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6月,我再一次去了天津的梁启超故居饮冰室。与数百米外的意大利风情区热闹的人流相比,这里稍显冷清。一百年前,这一带是意大利租界。由于城头变幻大王旗,天津避居着不少遗老遗少和名门望族。梁启超在这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五年时光。
家事国事天下事。任公以天下为己任,一生事功为人传颂,而他家“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故事也渐为人所知。
梁启超九岁中秀才,已有神童之誉。又写得一手好字,文章文理颇通,且诗文并举,文名早早地播传到广州城。光绪十五年(1889年)梁启超赴省城参加乡试,以第八名中试,年仅17岁。同榜中试者,有三水梁士诒(燕孙,民国交通系元老)、番禺汪兆镛(憬吾,文化名人,汪精卫是其同父异母弟弟)等53人,梁启超最为年幼。广东名士梁鼎芬(节菴,1859年—1919年)说:“是科得士至多,为吾乡数十科所未有云。”这批士子后来皆成知名之士,或于政事,或于学术,各有成就。
这次乡试的主考官是刑部侍郎李端棻(苾园),副考官是福建人翰林院修撰王可庄(仁堪)。李、王二人对梁启超的文名早有所知,考场上见他虽小小年纪,而举止落落大方,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以为日后必有成就。
李端棻有个堂妹名李蕙仙(1869年—1924年),比梁启超年长四岁。李蕙仙出生在贵州省贵筑县,父亲京兆公(朝仪),家世“累代清门,家学劭茂”,为当地名门。她很小时就随堂兄到了北京,在偏僻之地的小户人家和京城的官宦人家都生活过,因此既有小家碧玉的灵秀,亦兼有大家闺秀的风范。李氏兄妹年龄相差近20岁,长兄如父,李蕙仙自小跟堂兄在北京长大,一切唯堂兄之命是从。或许是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又或许是缘分未到,总之,知书达礼、长相清秀的李蕙仙虽已虚龄19,仍待字闺中。李端棻看准梁启超日后必有远大前程,决定不顾梁的门第出身,要将堂妹许配给他。主意已定,李端棻请王可庄为之说媒。不料,王可庄亦有意将梁启超收为乘龙快婿。两人一样的心思,一旦揭穿,乃相顾而笑。王可庄的千金远在福建,李蕙仙这次却神差鬼使随堂兄到了粤省。考虑到李端棻的朝廷地位和为堂妹出阁的急切心情,王可庄决定放弃竞争,玉成这桩婚事。
对于这桩飞来的婚姻,梁启超的父亲莲涧公初“以寒素之家,齐大非偶,辞不敢受”相拒,但李端棻爱才心切,一再表示:“予固知启超寒士,但此子终非池中物,飞黄腾达,自指顾间事耳。予第物色人才,勿以贫富介之。且予知予女弟固深明大义者,故敢为之主婚,毋却也。”
“贾生正年少,迭荡上天门。”(康有为诗句)对于偏居一隅却抱负远大的梁启超而言,李端棻无疑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向美好前程的大门。
与李蕙仙的婚姻,成了梁启超一生的重大转折。光绪十六年(1890年),梁启超入京会试,虽未考中进士,但李端棻坚信自己的选择,仍然让堂妹与梁启超正式订婚。1891年10月,梁启超入京与李蕙仙完婚,小两口寓居北京宣南永先寺西街之新会会馆。梁夫人李蕙仙长得娇小灵秀,说得一口标准的北京官话。两年前在广州,她怀着少女的羞涩之心,已偷偷地躲在帘后看过梁启超,对他的学识与风度由衷地满意。住惯了北京城,听惯了悦耳的京腔,因此她首先以大姐姐般的姿态纠正梁启超的粤味官话,使梁启超适应京城各种场合的应酬。
也不知道是李端棻影响了梁启超,还是梁启超影响了李端棻,在梁启超醉心于维新政治之时,李端棻是他最为坚定的政治盟友之一。因保举康有为有功,光绪皇帝拔擢他为礼部尚书。光绪下诏变法之后,他向光绪上了《请推广学校折》,提出设立新式学堂,培养大批人才,建立图书馆,向国外派遣留学生等举措。京师大学堂成为最早的受益者,北京大学校史馆的开篇就是这个奏折。百日维新失败后,李端棻受到牵连,被慈禧太后投入狱中,远戍新疆。对于这段历史,梁启超曾十分感慨地说:“二品以上大臣,言新政者一人而已。”并且感激地称自己“饮食教诲于公者且十年”。
李端棻1901年因病被赦免回到故乡贵阳,晚年在家乡兴资助学,成为贵州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死后谥“光禄大夫”。
与李蕙仙的结合是一段相当美满的婚姻,郎才女貌,琴瑟合鸣。唯一的遗憾是梁启超极为忙碌,1893后回粤追随老师康有为,任广州万木草堂学长;1895年入京与康有为一起发动公车上书;1896年赴上海任《时务报》主笔;1897年应湖南巡抚陈宝箴之邀,在长沙主讲时务学堂。1898年百日维新失败,康梁受到全国通缉,梁启超流亡日本,李夫人也避居澳门,天各一方。梁启超曾负疚地对夫人说,“与卿相居十年,分携之日,十居八九。”梁启超一時高光一时至暗的跌宕人生,致使小两口聚少离多,这也可能是梁夫人李蕙仙生育较少的一个原因。结婚第三年,李蕙仙生下长女梁思顺(令娴),其后,直至第十年(1901年)才产下长子梁思成。十年只生育一对儿女,在封建时代是很少有的。因此,李蕙仙内心萌生了为梁启超纳妾的念头。
