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觉醒的壮歌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y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最后的两个十年,是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萌发、女性形象繁多、女性话语猛增的特殊时期,涌现出了众多关注女性问题、女性处境和女性命运的女性作家,王安忆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位。自她凭短篇小说《雨,沙沙沙》中的纯真少女“雯雯”形象进入文坛之后,连续推出了作品《命运》《广阔天地的一角》《幻影》《一个少女的烦恼》和《当长笛solo的时候》等女性小说而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其后,女性写作、欲望写作就一直成为王安忆身上撕不下的标签,她本人也因作品主题涉及女性欲望而备受争议。但从王安忆的艺术作品来看,她在女性意识书写方面所呈现出的特殊性,确实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切入点。
  一、王安忆及其女性意识小说的文学价值
  女性意識是女性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对自身存在的体认与观照。女性作家是女性文学的关键基础,女性文学的繁荣则是女性意识突显的重要表象。伴随着思想解放,“人道主义”思潮再次兴起,承续“五四”传统,女性意识再度苏醒,以王安忆为代表的众多女性作家投身文学创作,为当代中国文坛的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评价,“王安忆在八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中是最出色的一位”,认为她虽然“不是最早触及”“女性问题”的先锋作家,但也是“最出色的表现者和总结者之一”。王德威对王安忆的创作进行了总结,认为她的作品中有“对历史与个人关系的检讨,对女性身体及意识的自觉,对‘海派’市民风格的重新塑造”三个典型特征,将视角下移到市井小民,通过对女性身体与意识进行自觉检视,一方面书写了悲剧性的人际关系、情感和生命,散发着无法释怀的伤感、痛楚与悲凉,另一方面却描画了一群女性身上饱满而有力的生命韧性,记述了她们对曲折、坎坷命运的对抗,张扬着不屈不挠的生命气息。可以说,王安忆一直在试图探寻一条女性自我解救道路,也始终期待女性能够完成对自我意识的培养。
  二、王安忆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王安忆的创作充分体现了她对女性意识的认知和探索,她笔下的女性摆脱了传统女性形象的刻板与顺从,真实描绘了内心涌动的一丝欲望与人性,彰显了女性对自我意识的发掘与培养。从王安忆创作的不同阶段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类典型的形象:
  (一)女性意识的萌发—少女“雯雯”们
  启蒙阶段,女性意识的萌发意味女性开始确认个体身份、觉醒女性精神。女性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其主体意识得到激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王安忆以女性的“自我想象”创作了带有“半自传”性质的“雯雯系列”,尝试以女性经验去回答“我是谁”“雯雯是谁”“我为什么而存在”这类的问题。王安忆坦承,“雯雯”是“一个怀着青春困惑的女性”,她就像自己的“化身”,“面临各种各样的生活难题和挑战”,“对社会没有太大的承担,对时代也不发一言,她只面向内在的自我”。与其他女作家不同的是,王安忆在厘清“我是谁”之后,清醒地看到少女基于一种理想主义情怀来关注自身,而找到主体、认清自我只是少女成长的第一步,因此,她仍然让“雯雯”遵循传统的男性视角进入婚姻,“雯雯三十岁的这一年,做妈妈了”,并从内心发出了感慨,“哦,人类的繁衍会是这般痛苦、幸福,而又喧腾”,进而用属于女性的话语体系去进行思辨才是确认“女性身份”的关键所在,在两性关系中进行了哲学的思辨、合理的权衡。
  (二)女性欲望的直抒—“三恋一岗”中的无名女性
  少女“雯雯”之后,王安忆选择以人性为基本出发点,欲望书写为具体抓手,创作了《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和《岗上的世纪》四部中篇小说,后被文学界称为“三恋一岗”。这段时期王安忆直面女性内心深处的“欲望”,虽然这种欲望的书写更具温情、更具深层次的哲学思考,但确实表达了女性的肉欲感受和身体冲动,也为其冠上了“性爱作家”“性题材创作者”“性作家”等具有争议性的称谓。基于渐趋深入的思考以及为女性群体绘像的心理,王安忆这段时间的作品中女性大多是无名的,《荒山之恋》中的金谷巷女孩、《小城之恋》练功房的女孩、《锦绣谷之恋》中的女编辑,其实对欲望的思考是经历了从肉体升华到灵魂的过程,金谷巷女孩、练功房的女孩虽然是通过与男性的“肉体交媾”而产生了巨大的快感,但女编辑无穷的“性欲”幻想却让她们获得更多满足,由此《岗上的世纪》中的女性终于有了自己的姓名—李小琴,女性意识的欲望尽情释放并直接上升至“最高潮”,这部小说也由此成为王安忆女性欲望小说的完结篇。
