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yu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法律和道德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是两个独立、没有关系的文化概念?还是紧密相关,道德作为法律的正当性支撑而存在,法律只是道德的宣示?有一种观点认为法律的产生是道德多元化的结果,即人类社会中形成多种道德,各种不同的道德之间相互冲突、碰撞,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于是人类创建一个权威,通过这个权威告诉所有的人,在一定的地域内,某一种道德就是法律,不容违反,在冲突中只有这种道德才能作为评判的标准——用法律的语言来说,是正义的。这种理论简单易懂,看似也很合理。道德是法律存在的土壤,法律只是被权威承认的道德。但果真如此吗?本文将从历史的视角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梳理。
  关键词 法律 道德 历史 法律移植 西方中心主义 正当性
  作者简介:李归,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7-009-02
  一、西方法律思想体系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历史分析
  对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分析紧跟庞德的足迹。庞德认为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关系,在西方的法律思想上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轨迹。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秉持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原则,认为千差万别的自然现象中,存在着某些永恒不变的规律,那么千差万别的法律,习惯的背后是否也存在着恒定性和普遍性。于是他们从形而上学的伦理学出发,将法律建基在理论性的道德至上,这是道德(自然正当)是法律的基础。
  古罗马的法学家们,将自然正当转化成了自然法 这种自然法的核心是理性,是人类的一种自然的能力,是行为和信仰的正当理由,是评判善恶是非的根本标准。古罗马的法学家们,进一步的发掘和宣告这种自然法的内容,形成一套完美的价值体系。为法律的发展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理论道德基础,勾画出了古罗马法律规范的理想模式。法律建基于理论的道德体系。
  中世纪,道德和宗教相互缠绕、密不可分,宗教的行为、思想模式成为道德的楷模,法律的根基是神学自然法。
  上述三个阶段,虽然每一阶段对道德来源的解读有所不同,但都是通过自然正义或自然法分辨法律和道德,从法律之外引入新的素材,改造和创设新的法律。法律从属于道德或从属于伦理学。道德是法律的正当性来源。
  18世纪康德用一种形而上学的基础取代了理性的伦理自然法基础,认为存在一种不可变更的实际立法原则,知道法律的创制,是一切实际法的基础。这是一条关于权利和法律的原则,所有合法的事物,都可以依据这一原则进行考量并赋予正当性。从此法律从属于道德和把法律从属于伦理学的观点遭到了遗弃。
  19世纪,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兴起,认为法律是人的命令,法律与道德之间,或者说应然的法与实然的法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法律制度是一个“封闭的逻辑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正确的判决可以仅用逻辑方法从预先规定的法律规则中推断出来;道德的判断不可能向对事实的陈述那样,以合理的论据,证据或证明建立起来 ,坚决的将法律与道德相分离,法学家们不再用“应然”来论证“实然”。法律与道德对立起来,一项法律权利未必就是伦理意义上的正当,——即一项法律权利并不必然与我们何谓应然的感情相一致。一个人可能享有一项在道德上被认为是错误的法律权利。坚决的否弃这样一种主张,即一项法律权利惟有在其正当的时候才能成为一项权利。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道德和法律分道扬镳,成为两个毫不相干的人文概念。
  二、从历史的视角分析中国法律传统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中国传统社会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几种体现为“礼”与“法”的关系,在理论上体现为儒家和法家的关系。传统中国法律的最大特点就是礼法不分家,形成中国独特的情理法传统。从周代的“德主刑辅”秦王朝的“一断于法”,到唐朝的“徳礼为政教之本,刑法为政教之用”,再到“明刑弼教”,礼与法之间不断的冲突,融合,儒家的思想与法家思想的结合,构筑了中国法律礼法合一的传统。
  三、法律移植中西方中心主义的不合理性——从法律的正当性来源说起
  首先,从历史法学的视角来看,法律思想界的西方中心主义是不合理的,因为既然认为法律背后隐藏的是习惯,习惯背后是民族精神,那么不同的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既然不同的习惯,甚至不同的民族精神,单纯的将一种思想行为体系中的法律法规嫁接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想行为体系中,是没有合理性的。
  从自然法学的角度来看,自然法学家认为法律背后有一个永恒的、理想的道德体系,即自然法,并认为理性是自然法的核心。正如霍布斯所说的,自然法来源与理性,是每一个人基于理性就能理解和同意的。洛克也说,自然法就是理性,它是天然合理教导着尊崇理性的人类。所谓的“理性”在他们那里指人类的一种自然的能力,是行为或信仰的正当理由、评判善恶是非的根本标准。认为自然法是不证自明的、绝对有效、一以贯之的。
  但这种所谓的“理性”到底是什么,人们看不见也摸不着,坡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味,于是自然法学家又进一步的说明:自然权利是每一个人生而有之、不可或缺、不可剥夺的。这些权利具有超越政治领域和法律领域的本性,不是政治权威或立法机关所赋予,但却必须为他们所承认和宣告。自然权利被他们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财产、安全、反抗等权利。
