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uwe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人文教育越来越重要。而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与情感教育息息相关。从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中学生普遍对课文中的文章不太感兴趣,觉得枯燥、不够生动。在写作训练中,学生难以以情动人,写出真情实感的习作。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在平常的阅读课文时,没有与作者产生思想的共鸣。因此,要扭转这种现状,教师就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语文新课程改革曾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人文教育越来越重要。而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与情感教育息息相关。情感教育是人类发展的重要领域,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而从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中学生普遍对课文中的文章不感兴趣,觉得枯燥、不够生动。在写作训练中,学生难以以情动人,写出真情实感的习作。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在平常的阅读课文时,没有与作者产生思想的共鸣。因此,要扭转这种现状,教师就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
  一、挖掘教材,引起学生共鸣的情感
  大文豪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创作总源于爱。”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很多都出自名家之手。其中每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寄托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批文以入情,从而提高良好的教学成效。如在上到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作者以平淡的叙事技巧、朴实的文风、简洁的语言,叙述了世间最无私的情感——亲情。文章主要叙述了父亲与儿子在火车站依依惜别,细腻地表达了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倘若教师能够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文章流露出的真实的情感。这与教师空洞的说教是不同的。教师声情并茂地解读课文,引导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父母。也许学生设身处地之后,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就会消除。学生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深感父母之不易。也许会为自己对父母的无动于衷而感到羞愧。从而反思自己的行为,深刻体会到父母亲爱的无私与伟大。相信教师只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触动学生的心弦,使得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引起共鸣。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初中语文教材给教师与学生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倘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创设情境,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甚至可以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是一把锐利的武器。俗话说,触景生情。即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为了唤醒学生的情感意识,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激发学生的感性思想。叶圣陶曾经描述过这样一种境界:“一个教室,四五十学生,心好像融化在一起,忘记了旁的东西。大家来读,来讲,老师和学生一起来研究。”这是一种忘我的教学境界。因此,创设教学情景,为学生提供语言理解与体验。在上到《皇帝的新装》时,我精心设计导语,引入学生进入到一定的情境中去。“同学们,喜欢看童话故事吗?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著名儿童文学家安徒生的故事。”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有一次,他被邀去参加舞会。一位对他倾心的小姐问道:“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你喜欢吗?”安徒生回答道:“谈不上喜欢吧。”于是小姐问:“那你觉得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好看?”安徒生的回答使在座的各位十分惊讶。你猜猜他怎样回答的。“皇帝的新装。”同学们大笑,在欢笑的气氛中,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去。
  三、反复朗读,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
  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来看,初中语文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包括积累,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感。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文章的重要手段。朗读是一种基本技能训练,也是一种情感文学活动。朗读有不同的方式,相应地,教师朗读的指导方法也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朗读,声音要大,感情要饱满。在反复不断的朗读过程中,学生无形中增强了语感。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需要给学生进行朗读示范。如在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中,教师可以从节奏、停顿、关键词等方面。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通过响亮、包含感情的朗读训练之后,学生逐渐体会到词的情感。月有阴晴圆缺,这是人类无法左右的。同样,人有悲欢离合。我们应该感到庆幸,能够与亲友共享这轮明月。学生也会被诗人这种乐观、豁达的心态深深感染。此外,可以让学生多多朗读类似《前赤壁赋》、《团泊洼的秋天》等这样的优秀诗文,从而让学生感受情感韵味,调动学生的情感。
  四、发挥想象,拓展学生无尽的情感
  学生在景物的想象中生情。由景到情的过程,正是想象的过程。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些时候,透过一段文字就能看到一个光怪陆离的场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是碰到这样的文字,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机会,引导学生通过文字赏析,畅游在想象的田野上。这也是想象生景法。如《故乡》中“深冬……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地下远近横着几处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透过这些文字我们可得知,景物有远的、有近的。特别是近景,简直就是一幅让人十分震惊的特写。灰色、阴暗、死气沉沉,这样的画面让“我”感到悲凉。这样的农村是中国农村的缩影。对于旧社会的农村,作者怀有忧患、悲凉、激愤的感情。此外,想象可以由实景向虚情过渡。如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写了实景:青山绿水、独秀峰、还珠洞等,虚景是神仙情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神仙们的姿态,不管是老神仙还是小仙女,亦清风阵阵或是白云飘飘,都是美不胜收的。在想象之后,激发了学生心中的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情感。
  五、结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否则就会失去灵魂和神韵。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从挖掘教材、创设情境、反复朗读、发挥想象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相信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定会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
  参考文献
  [1]朱英.浅析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教文汇》2008(9)
  [2]褚瑜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J].新课程学习•下,2011(12)
  [3]周桃英.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内容与方法[J].《阅读与鉴赏:教研》2008(6)
  [4]邢秀凤.实现语文课堂对话的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7(12):36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灵活性与趣味性,能够有效的在应试教育中扬长避短,因而有必要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从课堂生成性教学的研究策略出发,结合实践教学,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  关键词:生成性教学;动态性;多元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3  迄今为止,我国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教学模式的小学语文课堂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的课堂教授过分注重“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浪潮不断深入,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必要的。现今,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是上化学课时候内容比较多,但是这门课的课时少,并且,化学知识是比较复杂的,如何让学生更加深入化的了解化学知识重点在于对教学进行优化。本文将对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进行探讨,以及对提高高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枯否细胞(Kupffer Cell,KC)分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观察大鼠枯否细胞在LPS刺激及PGE1作用下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核
路基工程作为公路主体工程,为保证路基综合稳定性研制出了一大批用于路基工程的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为路基工程专项施工奠定了基础。 As the main highway proje
【摘要】本文介绍笔者针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这一研究课题进行的教学实践和探索:针对问题设计“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使所设问题符合各层次学生的能力范围,做到让不想说的想说,让不会说的会说,让会说的创意说;针对问题设计“生从师问”的被动局面,让所设问题具有启发性,改“牵着学生鼻子走”为“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针对问题设计“心中有预案,行中无他人”、动态课堂“节
水工混凝土的现场施工过程比较复杂,其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混凝土的耐用长度。文章就工民建中的水工建筑混凝土的现场施工情况做了细致的研究,并给出了有效提高其现场施工适量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目的:通过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组、糖耐量受损(IGT)组及正常妊娠(NGT)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与胰岛素抵抗(IR)水平的相关性,进一步认识IR在G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IR与血液流变
摘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并应用于教学实际,是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亲自动手收集资源;从感性材料的展示,相关资料的引入来完成知识的传授。既使课堂形象生动,又培养了学生关心生活,留心生活的个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将给教师的工作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开发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实践。  关键词: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