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情感教学不仅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模式之一,而且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比较注重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变化,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与个性发展,他们对于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初中英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将情感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情感参与、学生的个性及心理均有较好发展以及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目的。文章是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总结了情感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策略心得。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感教学;运用;策略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强调知识点单向灌输的初中英语传统教学模式缺点更为突出,其极大的忽视了情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在实际的初中英语教学中,一定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教师应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改进教学手段,在教师设计与安排上重视情感教育的融合与运用,有意识、有目的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通过情感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形成、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情感、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情感教学呢?
一、让情感教学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
课堂氛围决定课堂质量,良好的课堂氛围应该是充满浓郁情感的课堂。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相互交流和互动的关系。首先,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教师将学生作为朋友,给与关心和理解,充分信任学生,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都给与鼓励和表扬。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困难,教师也应耐心地讲解和引导。其次,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对教材内容情感的深刻理解是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力将教材内容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做到情感共鸣,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也应该有所创新。例如,以往的英语课堂中,教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对话模式固定而枯燥,学生很难投入其中,更无法真正做到情感的共鸣。因此,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将情感自然引入教学,与学生进行良好互动,真正做到情感的共鸣。
二、加强教师的教育职业素质,让情感教学模式成为主旋律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可以说是秉持着一种“唯分至上”的原则。在上课期间,对考试的常考点讲的十分细致,而有些基本不考的知识,或忽视或一笔带过,总之,是不重视的。在此情况下,我们迫切改变现状,将老师的教学职业素质提升。 首先,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秉持着良好的精神面貌。在教学过程,教师的一颦一笑对于学生都是有很大影响的。好的情绪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在教授知识,也是在教授做人的道理,教师要秉承着“言传身教”的思想严格要求自己,以此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其次,教师应该尽快适应新课改要求,摒弃传统思想。在新课改的大力号召下,教师应该在实际教育生活中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态度。在上课期间,教师应该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发散思维。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英语作为一门沟通世界的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流沟通的工具,这个工具同时也是承载着人们沟通交流时的情感和思想,没有情感的语言是没有灵魂的。学生在掌握一门语言时,其实就是运用这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和紧张情绪,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参与教学,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及感受,在良好的情感氛围中愉快的学习英语。反之,师生关系紧张,就會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畏难排斥的心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掌握英语的应用。
四、优化课堂教学教法,激发学生情感兴趣
1、进行情景教学。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手段,英语老师应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如实物、图片、录像、幻灯、模型、简笔画等,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将枯燥的、抽象的内容,寓于一个十分有趣的、惹人探求的情景之中,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以增加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如在外语课上可以用实物巧设情景,用动作表演情景,用语言描述情景,用音乐(歌曲)伴随情景,用图画烘托情景,用电教模拟情景,用表演体会情景。只有这样,外语课上才会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也会觉得津津有味,就会感兴趣,并由此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如教授desk,book ,pen, cup, sun ,river等单词时,可直接演示实物,而对于某些知识,迅速在黑板上画上寥寥几笔,既形象生动,又能使学生很快掌握。
2、使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充分体现教学法的多样性,如果只是千篇一律地重复,学生也会厌烦。只有动用多种感官参与听说读写活动,才能长久地吸引学生。诸如小组讨论、二人操练、多人表演、小游戏、猜迷、唱歌等多种活动,还可以进行free talk, ask and answer 等,都能产生这种效果。有些简单的句型,可以布置学生下去备课,让他们来讲,老师适当给予帮助,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相当高,十分投入,好多学生争着跟老师预定要讲下一课。此类活动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兴趣越来越浓厚,学习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3、注重学生“学” 的过程转变。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有意无意间忽视了学生情感和学习新知思维过程,能力得不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学”的过程,注重向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方面转变。通过情景教学和使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实际上已经对教学的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的转变也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应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学应该积极改进教学模式,注重情感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将英语学习作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各种情感,使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而成为合格的中学生,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周卫琴.英语教学中情感目标的达成策略及运用[J].校园英语,2018(06):164-165.
