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希望成为‘蜡烛’,辉煌并毁灭着,我希望成为一棵‘大树’,一面硕果累累,一面根深叶茂,充满活力和生机。”这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苏州中学副校长蔡明从教20余年对教育生涯的感悟,以及对现代教师形象的一种新的诠释。
地理课原来可以这么上
“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是蔡明教学执着的追求。她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持续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煽情、激趣、求美、教活”的八字方针。
“煽情”即煽起学生的情绪体验,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深层次的学习氛围。课堂上她组织学生随堂“看图说话”、想象描绘、争辩讨论,让学生在情绪高涨的情况下接受知识、求索知识。在进行“四大高原”的教学时,她先用诗一般的语言作了概括:“有的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有的高原,崎岖不平,多石芽、峰林、溶洞;有的高原,蓝天、白云、绿草、肥羊,真美啊!有的高原,黄土覆盖、千沟万壑……”正当学生听得入神时,她马上问:你们知道这些高原各自分布在哪里?是什么原因形成了上述的景观特点呢?现在我们来探索这些景色各异的高原之谜吧!学生体验了美的情感之后,轻松愉快地由形象思维转入逻辑思维,进入探索学习中。
“激趣”即利用迁移规律,将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转移到学习上来。如讲到“地球的形状”时,她从“天圆地方”讲起,再讲到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一直讲到今天的卫星观测。学生听后,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激发了情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求美”即善用优美的词,引导学生主动联想、想象,得到美的熏陶。如讲到“庐山瀑布”时,她就吟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讲“华北气候”时,引入毛泽东词《沁园春·雪》;讲“桂林山水”时,引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在教学“太阳系成员”,用录像展示宇宙太阳系中太阳、九大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浩瀚的宇宙,千姿百态的星球,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让学生感到神奇美妙,从而获得了强烈的美感。
“教活”即引导学生发言、讨论、争辩、描述、畅想……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课堂上随着蔡老师快节奏的优美语言和深层次的连连发问,学生经常处于亢奋状态。在教学实践中,她常用的有电化教学、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等先进的电教手段。她绘制和编制了系列投影片1000多张,建立了有200多个图像、动画、影像素材的多媒体素材库,出版了《高中新教材多媒体素材库》光盘。
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查阅资料、自主讨论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方法,收到了奇特的效果。“地理课是一周中最快乐、最让我们期待的一节课。”“我会永远记得您,一位用活力和激情诠释地球的老师。”“地理课的效率是200%”……一张张写满真情的学生贺卡便是最好证明。
设置“问题研究”是高中地理必修教材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恰恰却是蔡明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科学的教学策略,即,整合信息 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研究案例 尝试规划→培养学生规划能力;开展地理调查 撰写分析报告→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主动提问 反思讨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足迹遍布全国32个省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教诲是强调读书求理,告之学问之根苦,学问之果甜的道理。蔡明为了更新知识,充实自己,每月都拿出5%的工资来订阅报刊杂志,订阅的杂志有《中国国家地理》、《世界知识画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旅游天地》、《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英语世界》等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训告诉我们要参与实践,亲近自然,走向社会。读万卷书,蔡明做到了,行万里路,她也用行动实现了。从1989年开始,每年她都利用寒暑假自费旅行考察,拍摄地貌景观,了解民风民情。她的足迹遍布全国32个省区,走过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12座名山。到过中国最冷、最热、最干的地区。从2006年起,她开始世界之旅,已经自费考察了美国、埃及、肯尼亚、柬埔寨等7个国家。
为了积累地理原始素材,去新疆旅游时,她特意去了乌鲁木齐大西沟源头区,那里被誉为“冰川王国”,最大的天山一号冰川,长2.4公里。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从海拔1000米左右的冰川前缘开始,一直攀登到海拔3780米的冰斗部分,拍摄到了呈舌状的冰川前缘、弧形的冰川终碛、喧腾的冰川河、金字塔般的角峰等奇特景观。在号称“寒极”的漠河,拍摄“北极村”全貌时,不慎从山上滑落下来,手指表皮都被冻掉了。当课堂上她讲述这一惊心动魄的攀登过程时,学生们都对蔡老师既佩服又感动。
