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已耳闻管老师的习作教学革命,也读过他的些许文章,感觉那是一座遥不可及的大山。在教学中试着照搬了管老师的一些做法,但因缺乏深入的思考,也只是“依葫芦画瓢”。而今一睹管老师的风采,聆听了他的习作讲评课及讲座,既漾起了心中的一片涟漪,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反思自己的教学,主要从四点谈谈我的听课收获。
一、胸中有习作——绝知此事要躬行
管老师在《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一书中提出“讲评”重于“指导”,而这里的“讲评”并非空穴来风,它是立足于学生习作之上的,所以管老师说:“要上好讲评课,就得好好地读学生的作文,研究学生的作文,这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最为有力的基点。”这里的“研究”,并非我们常规的批改,并非仅指向学生个体,而是归类、梳理出学生习作中的共性训练点(主要指向习作中的语言表达),既可以是出现的共性问题,也可以是典范的优秀句段。如此基于全班习作的训练点,是建立在教师丰厚的理论底蕴及深入思考基础之上的,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视角,同时还要基于学生的学情。
在《一次成功的经历》讲评课中,管老师撷取了这样一些语言训练点:四字词语连用、对仗句及心理描写等,还抓住了关乎篇章结构的曲折感及“大头病”“大臀病”等。课堂上,管老师不仅出示各种类型的优秀佳句供学生欣赏学习,还整理出一些有问题的地方,指导学生诊断、修改。这些都是教师整体把握习作、找准着力点、精雕细琢的结果。
大多数教师在批阅习作时怨声载道:不但要写尾批,还得有眉批;不但要体现人文关怀,还要有指导性;不但要批改符号规范,还得……殊不知,这样的习作批阅,仅仅针对的是学生个体,关注批改的外观,教师心中装的根本不是学生,更谈不上着眼整体。之后就是学生在教师批阅的基础上订正错别字,就这样,大多数习作都是在教师所谓的“作前指导”下自生自灭,至于“作后讲评”,订正错别字几乎成了讲评的全部。
对于习作,全批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为了“讲评”,教师可以批一半,批一节,甚至批一点,在批阅中找教学点,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深入。看来,要研究学生的习作必须有真功夫,能于“平常”处见“神奇”,于“个性”中求“共性”。我们也要像管老师一样,抓住习作中比较典型的训练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作后指导,不贪多求全,小步走,不停步,这样才会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二、心中有学生——万紫千红总是春
管老师的习作指导强调“文心”重于“文字”。开始我比较模糊,后来慢慢意识到,其实“文心”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驶向习作的彼岸,而“文字”则是从技能出发。哪个将走得更远?可想而知。管老师的习作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并且通过报刊发表等方式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呈现“万紫千红春满园”之势。
管老师还经常变化多种方式持续激励学生“写”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写,让写作能够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班级里有一个经常说脏话的男生,他竟然能用犀利的“脏话”写出“精彩”的文章,令人吃惊的是,还是直接“攻击”管老师的文章:
你知道吗?管建刚就是以互相攻击发表习作为诱惑,让我们为他疯狂写作。原本的好朋友竟翻起老本来。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就是木偶,管建刚的木偶。不要为管建刚活着,要为自己活着才是最好的。
管老師竟然拿这样的文章举例,我想:正因为心中有学生,习作才讲真话。
另外,在《一次成功的经历》讲评课中,管老师课始以谜语导入,谜底竟是班级学生的名字,别具匠心;佳句展评,出示小作者姓名,引人注目;而有问题句段,自然是不会出现作者的……这一个个小细节,彰显的是管老师的“心中有学生”,这样的课堂,学生当然不亦乐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真习作更是他们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教师只有心中装着学生,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尊重学生,走进学生,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使他们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三、评后有指导——柳暗花明又一村
习作讲评其实就是作后指导。之前对“习作讲评”就是一头雾水,讲评什么?学生又需要做什么?听了管老师的课才豁然开朗。管老师的课轻松自在,松开了学生习作的“紧箍咒”,在欣赏、评价、探讨、训练中有条不紊地推进。无论是环节设计,还是师生对话,都少了些僵化的程序,多了些灵动的碰撞。
但是,环节看似简单,其中却有大智慧。课堂上,管老师引导学生在“欣赏—发现—诊断—