事实上,作为长年在外的“血性男子”(梁启超自谓),虽然“风云气多,儿女情少”,但梁启超还是有过几次“艳遇”的。据他自己写给李蕙仙的信中坦白:“稍愧者在京一次,在东(京)一次耳。”随着在海外滞留时间越来越长,梁启超遇到了一个真正令他心动的女子。
1900年,梁启超在美国夏威夷的檀香山一带活动,主要目的是在华侨当中募集经费,发展保皇会的组织。檀香山是广东华侨聚居地,梁启超是新会人,操粤语演讲,但很多美国出生的华人听不太懂粤语,对梁的演说似懂非懂。这时,有人给梁推荐了一位祖籍广东的女孩子何蕙珍。何小姐芳龄二十,在夏威夷土生土长,是当地一所小学的教员,英语当然一流,广东话也相当流利,正是十分合适的翻译人选。梁启超是个传统观念深厚的中国人,对女人的要求首先是整洁,这位何小姐给他的第一印象却是“粗头乱服如村姑”。
显然,何蕙珍初会梁启超,并没有刻意打扮要迎合当时已是名满天下的翩翩公子。她只是抱着为同胞帮忙的普通想法,并没有其他的念头。 不料,两人一进入工作状态,马上改变了各自的看法。梁启超觉得她“目光炯炯,绝一好女子也”,且“学问见识,皆甚好,善谈国事,有丈夫气”。何蕙珍则感到,梁启超的博学、激情远远超过她的想象。当地英文报纸多有诬谤梁启超之事,而梁启超听说有不具名文章进行驳难,两人交往之后,“蕙珍携其原稿示我,秘知皆蕙珍所作也,余益感服之”。因此,两个人的感情急剧升温。
这边厢,梁启超“见其事,闻其言,觉得心中时时刻刻有此人,不知何故也”;不知不觉,“由敬重之心,生出恋爱之念来,几有不能自持。明知待人家闺秀,不应起如是念头,然不能制也。酒阑人散,终夕不能成寐。心头小鹿,忽上忽落,自顾生平二十八年,未有如此可笑之事者”。甚至憧憬起将来:“我因蕙仙得谙官话,遂以驰骋于全国;若更因蕙珍得谙习英语,将来驰骋于地球,岂非绝好之事。”那边厢,何蕙珍明明知道梁启超是有妇之夫,依然表白:“我万分敬爱梁先生。虽然,可惜敬爱而已。今生或不能相遇,愿期诸来生!但得先生赐以小像即遂心愿。”何小姐得到了梁启超的照片,回赠她亲手制作的两把当地土著用的小扇子。
何小姐并不介意委身为妾。为此她甚至请了媒人去游说,要梁启超“娶一西妇晓华语者,一面学西文,一面当翻译,岂不甚妙!”
梁启超将心事写信告诉了远在澳门的李蕙仙。他们聚少离多,书信往还是夫妇俩的乐趣所在。“我虽忙杀,然知卿闲杀闷杀,故于极忙之中,常不惜偷半夕之闲,写数纸与卿对话。”
李夫人的回信竟是要他纳蕙珍为妾,并且说“君非女子,不能说从一而终”。生育不多,子嗣太稀;长子梁思成从小身体虚弱,李蕙仙内心愧疚;加之夫妇长期不在一起,这些都是她要梁启超纳妾的原因。
然而,这桩由两人自由恋爱而生发,在何蕙珍、李蕙仙两个女人看来水到渠成的婚事,梁启超竟一口回绝。他的顾虑主要有几点:一是声誉。“我之此身,为众人所仰望,一举一动,报章登之,街巷传之,今日所为何来?”“况余今日,为国事奔走天下,一言一动,皆为万国人所观瞻,今有此事,旁人岂能谅我?”二是承诺。“我尝与同志创立一夫一妻世界会,今义不可背。”三是李蕙仙的感受。“若有新人双双偕游各国,恐卿虽贤达,亦不能无小芥蒂也。”四是不想陷蕙珍于险地。“且余今日万里亡人,头颅声价,至值十万,以一身往来险地,随时可死,今有一荆妻,尚且会少离多,不能厮守,何可更累人家好女子。”
这段即将结出果实的爱情,就这样被梁启超的理智亲手掐掉了。“发乎情,止乎礼而已”,并没有导致任何实质性的后果。作为补偿,梁启超认了何蕙珍为契妹。但作为女子一方的何蕙珍,一个“不论才华论胆略,须眉队里已无多”(梁启超语)的才女,从暗恋到表白,从结发不成到谋作妾侍,竟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可说是万念俱灰。两人临别之际,蕙珍泪眼婆娑:“先生他日维新成功后,莫忘我。但有创办女学堂之事,以一电召我,我必来。我之心惟有先生。”
奇怪的是,何蕙珍对梁启超的恋情一如既往,不改初衷,更进一步立下誓言,非梁启超则终身不嫁。十几年后,在梁的政治活动如火如荼的某一天,何蕙珍借回国观光的机会到北京探访梁启超。其时,已任中华民国司法总长的梁启超,身边除了夫人李蕙仙,还有一位健康可人的小妾王桂荃。何蕙珍曾万般谋求的妾侍之位,亦已被人占据。更令人伤心的是,梁启超只与她在总长办公室见了短短一面,并以兄妹之礼相执,对于“檀岛恋情”只字未提。在黯然神伤中,何蕙珍悄然离开北京。据说,梁夫人李蕙仙去世后,何蕙珍又到北京,欲再续前缘,而梁仍以兄妹相称,甚至“连一顿饭也不留她吃”。是梁启超信守道统,还是世人所谓薄幸,总之是令人唏嘘不已。
李蕙仙要梁启超将何蕙珍纳为妾侍,梁启超终未接受。可怜何蕙珍痴情不改,终生未嫁。后来梁启超再度回绝何蕙珍,或许是因为他有了另一位夫人王桂荃。
