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ahofa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为此我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程:“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这六个主题框架的教学内容,谈一下自己的教学策略。
  一、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分成了若干主题,但各主题所含的内容之间也存在着综合交叉。如“远离毒品”的内容与“我与家庭”中“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交叉。《品德与社会》课程这种综合的内容建构方式,打破了原来思想品德生活、科学、历史、地理等分科课程的界限,使课程具有了高度的整合性。教学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 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让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有的学生说:“我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认为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 让学生到生活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样做?”或是“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巧设导语,激趣增效
  导语的设计要新奇有趣、生动形象、灵活多变、贴近生活。新颖的导语是思想的电光石火,给学生以启迪。有利于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导课伊始创设情境或设计悬念,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导入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强烈的感染性,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的开始。”一堂好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开头,由疑到思尽快入戏。
  三、通过创设多样化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教师首先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
  应该注意到,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教学前,教师应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有所了解,并通过观察聊天等调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提供多样化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机会。
  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之间经验的差异,鼓励学生与拥有不同经验和观点的同伴,教师和其他人开展交流、讨论和对话,分享经验和感受。
  例如,在学习“诚实守信”时,不能仅仅呈现诚实守信的正面例子,可以适当呈现不诚实守信儿获得利益的事例,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并且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或身边的人在这方面所遇到的不同情况和感受。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和探讨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学会根据情境作出恰当的判断和行为选择。
  四、故事说理法。
  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运用故事喻理的方法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使用故事寓理的方法时要注意切记单纯追求故事性、趣味性、而忽视了“寓理”性,舍本而求未。除了使用教材里讲述的故事外,师生可以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和实际,从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可信度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举例正反对照。
  总之,教学方法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人的素质。我们应当十分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策略的应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启发全体学生迅速进入思维过程、积极主动、发展创新能力至关重要。课前提问及课中导入提问是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其作用不可低估。合理设计和运用课前提问及课中导入问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争强好胜心切,迫使学生课后复习以备提问
期刊
学期末的教学检查中,翻开学生的作业本,看到的多是简单的对、错符号或分数或等级。几乎没有评语,至多是千篇一律的AII right、OK或good。我不由得掩卷沉思:现在,许多的英语教师都在潜心改进教学,但他(她)们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测验考试等,却想不到花点时间用在学生的作业评语上。殊不知,作业评语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对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
期刊
期刊
图1 是自动平衡式显示仪表(以下简称仪表)常用电子电位差计的框图。如果把滤波电路、晶体管放大器、平衡电机看作为一个整体,即放大倍数为 K_0的一个放大器(象图1中虚线所框
现行的湘教版地理新教材,一个重要新特点是图文并茂,但好些学生在学习新教材时,因不具备读图、用图等能力,面对教材中各类地图时,因看不懂地图,而体会不到读图的乐趣,从而不喜欢读图、用图。致使为数不少的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不高,觉得学习地理很枯燥。  地图是以图例、符号等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就必须加强学生对地图学习的训练,达到培养学生读图、用图以及空
期刊
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数学教学研究侧重教法的研究,而疏于对学法的研究,课堂教学也倾向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或“注入式”,而淡化了能力的培养,疏于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这显然与现代教学论所倡导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相违背,它抹杀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学法指导的具体内容和实施途径。  一、建立科学的
期刊
人的心理活动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两大部分,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健康发展的推动剂。早在唐代,韩愈就说过“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这句话精辟地概括出了教育领域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等则说明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始终起着补偿的作用,时刻都在推动、定向、维持、调节与强化智力因素,是发展智力因素的条件和方法。非智力因素参与智力活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
期刊
一、命题的趋势  中考数学命题的趋势主要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体现:  ①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②注重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考查;  ③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学习潜能);  ④重视数学学习中的思想与方法;  ⑤注重与高中知识的衔接;  ⑥在适当减少题量和控制难度的情况下,增加学生自主思考或探究的空间和时间;  ⑦编制少量有现实背景的或以
期刊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制定一套相应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已经成为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深入、健康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在《信息技术教育与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第二阶段研究的过程当中,我校大胆研究提出了——“电子评价表”。本着促进
期刊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英语教育近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英语教学现状又是如何呢?应该说,我国日前的英沿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而交际是人们获取信息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径,是人们进行情感沟通的最佳方式。目前,中学英语培养出来的学生,要听英语听不懂,要说英语开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