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是社会的需求,也是教学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定位。依据这一定位和金融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在国家规定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框架下,依次将“感性体验”、“模拟实验”、“实训操作”以及“创新实践”四个层次的实践嵌入其中,对在校大学生实施与理论教学全过程契合的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的实践教学,从而形成一种基于“全流程实践嵌入”理念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应用型金融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全流程实践嵌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1)02-0066-04
与金融学相关的专业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1910年的京师大学堂便在商科下设银行保险学。其后,金融学专业经历了多次变更,或撤并、或调整、或新增。目前,金融类专业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开设,并出现了人才培养国际化、学科内容体系硬科学化、学科高端化以及向大学科方向发展的趋势。[1]
一、教学型大学金融专业人才
培养定位:应用型金融人才
20世纪中后期以来,金融行业进入了创新引导发展阶段。金融创新深刻地改变了金融行业的经营业态和金融人才的评价标准。为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变化,教学型大学要进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并形成自己的特色,以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金融人才的需求。为此,教学型大学在遵照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推进基于“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方案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2]而“全流程实践嵌入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正是顺应了这种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全流程实践嵌入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就是在最大限度利用第一课堂、图书馆、实验室等校内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等社会资源,为实践教学搭建各种社会平台,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有效结合。通过“感性体验→模拟实验→实训操作→创新实践”推进,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对在校大学生实施与理论教学全过程契合的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的实践教学,并努力健全规划方案、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实现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中均衡地发挥作用。要实现这些有效的组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通过积极构建多层次素质培养与能力培养的平台,创新实施“知识学习→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多层次的实践项目,推进跨学科综合设计实验项目。在逐步完善实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跨学科、跨专业、跨专业方向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项目。例如,会计与金融专业的会计制度与信用评估实验项目、法律与保险专业的保险理赔与核保法律纠纷实验项目、法律和金融工程专业的资本运作中法律风险实验项目、电子商务与银行业务的第三方支付安全实验项目等。通过这些综合实验项目的实施,为“全流程实践嵌入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夯实基础。
第二,通过健全素质教育的教学传导机制,探索建立“教与学三链接机制”,即理论与实际链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链接、理论研究和业务实训链接。从而形成从“知识学习→知识运用→能力培养”的“知识、能力传导机制”。如通过“专业教学→专题教学→实验与案例教学”环节,形成专业知识传导机制;通过“三下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环节,形成实践能力传导机制;通过“调查报告→专题研究→毕业论文”环节,形成研究能力训练传导机制。
二、从金融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
总体框架到“全流程实践嵌入”的培养
金融学专业教育内容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3]通识教育的目标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对本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学科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培养他们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基本素质;专业教育是核心,是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也是专业知识体系的主体;综合教育重在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修养、身心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金融学专业教育内容与知识框架如图1所示。
(一)金融专业教育内容
通识教育内容。本专业通识教育内容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主要有哲学、历史、文学,法学知识以及外语。主要课程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学鉴赏、逻辑学、大学英语(或其他外国语)、法学基础等。自然科学知识主要有数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其他部分理工知识,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物理学概论、环境科学、运筹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当代科学技术概论等。
专业教育内容。本专业教育内容分为两个层次:专业基础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主要涉及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经济学科的主要知识包括经济学原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等;管理学科知识包括管理学原理、会计学、营销学等。专业领域教育可以划分为三个知识领域,分别是货币与信用、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三个知识领域的主要课程体系见专业知识体系部分。
综合教育内容。综合教育内容包括四方面:政治思想、品德修养、身心素质、基本技能。政治思想教育的课程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品德修养教育的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美术、音乐、美学、影视、音乐欣赏等;身心素质教育的课程主要有:体育、实践训练(军事训练)、公共关系学、文艺活动、青年心理学等;基本技能教育的课程有:应用文写作、文献检索、创业设计、学术与科研活动、专业实习等。[4]
(二)实践的全流程嵌入
为了能够在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将实践的全流程嵌入其中,我们设计了一种“全流程实践嵌入型”培养方案。①该方案将金融学专业的实践分为四个层次:感性体验、模拟实验、实训操作、创新实践。这四个层次的实
践依次嵌入到本科四年的理论教学之中,从而形成“全流程嵌入”模式,具体见图2。[5]
参考文献:
[1]李向妃.高校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认识[J].文学教育,2010,(7):150-151.
[2]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金融学专业指导性规范[Z].第三届中国经济学教育学术年会材料,2008.
[3]徐钧,等.面向就业市场的本科课程结构设置:一种经济学观点[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5):22-28.
[4]李振东.关于新阶段我国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134-137.
[5]丁忠明.“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请表[Z].2009.
