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手机通讯簿里有个特殊的称谓:私家车柳先生。
从老家到市区有一批专门载客拉活儿的私家车,俗称“黑的”。司机往往都是年轻人,我们称他们“师傅”。但这个柳先生坚持不让我们叫他师傅,而是自称“柳先生”。
他的车也很特别。一辆10万块的广本,被他擦得锃亮,夏天还在车里挂了窗帘和防晒垫,车内放着平安符和香水挂饰,整得有点花哨。
柳先生经常用手指关节轻叩着他的车反问我们:“你看这哪里像是‘黑的’?”
不过是不是“黑的”可不是他说了算,每逢交警临检他还是很紧张。柳先生也有自己的一套,就是乘客上车后他就跟人热络地聊天,当交警问起来时,一车的乘客都变成了他的朋友。“我载朋友回去,也不行吗?”几次顺利通关后,柳先生有点得意。
柳先生今年48岁,黑黑壮壮的,家有一儿一女,一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两个书包,很沉啊!”每一个坐过柳先生车的人都对他的家底了如指掌,比如他刚开始拉活儿的时候曾被小年轻们驱逐排挤,到了孩子快交学费的时候他如何起早贪黑地跑生意,他的房子买在哪里首付多少房贷多少。
同样,在柳先生的头脑里,也有一个记事本。他常拉的老顾客的电话号码他几乎会背。还有哪个人经常跑律师事务所正在闹离婚,哪个人一大早搭他车去医院得的是什么病,哪个人开了茶叶店发了财。各种狗血各种八卦都在柳先生的脑海里存着。所以坐柳先生的车,一路上津津有味地听八卦,乐趣颇多。
除了能聊善侃,柳先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服务到家。其余的私家车碰上远一点的都不去或是要加钱,但是柳先生多远都会免费去接,并且在楼下一等就二三十分钟,一句怨言都没有,远远看到你他还下车开车门,帮忙提行李,做足了VIP的服务。“没办法,做這行的竞争也激烈,要服务好你们才会继续坐我的车。”
我是柳先生的常客,有一次和他约好的时间他没空去,我托他帮忙联系一个“同行”载我们。不过那个年轻的小伙子嫌我们居住的地方比较远,在路上让我们下车打的。我憋了一肚子气。没想到当天晚上柳先生还特意打电话来询问情况,再三道歉。弄得我反倒不好意思了。
后来我因为工作调动,很少再回老家了,自然也就没再乘坐柳先生的私家车。有一天晚上突然接到柳先生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他吞吞吐吐的,似乎犹豫了很久,绕了一圈才问,是不是他哪里做得不好,为什么这么久都没坐他的车了?我解释了一下缘由,柳先生马上如释重负。“有空再坐我的车,你的小孩上幼儿园了吗?我很久没看到她了!”
后来有几次联系他,但他因为业务繁忙,只能介绍给别人来接活儿。从别人的口中得知,柳先生现在俨然成了片区老大。因为交警严打, “黑的”几乎没生意,而柳先生的活儿却多得接不完,坐在家里就电话响个不停。
再坐上柳先生的车,已经隔了近一年。柳先生依旧是穿着整洁的衬衫和西裤,头发梳得光溜溜,车擦得锃亮。那天下着大雨,柳先生远远就打着伞在小区门口等我们,一手接过行李,一边大声地喊着我女儿的乳名,仿佛久未见面的老友。在车上,柳先生有点羞涩地告诉我,他的女儿毕业了,正在找工作,儿子也刚考上大学。他买了辆“豪车”,不敢开出来,怕同行嫉妒。
“现在我一天只跑两趟,而且非常要好的老顾客我才拉,年纪大了,晚上都在家里休息,早上也是很晚才出来。“柳先生说,走亲访友时他就开“豪车”,这辆拉活儿的车他不开。“坐在这辆车上,就想起是在赚钱谋生,心理压力很大,轻松不起来。”
在那辆价值三十多万的“豪车”上,柳先生完成了他的人生逆袭。
从老家到市区有一批专门载客拉活儿的私家车,俗称“黑的”。司机往往都是年轻人,我们称他们“师傅”。但这个柳先生坚持不让我们叫他师傅,而是自称“柳先生”。
他的车也很特别。一辆10万块的广本,被他擦得锃亮,夏天还在车里挂了窗帘和防晒垫,车内放着平安符和香水挂饰,整得有点花哨。
柳先生经常用手指关节轻叩着他的车反问我们:“你看这哪里像是‘黑的’?”
