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潮:变革中的大宋文明》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d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钩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4
  108.00元
  吴钩
  宋史研究者,知名历史作家。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宋朝文明,主张“讲好中国故事”“重新发现宋朝”,主要作品包括《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宋:现代的拂晓时辰》《宋仁宗:共治时代》等。其中,用众多宋画图文并茂地介绍宋朝社会生活的《风雅宋》一书出版后好评如潮,荣获了含CCTV“2018年中国好书”在内的诸多大奖。
  本书作者带领读者重回宋朝历史现场,仔细考察了25项极具近代化特征的宋朝文明表现,呈现当时在市政、人文、经济、政治、司法等5个领域出现的种种近代化的端倪。通过考察这些文明表现的兴起、运转,以及它们在宋亡后悲剧性地走向消亡的过程,作者着重展现了两宋时期的中国是如何悄然摆脱中世纪的桎梏,开始走向近代化的,展现出宋朝最生动、最活力四射的一面。同时,该书也试图说明,中国的历史并非单纯的线性发展,而是既有文明的积累与演进,又有传统的断裂与接续。

专科学校


  宋朝的太学,其实仅仅是国子监直辖的几所国立学校之一。太学之外,国子监还辖有多所学校:
  1.国子学。“国子”一词出自《周礼》,意为贵族子弟,国子学最早出现在晋朝,是晋武帝设立来培养士族子弟的学校。宋朝的国子学也带有“贵族”色彩,只招收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员额最高时有200人。
  2.四门学。如果说国子学是“贵族学校”,四门学则是“平民学校”,只招收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弟以及平民的优秀子弟。庆历兴学之后,随着太学的扩招与平民化,四门学与国子学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先后被废止。
  3.小学。国子监下属的基础教育学校,相当于今天的大学附属中学,只招收八岁至十二岁的儿童,成绩优秀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升入太学的外舍。宋徽宗政和年间,国子监小学的学生有一千余人,分立十斋。
  4.辟雍。前面我们介绍过了,辟雍相当于太学的预科学校,“太学专处上舍、内舍生,而外学(辟雍)则处外舍生”;从州学考入太学的士子,也先至辟雍读预科:“士初贡至,皆入外学,经试补入上、内舍,始得进处太学”。
  值得我们特别留意的,是北宋国子监下辖的几个专科学校。我记得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袁伟时教授曾说过:“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把数学、逻辑、法律等学科排斥在教育体系之外,熟读儒家经典成为主要上升渠道,导致知识阶层视野狭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但你只要略略了解宋代的专科教育,便会知道袁教授所言过于偏颇,不合史实。
  来看看宋朝的国子监设立了哪些专科学校——
  1.律学,相当于法学院。北宋立国之初便置律学博士,传授法律。至熙宁六年(1073),于国子监下设律学,分“断案”“律令”两个专业,断案专业主修刑名之学与案例试断;律令专业主修法理大义。律学所需的古今刑书,可向朝廷申请配备;朝廷颁布的法令,也需要关送律学。每月,律学会举行三次私试、一次公试。成绩优秀的律学生毕业后可赴吏部授官。兼修律学的太学生,在律学公试中获得第一等的成绩,可计入学分,相当于在太学私试中得第二等。
  2.算学,相当于数学与天文学院,崇宁兴学期间设立,“生员以二百一十人为额,许命官及庶人为之”,入读的学生以天文、历法、算术、三式法(指卜筮之法)为必修课,再选修一门文化课,如《论语》《孟子》,其“公私试、三舍法略如太学”,上舍的优秀毕业生可以授官。