王桂荃于1904年在日本生下梁家二儿子思永,据此推断,梁启超与王桂荃的私情应该发生在其由美返日,且李蕙仙携王桂荃赴日团聚的1903年前后。
王桂荃(1886年—1968年),原名王来喜,祖籍四川广元县,自小被卖到贵州省贵筑县李京兆—— 也就是梁夫人李蕙仙娘家的府中为婢女。李京兆以“来喜”名字太俗气,为她改名桂荃。李蕙仙回贵州娘家省亲时,见她极为温顺,兼十分勤力,就把她带到北京作自己的贴身婢女。
王桂荃属于典型的川中女子,中等身材,圆脸,面目姣好。王桂荃目不识丁,却博得梁启超的极大好感,一个重要原因是,王出身农家,不失天真烂漫。相比李蕙仙虚弱的体质,王桂荃健康可人;李蕙仙脾气较为急躁,而王桂荃的性情却极为温顺。梁启超在北京时,王桂荃还未成年;在日本与王桂荃重逢,她已是十六七岁的少女。在她对梁氏生活无微不至的照顾中,两人产生感情是自然而然的事。
大约1901年前后,梁启超在给长女思顺(1893年—1966年,梁启超信中常称她为“大宝贝”)的信中首次提到“王姑娘”,也就是王桂荃,因为王比思顺年长七岁。不久,“王姑娘”变成了“王姨”,称谓的改变,是梁王关系实质变化的表现。
梁启超提倡一夫一妻制,而李蕙仙也曾创办女学,主编《女学报》,倡导男女平权。两个人都清楚,梁启超的私情,显然不便以纳妾的方式公开。不过,对于王桂荃身份的变化,夫妇俩似乎心照不宣:在外,王桂荃仍是婢女;在家,王桂荃是小妾。梁启超在家中对王桂荃以“桂妹”相称,子女则称李蕙仙为妈,称王桂荃为娘。
此后,王桂荃先后生下思忠(1907年—1932年)、思达(1912年—2001年),思懿(女,1914年—1980年)、思宁(1916年—2006年)、思礼(1924年—2016年);而李蕙仙则生下思庄(1908年—1986年)。如此,在长大成人的九位子女之中,三位为李蕙仙所生,六位为王桂荃所出。还有三个不幸夭折的子女思达、思广、思同,不知出自哪一位夫人。
李蕙仙还在时,因为王桂荃在梁家不明不白的身份,梁启超很担心子女们与王桂荃相处不睦。梁启超与长女梁思順感情最为深厚,无话不谈。为此,他特别交待在加拿大读书的思顺说:“她(王桂荃)也是我们家庭极重要的人物。她很能伺候我,分你们许多责任。你不妨常常写信给她,令她欢喜。” 民国五年,梁启超逃出北京反抗袁世凯实行帝制,袁在全国通缉梁,一时风声十分紧张。梁为安全起见,对饮食特别小心,他叫家人遣送王桂荃随他奔走,照应他的生活起居,表示“非王姨司我饮食不可”,并对同党蔡锷说:“惟小妾执炊……吾自信危害决不能及我。”对王桂荃的爱护与信任溢于言表。这也是梁启超第一次在外人面前承认王桂荃的小妾地位,不过也只是在给挚友的信中承认而已。
20世纪20年代初,梁启超决定定居天津。1924年,位于天津意大利租界的饮冰室(源自《庄子》:“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欤?”)落成。梁夫人李蕙仙却在这个时候不幸逝世。
当时,梁家子女除梁思顺已成家远游(其丈夫周希哲是外交家),其余孩子,梁思成24岁,梁启忠18岁,梁思庄17岁,梁思达13岁,梁思懿11岁,梁思宁9岁,梁思礼才出生。在饮冰室的日子,是梁启超颠沛流离一生中难得的平静时光。他一边调养身体,著书立说,一边安享天伦之乐。
令梁启超无比欣慰的是,子女们与王姨关系特別亲。李蕙仙病逝后,王桂荃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中心。在饮冰室这个大家庭,“王姨”是全家感情凝聚的核心,“每日晚饭,都是王姨亲做。”孩子们喜欢待在她的房间,这里成为全家最快乐的地方。
王桂荃对所有子女一视同仁,十分关爱;有时对李蕙仙所出子女之照顾,甚至超过自己所生子女。这一点,梁思成、梁思庄后来的回忆中多有反映。
梁思庄10岁时曾染上白喉,而此时,王桂荃亲生女儿也染上白喉。王桂荃日夜守在思庄身旁,精心照料,思庄转危为安,她的亲生女儿却不幸夭折。梁思庄对这位“娘”的感情甚至胜过亲妈,她的女儿吴荔明也是由王桂荃一手带大的。
1928年梁思成林徽因结婚,“王姨天天兴高采烈地打扮新房,现在竟将旧房子全部粉饰一新,全家人沾新人的光”。
梁思成回忆说:“(娘)是个毅力坚强的人。除了操持一大家人的吃穿,她还每天督促孩子们的学习……对于子女的早期教育,应归功于这个普通的‘娘’。梁启超能写出这么多的著作,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娘给他创造了一个和睦安定的家庭……而她自己对我妈和我爹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对我妈更是处处委曲求全。她是一个头脑清醒、有见地、有才能,既富有感情又十分理智的善良的人,可惜生在旧社会。”
有意思的是,梁思永的妻子李福曼是李蕙仙的侄女。李福曼11岁就来到梁家,与梁思庄同时就读于天津中西女中。梁思永与李福曼从小一块长大,青梅竹马。思永出国留学之前,李蕙仙就说,“福曼是我们家的人了!”
