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主题与背景
这是发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真实一幕。学生对自己精心制作的彩色纸垒球爱不释手,不愿意和同伴一起分享,导致教学中发现德育教育方面存在问题。本案例,教师针对问题,通过“天堂和地狱的故事”,带给学生诸多思考。最终,彩色的纸垒球迎着阳光飞了起来……让学生在快乐的身体体验中,感受到无声胜有声的德育教育。
二、案例描述
2013年春天,在一节体育课结束后,我提前安排学生在课间用废纸做一个拳头大小的垒球,并在垒球上写下最真诚的祝福语,用于下節课的投掷教学。
当周四的体育课到来时,学生兴高采烈地拿着自己制作的彩色垒球不断抛向空中,学生们追逐着、嬉笑着,忘情地玩耍,色彩鲜艳的纸垒球在空中形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体育课正式开始,我营造“海峡两岸传真情”的教学情境,在示范和讲解投掷垒球的动作方法后,让学生先后把各自的纸垒球抛向对面的同伴,体会投掷的动作顺序和动作方法。练习口令下达后,学生竟然拿着自己的垒球迟迟不愿意出手。我看到学生爱不释手的样子,再次要求学生开始练习,把各自的纸垒球投出去……连续几次要求,只有几个学生把纸垒球投出去,并且投出去之后,又急忙跑出去拾回自己的纸垒球。
最后,一节课在毫无效果的情况下提前结束,我阴着脸把学生带回教室。学生好像感觉做错了什么,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眼睛盯着我,准备迎接我暴风骤雨般的“洗礼”。
我平静一下自己的情绪,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天堂和地狱的故事”。学生们面面相觑,不知道我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有一位朋友很是好奇,他很想知道天堂和地狱的区别,于是上帝派他到天堂和地狱之间走一走。他首先来到了地狱,发现一群衣冠褴褛的人们在用一个长长的勺子在喝汤,每个人由于勺子把太长而喝得很痛苦,每个人很努力地喝可是仍然瘦骨嶙峋。他又到天堂去参观,很奇怪的是还是那锅汤,还是长长的勺子,唯一的区别是,他们互相用自己的勺子喂对方。而他们每个人脸上幸福而快乐!”
学生们听完我讲的故事,都陷入了沉思,整个教室静悄悄的。我问道:“为什么地狱和天堂差别这样大,原因是什么?同学们有谁可以对自己今天课堂中的表现自我评价一下?”很快,学生纷纷举手说到:“老师,今天我们都太自私了,让您生气了……”
我抓住时机问学生:“下节课我们还上今天投纸垒球的内容,大家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各抒己见:“一定和小伙伴一起玩”“一定主动把自己的彩纸球抛出去”“一定不会让老师再失望了”……我大声回应学生的表态发言:“好!下节课,我对同学们的表现充满期待!”我一边用信任的眼神跟每个学生进行交流一边说道:“大家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吗?”“知道!”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在新的一节体育课上,学生在我的带领下,不断把彩色垒球抛向同伴,体验投纸球的快乐,愉快地学练着,开心地追逐着同伴投过来的彩球。
三、案例分析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合作精神与公平竞争的意识,帮助学生掌握调节情绪和与人交往的方法。”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案例,就是根据学科特点,面对教学中出现的事件,采取合理方式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教育,德育教育效果明显。
1.学生为什么不愿意把彩球抛出去?首先是在制作彩球上,学生是用心、用情做的。从彩球五彩斑斓的色彩和情深意长的祝福语来看,学生在制作彩球时是花费了很多工夫的,学生们爱不释手不愿意投出去,是正常的一个心理反应。其次,学生对自己的心爱之物有珍惜之情。学生特别珍惜自己的作品,怕一旦自己心爱之物投出去再也找不到,以致迟迟不愿意第一个把自己的彩球抛出去。
2.意料之中的问题,情理之外的教育。回到教室,教师所采取的“天堂和地狱的故事”不仅具有针对性,而且具有启发性,能启迪学生的思维,由此,教师以一种合适的方式,让学生在故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并在这种过程中,使学生不仅能找到自身的不足,而且还知道应该这么做。这种教育比一般的说教让学生受到的教育更明显,也更有效。
3.把握时机,润物无声。本节课虽然发生在体育课堂上,但这是一个德育教育和体育教育有机结合的一个典型案例。德育教育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一个富有启迪的故事,就是一次无痕的德育教育。本节课中,教师没有过多的强求学生一定要把心爱的彩球投出去,只是及时结束课堂教学,让学生回到教室进行反思;教师没有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大发雷霆,而是通过一个故事给学生更多的启迪。当学生真正明白教师的意图时,师生间都在享受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信任、相互分享、传达真情的教学过程,师生的关系也变得融洽起来。教师抓住教育的时机,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与教学的效果。
