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的教学语言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本保证,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哪些教学语言是有效的呢?研究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语言的构成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语言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激情激趣导入语2.启迪思维提问语3.承前启后过渡语4.凝练生动讲授语5.中肯激励评价语6.余音绕梁结束语。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效
在新课改逐步深入的今天,中学语文课堂费时多、效率低的弊端依然没有根本改变。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语文老师在教学语言的疏于设计而导致效率低下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老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但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许多老师却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点,教学语言还存在着或嗦繁琐、或简单无味、或讲解不得要领、或评价不够中肯等问题,极大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高。那么,语文课堂上哪些教学语言是有效的呢?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上有效的教学语言的构成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激情激趣导入语
精彩的导入语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来。因此,很多老师都注重导入语的设计,或讲述生动形象的故事,或引用富有哲理的名言,或洋溢激情的讲演,或发人深思的疑问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启迪思维提问语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的重要方式,科学有效的提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保证。我们目前的课堂上,大量存在着问题肤浅、随意、琐碎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高。有效的课堂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围绕重难点的突破,不仅要清晰明确,而且要富于启发性,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三、承前启后过渡语
过渡语,在课堂教学中起着组织教学的作用。过渡得好,能使课堂教学层次清楚、脉络贯通;过渡不好,使人感到思路不清、杂乱无章。一堂出色的语文课,各个环节之间必然有机统一的。精彩的过渡语能使整堂课浑然一体,如行云流水,严谨而不失活泼,带给学生艺术的享受。缺乏过渡则会使教学的各个环节支离破碎,给人拼凑的感觉。过渡语常见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自然过渡。在课堂上,从一个环节过渡到另一个环节,最常见的教学语言是:“现在我们进入第……个环节的学习”,“下一步是……”。
顺势勾联。每堂课是由不同的教学环节构成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是相对独立的,但又是有机的一体,我们可以在一个板块完成之后,用感染性的语言对前一板块的内容作小结,用启发性的语言过渡到下一环节,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转换和课堂整体结构安排的天衣无缝。
四、凝练生动讲授语
新课改中呼声最响的莫过于对传统课程中“讲风”太盛的批判。把课堂还给学生,变“讲堂”为“学堂”,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表现,也是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少讲精讲,从而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的弊病。那么,新课程的课堂上老师还要不要讲呢?笔者认为,作为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恐怕还不能完全抛弃,精彩的讲授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而且是课堂上精彩的亮点。山东省高密市曙光中学任得宝老师说得好:“文字平铺在纸上,既无颜色又无动感,可是经过老师的一读一点,文字便从纸上立了起来,学生便看到了生活的本来样子:花儿开了,人物活了,海中涌动着波涛,风里鼓荡着幽香。”
那么,怎样的讲解才是有效的呢?笔者认为,从语言的角度出发,简洁凝练,生动形象的讲授是基本的要求。既要少讲,又要求老师选准时机,于“当讲处”精心设计讲授语,用凝练的语言把难点讲清楚,让学生在“愤”“悱”之处豁然开朗。另外,生动形象的语言富有很强的感染力,能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沉浸其中,使学生在倾听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回忆我们的语文课堂,老师那或严谨,或机智,或深情,或幽默的讲解已然成为我们学生生涯中最值得回味的一幕。
五、中肯激励评价语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评价语言已经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否定的评价少了,赏识的语言多了;指责的评价少了,鼓励的语言多了。但在听课中,我们发现,老师的评价语言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的过于简单,如“很好”“回答正确”“不错”;有的过于夸张,如“你真是一位语言大师”,“你比作者还高明”等。长期下去,这样的语言就会失去其激励的意义。那么,怎样的评价语言才是有效的呢?