  3.书学,相当于文字学与书法学院,学生练习篆、隶、草三种字体,主修《说文》《字说》《尔雅》《博雅》《方言》五书,兼通《论语》《孟子》之义。公私试、三舍法同算学,只是毕业生所授官职“差降一等”。
  4.画学,相当于美术学院,学生主要训练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等题材的绘画,并学习《说文》《尔雅》《方言》《释名》,士子出身的学生要求兼修两门文化课,杂流出身的人要求兼修一门文化课。考试主要为“试画”,“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笔韵高简为工”,并委托太学“试经义”。优秀毕业生授官待遇如书学。
  5.武学,相当于军事与武术学校,学生主修武艺、兵法,考试时,先试军机策论,再试骑射之术。武学生毕业后可获授巡检、监押等职务。
  6.医学,相当于医学院,初隶属于太常寺,崇宁兴学期间,考虑到“所有医工,未有奖进之法。盖其流品不高,士人所耻,故无高识清流习尚其事。今欲别置医学,教养上医”,遂另建医学院,改隶国子监。

  北宋医学分“方脉科”“针科”“疡科”三个专业。方脉科有点接近今人所说的内科,其学生主修大方脉、小方脉、风科等专业课,兼习王氏《脉经》、张仲景《伤寒论》;针科类似于今天的针炙科加五官科,其学生主修大针炙、口齿、咽喉、眼耳等专业课,兼习《针炙经》《龙本论》;疡科接近今天的外科,其学生通习疮肿、伤折、金疮等专业课,兼习《针炙经》《千金翼方》。
  除了专业课,还有公共课,方脉科、针科、疡科三个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黄帝素问》《难经》《巢氏病源》《补本草》《千金方》。此外还有实习课:太医局在“近城置药园种莳,其医学生员,亦当诣园,辨识诸药”。
  医学亦仿太学三舍法,“立上舍四十人,内舍六十人,外舍二百人”。外舍生升内舍生主要看私试与公试的成绩。内舍生升上舍生,以及上舍生能不能毕业,则不但看考试成绩,还要看“医治比校”,即行医实习的积分。
  “医治比校”是这么设计的:给医学内舍生、上舍生每人发一本“印历”,定期派往太学、武学、律学、算学、艺学(即书学与画学)实习行医,医治患病的学生。诊治时候,必须在“印历”上“书其所诊疾状”,送回医学院盖章。然后按疾病的疗程,如实登记治疗结果:“愈或失”,并报医学院核实盖章。年中进行“比校”,合格的成绩分为三等:100%的治愈率为上等,给10个学分;90%的治愈率为中等,给9个学分;80%的治愈率為下,给8个学分。
  在“医治比校”中获得10个学分的医学内舍生,可以申请试上舍,只要在考试中得到“平”的成绩,便能升舍;如果是上舍生获得10个学分,则可毕业授官,“听保明推恩”,一般是“选充尚药局医师”,或者安排为国子监及诸州府医学的教授;得到8个或9个学分的学生,则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才可以升补或毕业;只得到7个学分的学生,降舍,即从上舍降至内舍,或从内舍降至外舍;5个学分以下的学生,“屏出学”,即勒令退学。
  说到这里,想起了一句宋人汪元量诗作《江上》中的一句:“太学诸斋拣秀才,出门何处是金台?”诗中的秀才,非指一般的读书人,也非指科举制度中的生员(明清时期,“秀才”方有这两个含义),而是指优秀的才俊之士;金台,为国家延揽士人的象征性建筑。太学设诸斋、分三舍,意在培养与遴选优秀的人才。太学之外,又置医学、律学、算学等专科学校,当然也是为了培养杰出的专业人才。宋朝才俊辈出,人文与科技成就都足称鼎盛,与其发达的教育制度是分不开的。
  最后,顺便一说:不管是专科学校,还是太学,都是寄宿制学校,学生的食宿作息均在学校内。学校设有宿舍、食堂、浴室、公共厕所、射圃、亭园等设施,供学生学习、生活之用。学生若因事需要离校,必须先请假,逾期不归校者,可能会被开除学籍。
其他文献
俗世奇人(足本)  冯骥才  人民文学出版社  9787020110933  2016-01  24.00  这儿说的黑头,可不是戏曲里的行当,而是条狗的名字。这狗不一般。  黑头是条好狗,但不是那种常说的舍命救主的“忠犬、义犬”,这是一条除了牠再没第二的狗。  牠刚打北大关一带街头那些野狗里出现时,还是个小崽子,太丑!一准是谁家母狗下了崽,嫌牠难看,扔到这边来。扔狗都往远处扔,狗都认家,扔近了还