为了让学生及时看到奇特的地理图片,她还制作了个人网站,拍摄的漠河之冬的照片和写的游记,被中央电视台国家地理网站作为经典收藏,命名为“不出国门的极地之旅”。
用一道道光束勾画绚丽的人生
“春江水暖鸭先知”。 人生是拼搏进取的舞台,它所展示的不仅是能力与才华,更重要的是执着和创新。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学者,蔡明总是把自己置于教科的前沿,全身心地专注地理专业的研习,自觉地投身教育改革的洪流之中,用一道道光束勾画出绚丽的人生。
1994年,蔡明建立了校园气象站,指导学生进行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1997年又创立了校园天文台和天文馆,开展天文观测和摄影活动,拍摄到了海尔波普彗星、木星冲日、月全食、狮子座流星雨,观测太阳黑子等等。2004年设计开发的《天文校本教材》获苏州新区优秀校本教材一等奖。
蔡明始终把“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高效,学得轻松”作为自我评价标准。2011年,她带了一个高三地理班,学生课外几乎没有作业,但学生成绩优异,在省、市各级范围内开过示范课、观摩课十多次,曾获省地理评优课高中组一等奖,被评为江苏省首届青年优秀地理教育奖“特等奖”。
2008年,她负责编著的《湿地》(中文版)校本教材,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荣获“江苏省中小学优秀校本教材一等奖”。2009年《湿地》(英文版)正式出版。2010年又建成了以湿地为主题的校“西马博物馆”,成为国内中学特色博物馆首创之举。
1997年到2000年,她独立主持苏州市“九五”规划课题《运用电教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其中两篇论文和两个课件均获江苏省一等奖。2002年到2005年,她独立主持市“十五”重点课题《运用网页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获得了一个全国论文一等奖、两个省级一等奖。制作的《能源专题》网络软件获得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制作评比二等奖。
2002年到2005年,蔡明主要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的研究工作。她研究完成的《地理专题研究专辑》成为该课题的主要标志性成果。
多年来,蔡明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上共发表论文20多篇,获得15项市级以上论文奖,参加过8部书籍的编写。由于教研成绩突出,被评为“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并在中央教科所举办的“首届中国教育论坛”上作大会发言,介绍了自己的教育科研之路。
这就是蔡明,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关注未来的心灵不辍前行,默默耕耘。
地理课原来可以这么上
“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是蔡明教学执着的追求。她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持续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煽情、激趣、求美、教活”的八字方针。
“煽情”即煽起学生的情绪体验,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深层次的学习氛围。课堂上她组织学生随堂“看图说话”、想象描绘、争辩讨论,让学生在情绪高涨的情况下接受知识、求索知识。在进行“四大高原”的教学时,她先用诗一般的语言作了概括:“有的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有的高原,崎岖不平,多石芽、峰林、溶洞;有的高原,蓝天、白云、绿草、肥羊,真美啊!有的高原,黄土覆盖、千沟万壑……”正当学生听得入神时,她马上问:你们知道这些高原各自分布在哪里?是什么原因形成了上述的景观特点呢?现在我们来探索这些景色各异的高原之谜吧!学生体验了美的情感之后,轻松愉快地由形象思维转入逻辑思维,进入探索学习中。
“激趣”即利用迁移规律,将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转移到学习上来。如讲到“地球的形状”时,她从“天圆地方”讲起,再讲到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一直讲到今天的卫星观测。学生听后,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激发了情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求美”即善用优美的词,引导学生主动联想、想象,得到美的熏陶。如讲到“庐山瀑布”时,她就吟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讲“华北气候”时,引入毛泽东词《沁园春·雪》;讲“桂林山水”时,引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在教学“太阳系成员”,用录像展示宇宙太阳系中太阳、九大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浩瀚的宇宙,千姿百态的星球,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让学生感到神奇美妙,从而获得了强烈的美感。
“教活”即引导学生发言、讨论、争辩、描述、畅想……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课堂上随着蔡老师快节奏的优美语言和深层次的连连发问,学生经常处于亢奋状态。在教学实践中,她常用的有电化教学、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等先进的电教手段。她绘制和编制了系列投影片1000多张,建立了有200多个图像、动画、影像素材的多媒体素材库,出版了《高中新教材多媒体素材库》光盘。
