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当前语文习作课时不足、学生习作带有畏难情绪、习作教学读范文的教法效果不佳等现实情况,笔者提出用课文教作文并辅以当堂小练笔来巩固习得的方法。通过一年的实践练习,笔者发现这样的方法比较有效。
【关键词】课文;小练笔;高段习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人教版语文课本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是习作教学的优秀范文,在课文教学时,有意识去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写作特点、篇章结构、语言奥秘,让孩子进行作文小练笔,巩固自己新习得的写作方法。因为笔者正任教五年级语文,所以以五年级语文课文为例,将课文类型进行整合,提炼写作方法,让课文作为活水之源去滋养孩子们的写作能力。
一、研读文本,探求“小练笔”训练点
(一)整体感知,发现表达方式
每一篇课文都有作者表达自己感情独特的路径,他们都在致力于寻找最适合自己文章主题的表达方式。带领学生探究表达方式、发现表达方式,可以教给孩子习作的有效方法。比如五年级下册老舍的《草原》,就很明显地使用了寓情于景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草原风光的热爱和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由于老舍访问草原时,蒙古族人民还不会说汉语,因此通过描写各种美景、场景去表达作者的感情是本文在表达方式上的一大特色。教学中让学生领悟作者写美景是按照从上到下、由远到近的顺序,写场景时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此时,布置微作文《秋天》,让孩子们用寓情于景的方法写一则小练笔,巩固这一表达方式。
(二)关注头尾,引出首尾呼应
一篇好的作文要有虎头猪肚凤尾,五年级的课文里也有一些课文在这个方面给了我们很好的范例。如五年级上册选读《你一定会听见的》的开头和结尾就很有意思。内容上相似,都是描写声音的;形式上相似,都是以排比段的形式出现。这样的编排真的是匠心独运,把这样的开头和结尾放在一起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这样的奥秘,会让他们对此印象深刻。然后让他们也来个小练笔“你一定会看见的”,只写开头和结尾,模仿排比段的方式。
(三)定位局部,观察描写方法
如五年级上册《剥豆》一文中使用的心理描写的方法。引导 孩子们关注到这是心理描写,从母亲的“不想赢—想赢—不想赢—想赢”的心理变化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两组矛盾,这样的心理描写叫作心理交锋。其实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心理交锋的时候,引导孩子学习课文是怎样去写这种心理交锋的方法是习作教学非常重要的一步。笔者引导孩子们关注到课文心理交锋中每段都是心理加动作的描写形式、使用的动词非常多样化,不重复。给出“借笔”的场景,让孩子当堂练笔,学会心理交锋的写法。
(四)诵读牵引,品味语言风格
笔者在习作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孩子的作文语言偏向口语化。实际上,我们很多课文的语言都非常可爱生动。如五年级上册《你一定会听见的》中,作者用笔墨描述各种声音的语言,就非常有画面感,读起来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二、巧用模因,制造“小练笔”训练场
(一)训练语用句式,使习作语言更通顺
笔者发现,孩子们对于关联词的使用频率过低,同时,课文里会出现很多带有关联词的句子。如《白杨》一文中就有大量的关联词,“不管……不管……总是……”此时,适时让孩子们用上课文中的关联词进行小练笔写话,能够加深他们对于关联词的认知,在今后的习作中有意识去使用各种关联词,使文章语言更加通顺。
(二)模仿段落格式,使习作结构更清晰
如五年级上册的《假如没有灰尘》一文,这是一篇说明文,本文的特色就是每一段都以题目作为开头。这样的段落格式非常清晰,一个自然段就是一个意义段,这样的文章可以作为一个模板让学生仿写小练笔“假如没有——”。
三、挖掘线索,延伸“小练笔”训练线
(一)以环境描写为线索,串联习作
五年级上册的《钓鱼的启示》是一篇精读课文,文中多次出现了月光这一景象,分别在第二自然段“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變得银光闪闪”、第三自然段“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第八自然段“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最后一个自然段“三十四年前那个有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身的启示”,笔者引领孩子们去关注到这些句子的内容及位置,引导他们发现这其实是文章的一条环境描写的线索,贯穿了全文,月亮见证了这个晚上发生在湖边的这件钓鱼的小事。引导他们以太阳为线索写小练笔,巩固环境描写贯穿全文的写法。
(二)以心情变化为线索,表情达意
五年级上册的《窃读记》《学会看病》《剥豆》等文章都藏着主人公心理变化的线索。通读全文,通过思维导图找出这些线索,并通过小练笔“当我考了80分”来学习这种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路径的写法。
四、小结