不过是不是“黑的”可不是他说了算,每逢交警临检他还是很紧张。柳先生也有自己的一套,就是乘客上车后他就跟人热络地聊天,当交警问起来时,一车的乘客都变成了他的朋友。“我载朋友回去,也不行吗?”几次顺利通关后,柳先生有点得意。
柳先生今年48岁,黑黑壮壮的,家有一儿一女,一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两个书包,很沉啊!”每一个坐过柳先生车的人都对他的家底了如指掌,比如他刚开始拉活儿的时候曾被小年轻们驱逐排挤,到了孩子快交学费的时候他如何起早贪黑地跑生意,他的房子买在哪里首付多少房贷多少。
同样,在柳先生的头脑里,也有一个记事本。他常拉的老顾客的电话号码他几乎会背。还有哪个人经常跑律师事务所正在闹离婚,哪个人一大早搭他车去医院得的是什么病,哪个人开了茶叶店发了财。各种狗血各种八卦都在柳先生的脑海里存着。所以坐柳先生的车,一路上津津有味地听八卦,乐趣颇多。
除了能聊善侃,柳先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服务到家。其余的私家车碰上远一点的都不去或是要加钱,但是柳先生多远都会免费去接,并且在楼下一等就二三十分钟,一句怨言都没有,远远看到你他还下车开车门,帮忙提行李,做足了VIP的服务。“没办法,做這行的竞争也激烈,要服务好你们才会继续坐我的车。”
我是柳先生的常客,有一次和他约好的时间他没空去,我托他帮忙联系一个“同行”载我们。不过那个年轻的小伙子嫌我们居住的地方比较远,在路上让我们下车打的。我憋了一肚子气。没想到当天晚上柳先生还特意打电话来询问情况,再三道歉。弄得我反倒不好意思了。
后来我因为工作调动,很少再回老家了,自然也就没再乘坐柳先生的私家车。有一天晚上突然接到柳先生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他吞吞吐吐的,似乎犹豫了很久,绕了一圈才问,是不是他哪里做得不好,为什么这么久都没坐他的车了?我解释了一下缘由,柳先生马上如释重负。“有空再坐我的车,你的小孩上幼儿园了吗?我很久没看到她了!”
后来有几次联系他,但他因为业务繁忙,只能介绍给别人来接活儿。从别人的口中得知,柳先生现在俨然成了片区老大。因为交警严打, “黑的”几乎没生意,而柳先生的活儿却多得接不完,坐在家里就电话响个不停。
再坐上柳先生的车,已经隔了近一年。柳先生依旧是穿着整洁的衬衫和西裤,头发梳得光溜溜,车擦得锃亮。那天下着大雨,柳先生远远就打着伞在小区门口等我们,一手接过行李,一边大声地喊着我女儿的乳名,仿佛久未见面的老友。在车上,柳先生有点羞涩地告诉我,他的女儿毕业了,正在找工作,儿子也刚考上大学。他买了辆“豪车”,不敢开出来,怕同行嫉妒。
“现在我一天只跑两趟,而且非常要好的老顾客我才拉,年纪大了,晚上都在家里休息,早上也是很晚才出来。“柳先生说,走亲访友时他就开“豪车”,这辆拉活儿的车他不开。“坐在这辆车上,就想起是在赚钱谋生,心理压力很大,轻松不起来。”
在那辆价值三十多万的“豪车”上,柳先生完成了他的人生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