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01年Mw7.8可可西里地震震后形变模拟研究藏北地区岩石圈流变学结构

来源 :地球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860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岩石圈的流变学结构和形变机制是地学界长期争论的重大科学问题.2001年发生在东昆仑断裂带的Mw7.8可可西里地震造成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岩石圈构造应力场的很大改变,引起下地壳与上地幔的快速弛豫形变,从而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本研究采用该区域的GPS震后观测,反演这一地区岩石圈的流变学参数并探讨其形变机制.反演所采用的数据来自45个GPS观测点,其中包括一个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基准站,数据最长时间跨度达6.4年.大地震震后形变场主要来源于地壳、上地幔的黏弹性松弛与断层面上的震后余滑,因此本研究同时反演介质的黏滞系数和断层的震后余滑.考虑到东昆仑断层南侧的巴颜喀拉-羌塘地区与北侧的柴达木盆地地区具有明显不同的地壳结构,断层南北两侧采用不同的Burgers体流变学结构,其下地壳-上地幔的短期和长期黏滞系数采用网格搜索法获得;断层震后余滑反演则同时施加近似正比于库仑应力的约束.最终结果显示:东昆仑断层北侧柴达木盆地地区下地壳-上地幔短期和长期黏滞系数分别为5×1018 Pa·s和1.5×1020 Pa·s;东昆仑断层南侧巴颜喀拉-羌塘地区下地壳-上地幔短期和长期黏滞系数分别为1.5×1018 Pa·s和1.5×1019 Pa·s.这一结果表明:巴颜喀拉-羌塘地区下地壳-上地幔黏滞系数显著低于柴达木盆地,意味着巴颜喀拉-羌塘地区下地壳可能存在部分熔融,其地壳形变模式更趋近于连续形变,而柴达木盆地形变模式更趋近于块体运动.研究区下地壳长期黏滞系数比下地壳流模型所主张的黏滞系数高2~3个数量级,表明下地壳流在本地区可能不存在.
其他文献
文章以共生理念作为校园规划的切入点,以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见龙中、小学项目为例,以文脉延续构建时空线索,实现文化的传承与演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微妙过渡与对话,同时把
当代油画艺术的意象审美倾向已成为探索油画民族化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油画艺术工作者,长期以来我在创作实践中对“意象”这种神奇的审美诱惑进行了认真的探究,最终回到孤独
通过分析2010年11月至2011年7月黑潮源区的单点潜标观测数据,得出在上层北向黑潮之下400~700 m的南向深层海流存在季节内变化(冬季>夏季>春季)。结合卫星高度计数据、SODA 2.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冯今松中国画艺术展于今年4月29日到5月8日在中国美术馆圆形主展厅(1号厅)展出,展出面积760m~2,作品约100件,数万人(次)观看了展览。展览由武汉市文联总策划,文化部艺术司、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以及全社会都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现在需要应
电力作为我们人类生产生活重要能源之一,其对我们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网络化、数字化的应用,逐步与电力相关技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