梁启超晚年饱受血尿之苦。1926年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以肾病为由施行手术,切除了其右肾,血尿之病有所好转,但未根治。血尿之病,最忌刺激,可是时局动荡,子女一个个出国留学。在这不断的刺激和病情恶化之中,王桂荃始终寸步不离地陪护着他。“我自从出了协和,回到天津以来,每天在起居饮食上十二分注意,食品全由王姨亲手调理。”“我自出了协和以来……拿家里当医院,王姨当看护,严格地从起居饮食上调养。”
1929年梁启超去世,王桂荃成为全家的精神支柱和饮冰室的坚定守护者。
在梁启超的两位夫人中,李蕙仙“厚于同情心,而意志坚强,遇事果断。训儿女以义方,不为姑息”。王桂荃温和乐观的性格对于梁家子女的教育是很好的弥补。梁启超一生颠沛流离,中年以前或到处奔波,或流亡国外,子女教育多仰赖书信。现在留存下来的四百多封书信中,梁启超致儿女书信成为很好的家庭教育样本,《梁启超家书》《梁启超教子家书》等书一版再版。晚年在饮冰室,梁启超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工作和撰述,跟子女相处最多的还是王桂荃。
梁家九个子女,个个学有所成,除了长女思顺较早离家赴日本求学,其余子女教育多赖王桂荃课督并言传身教。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礼先后赴美国、加拿大入读名校,学成归国后,思成、思永为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思礼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一门三院士,可说极为罕见;思忠为十九路军炮兵上校,思庄为图书馆学家。思达、思懿、思宁分别就读于南开大学和燕京大学,思达成为经济史学家,思懿、思宁先后参加革命,思懿曾任中国红十字会外联部副部长。
1924年起,随着梁家子女长大成人,不断离开饮冰室,王桂荃感到了孤独。1941年,18岁的小儿子梁思礼赴美留学,王桂荃成了留守饮冰室的最后一人。惟有一只小白猫,成为她的“老伴”。由于没有经济来源,王桂荃不得不将饮冰室书房(里面保存着梁启超的遗物和藏书)之外的其他部分出租。1950年,王桂荃以“梁氏亲属会”名义,将饮冰室卖给政府。之后,她搬到北京与子女住在一起。1968年,王桂荃在北京去世,享年83岁。
1995年春天一个偶然机会,我在西山的北京植物园发现梁启超墓园。墓园静静地避处在植物园的东北角。当我们从滚滚人流慢慢寻访到这一处角落时,颇有超凡脱俗之感。墓园空落落的,几声鸟鸣伴着几个清洁女工在此小憩,对我们几个不速之客表示十分惊奇,可见即使平时这里也难见几个游客。
梁家墓园葬着梁启超、梁夫人李蕙仙、次女梁思庄(1986年在北京逝世)、三子梁思忠(1932年淞滬抗战以炮兵上校之职为国殉难),以及梁启超的胞弟,中年以后一直与梁家在京同住的梁启雄。令我万分惊奇的是,在“先考任公府暨先妣李太夫人墓”,也就是梁启超、李蕙仙夫妇合葬墓的侧面立有一个崭新的小小墓碑,上刻“王夫人之墓”五个字,碑后刻了王桂荃的籍贯、生卒年(生年不详,以问号代),此外,另无他字。立碑日期为1995年4月,也就是说是我们到此前不久才立的。梁家子女还特意在墓园种下一棵“母亲树”,以纪念他们心目中这位伟大的母亲。
在王桂荃死后27年,她的子女总算为她争取到了一个从夫人的名分。在这个小小的静静的墓园里,李蕙仙是“太夫人”,她是“夫人”。也许名分并非她生前欲取,但身后仍能陪伴在她钟爱的梁启超身边,相信也曾是她的一个愿望。
我无意中访寻到梁启超墓园之前,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中国的正史,对于名人的私生活一向很少述及,何况像梁启超这样的躲躲闪闪的爱情。但对于王桂荃这样一个不计较名利得失,把一生奉献给梁启超的伟大女性,却是太过不公平。梁启超一生著述逾一千四百余万言,除了他超人的天赋,我们不该忘了李蕙仙、王桂荃这两位伟人背后的女性。
2016年4月14日,梁思礼院士去世。梁家第二代谢幕。
(选自《同舟共进》2019年第12期)
家事国事天下事。任公以天下为己任,一生事功为人传颂,而他家“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故事也渐为人所知。
京城闺秀
