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第二课堂为实现路径的国际学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以山东科技大学国际学生中国概况课为例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72559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对我国来华留学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管理、高质量发展等意义重大.文章通过个案研究,探讨以中国概况第二课堂为路径的国际学生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旨在为国际学生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启示.
其他文献
教学视频已成为在线教学与混合式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而关于视频中教师形象在屏能否提高学习成效问题,目前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研究结论.基于此,采用元分析的方法,分别以认知负荷和社会存在感为学习过程变量,以保持测验、迁移测验和其他测验为学习结果变量,探索教师在屏对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影响,并通过调节效应检验教师在屏的边界条件.主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教师在屏促进了学习者保持(g=0.219)和迁移成绩(g=0.203)的提高,但对降低认知负荷和提升社会存在感没有显著影响.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不同调节变量对教
老年教育发展指数能够科学、准确地测算、评价与比较老年教育资源储备及发展情况,这对于我国老年教育事业政策编制和质量监测至关重要.它是依据教育发展和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遵循指标体系的一般理论和方法,按照一定的分析模型,用以描述、定义、分析和反映老年教育发展水平和未来态势的一系列指标名称、指标数值及数据工具的总称.为了构建符合现阶段老年教育现状实际的老年教育发展评价工具,采用德尔菲调查法(Delphi Method)和层次分析法(AHP),基于“效率—公平”政策框架,确立了老年教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主
教育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促进课堂教学的研究.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在实践中面临着众多障碍,3D打印可用于改善数学教学,设计思维有利于促进该教学方式的创新.基于此,提出“设计思维支持下数学与3D打印融合的设计框架”,并在小学四年级开展数学与3D打印融合的项目,将单组实验研究与个案研究结合,采用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的方法,探索在我国开展数学与3D打印融合教学的优势与挑战.研究结果表明:数学与3D打印融合的学习过程具有合作性、情境性、操作性、探究性和跨学科的特征,它不仅对普通学生和“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有
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拥有具身形象的教育智能体可以承担人类教师的部分社会功能,从而改善学习者社会交互不足的问题。不过,已有研究发现,教育智能体的积极情绪线索并不总是能唤起学习者的积极情绪,其原因可能与情绪的测量方法有关。具体而言,人类的情绪具有波动性和衰弱性,量表等事后测量工具难以准确地记录学习者的即时情绪反应。为有效测量教育智能体情绪线索对学习者的影响,设计采用主观(量表)、客观(面部表情识别)相
当前,倍速观看视频的学习方式已非常流行,但其对学习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基于现有研究,在提出“视频播放速度和内容难易程度对学习影响的作用机制模型”基础上,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将114名被试分为4组,分别学习“1.0倍速—易”“1.5倍速—易”“1.0倍速—难”“1.5倍速—难”的教学视频,从而探究视频播放速度和内容难易程度对学习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内容较容易时,1.5倍速在保证学习效果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但对学习动机和积极情绪有消极影响;当内容较难时,1.5倍速会显著降低放松度和保持测试成绩;在播放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落实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更可以提高其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相关思维和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文对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存在的问题以及构建生活化教学新模式的意义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围绕“师生具体应如何做”提出了教学内容生活化、问题引导生活化、培养观察生活习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联系时事热点、布置多元作业等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优化教学带来一定帮助.
技术的革新带动了多维空间的融合和多模态数据的生成,MR技术启动了课堂数学新一轮的交互式革命.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教育应用,也带来了教学中的人机协同.在人机协同以及具身认知等相关理论的支撑下,结合中学数理实验教学案例,建构了基于MR实验的“多模态+人机协同”教学方式,它是一种融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模态数据,实现师生与智能设备互联,围绕固定教学目标而协同共进的教学.这一教学方式不仅具有数据多模态、人机协同共进等特点,而且应用于MR实验教学中,相对于传统实验和VR实验教学而言,能够更好地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文章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现状,指出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进程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并从自身层面和学校层面提出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路径.
“三全育人”教育模式作为我国高等学府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在高校培养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网络育人成了高校培养人才的创新方式之一,高校应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亲和力,打造网络时代背景下的“三全育人”教育模式.文章基于“三全育人”视域,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探讨,探究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旨在构造网络创新思政教育体系.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不再只存在于纸本之上,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成了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由于陕西传统灯彩艺术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系统的记录与保护,对其进行数字化保护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