  (三)对自由的渴望—都市题材中的女性
  其后,王安忆的文学创作开启了新的领域,转而关注和书写女性的自由意识,这一时期她创作了《长恨歌》《香港的情与爱》等,这些作品以敏锐的触角对时代影像下的“日常生活”“性别”进行了文学化的广泛思考与描述,不仅成为时代的一个典型记录样本,也参与了对那个时代社会文化的塑造。王安忆笔下的女性形象也更加立体、丰富,她们对自身有更清醒的认识,也勇于打碎笼罩在头顶的“天花板”,如妙妙、朱秀芝、富萍等,她们虽有着不同的境遇、苦难,但内心都渴望拥有自由的婚恋,都勇敢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并最终在心的内外较量中取得平衡甚至取得最后的胜利。王安忆文学创作中女性自由意识,张扬了新女性独立和自由、勇敢和果断的风采。
  三、王安忆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
  我国文学艺术创作步入黄金期后,包括王安忆在内的女性作家们凭借独特的视角、出色的写作、丰厚的底蕴,将喷薄而出的女性意识揉进自己的作品,因此占据了文坛的重要位置。女性意识在王安忆的笔下自如流淌,成为一首蕴含着力量的悲壮之歌。
  (一)平凡现实中的独立人格
  王安忆认为生活是一种平凡的常态,“历史的面目不是由重大历史事件构成的,历史是日复一日,点点滴滴的生活的演变”,“小说这种艺术形式”就应该表现“日常生活”。但同时,王安忆笔下塑造的又是有着独立人格的女性:妹头、富萍、阿三……她们都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生活困苦,这种苦难不但没有压垮她们,反而磨砺出坚强的品质,也展现了女性的坚强与独立。这些平淡无奇的女性,依靠顽强的生命力同命运做激烈的抗争,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自己的使命,最终找到了真正自我的所在,保障了自身的生存,将这“扎扎实实的、非常琐细”的“日常的人生”,也“蒸腾出”“奇光异彩”,甚至成为摆脱依附性的“永恒女性”,获得真正的幸福。
  (二)打破藩篱后勇敢逐爱
  在传统文化的重重束缚下,女性的形象多数与卑弱关联在一起。王安忆笔下的女性始终尝试着与这种认知相抗衡,希望能够打破藩篱,寻求自身的生存价值。因此,她笔下的女人,虽然同样是以家庭为中心、以丈夫为生命,称得上是好妻子、好母亲,却有着强大的“包容”性和韧劲,如同母亲般博大温柔、善良慈祥,给男人以爱的温暖、家的庇护。《荒山之恋》中的“妻子”是缄默但坚定的,《小城之恋》中的“她”是主动与果敢的,无论哪一种,都将毕生的爱心无保留地献给家庭、丈夫和孩子,都在义无反顾地迎接着爱情风雨的洗礼。但王安忆同时也在尝试实现男女之间的平衡,所以之前的种种付出,其实都是女性觉醒后的自发选择,也由此更显得伟大。
  (三)生存困境中的自我救赎
  坚定女性立场、书写女性境遇、塑造女性形象、凸显女性意识,是王安忆小说的重要乐章。王安忆的作品中,女性生存困境之多舛、生存窘境之深重、生存苦楚之艰辛,令人扼腕叹息。困顿之中,王安忆的创作已经从关注女性身体转向还原女性遭遇,她试图在冷静客观的陈述中,借助完整的故事、经典的人物形象和自由奔放的文字,叙述女性故事、书写女性遭遇,帮助女性大胆抗争,竭力追寻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虽然因为生存困境的阻碍过多过重,女性的跨越分外艰难,女性自我革命和自我救赎的长路漫漫,但女性身上的那种抗争性本身便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女性意识,是女性对自身的重新审视与认知,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出界定,张扬女性坚强、独立的意志品质,突显自我生存价值和心理情感的意识。作为女性,女作家们不可避免地将更多的关注和倾向聚焦到女性问题、女性处境、女性命运方面,这也是王安忆与同时代女性作家们在时代发展下的共同选择。王安忆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嬗变有层层递进、步步衍生的典型特征,是时代发展中政治、经济、文学等多种因素相互对抗、相互融合后的产物,既是对传统思想的否定,也彰显了新女性的新形象,她们外表或许柔弱,但内心却坚定果敢、从容淡定,虽然成长往往伴随着阵痛,但最终却指向了女性的个体生命价值与意义。因此,王安忆用笔所描绘的多彩女性世界,具有极高的艺术美感,有一定探讨和研究的价值。
其他文献
(一)  春泥无意吻残芳,艳艳榴花沐暖阳。  满眼舒荣非似昨,樱桃桑葚正飘香!  (二)  春姑离去夏君巡,池澈荷香蝶恋亲。  五月清和芳意尽,煦风拂柳燕徊頻!