[2]丁娜.情感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英语,2017(08):68.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感教学;运用;策略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强调知识点单向灌输的初中英语传统教学模式缺点更为突出,其极大的忽视了情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在实际的初中英语教学中,一定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教师应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改进教学手段,在教师设计与安排上重视情感教育的融合与运用,有意识、有目的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通过情感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形成、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情感、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情感教学呢?
一、让情感教学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
课堂氛围决定课堂质量,良好的课堂氛围应该是充满浓郁情感的课堂。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相互交流和互动的关系。首先,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教师将学生作为朋友,给与关心和理解,充分信任学生,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都给与鼓励和表扬。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困难,教师也应耐心地讲解和引导。其次,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对教材内容情感的深刻理解是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力将教材内容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做到情感共鸣,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也应该有所创新。例如,以往的英语课堂中,教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对话模式固定而枯燥,学生很难投入其中,更无法真正做到情感的共鸣。因此,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将情感自然引入教学,与学生进行良好互动,真正做到情感的共鸣。
二、加强教师的教育职业素质,让情感教学模式成为主旋律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可以说是秉持着一种“唯分至上”的原则。在上课期间,对考试的常考点讲的十分细致,而有些基本不考的知识,或忽视或一笔带过,总之,是不重视的。在此情况下,我们迫切改变现状,将老师的教学职业素质提升。 首先,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秉持着良好的精神面貌。在教学过程,教师的一颦一笑对于学生都是有很大影响的。好的情绪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在教授知识,也是在教授做人的道理,教师要秉承着“言传身教”的思想严格要求自己,以此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其次,教师应该尽快适应新课改要求,摒弃传统思想。在新课改的大力号召下,教师应该在实际教育生活中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态度。在上课期间,教师应该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发散思维。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英语作为一门沟通世界的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流沟通的工具,这个工具同时也是承载着人们沟通交流时的情感和思想,没有情感的语言是没有灵魂的。学生在掌握一门语言时,其实就是运用这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和紧张情绪,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参与教学,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及感受,在良好的情感氛围中愉快的学习英语。反之,师生关系紧张,就會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畏难排斥的心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掌握英语的应用。
四、优化课堂教学教法,激发学生情感兴趣
1、进行情景教学。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手段,英语老师应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如实物、图片、录像、幻灯、模型、简笔画等,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将枯燥的、抽象的内容,寓于一个十分有趣的、惹人探求的情景之中,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以增加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如在外语课上可以用实物巧设情景,用动作表演情景,用语言描述情景,用音乐(歌曲)伴随情景,用图画烘托情景,用电教模拟情景,用表演体会情景。只有这样,外语课上才会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也会觉得津津有味,就会感兴趣,并由此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如教授desk,book ,pen, cup, sun ,river等单词时,可直接演示实物,而对于某些知识,迅速在黑板上画上寥寥几笔,既形象生动,又能使学生很快掌握。
2、使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充分体现教学法的多样性,如果只是千篇一律地重复,学生也会厌烦。只有动用多种感官参与听说读写活动,才能长久地吸引学生。诸如小组讨论、二人操练、多人表演、小游戏、猜迷、唱歌等多种活动,还可以进行free talk, ask and answer 等,都能产生这种效果。有些简单的句型,可以布置学生下去备课,让他们来讲,老师适当给予帮助,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相当高,十分投入,好多学生争着跟老师预定要讲下一课。此类活动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兴趣越来越浓厚,学习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3、注重学生“学” 的过程转变。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有意无意间忽视了学生情感和学习新知思维过程,能力得不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学”的过程,注重向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方面转变。通过情景教学和使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实际上已经对教学的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的转变也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应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学应该积极改进教学模式,注重情感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将英语学习作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各种情感,使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而成为合格的中学生,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周卫琴.英语教学中情感目标的达成策略及运用[J].校园英语,2018(06):164-165.
[2]丁娜.情感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英语,2017(0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