笔者在近五年的一线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作文可以从模仿课文的表达方式、篇章结构、优美语言等入手,通过对有价值的文章写法的引导分析以及当堂小练笔的练习,学生的习作能力会有比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龙素敏.浅谈利用教材文本指导学生习作的策[J].教学月刊,2015(6).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课文;小练笔;高段习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人教版语文课本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是习作教学的优秀范文,在课文教学时,有意识去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写作特点、篇章结构、语言奥秘,让孩子进行作文小练笔,巩固自己新习得的写作方法。因为笔者正任教五年级语文,所以以五年级语文课文为例,将课文类型进行整合,提炼写作方法,让课文作为活水之源去滋养孩子们的写作能力。
一、研读文本,探求“小练笔”训练点
(一)整体感知,发现表达方式
每一篇课文都有作者表达自己感情独特的路径,他们都在致力于寻找最适合自己文章主题的表达方式。带领学生探究表达方式、发现表达方式,可以教给孩子习作的有效方法。比如五年级下册老舍的《草原》,就很明显地使用了寓情于景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草原风光的热爱和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由于老舍访问草原时,蒙古族人民还不会说汉语,因此通过描写各种美景、场景去表达作者的感情是本文在表达方式上的一大特色。教学中让学生领悟作者写美景是按照从上到下、由远到近的顺序,写场景时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此时,布置微作文《秋天》,让孩子们用寓情于景的方法写一则小练笔,巩固这一表达方式。
(二)关注头尾,引出首尾呼应
一篇好的作文要有虎头猪肚凤尾,五年级的课文里也有一些课文在这个方面给了我们很好的范例。如五年级上册选读《你一定会听见的》的开头和结尾就很有意思。内容上相似,都是描写声音的;形式上相似,都是以排比段的形式出现。这样的编排真的是匠心独运,把这样的开头和结尾放在一起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这样的奥秘,会让他们对此印象深刻。然后让他们也来个小练笔“你一定会看见的”,只写开头和结尾,模仿排比段的方式。
(三)定位局部,观察描写方法
如五年级上册《剥豆》一文中使用的心理描写的方法。引导 孩子们关注到这是心理描写,从母亲的“不想赢—想赢—不想赢—想赢”的心理变化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两组矛盾,这样的心理描写叫作心理交锋。其实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心理交锋的时候,引导孩子学习课文是怎样去写这种心理交锋的方法是习作教学非常重要的一步。笔者引导孩子们关注到课文心理交锋中每段都是心理加动作的描写形式、使用的动词非常多样化,不重复。给出“借笔”的场景,让孩子当堂练笔,学会心理交锋的写法。
(四)诵读牵引,品味语言风格
笔者在习作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孩子的作文语言偏向口语化。实际上,我们很多课文的语言都非常可爱生动。如五年级上册《你一定会听见的》中,作者用笔墨描述各种声音的语言,就非常有画面感,读起来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二、巧用模因,制造“小练笔”训练场
(一)训练语用句式,使习作语言更通顺
笔者发现,孩子们对于关联词的使用频率过低,同时,课文里会出现很多带有关联词的句子。如《白杨》一文中就有大量的关联词,“不管……不管……总是……”此时,适时让孩子们用上课文中的关联词进行小练笔写话,能够加深他们对于关联词的认知,在今后的习作中有意识去使用各种关联词,使文章语言更加通顺。
(二)模仿段落格式,使习作结构更清晰
如五年级上册的《假如没有灰尘》一文,这是一篇说明文,本文的特色就是每一段都以题目作为开头。这样的段落格式非常清晰,一个自然段就是一个意义段,这样的文章可以作为一个模板让学生仿写小练笔“假如没有——”。
三、挖掘线索,延伸“小练笔”训练线
(一)以环境描写为线索,串联习作
五年级上册的《钓鱼的启示》是一篇精读课文,文中多次出现了月光这一景象,分别在第二自然段“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變得银光闪闪”、第三自然段“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第八自然段“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最后一个自然段“三十四年前那个有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身的启示”,笔者引领孩子们去关注到这些句子的内容及位置,引导他们发现这其实是文章的一条环境描写的线索,贯穿了全文,月亮见证了这个晚上发生在湖边的这件钓鱼的小事。引导他们以太阳为线索写小练笔,巩固环境描写贯穿全文的写法。
(二)以心情变化为线索,表情达意
五年级上册的《窃读记》《学会看病》《剥豆》等文章都藏着主人公心理变化的线索。通读全文,通过思维导图找出这些线索,并通过小练笔“当我考了80分”来学习这种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路径的写法。
四、小结
笔者在近五年的一线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作文可以从模仿课文的表达方式、篇章结构、优美语言等入手,通过对有价值的文章写法的引导分析以及当堂小练笔的练习,学生的习作能力会有比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龙素敏.浅谈利用教材文本指导学生习作的策[J].教学月刊,2015(6).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