训练”的过程中逐步突破教学点,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在《一次成功的经历》讲评课中,管老师带领学生欣赏优秀习作片段,引导学生发现了四字词语连用、对仗句及心理描写等表达的妙处。
如在“心理描写”赏析环节,管老师让学生先从片段中找出心理描写,并说说是怎么发现的,体会不同表达方式的妙处。再通过视频短片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学习优秀习作心理描写的方法,试着修改有问题的片段,在对比中引导学生体会出“心里想的世界更大、更重要”。再如对仗句的教学,在管老师幽默诙谐的“词句对”中落地生根,学生永远忘不了这样关于“臀”与“屁股”的风波,“人民币”“钱”与“钞票”的较量。
管老师的作后指导有厚度、有深度,他并没有直接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而是引导他们在习作赏析中自主探究、发现,从而习得。这样,教学点从学生的习作中来,习得的方法再运用到习作中去,水到渠成。
看了管老师的“指导”,再反观自己,脑海中最深刻的就是这样一幕:每次指导习作,无非从选材、写法两方面着力,而往往在指导之后学生比之前更“蔫”了。还是两大问题:写什么?怎么写?我们的指导对学生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呢?甚至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教师僵化的指导就是无形的“枷锁”,让他们反而无从下手。
至于作后“讲评”,要么变成所谓的学生优秀作品展示,要么成为教师的独角戏,而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收效甚微。管老师的作后“指导”,犹如一剂良药。
四、“真”中选素材——为有源头活水来
管老师课上砍掉了文章的“大头”,去掉了“大臀”,原因是套话多,不真;管老师的讲座中摘录了我们所谓的“不雅”习作,原因是真情流露。正像管老师主张的“说错误的真话,不说正确的套话;说不好听的真话,不说好听的假话”。课标强调:“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而有些家长或教师,可能正引导学生误入歧途:为了取悦别人,为了不伤自尊,为了不得罪人……违背了内心的真实。我想,长此以往,学生就在家长或教师的“误导”和“诱导”下,学会了说假话、空话、套话,同时也限制了学生捕捉生活的敏锐性,习作终将变得没有素材。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习作的关系,要抓好习作训练就必须抓住生活,习作训练这个触角要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为了激发兴趣,积累素材,习作可以从话题日记、心情日记入手,引导学生找寻生活中有意义的素材,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让习作真正源于生活,发自内心,实现“我手写我心”,让习作成为学生创作的乐园。
(作者单位:江苏邳州市英华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一、胸中有习作——绝知此事要躬行
管老师在《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一书中提出“讲评”重于“指导”,而这里的“讲评”并非空穴来风,它是立足于学生习作之上的,所以管老师说:“要上好讲评课,就得好好地读学生的作文,研究学生的作文,这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最为有力的基点。”这里的“研究”,并非我们常规的批改,并非仅指向学生个体,而是归类、梳理出学生习作中的共性训练点(主要指向习作中的语言表达),既可以是出现的共性问题,也可以是典范的优秀句段。如此基于全班习作的训练点,是建立在教师丰厚的理论底蕴及深入思考基础之上的,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视角,同时还要基于学生的学情。
在《一次成功的经历》讲评课中,管老师撷取了这样一些语言训练点:四字词语连用、对仗句及心理描写等,还抓住了关乎篇章结构的曲折感及“大头病”“大臀病”等。课堂上,管老师不仅出示各种类型的优秀佳句供学生欣赏学习,还整理出一些有问题的地方,指导学生诊断、修改。这些都是教师整体把握习作、找准着力点、精雕细琢的结果。
大多数教师在批阅习作时怨声载道:不但要写尾批,还得有眉批;不但要体现人文关怀,还要有指导性;不但要批改符号规范,还得……殊不知,这样的习作批阅,仅仅针对的是学生个体,关注批改的外观,教师心中装的根本不是学生,更谈不上着眼整体。之后就是学生在教师批阅的基础上订正错别字,就这样,大多数习作都是在教师所谓的“作前指导”下自生自灭,至于“作后讲评”,订正错别字几乎成了讲评的全部。
对于习作,全批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为了“讲评”,教师可以批一半,批一节,甚至批一点,在批阅中找教学点,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深入。看来,要研究学生的习作必须有真功夫,能于“平常”处见“神奇”,于“个性”中求“共性”。我们也要像管老师一样,抓住习作中比较典型的训练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作后指导,不贪多求全,小步走,不停步,这样才会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二、心中有学生——万紫千红总是春
