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窝禅茶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nao35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我们都要赴翔顺飞天蚕度假区象窝茶园举行登高、书法挥毫采风联谊活动。嫩绿的茶叶,漫山的碧青,蜿蜒的观光山路,清澈的湖水,无边的蓝天白云,在建的酒店别墅,采茶者的身影,喜悦的游客……象窝茶园宛如一串串绿色翡翠,镶嵌着五彩缤纷。
   我与象窝禅茶结缘,在更早的上世纪80年代。我和同样爱好禅茶的同事,年年都登上象窝茶园,欣赏飞天蚕、双石顶的自然风光,品尝“佛地金龙”象窝禅茶。那时象窝茶园的规模比不上现在,制茶设备也全是手工操作,但品到的象窝茶是清香的,看到的自然风景是原生态的。我们白天观赏青葱的茶树、山民采茶的情境,现场了解象窝茶的加工生产状况;晚上在石屋旁石缝喷出的冰凉的山涧清泉中沐浴消暑,那种清凉透入心扉。
   茶和禅的历史源远流长。远古的神农尝百草,即知茶有解毒的药效。东晋僧人于庐山植茶,敦煌行人以饮茶苏助修。唐代以后茶文化兴隆,制茶方法多样,由唐饼茶发展为宋团茶、明叶茶、清工夫茶。饮茶法也从唐煮茶、宋点茶、明泡茶,而到清沏茶。茶的功能由药用而饮用、艺用、禅用;茶艺由上层社会“雅玩”到入俗民间“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事。茶已渗透于日常文化生活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释迦牟尼拈花、迦叶微笑公案,到达摩面壁少林眼皮堕地而成茶树,后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禅僧们以茶为餐,净心清修;以茶飨客,广结善缘。一茶一禅,一物一心,有相无相,顿悟见性。茶由饮而艺、而道、而禅。融茶禅一味者,自唐代茶圣陆羽始,其所著《茶经》开一代禅茶艺道新风。禅僧农禅并重,在佛禅寺院旁得天独厚的高山丛林、山岚云雾中栽茶、制茶、饮茶,成为惯例。很多名茶都出于禅僧之手,如佛茶、铁观音,即禅僧所命名。禅僧于茶的种植、采撷、焙制、煎泡、品酌的方法,也有很多创新,正是中国禅,使茶禅融为一体而形成本国的茶禅文化。
   飞天蚕山脉,这个禅宗第六代宗师留下足迹的地方,孕育着滋味鲜醇、香气浓郁的天露山禅茶。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拥享禅意、禅心、禅缘和禅机的恩惠。象窝茶园,海拔八百多米,四周群山环抱,云雾缭绕,年平均氣温15.8℃,深厚肥沃的红、黄色的土壤提供了适中的酸碱度。象窝茶就这样在绿树百花的怀抱中生长,在百鸟的呼唤中脱颖而出。
   我们开始登高。二百多人的队伍沿登山道浩浩荡荡向飞天蚕山顶出发。沿途葱茏翠绿,山路陡峭蜿蜒,山林、茶园散发出的清香味令人陶醉。我们走在其中,就像是穿越隧道一样凉快。我被满眼脆嫩茂绿的茶园、苍藤古蔓的大自然景象激发了游兴,心里很是惬意。
   登山回来后,我们一边饮着清香馥郁的象窝禅茶,一边回味象窝禅茶的创业发展史,领悟“饮水思源”的深意……
  责任编辑:李 梅
  美术绘画:林帝浣
其他文献
母亲是异乡人,娘家在百里之遥的重庆长寿县,经姑姑的撮合与父亲相识,18岁那年,母亲辞亲别水与父亲牵手,嫁到了大竹县四合乡马渡村。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柔弱的外表潜藏着一颗强大坚韧的内心,她在大队从妇女主任一直做到党支部书记,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历练出母亲沉稳坚强的性格。然而,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仍流过三次眼泪。   母亲第一次流泪,是我上中学时。   1984年初春,一个晚上,风儿轻柔地吹拂,
期刊