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查阅资料、自主讨论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方法,收到了奇特的效果。“地理课是一周中最快乐、最让我们期待的一节课。”“我会永远记得您,一位用活力和激情诠释地球的老师。”“地理课的效率是200%”……一张张写满真情的学生贺卡便是最好证明。
设置“问题研究”是高中地理必修教材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恰恰却是蔡明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科学的教学策略,即,整合信息 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研究案例 尝试规划→培养学生规划能力;开展地理调查 撰写分析报告→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主动提问 反思讨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足迹遍布全国32个省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教诲是强调读书求理,告之学问之根苦,学问之果甜的道理。蔡明为了更新知识,充实自己,每月都拿出5%的工资来订阅报刊杂志,订阅的杂志有《中国国家地理》、《世界知识画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旅游天地》、《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英语世界》等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训告诉我们要参与实践,亲近自然,走向社会。读万卷书,蔡明做到了,行万里路,她也用行动实现了。从1989年开始,每年她都利用寒暑假自费旅行考察,拍摄地貌景观,了解民风民情。她的足迹遍布全国32个省区,走过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12座名山。到过中国最冷、最热、最干的地区。从2006年起,她开始世界之旅,已经自费考察了美国、埃及、肯尼亚、柬埔寨等7个国家。
为了积累地理原始素材,去新疆旅游时,她特意去了乌鲁木齐大西沟源头区,那里被誉为“冰川王国”,最大的天山一号冰川,长2.4公里。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从海拔1000米左右的冰川前缘开始,一直攀登到海拔3780米的冰斗部分,拍摄到了呈舌状的冰川前缘、弧形的冰川终碛、喧腾的冰川河、金字塔般的角峰等奇特景观。在号称“寒极”的漠河,拍摄“北极村”全貌时,不慎从山上滑落下来,手指表皮都被冻掉了。当课堂上她讲述这一惊心动魄的攀登过程时,学生们都对蔡老师既佩服又感动。
为了让学生及时看到奇特的地理图片,她还制作了个人网站,拍摄的漠河之冬的照片和写的游记,被中央电视台国家地理网站作为经典收藏,命名为“不出国门的极地之旅”。
用一道道光束勾画绚丽的人生
“春江水暖鸭先知”。 人生是拼搏进取的舞台,它所展示的不仅是能力与才华,更重要的是执着和创新。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学者,蔡明总是把自己置于教科的前沿,全身心地专注地理专业的研习,自觉地投身教育改革的洪流之中,用一道道光束勾画出绚丽的人生。
1994年,蔡明建立了校园气象站,指导学生进行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1997年又创立了校园天文台和天文馆,开展天文观测和摄影活动,拍摄到了海尔波普彗星、木星冲日、月全食、狮子座流星雨,观测太阳黑子等等。2004年设计开发的《天文校本教材》获苏州新区优秀校本教材一等奖。
蔡明始终把“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高效,学得轻松”作为自我评价标准。2011年,她带了一个高三地理班,学生课外几乎没有作业,但学生成绩优异,在省、市各级范围内开过示范课、观摩课十多次,曾获省地理评优课高中组一等奖,被评为江苏省首届青年优秀地理教育奖“特等奖”。
2008年,她负责编著的《湿地》(中文版)校本教材,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荣获“江苏省中小学优秀校本教材一等奖”。2009年《湿地》(英文版)正式出版。2010年又建成了以湿地为主题的校“西马博物馆”,成为国内中学特色博物馆首创之举。
1997年到2000年,她独立主持苏州市“九五”规划课题《运用电教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其中两篇论文和两个课件均获江苏省一等奖。2002年到2005年,她独立主持市“十五”重点课题《运用网页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获得了一个全国论文一等奖、两个省级一等奖。制作的《能源专题》网络软件获得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制作评比二等奖。
2002年到2005年,蔡明主要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的研究工作。她研究完成的《地理专题研究专辑》成为该课题的主要标志性成果。
多年来,蔡明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上共发表论文20多篇,获得15项市级以上论文奖,参加过8部书籍的编写。由于教研成绩突出,被评为“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并在中央教科所举办的“首届中国教育论坛”上作大会发言,介绍了自己的教育科研之路。
这就是蔡明,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关注未来的心灵不辍前行,默默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