管老师的习作指导强调“文心”重于“文字”。开始我比较模糊,后来慢慢意识到,其实“文心”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驶向习作的彼岸,而“文字”则是从技能出发。哪个将走得更远?可想而知。管老师的习作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并且通过报刊发表等方式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呈现“万紫千红春满园”之势。
管老师还经常变化多种方式持续激励学生“写”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写,让写作能够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班级里有一个经常说脏话的男生,他竟然能用犀利的“脏话”写出“精彩”的文章,令人吃惊的是,还是直接“攻击”管老师的文章:
你知道吗?管建刚就是以互相攻击发表习作为诱惑,让我们为他疯狂写作。原本的好朋友竟翻起老本来。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就是木偶,管建刚的木偶。不要为管建刚活着,要为自己活着才是最好的。
管老師竟然拿这样的文章举例,我想:正因为心中有学生,习作才讲真话。
另外,在《一次成功的经历》讲评课中,管老师课始以谜语导入,谜底竟是班级学生的名字,别具匠心;佳句展评,出示小作者姓名,引人注目;而有问题句段,自然是不会出现作者的……这一个个小细节,彰显的是管老师的“心中有学生”,这样的课堂,学生当然不亦乐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真习作更是他们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教师只有心中装着学生,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尊重学生,走进学生,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使他们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三、评后有指导——柳暗花明又一村
习作讲评其实就是作后指导。之前对“习作讲评”就是一头雾水,讲评什么?学生又需要做什么?听了管老师的课才豁然开朗。管老师的课轻松自在,松开了学生习作的“紧箍咒”,在欣赏、评价、探讨、训练中有条不紊地推进。无论是环节设计,还是师生对话,都少了些僵化的程序,多了些灵动的碰撞。
但是,环节看似简单,其中却有大智慧。课堂上,管老师引导学生在“欣赏—发现—诊断—
训练”的过程中逐步突破教学点,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在《一次成功的经历》讲评课中,管老师带领学生欣赏优秀习作片段,引导学生发现了四字词语连用、对仗句及心理描写等表达的妙处。
如在“心理描写”赏析环节,管老师让学生先从片段中找出心理描写,并说说是怎么发现的,体会不同表达方式的妙处。再通过视频短片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学习优秀习作心理描写的方法,试着修改有问题的片段,在对比中引导学生体会出“心里想的世界更大、更重要”。再如对仗句的教学,在管老师幽默诙谐的“词句对”中落地生根,学生永远忘不了这样关于“臀”与“屁股”的风波,“人民币”“钱”与“钞票”的较量。
管老师的作后指导有厚度、有深度,他并没有直接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而是引导他们在习作赏析中自主探究、发现,从而习得。这样,教学点从学生的习作中来,习得的方法再运用到习作中去,水到渠成。
看了管老师的“指导”,再反观自己,脑海中最深刻的就是这样一幕:每次指导习作,无非从选材、写法两方面着力,而往往在指导之后学生比之前更“蔫”了。还是两大问题:写什么?怎么写?我们的指导对学生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呢?甚至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教师僵化的指导就是无形的“枷锁”,让他们反而无从下手。
至于作后“讲评”,要么变成所谓的学生优秀作品展示,要么成为教师的独角戏,而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收效甚微。管老师的作后“指导”,犹如一剂良药。
四、“真”中选素材——为有源头活水来
管老师课上砍掉了文章的“大头”,去掉了“大臀”,原因是套话多,不真;管老师的讲座中摘录了我们所谓的“不雅”习作,原因是真情流露。正像管老师主张的“说错误的真话,不说正确的套话;说不好听的真话,不说好听的假话”。课标强调:“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而有些家长或教师,可能正引导学生误入歧途:为了取悦别人,为了不伤自尊,为了不得罪人……违背了内心的真实。我想,长此以往,学生就在家长或教师的“误导”和“诱导”下,学会了说假话、空话、套话,同时也限制了学生捕捉生活的敏锐性,习作终将变得没有素材。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习作的关系,要抓好习作训练就必须抓住生活,习作训练这个触角要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为了激发兴趣,积累素材,习作可以从话题日记、心情日记入手,引导学生找寻生活中有意义的素材,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让习作真正源于生活,发自内心,实现“我手写我心”,让习作成为学生创作的乐园。
(作者单位:江苏邳州市英华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