梁启超九岁中秀才,已有神童之誉。又写得一手好字,文章文理颇通,且诗文并举,文名早早地播传到广州城。光绪十五年(1889年)梁启超赴省城参加乡试,以第八名中试,年仅17岁。同榜中试者,有三水梁士诒(燕孙,民国交通系元老)、番禺汪兆镛(憬吾,文化名人,汪精卫是其同父异母弟弟)等53人,梁启超最为年幼。广东名士梁鼎芬(节菴,1859年—1919年)说:“是科得士至多,为吾乡数十科所未有云。”这批士子后来皆成知名之士,或于政事,或于学术,各有成就。
这次乡试的主考官是刑部侍郎李端棻(苾园),副考官是福建人翰林院修撰王可庄(仁堪)。李、王二人对梁启超的文名早有所知,考场上见他虽小小年纪,而举止落落大方,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以为日后必有成就。
李端棻有个堂妹名李蕙仙(1869年—1924年),比梁启超年长四岁。李蕙仙出生在贵州省贵筑县,父亲京兆公(朝仪),家世“累代清门,家学劭茂”,为当地名门。她很小时就随堂兄到了北京,在偏僻之地的小户人家和京城的官宦人家都生活过,因此既有小家碧玉的灵秀,亦兼有大家闺秀的风范。李氏兄妹年龄相差近20岁,长兄如父,李蕙仙自小跟堂兄在北京长大,一切唯堂兄之命是从。或许是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又或许是缘分未到,总之,知书达礼、长相清秀的李蕙仙虽已虚龄19,仍待字闺中。李端棻看准梁启超日后必有远大前程,决定不顾梁的门第出身,要将堂妹许配给他。主意已定,李端棻请王可庄为之说媒。不料,王可庄亦有意将梁启超收为乘龙快婿。两人一样的心思,一旦揭穿,乃相顾而笑。王可庄的千金远在福建,李蕙仙这次却神差鬼使随堂兄到了粤省。考虑到李端棻的朝廷地位和为堂妹出阁的急切心情,王可庄决定放弃竞争,玉成这桩婚事。
对于这桩飞来的婚姻,梁启超的父亲莲涧公初“以寒素之家,齐大非偶,辞不敢受”相拒,但李端棻爱才心切,一再表示:“予固知启超寒士,但此子终非池中物,飞黄腾达,自指顾间事耳。予第物色人才,勿以贫富介之。且予知予女弟固深明大义者,故敢为之主婚,毋却也。”
“贾生正年少,迭荡上天门。”(康有为诗句)对于偏居一隅却抱负远大的梁启超而言,李端棻无疑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向美好前程的大门。
与李蕙仙的婚姻,成了梁启超一生的重大转折。光绪十六年(1890年),梁启超入京会试,虽未考中进士,但李端棻坚信自己的选择,仍然让堂妹与梁启超正式订婚。1891年10月,梁启超入京与李蕙仙完婚,小两口寓居北京宣南永先寺西街之新会会馆。梁夫人李蕙仙长得娇小灵秀,说得一口标准的北京官话。两年前在广州,她怀着少女的羞涩之心,已偷偷地躲在帘后看过梁启超,对他的学识与风度由衷地满意。住惯了北京城,听惯了悦耳的京腔,因此她首先以大姐姐般的姿态纠正梁启超的粤味官话,使梁启超适应京城各种场合的应酬。
也不知道是李端棻影响了梁启超,还是梁启超影响了李端棻,在梁启超醉心于维新政治之时,李端棻是他最为坚定的政治盟友之一。因保举康有为有功,光绪皇帝拔擢他为礼部尚书。光绪下诏变法之后,他向光绪上了《请推广学校折》,提出设立新式学堂,培养大批人才,建立图书馆,向国外派遣留学生等举措。京师大学堂成为最早的受益者,北京大学校史馆的开篇就是这个奏折。百日维新失败后,李端棻受到牵连,被慈禧太后投入狱中,远戍新疆。对于这段历史,梁启超曾十分感慨地说:“二品以上大臣,言新政者一人而已。”并且感激地称自己“饮食教诲于公者且十年”。
李端棻1901年因病被赦免回到故乡贵阳,晚年在家乡兴资助学,成为贵州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死后谥“光禄大夫”。
檀岛恋情
与李蕙仙的结合是一段相当美满的婚姻,郎才女貌,琴瑟合鸣。唯一的遗憾是梁启超极为忙碌,1893后回粤追随老师康有为,任广州万木草堂学长;1895年入京与康有为一起发动公车上书;1896年赴上海任《时务报》主笔;1897年应湖南巡抚陈宝箴之邀,在长沙主讲时务学堂。1898年百日维新失败,康梁受到全国通缉,梁启超流亡日本,李夫人也避居澳门,天各一方。梁启超曾负疚地对夫人说,“与卿相居十年,分携之日,十居八九。”梁启超一時高光一时至暗的跌宕人生,致使小两口聚少离多,这也可能是梁夫人李蕙仙生育较少的一个原因。结婚第三年,李蕙仙生下长女梁思顺(令娴),其后,直至第十年(1901年)才产下长子梁思成。十年只生育一对儿女,在封建时代是很少有的。因此,李蕙仙内心萌生了为梁启超纳妾的念头。
事实上,作为长年在外的“血性男子”(梁启超自谓),虽然“风云气多,儿女情少”,但梁启超还是有过几次“艳遇”的。据他自己写给李蕙仙的信中坦白:“稍愧者在京一次,在东(京)一次耳。”随着在海外滞留时间越来越长,梁启超遇到了一个真正令他心动的女子。