生产队保管员李富正专心致志地对付一只肥猪头,烧红的火钳在那些旮旯缝隙里来回烙烫,猪头“滋啦啦”直冒青烟,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肉香味……   彼时,是1968年除夕日,午时。   一个背背篓的小个子妇女,踟蹰在李富家院坝边上,身体瘦弱、面容憔悴的她,唯有那条粗麻花辫和一身缀满补丁的干净衣服,透射出主人的格调与境况。   李富家的狗早招呼上了,龇牙咧嘴一纵一纵地扑着她咬。小个子妇女把背篓挡在前面,
期刊
陈正宏开的《史记》课,在复旦是出了名的“变态”。在这门课上,没有PPT,没有讲授,没有教材。所有学生面前,只有一部《史记》:繁体、竖排、无标点。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里,你要给这部《史记》加标点:逗号、句号、逗号、句号……这是一门研究生课程,面向古汉语天赋较高的学生。   这门《史记》课,成功地让他的学生铭记——“你过去读的《史记》,不是《史记》;你过去拥有的才学,也不算才学。”   33年前,陈
期刊
我读书很杂。大概十来岁,学校从公社领回来一大堆书,我拿了一本《矿山风云》,书很厚,写煤矿工人的事,后来才知道那是长篇小说,故事情节不记得了,作者是谁也没记下,但里面的故事人物还是让我很激动。从那时起,我便对课本以外的书感兴趣。上初中后,学校有图书馆,我办了一个借书证,每周借一本小说出来,彻夜在油灯下读。那时的小说,都是体现正能量的革命故事,英雄人物的形象渗入我骨子里,至今难忘。   古人云:读万
期刊
手捧着一条陈旧的项链,忽然想起,已经很久没有人呼唤我的乳名了。想到乳名,母亲给我讲的那些往事就会浮现在眼前。   我的父母都是旧社会过来的人。新中国成立前的几年中,母亲一连生下三个姑娘,好胜心很强的母亲,在这个留存着封建思想残余影响的家族中,感到了极大的压力。于是,几个姐姐便都被取了招弟、有弟之类的名字,以期盼个好兆头。   桂花飘香的那年,我出生了。吕家生了个儿子的消息,立刻传遍了亲朋好友和
期刊
风烟一晃入仲秋,山野间的谷物一片金黄,顶着穗子的腰杆似乎顶着了千钧重担,被压得弯曲,无法直起来。   老农们拿着镰刀,进入谷地,把一穗穗谷子切下,用驴车拉回,在自家窑顶的打谷场上,使唤骡子和驴子拉着碾子,碾碎谷穗,再用簸箕簸出谷秸,留下谷子,再去脱谷机上脱去谷皮,留下金黄色的颗粒,那就是小米。   像这样的小米,在潞城处处可见。倘若你去了潞城合室乡,问起小米,老乡或许会和你说道说道关于小米鲜气
期刊
父亲虚岁八十四了。两年前摔了一跤,轻度中风,要强的他需要依靠拐杖蹒跚挪动,看着让人心疼。   父亲年轻时很能干,记忆中没有他做不来的事。作为农民,农活他样样在行,作为生产队干部,他是农村带头人。可再能干,一个人要养活老老少少十口人,家里还是入不敷出,常常要向生产队、供销社借粮、赊账过日子。为了养家,父亲是较早兼做小买卖的农民。一部单车,他把从村里收上来的稻谷、花生、番薯运到墟里卖,又從墟里拉回海
期刊
不经意间,舅舅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我又想他了。   我家在村西头,舅舅家在村东头。从西往东,母亲走得多;从东往西,舅舅来得少。外婆生育了7个孩子,只有母亲和舅舅姐弟俩命硬活了下来。舅舅比母亲小7岁,在他十七八岁的时候,外公外婆相继走了,孤孤单单的舅舅唯有依靠我的母亲了,母亲为了舅舅操了不少心,劳了不少神。她照看舅舅长大,辅助舅舅成家,只要有自己吃的一口就不会少了舅舅的那一份。分田到户头一年,母
期刊
1977年,我7岁,开始上学了。父亲在县城上班,放假后,父亲叫我到他身边去使嘴跑腿。有一天,他带我上街,经过新华书店时,我跑了进去,看到一本《红岩》放在玻璃柜里,就对父亲说,我想买本《红岩》。   父亲让卖书的阿姨拿出一看,定价一元两角,父亲有些吃惊:“太贵了!”父亲一月的工资四十六元,猪肉七角五分一斤。   回到老家山上,母亲带我去供销社,称了十斤盐巴,还给我买了两支铅笔:一支一分钱,另一支
期刊
是的,尤加利就是桉树。   尤加利,别名桉树,主要产于澳洲。较两个名字而言,我更喜欢称尤加利这个洋名字,但与崇洋媚外没有关系,主要是由于大多数人对尤加利树没有好感,就如我,起初对它也有着很深的误解。网络上流传说只要有尤加利树生长过的地方,其他植被均不能生长,另外,它们对水分的需求量特别大,于是,尤加利树就有了“抽水机”的外号,更有甚者,还称其为“缺德树”。可见,尤加利树是多么不受人欢迎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