这是发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真实一幕。学生对自己精心制作的彩色纸垒球爱不释手,不愿意和同伴一起分享,导致教学中发现德育教育方面存在问题。本案例,教师针对问题,通过“天堂和地狱的故事”,带给学生诸多思考。最终,彩色的纸垒球迎着阳光飞了起来……让学生在快乐的身体体验中,感受到无声胜有声的德育教育。
二、案例描述
2013年春天,在一节体育课结束后,我提前安排学生在课间用废纸做一个拳头大小的垒球,并在垒球上写下最真诚的祝福语,用于下節课的投掷教学。
当周四的体育课到来时,学生兴高采烈地拿着自己制作的彩色垒球不断抛向空中,学生们追逐着、嬉笑着,忘情地玩耍,色彩鲜艳的纸垒球在空中形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体育课正式开始,我营造“海峡两岸传真情”的教学情境,在示范和讲解投掷垒球的动作方法后,让学生先后把各自的纸垒球抛向对面的同伴,体会投掷的动作顺序和动作方法。练习口令下达后,学生竟然拿着自己的垒球迟迟不愿意出手。我看到学生爱不释手的样子,再次要求学生开始练习,把各自的纸垒球投出去……连续几次要求,只有几个学生把纸垒球投出去,并且投出去之后,又急忙跑出去拾回自己的纸垒球。
最后,一节课在毫无效果的情况下提前结束,我阴着脸把学生带回教室。学生好像感觉做错了什么,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眼睛盯着我,准备迎接我暴风骤雨般的“洗礼”。
我平静一下自己的情绪,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天堂和地狱的故事”。学生们面面相觑,不知道我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有一位朋友很是好奇,他很想知道天堂和地狱的区别,于是上帝派他到天堂和地狱之间走一走。他首先来到了地狱,发现一群衣冠褴褛的人们在用一个长长的勺子在喝汤,每个人由于勺子把太长而喝得很痛苦,每个人很努力地喝可是仍然瘦骨嶙峋。他又到天堂去参观,很奇怪的是还是那锅汤,还是长长的勺子,唯一的区别是,他们互相用自己的勺子喂对方。而他们每个人脸上幸福而快乐!”
学生们听完我讲的故事,都陷入了沉思,整个教室静悄悄的。我问道:“为什么地狱和天堂差别这样大,原因是什么?同学们有谁可以对自己今天课堂中的表现自我评价一下?”很快,学生纷纷举手说到:“老师,今天我们都太自私了,让您生气了……”
我抓住时机问学生:“下节课我们还上今天投纸垒球的内容,大家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各抒己见:“一定和小伙伴一起玩”“一定主动把自己的彩纸球抛出去”“一定不会让老师再失望了”……我大声回应学生的表态发言:“好!下节课,我对同学们的表现充满期待!”我一边用信任的眼神跟每个学生进行交流一边说道:“大家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吗?”“知道!”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在新的一节体育课上,学生在我的带领下,不断把彩色垒球抛向同伴,体验投纸球的快乐,愉快地学练着,开心地追逐着同伴投过来的彩球。
三、案例分析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合作精神与公平竞争的意识,帮助学生掌握调节情绪和与人交往的方法。”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案例,就是根据学科特点,面对教学中出现的事件,采取合理方式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教育,德育教育效果明显。
1.学生为什么不愿意把彩球抛出去?首先是在制作彩球上,学生是用心、用情做的。从彩球五彩斑斓的色彩和情深意长的祝福语来看,学生在制作彩球时是花费了很多工夫的,学生们爱不释手不愿意投出去,是正常的一个心理反应。其次,学生对自己的心爱之物有珍惜之情。学生特别珍惜自己的作品,怕一旦自己心爱之物投出去再也找不到,以致迟迟不愿意第一个把自己的彩球抛出去。
2.意料之中的问题,情理之外的教育。回到教室,教师所采取的“天堂和地狱的故事”不仅具有针对性,而且具有启发性,能启迪学生的思维,由此,教师以一种合适的方式,让学生在故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并在这种过程中,使学生不仅能找到自身的不足,而且还知道应该这么做。这种教育比一般的说教让学生受到的教育更明显,也更有效。
3.把握时机,润物无声。本节课虽然发生在体育课堂上,但这是一个德育教育和体育教育有机结合的一个典型案例。德育教育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一个富有启迪的故事,就是一次无痕的德育教育。本节课中,教师没有过多的强求学生一定要把心爱的彩球投出去,只是及时结束课堂教学,让学生回到教室进行反思;教师没有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大发雷霆,而是通过一个故事给学生更多的启迪。当学生真正明白教师的意图时,师生间都在享受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信任、相互分享、传达真情的教学过程,师生的关系也变得融洽起来。教师抓住教育的时机,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与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