1900年,梁启超在美国夏威夷的檀香山一带活动,主要目的是在华侨当中募集经费,发展保皇会的组织。檀香山是广东华侨聚居地,梁启超是新会人,操粤语演讲,但很多美国出生的华人听不太懂粤语,对梁的演说似懂非懂。这时,有人给梁推荐了一位祖籍广东的女孩子何蕙珍。何小姐芳龄二十,在夏威夷土生土长,是当地一所小学的教员,英语当然一流,广东话也相当流利,正是十分合适的翻译人选。梁启超是个传统观念深厚的中国人,对女人的要求首先是整洁,这位何小姐给他的第一印象却是“粗头乱服如村姑”。
显然,何蕙珍初会梁启超,并没有刻意打扮要迎合当时已是名满天下的翩翩公子。她只是抱着为同胞帮忙的普通想法,并没有其他的念头。 不料,两人一进入工作状态,马上改变了各自的看法。梁启超觉得她“目光炯炯,绝一好女子也”,且“学问见识,皆甚好,善谈国事,有丈夫气”。何蕙珍则感到,梁启超的博学、激情远远超过她的想象。当地英文报纸多有诬谤梁启超之事,而梁启超听说有不具名文章进行驳难,两人交往之后,“蕙珍携其原稿示我,秘知皆蕙珍所作也,余益感服之”。因此,两个人的感情急剧升温。
这边厢,梁启超“见其事,闻其言,觉得心中时时刻刻有此人,不知何故也”;不知不觉,“由敬重之心,生出恋爱之念来,几有不能自持。明知待人家闺秀,不应起如是念头,然不能制也。酒阑人散,终夕不能成寐。心头小鹿,忽上忽落,自顾生平二十八年,未有如此可笑之事者”。甚至憧憬起将来:“我因蕙仙得谙官话,遂以驰骋于全国;若更因蕙珍得谙习英语,将来驰骋于地球,岂非绝好之事。”那边厢,何蕙珍明明知道梁启超是有妇之夫,依然表白:“我万分敬爱梁先生。虽然,可惜敬爱而已。今生或不能相遇,愿期诸来生!但得先生赐以小像即遂心愿。”何小姐得到了梁启超的照片,回赠她亲手制作的两把当地土著用的小扇子。
何小姐并不介意委身为妾。为此她甚至请了媒人去游说,要梁启超“娶一西妇晓华语者,一面学西文,一面当翻译,岂不甚妙!”
梁启超将心事写信告诉了远在澳门的李蕙仙。他们聚少离多,书信往还是夫妇俩的乐趣所在。“我虽忙杀,然知卿闲杀闷杀,故于极忙之中,常不惜偷半夕之闲,写数纸与卿对话。”
李夫人的回信竟是要他纳蕙珍为妾,并且说“君非女子,不能说从一而终”。生育不多,子嗣太稀;长子梁思成从小身体虚弱,李蕙仙内心愧疚;加之夫妇长期不在一起,这些都是她要梁启超纳妾的原因。
然而,这桩由两人自由恋爱而生发,在何蕙珍、李蕙仙两个女人看来水到渠成的婚事,梁启超竟一口回绝。他的顾虑主要有几点:一是声誉。“我之此身,为众人所仰望,一举一动,报章登之,街巷传之,今日所为何来?”“况余今日,为国事奔走天下,一言一动,皆为万国人所观瞻,今有此事,旁人岂能谅我?”二是承诺。“我尝与同志创立一夫一妻世界会,今义不可背。”三是李蕙仙的感受。“若有新人双双偕游各国,恐卿虽贤达,亦不能无小芥蒂也。”四是不想陷蕙珍于险地。“且余今日万里亡人,头颅声价,至值十万,以一身往来险地,随时可死,今有一荆妻,尚且会少离多,不能厮守,何可更累人家好女子。”
这段即将结出果实的爱情,就这样被梁启超的理智亲手掐掉了。“发乎情,止乎礼而已”,并没有导致任何实质性的后果。作为补偿,梁启超认了何蕙珍为契妹。但作为女子一方的何蕙珍,一个“不论才华论胆略,须眉队里已无多”(梁启超语)的才女,从暗恋到表白,从结发不成到谋作妾侍,竟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可说是万念俱灰。两人临别之际,蕙珍泪眼婆娑:“先生他日维新成功后,莫忘我。但有创办女学堂之事,以一电召我,我必来。我之心惟有先生。”
奇怪的是,何蕙珍对梁启超的恋情一如既往,不改初衷,更进一步立下誓言,非梁启超则终身不嫁。十几年后,在梁的政治活动如火如荼的某一天,何蕙珍借回国观光的机会到北京探访梁启超。其时,已任中华民国司法总长的梁启超,身边除了夫人李蕙仙,还有一位健康可人的小妾王桂荃。何蕙珍曾万般谋求的妾侍之位,亦已被人占据。更令人伤心的是,梁启超只与她在总长办公室见了短短一面,并以兄妹之礼相执,对于“檀岛恋情”只字未提。在黯然神伤中,何蕙珍悄然离开北京。据说,梁夫人李蕙仙去世后,何蕙珍又到北京,欲再续前缘,而梁仍以兄妹相称,甚至“连一顿饭也不留她吃”。是梁启超信守道统,还是世人所谓薄幸,总之是令人唏嘘不已。
“王姨”成为全家的精神支柱
李蕙仙要梁启超将何蕙珍纳为妾侍,梁启超终未接受。可怜何蕙珍痴情不改,终生未嫁。后来梁启超再度回绝何蕙珍,或许是因为他有了另一位夫人王桂荃。
王桂荃于1904年在日本生下梁家二儿子思永,据此推断,梁启超与王桂荃的私情应该发生在其由美返日,且李蕙仙携王桂荃赴日团聚的1903年前后。
