个人结婚后,离婚率总体偏低。那么,“一见钟情”有科学依据吗?生活中的“一见钟情”现象  许多人一生中也许经过多次恋爱,包括别人给你介绍对象,一些按照世俗的标准很不错的对象,你就是不满意,冥冥之中感觉对方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  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大街上、在朋友或同学的聚会中、在工作交往中,你突然发现你面前的异性正是你想追求的
期刊
古人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人生目标,然而这两个目标实现起来不容易。就说行万里路吧,古时道路可不像今天那么好走,更没有飞机、高铁这么快捷的交通工具,想要行万里路,基本靠自己的脚步去丈量,辛苦不说,这一路上还不怎么安全。所以在古代,大部分人很難出游。然而这越是出不去,就越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于是“卧游”应运而生。  提出“卧游”一说的,是魏晋南北朝时宋朝的画家宗炳。宗炳本是个喜爱游山玩水之人
期刊
首都自古就是第一旅游城市,宋朝人也热衷去都城汴京一睹首善之区的繁华。去汴京可以逛上元节灯市,其场面非常热闹,很多文人墨客都流连忘返。诗人沈遘写道:“车马笙箫千里至,楼台灯火九衢通。香舆轧轧凌风驶,粉袂翩翩照地红。”灯市不仅可以看灯,还可以看人,诗人周邦彦写道:“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满街都是小姐姐身上香薰的味道,连空气都是香的!  除了逛灯市,还可以去皇家园林转
期刊
故居的庭院里有一棵石榴树,虽然不如杜牧写的“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那样撩拨心弦,但也能身披一缕惠风,与朝霞共舞;手拎半壶渫雨,与明月对饮。  这棵石榴树是祖母在20年前亲自种下的,那时祖母身体虽然不好,但生活尚且平静,有禾田相伴,以摘果为趣,石榴树被照料得很好。  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这棵石榴树必然会长出郁郁葱葱的叶子,枝干被遮得严严实实的,和煦的阳光从枝叶的间隙里透进去,好像一片片閃闪
期刊
经过一段岁月之后,再以旅行者的身份去拜访一处曾作为居民生活过的场所,是一件相当不错的事。在那里,好几年的人生被切割下来,好好保存着,就像退潮后的沙滩上一串长长的脚印,十分清晰。  比如在那里發生的点点滴滴,在那里的所见所闻,当时流行的音乐、呼吸的空气、邂逅的人和交谈的话语。当然,也可能有一些无趣的体验、悲哀的感受。然而开心的事情也好,不太圆满的事情也罢,一切都被时间这张柔软的纸包裹起来,和香包一起
期刊
他是个采撷晚霞的人。  每天傍晚,最值得期待的事,就是等待他的微信朋友圈。他会放上精心拍出来的晚霞,组成九宫格,像是从匆匆的时间里剪下来的一个瞬间,让那份惊心动魄的美躺在微信朋友圈里,供朋友赏玩、赞叹。  点开他的图片,恰可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湖面卸下了粼粼的波光,被地平线接管,覆盖在纯粹的黑暗中。太阳正在下沉,抑或正在消散,沉入地下的部分全部散作绮丽的霞光,从紫色、熏红到柔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