转悠山林,感觉喜,感觉忧  山岭茂盛,光裸  牵绕的小路,是岁月扯岀的针线么  村庄拿捏不稳  又一片山林被火燒了  鸟在空中盘旋,寻找家园歇息的呢喃  隐入树阴,动物们踮起目光  层层叠叠的山岭  褴褛下去,溪涧就只能摸着零星的泪水了  醒目的告示牌立在山脚  柴刀,斧头,以及火源,自愿不自愿地藏起  镶嵌山边的花朵  好像鲜润的笑声  被暖风带岀去好远,好远
摘 要:现当代文学评论中,一些学者把沈从文的《边城》归为“守成主义”思潮的作品,认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是中国文人对国家性、民族性、古典文化等传统世界的守护,是对现代进程的反抗和阻挠,还有些评论家从作品的艺术特色、人物性格、悲剧命运等方面片面地去分析,不免有局限性。忽略了《边城》文本之外的蕴藉,即象外之象的隐喻世界,就是突破时间、空间禁闭与各种形象、文学之外对自我作品进行“否定”批判的隐喻。  
张爱玲在《红楼梦魇》中续说人生之三大恨事道,“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这最后一样正是“三恨《红楼梦》未完”。于我而言,我平生之恨全在《红楼梦》,一恨众说纷纭迷人眼,二恨曹公手稿难寻觅,三恨有心考校力不逮。  每次翻开《红楼梦》,看到不同版本内容略有出入之处,心里总有一番无奈。日前重读红楼,乃胡适收藏的甲戌本(脂本系统大多数题为《石头记》,为统一书名,皆以《红楼梦》指称),至第二十七回黛玉葬花
麻凉的风依然吹着骨瘦的月  那老屋依然是我生命的脉搏  细雨沥沥那片粗糙的苹果树  我要在石缝里拔出雁鸣的回声  我要在这里读懂温暖的碑文  心中轻轻升起凝视着我的月亮  那是生命的灯芯亮起的竹笛  展开一瓣一瓣鱼鳞状的思念  心中花开才能见娘成佛  青草令我吸吮泥土的味道  或天香袭来的云朵  心香燃起,人间大味  一束春风、一记心跳、一条阳关路  我要拜祭这观音慈善的大地  凸起的坟堆,我的土
烟雾朦胧的云顶山  我们被雾包围在  仅有几米的空间  山路有些湿滑,你说  要小心  脱下外套,披上我的肩  摸着我湿漉漉的头发  从你那柔和的眼睛里  透出了丝丝的爱  触碰了我的心弦  依偎在你懷里  感觉心里那么甜……  一阵风扑打着窗  梦醒了,原来是场梦
黄山处处见青松,  形态新奇各不同。  昂首挺胸崖壁立,  躬身迎客峭岩中。  江南竹海甚于擠,  塞北林涛揽碧空。  惟赏徽州尘外景,  傲霜凌雪斗寒风。
欧阳修作为宋代古代文学运动的领袖,不仅在文学理论上独树一帜,而且以其丰富的创作实践,在宋代散文创作中创造了一代通俗易懂的文体。他的散文强调“道”和“文”。既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又注重文章的表达形式,特别是语言技巧。并且欧阳修深受魏晋风情的影响,表现出清正、爱饮、爱景的特点。欧阳修虽然生活在宋代,但从他的散文中可以看出,他热爱自然风光和诚实正直的人格。  在欧阳修的散文语言中我们很容易感受到自然和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6--01  一、俄中关系  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发展经历了各个阶段。这也是17世纪中叶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的时期。直到20世纪的第一季度,以及1945年至1956年的友谊时期,以及从5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彻底敌意。现在,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友谊,睦邻,经济互利和一体化。两国领导人分别宣
谁曾说那青春索然无味  然而 每一次失去的昨天  和享受的今天 即将到来的明天  迎接着一个独一无二的你  盛夏炙热的阳光浴  烘干了一颗潮湿的心  当夕陽西下 伴随着夜幕降临  逐渐浇灭了闷热  宁寂的夜晚 让我们沉睡  当芬芳的钟声响起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落  不辜负生命 不辜负时光  又迎来了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