王桂荃(1886年—1968年),原名王来喜,祖籍四川广元县,自小被卖到贵州省贵筑县李京兆—— 也就是梁夫人李蕙仙娘家的府中为婢女。李京兆以“来喜”名字太俗气,为她改名桂荃。李蕙仙回贵州娘家省亲时,见她极为温顺,兼十分勤力,就把她带到北京作自己的贴身婢女。
王桂荃属于典型的川中女子,中等身材,圆脸,面目姣好。王桂荃目不识丁,却博得梁启超的极大好感,一个重要原因是,王出身农家,不失天真烂漫。相比李蕙仙虚弱的体质,王桂荃健康可人;李蕙仙脾气较为急躁,而王桂荃的性情却极为温顺。梁启超在北京时,王桂荃还未成年;在日本与王桂荃重逢,她已是十六七岁的少女。在她对梁氏生活无微不至的照顾中,两人产生感情是自然而然的事。
大约1901年前后,梁启超在给长女思顺(1893年—1966年,梁启超信中常称她为“大宝贝”)的信中首次提到“王姑娘”,也就是王桂荃,因为王比思顺年长七岁。不久,“王姑娘”变成了“王姨”,称谓的改变,是梁王关系实质变化的表现。
梁启超提倡一夫一妻制,而李蕙仙也曾创办女学,主编《女学报》,倡导男女平权。两个人都清楚,梁启超的私情,显然不便以纳妾的方式公开。不过,对于王桂荃身份的变化,夫妇俩似乎心照不宣:在外,王桂荃仍是婢女;在家,王桂荃是小妾。梁启超在家中对王桂荃以“桂妹”相称,子女则称李蕙仙为妈,称王桂荃为娘。
此后,王桂荃先后生下思忠(1907年—1932年)、思达(1912年—2001年),思懿(女,1914年—1980年)、思宁(1916年—2006年)、思礼(1924年—2016年);而李蕙仙则生下思庄(1908年—1986年)。如此,在长大成人的九位子女之中,三位为李蕙仙所生,六位为王桂荃所出。还有三个不幸夭折的子女思达、思广、思同,不知出自哪一位夫人。
李蕙仙还在时,因为王桂荃在梁家不明不白的身份,梁启超很担心子女们与王桂荃相处不睦。梁启超与长女梁思順感情最为深厚,无话不谈。为此,他特别交待在加拿大读书的思顺说:“她(王桂荃)也是我们家庭极重要的人物。她很能伺候我,分你们许多责任。你不妨常常写信给她,令她欢喜。” 民国五年,梁启超逃出北京反抗袁世凯实行帝制,袁在全国通缉梁,一时风声十分紧张。梁为安全起见,对饮食特别小心,他叫家人遣送王桂荃随他奔走,照应他的生活起居,表示“非王姨司我饮食不可”,并对同党蔡锷说:“惟小妾执炊……吾自信危害决不能及我。”对王桂荃的爱护与信任溢于言表。这也是梁启超第一次在外人面前承认王桂荃的小妾地位,不过也只是在给挚友的信中承认而已。
20世纪20年代初,梁启超决定定居天津。1924年,位于天津意大利租界的饮冰室(源自《庄子》:“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欤?”)落成。梁夫人李蕙仙却在这个时候不幸逝世。
当时,梁家子女除梁思顺已成家远游(其丈夫周希哲是外交家),其余孩子,梁思成24岁,梁启忠18岁,梁思庄17岁,梁思达13岁,梁思懿11岁,梁思宁9岁,梁思礼才出生。在饮冰室的日子,是梁启超颠沛流离一生中难得的平静时光。他一边调养身体,著书立说,一边安享天伦之乐。
令梁启超无比欣慰的是,子女们与王姨关系特別亲。李蕙仙病逝后,王桂荃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中心。在饮冰室这个大家庭,“王姨”是全家感情凝聚的核心,“每日晚饭,都是王姨亲做。”孩子们喜欢待在她的房间,这里成为全家最快乐的地方。
王桂荃对所有子女一视同仁,十分关爱;有时对李蕙仙所出子女之照顾,甚至超过自己所生子女。这一点,梁思成、梁思庄后来的回忆中多有反映。
梁思庄10岁时曾染上白喉,而此时,王桂荃亲生女儿也染上白喉。王桂荃日夜守在思庄身旁,精心照料,思庄转危为安,她的亲生女儿却不幸夭折。梁思庄对这位“娘”的感情甚至胜过亲妈,她的女儿吴荔明也是由王桂荃一手带大的。
1928年梁思成林徽因结婚,“王姨天天兴高采烈地打扮新房,现在竟将旧房子全部粉饰一新,全家人沾新人的光”。
梁思成回忆说:“(娘)是个毅力坚强的人。除了操持一大家人的吃穿,她还每天督促孩子们的学习……对于子女的早期教育,应归功于这个普通的‘娘’。梁启超能写出这么多的著作,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娘给他创造了一个和睦安定的家庭……而她自己对我妈和我爹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对我妈更是处处委曲求全。她是一个头脑清醒、有见地、有才能,既富有感情又十分理智的善良的人,可惜生在旧社会。”
有意思的是,梁思永的妻子李福曼是李蕙仙的侄女。李福曼11岁就来到梁家,与梁思庄同时就读于天津中西女中。梁思永与李福曼从小一块长大,青梅竹马。思永出国留学之前,李蕙仙就说,“福曼是我们家的人了!”