在湛蓝的大海中,在海底的深处,有一条会许愿的小鱼。他许愿想要拥有一座城堡,一輛汽车,一匹马……他许下的每个愿望都会实现,但是有一天,这条小鱼许下了天底下最呆、最傻的愿望……他的愿望再也没办法实现了!  [英]科奇·保罗  从事图画书创作30余年,其作品已经被译为30余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累计销量超过2000万册。曾获得英国红房子儿童图书奖、凯特·格林威提名奖、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最佳童书奖
要维护一间独栋的房子,真的有许多事情要做。  我们家的屋顶是白铁皮,每五年就要刷一次油漆,也应该要重刷了,很多地方的漆都掉了。我正在计划选个天气好的日子爬上去刷。目前还有点冷,得在天气还没变热之前动手。等到梅雨季节,雨把屋顶冲干净以后再做也不错……这些都还要再想一想。  白铁皮屋挺好玩的地方是听得到雨声,也可以欣赏到橡子掉下来喀隆喀隆滚动的节奏。有访客时,碰到橡子偶然掉落,客人就会惊讶地问:“这是
汪兆骞 著  现代出版社  2021.1  68.00元  汪兆骞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原《当代》副主编兼《文学故事报》主编。中国作协会员。主要作品包括《香盈碧莲花》《春明门内客》《记忆飘逝》《紫塞烟云》《张骞》等。  本书收录了丁玲、老舍、曹禺、赵树理、冯雪峰等40多位作家,详述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创作生涯,对他们的成名作品及代表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他们和他们的作品,构成了一部中国当代文学启幕史。
何帆/中国文史出版社/  9787503471780/2016-01/39.80  2016,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进入改革攻坚阶段,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国际市场动荡,国内深层次矛盾凸显,中国经济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中国2016:寻找新动力》集聚中国高层智囊,解读新规划,剖析问题与挑战,阐述发展新突破,诠释“互联网 ”“一带一路”等新机遇,破解“滞胀”,粉碎“中等收入陷阱”,助我们明大势,看大局,抢
清明时节雨落无心  烟从碑后升起而名字都似曾相识  一只白鳥澹澹掠过空山  母亲的脸在雾中一闪而逝
熊育群 著  花城出版社  2021.6  49.80元  熊育群  广东文学院院长、同济大学兼职教授。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第十三届冰心文学奖等,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广东省文学领军人才、德艺双馨作家等。主要作品包括《三只眼睛》《我的一生在我之外》《连尔居》《己卯年雨雪》等。  本书记述了医者钟南山的感人故事,以及可贵的脊梁精神。带领读者深入到“非典”“新冠”这
不久以前,纽约的一家书店发起了一场力挺旧版科幻小说的活动。发起者是布鲁克林区新成立的科幻小说专业书店,名字叫作奇异(图书)有限公司(Singularity
陈勇  网名麦克陈猛,环球自驾者,四川宜宾人。2014年陈勇带上小孩从四川开车抵达欧洲。2015年2月,他孤身一人驾车从欧洲进入北非,途经非洲28个国家和地区后抵达非洲最南端厄加勒斯角。2018年7月,他把汽车海运到美国,北上抵达阿拉斯加北冰洋边上的死马镇,然后一路向南,抵达阿根廷乌斯怀亚。至此,陈勇成为第一个用国产车完成五大洲自驾穿越的中国人,总共行程149100公里。  一个人,一辆车。本书作
杨扬 陈梦云 曹骞 /科学出版社/9787030498700/2016-09/49.80  在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之际,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承载着航天人的梦想即将发射升空。天宫二号搭载五十余部科学应用载荷,将在轨开展十余项科学和应用实验,探索国际科技前沿:全球首台空间冷原子钟,能将航天器自主守时精度提高两个数量级;量子密钥分发试验,将突破并验证量子密钥生成、分配、提取、光信道保持等重大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