首先要做到中肯。所谓中肯,就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回答作有针对性的评价,而不是简单的说“很好”“不错”。
另外,有效的评价还要富有激励性。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要求出发,尽可能的多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语言,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但激励不是迁就,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地说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于回答不准确的回答,我们可以这样说:“你能够独立思考,大胆回答问题,如果再仔细读课文,相信你会有新的发现。”“你的回答和前面的同学的答案合在一起就更全面了。”“你的话没有说全。你能不能运用学过的语文知识把你的意思总结一下呢?”这样既有鼓励又有期待,学生也能从老师的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不足。
六、余音绕梁结束语
明代文学家谢榛谈及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时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为撞钟,清音有余。”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的结尾,也应如是。一堂课的结束,应不仅局限在教学任务的完成,还应达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因此,好的结束语是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语言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个性和课文内容的差异,结束语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或总结归纳以加深理解;或抒情激励以引发共鸣;或设置悬念以诱发思考;或拓展延伸以扩大视野……不管用何种方式作结,如果在一堂课结束的时候,学生还意犹未尽,还深深的沉醉在课堂所带给他的美感之中,这样的结束语就是最有效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徐庄镇中心中学)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效
在新课改逐步深入的今天,中学语文课堂费时多、效率低的弊端依然没有根本改变。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语文老师在教学语言的疏于设计而导致效率低下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老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但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许多老师却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点,教学语言还存在着或嗦繁琐、或简单无味、或讲解不得要领、或评价不够中肯等问题,极大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高。那么,语文课堂上哪些教学语言是有效的呢?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上有效的教学语言的构成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激情激趣导入语
精彩的导入语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来。因此,很多老师都注重导入语的设计,或讲述生动形象的故事,或引用富有哲理的名言,或洋溢激情的讲演,或发人深思的疑问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启迪思维提问语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的重要方式,科学有效的提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保证。我们目前的课堂上,大量存在着问题肤浅、随意、琐碎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高。有效的课堂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围绕重难点的突破,不仅要清晰明确,而且要富于启发性,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三、承前启后过渡语
过渡语,在课堂教学中起着组织教学的作用。过渡得好,能使课堂教学层次清楚、脉络贯通;过渡不好,使人感到思路不清、杂乱无章。一堂出色的语文课,各个环节之间必然有机统一的。精彩的过渡语能使整堂课浑然一体,如行云流水,严谨而不失活泼,带给学生艺术的享受。缺乏过渡则会使教学的各个环节支离破碎,给人拼凑的感觉。过渡语常见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自然过渡。在课堂上,从一个环节过渡到另一个环节,最常见的教学语言是:“现在我们进入第……个环节的学习”,“下一步是……”。
顺势勾联。每堂课是由不同的教学环节构成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是相对独立的,但又是有机的一体,我们可以在一个板块完成之后,用感染性的语言对前一板块的内容作小结,用启发性的语言过渡到下一环节,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转换和课堂整体结构安排的天衣无缝。
四、凝练生动讲授语
新课改中呼声最响的莫过于对传统课程中“讲风”太盛的批判。把课堂还给学生,变“讲堂”为“学堂”,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表现,也是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少讲精讲,从而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的弊病。那么,新课程的课堂上老师还要不要讲呢?笔者认为,作为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恐怕还不能完全抛弃,精彩的讲授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而且是课堂上精彩的亮点。山东省高密市曙光中学任得宝老师说得好:“文字平铺在纸上,既无颜色又无动感,可是经过老师的一读一点,文字便从纸上立了起来,学生便看到了生活的本来样子:花儿开了,人物活了,海中涌动着波涛,风里鼓荡着幽香。”
那么,怎样的讲解才是有效的呢?笔者认为,从语言的角度出发,简洁凝练,生动形象的讲授是基本的要求。既要少讲,又要求老师选准时机,于“当讲处”精心设计讲授语,用凝练的语言把难点讲清楚,让学生在“愤”“悱”之处豁然开朗。另外,生动形象的语言富有很强的感染力,能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沉浸其中,使学生在倾听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回忆我们的语文课堂,老师那或严谨,或机智,或深情,或幽默的讲解已然成为我们学生生涯中最值得回味的一幕。
五、中肯激励评价语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评价语言已经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否定的评价少了,赏识的语言多了;指责的评价少了,鼓励的语言多了。但在听课中,我们发现,老师的评价语言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的过于简单,如“很好”“回答正确”“不错”;有的过于夸张,如“你真是一位语言大师”,“你比作者还高明”等。长期下去,这样的语言就会失去其激励的意义。那么,怎样的评价语言才是有效的呢?
首先要做到中肯。所谓中肯,就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回答作有针对性的评价,而不是简单的说“很好”“不错”。
另外,有效的评价还要富有激励性。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要求出发,尽可能的多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语言,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但激励不是迁就,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地说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于回答不准确的回答,我们可以这样说:“你能够独立思考,大胆回答问题,如果再仔细读课文,相信你会有新的发现。”“你的回答和前面的同学的答案合在一起就更全面了。”“你的话没有说全。你能不能运用学过的语文知识把你的意思总结一下呢?”这样既有鼓励又有期待,学生也能从老师的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不足。
六、余音绕梁结束语
明代文学家谢榛谈及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时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为撞钟,清音有余。”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的结尾,也应如是。一堂课的结束,应不仅局限在教学任务的完成,还应达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因此,好的结束语是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语言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个性和课文内容的差异,结束语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或总结归纳以加深理解;或抒情激励以引发共鸣;或设置悬念以诱发思考;或拓展延伸以扩大视野……不管用何种方式作结,如果在一堂课结束的时候,学生还意犹未尽,还深深的沉醉在课堂所带给他的美感之中,这样的结束语就是最有效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徐庄镇中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