梁启超晚年饱受血尿之苦。1926年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以肾病为由施行手术,切除了其右肾,血尿之病有所好转,但未根治。血尿之病,最忌刺激,可是时局动荡,子女一个个出国留学。在这不断的刺激和病情恶化之中,王桂荃始终寸步不离地陪护着他。“我自从出了协和,回到天津以来,每天在起居饮食上十二分注意,食品全由王姨亲手调理。”“我自出了协和以来……拿家里当医院,王姨当看护,严格地从起居饮食上调养。”
1929年梁启超去世,王桂荃成为全家的精神支柱和饮冰室的坚定守护者。
在梁启超的两位夫人中,李蕙仙“厚于同情心,而意志坚强,遇事果断。训儿女以义方,不为姑息”。王桂荃温和乐观的性格对于梁家子女的教育是很好的弥补。梁启超一生颠沛流离,中年以前或到处奔波,或流亡国外,子女教育多仰赖书信。现在留存下来的四百多封书信中,梁启超致儿女书信成为很好的家庭教育样本,《梁启超家书》《梁启超教子家书》等书一版再版。晚年在饮冰室,梁启超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工作和撰述,跟子女相处最多的还是王桂荃。
梁家九个子女,个个学有所成,除了长女思顺较早离家赴日本求学,其余子女教育多赖王桂荃课督并言传身教。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礼先后赴美国、加拿大入读名校,学成归国后,思成、思永为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思礼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一门三院士,可说极为罕见;思忠为十九路军炮兵上校,思庄为图书馆学家。思达、思懿、思宁分别就读于南开大学和燕京大学,思达成为经济史学家,思懿、思宁先后参加革命,思懿曾任中国红十字会外联部副部长。
1924年起,随着梁家子女长大成人,不断离开饮冰室,王桂荃感到了孤独。1941年,18岁的小儿子梁思礼赴美留学,王桂荃成了留守饮冰室的最后一人。惟有一只小白猫,成为她的“老伴”。由于没有经济来源,王桂荃不得不将饮冰室书房(里面保存着梁启超的遗物和藏书)之外的其他部分出租。1950年,王桂荃以“梁氏亲属会”名义,将饮冰室卖给政府。之后,她搬到北京与子女住在一起。1968年,王桂荃在北京去世,享年83岁。
伟人背后
1995年春天一个偶然机会,我在西山的北京植物园发现梁启超墓园。墓园静静地避处在植物园的东北角。当我们从滚滚人流慢慢寻访到这一处角落时,颇有超凡脱俗之感。墓园空落落的,几声鸟鸣伴着几个清洁女工在此小憩,对我们几个不速之客表示十分惊奇,可见即使平时这里也难见几个游客。
梁家墓园葬着梁启超、梁夫人李蕙仙、次女梁思庄(1986年在北京逝世)、三子梁思忠(1932年淞滬抗战以炮兵上校之职为国殉难),以及梁启超的胞弟,中年以后一直与梁家在京同住的梁启雄。令我万分惊奇的是,在“先考任公府暨先妣李太夫人墓”,也就是梁启超、李蕙仙夫妇合葬墓的侧面立有一个崭新的小小墓碑,上刻“王夫人之墓”五个字,碑后刻了王桂荃的籍贯、生卒年(生年不详,以问号代),此外,另无他字。立碑日期为1995年4月,也就是说是我们到此前不久才立的。梁家子女还特意在墓园种下一棵“母亲树”,以纪念他们心目中这位伟大的母亲。
在王桂荃死后27年,她的子女总算为她争取到了一个从夫人的名分。在这个小小的静静的墓园里,李蕙仙是“太夫人”,她是“夫人”。也许名分并非她生前欲取,但身后仍能陪伴在她钟爱的梁启超身边,相信也曾是她的一个愿望。
我无意中访寻到梁启超墓园之前,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中国的正史,对于名人的私生活一向很少述及,何况像梁启超这样的躲躲闪闪的爱情。但对于王桂荃这样一个不计较名利得失,把一生奉献给梁启超的伟大女性,却是太过不公平。梁启超一生著述逾一千四百余万言,除了他超人的天赋,我们不该忘了李蕙仙、王桂荃这两位伟人背后的女性。
2016年4月14日,梁思礼院士去世。梁家第二代谢幕。
(选自《同舟共进》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