(责任编辑刘宝)
Fostering Application-oriented and Innovative Financial Talents
——Analysis based on the Mode of "Embedding practice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WAN Guang-cai
(School of Finance,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233030, China)
Abstract: Fostering application-oriented financial talents is the demand of the society as well as the talent fostering target of teaching-based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this target and the developmental tendency of finance major, we should embed the practices at four levels, which are "perceptual experience", "simulated experiment", "training and operation" and "innovative practice", into the talent fostering within the frame of education content and knowledge system stipulated by our country so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s can be given practice teachings with different hierarchies, stages and steps complying with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oretical teaching, thus we can invent a new fostering mode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financial talents based on the idea of "embedding practice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Key Words: finance major; application-oriented financial talent; talent fostering mode; embedding practices in the whole process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应用型金融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全流程实践嵌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1)02-0066-04
与金融学相关的专业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1910年的京师大学堂便在商科下设银行保险学。其后,金融学专业经历了多次变更,或撤并、或调整、或新增。目前,金融类专业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开设,并出现了人才培养国际化、学科内容体系硬科学化、学科高端化以及向大学科方向发展的趋势。[1]
一、教学型大学金融专业人才
培养定位:应用型金融人才
20世纪中后期以来,金融行业进入了创新引导发展阶段。金融创新深刻地改变了金融行业的经营业态和金融人才的评价标准。为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变化,教学型大学要进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并形成自己的特色,以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金融人才的需求。为此,教学型大学在遵照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推进基于“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方案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2]而“全流程实践嵌入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正是顺应了这种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全流程实践嵌入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就是在最大限度利用第一课堂、图书馆、实验室等校内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等社会资源,为实践教学搭建各种社会平台,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有效结合。通过“感性体验→模拟实验→实训操作→创新实践”推进,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对在校大学生实施与理论教学全过程契合的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的实践教学,并努力健全规划方案、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实现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中均衡地发挥作用。要实现这些有效的组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通过积极构建多层次素质培养与能力培养的平台,创新实施“知识学习→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多层次的实践项目,推进跨学科综合设计实验项目。在逐步完善实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跨学科、跨专业、跨专业方向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项目。例如,会计与金融专业的会计制度与信用评估实验项目、法律与保险专业的保险理赔与核保法律纠纷实验项目、法律和金融工程专业的资本运作中法律风险实验项目、电子商务与银行业务的第三方支付安全实验项目等。通过这些综合实验项目的实施,为“全流程实践嵌入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夯实基础。
第二,通过健全素质教育的教学传导机制,探索建立“教与学三链接机制”,即理论与实际链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链接、理论研究和业务实训链接。从而形成从“知识学习→知识运用→能力培养”的“知识、能力传导机制”。如通过“专业教学→专题教学→实验与案例教学”环节,形成专业知识传导机制;通过“三下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环节,形成实践能力传导机制;通过“调查报告→专题研究→毕业论文”环节,形成研究能力训练传导机制。
二、从金融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
总体框架到“全流程实践嵌入”的培养
金融学专业教育内容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3]通识教育的目标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对本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学科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培养他们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基本素质;专业教育是核心,是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也是专业知识体系的主体;综合教育重在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修养、身心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金融学专业教育内容与知识框架如图1所示。
(一)金融专业教育内容
通识教育内容。本专业通识教育内容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主要有哲学、历史、文学,法学知识以及外语。主要课程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学鉴赏、逻辑学、大学英语(或其他外国语)、法学基础等。自然科学知识主要有数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其他部分理工知识,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物理学概论、环境科学、运筹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当代科学技术概论等。
专业教育内容。本专业教育内容分为两个层次:专业基础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主要涉及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经济学科的主要知识包括经济学原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等;管理学科知识包括管理学原理、会计学、营销学等。专业领域教育可以划分为三个知识领域,分别是货币与信用、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三个知识领域的主要课程体系见专业知识体系部分。
综合教育内容。综合教育内容包括四方面:政治思想、品德修养、身心素质、基本技能。政治思想教育的课程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品德修养教育的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美术、音乐、美学、影视、音乐欣赏等;身心素质教育的课程主要有:体育、实践训练(军事训练)、公共关系学、文艺活动、青年心理学等;基本技能教育的课程有:应用文写作、文献检索、创业设计、学术与科研活动、专业实习等。[4]
(二)实践的全流程嵌入
为了能够在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将实践的全流程嵌入其中,我们设计了一种“全流程实践嵌入型”培养方案。①该方案将金融学专业的实践分为四个层次:感性体验、模拟实验、实训操作、创新实践。这四个层次的实
践依次嵌入到本科四年的理论教学之中,从而形成“全流程嵌入”模式,具体见图2。[5]
参考文献:
[1]李向妃.高校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认识[J].文学教育,2010,(7):150-151.
[2]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金融学专业指导性规范[Z].第三届中国经济学教育学术年会材料,2008.
[3]徐钧,等.面向就业市场的本科课程结构设置:一种经济学观点[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5):22-28.
[4]李振东.关于新阶段我国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134-137.
[5]丁忠明.“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请表[Z].2009.
(责任编辑刘宝)
Fostering Application-oriented and Innovative Financial Talents
——Analysis based on the Mode of "Embedding practice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WAN Guang-cai
(School of Finance,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233030, China)
Abstract: Fostering application-oriented financial talents is the demand of the society as well as the talent fostering target of teaching-based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this target and the developmental tendency of finance major, we should embed the practices at four levels, which are "perceptual experience", "simulated experiment", "training and operation" and "innovative practice", into the talent fostering within the frame of education content and knowledge system stipulated by our country so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s can be given practice teachings with different hierarchies, stages and steps complying with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oretical teaching, thus we can invent a new fostering mode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financial talents based on the idea of "embedding practice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Key Words: finance major; application-oriented financial talent; talent fostering mode; embedding practices in the whole process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