  但是人类的理性所衍生出来的“自然理性”“自然权利”真的如自然法学家们所宣称的西方价值观念一样,是自由、平等、博爱、保护财产等一系列价值理念吗?他们有足够的正当性,足够的根基,以使它们能够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理念吗?虽然它们表面上是那么的合理,根据这些理念所发展出来的理论体系和社会发展蓝图是那么的完美和绚丽。但正如康德的形而上学法学观一样,还是会遭到人们的质疑,果真有这样的一个价值能够成为人类解决所有争端的标准吗?凡是有思想的人,都不会赞同这个观点。每个作为个体的人都会有自己的价值观、是非观,将一些固定的价值进行三六九等式的排列,构筑一个标准的价值体系,然后以此来要求每个人的行为。这和宗教神学有什么区别,等于给所有的人塑造了一个抽象的上帝、真主,告诉人们应该怎么行为、不应该怎么行为。更确切一点说,这种做法甚至还不如现代意义上的宗教,现在的宗教至少还强调自愿,强调心灵的归依,是为性灵寻找一个归宿,为人世寻求一种解释,它是我自愿承认的;而这种自然法的理论将这些价值套上法律的外衣,将人们桎梏在由它们够组的法律的框架内,不遵守既要受到法律的惩罚。这种做法真有点貌似西欧中世纪的宗教迫害。   而且从现实的角度讲,自然法理论的这样一种理论模式是很难使人们完全的信服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自主的人,一个纯粹的人往往是有很强的自主性的,对于任何理论、任何现象往往倾向于探求它的合理性,这是人作为人的天性,总是在不断的寻求一种自认为合理的解释。正是因为人的这种特性,自然法理论有了生存的土壤,因为它的那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某个时期、某个范围内说服了某一部分(大部分)的人,让他们接受了它的理论。但也是正是因为人的这种特性,促使思想家们对一切理论、一切现象进行不断的反思和追问,所以不断的会有人对这一套看似完美的价值体系提出质疑:人类理想的规范模式就是如此吗?将这样的一些价值模式当成亘古不变的真理是不是太过冒险?事物既是永恒变化的,人世间难道还存在着这样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吗?也许它在某个时期,某个地域是合理的,是满足需要的,但时空变换,它还能继续发挥它的功效吗?
  所以将西方法学思想里几百年来所推崇的价值体系,以及用它衍生的法律体系不加嫁接到有着几千年完全不同于西方传统的,以仁、义、理、智、信为行为准则的中华古国,是不是太过冒险,答案不言而喻。
  从分析法学的视角来看,分析法学家认为“法律”是权威性法规的总和,是为特定时空的审判所使用的,所强调的是法律背后的强制力和约束力,认为法是出于文明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权威的规则。主张“法理学研究实在法或严格称谓的法,而不考虑其好坏”(奥斯汀)将法律和道德进行严格的区分,主张将实际的法和应当的法相分离。在这种情况下,法律似乎和道德完全是两回事,既不根源于道德,也不是在司法实践中“被发现”的习惯,但分析法学基础上的法律毕竟还是要有所倚靠的,正如庞德所说的那样“如果我们想走出这个法律规范体系,分析法学家就让我们求助于政治科学”。目前我过的政治体制、权利构架等与西方社会之间的鸿沟,不能说深不见底,但至少难以逾越。法律制度之间的简单移植,其结果可向而知。
  综上所述,如果单纯的移植外国的法律,不考虑其将要生存的中国的土壤,而贸然的移植,为我所用,这个现象正如朱苏力教授所说的那样“用法律移植这样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来讨论这个社会转型问题必定是肤浅的。”
  注释:
  罗斯科.庞德著.陈林林译.法律与道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分析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国外制度的得出一些良好的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应该具备的要求。根据这些要求,本文对建构中的中国强制执行制度提出一些建议:主张在维持“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为原则,以行政机关强制执行为例外”的框架下,丰富行政机关的一般执行手段,规范行政机关的执行程序;保持法院对直接强制和最终执行措施的主导权,强化法院的审查职能;同时赋予当事人和利益相关人在执行程序中的充分
摘 要 由于我国就业体制和就业环境不完善,加上高校毕业生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律技巧,因此高校毕业生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频频出现各种法律问题。本文从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常出现的法律问题入手,分析毕业生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防范措施。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劳动合同 法律问题 违约金 辞职权  作者简介:原秋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经济法,商法。  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
摘要以政治文化内在结构,即政治意识、政治价值和政治心理这三个层次为理论基础,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当代上海农民在政治认知上存在对政治本身的理解;对政治体系和政治输入、输出及自我政治角色的认知;政治信息的获得等方面的不足。在政治价值差异化上表现为政治价值取向多元化、政治理想冲突问题凸现和政治信仰危机的出现。政治心理则有由保守封闭逐渐走向开放;由趋同依附向个性自主转变;积极参与与冷漠消极并存;政治情感由感
摘要 近年,NGO在中国内地逐渐发展,并在公共救助、社区服务、社会保障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对于NGO在中国的现状认识、发展方向和管理方式,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政府,或者NGO本身,都很难达成明确的共识。本文以笔者体验“协青社”的经历和研究,借鉴香港NGO的发展和管理过程,从微观上试为NGO在内地的发展提出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 NGO 协青社 中港对比 第三部门  作者简介:仲丹丹,南开大学周恩
摘要传统文化课教学要拓宽教改思路,利用学科优势、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审美素质教育,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将传授传统文化知识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结合起来,使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在传统文化课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关键词素质教育 审美教育 审美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235-01    素质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它要求教育者重视与人才发展有关的诸多
摘 要 本文以商业银行在当代法治社会中展现出的特殊角色为切入点,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视角,对目前规制其社会责任不足的现实困境以及充分发挥其角色作用对于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防控体系,贯彻依法治国理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意义进行论述。通过对商业银行在法治社会中表现出的某些社会责任困境进行个案分析,进而从制度层面加以适当的应然性考量。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社会责任 法治社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作者简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自2011年5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迄今已一周年有余,可以说取得了重大的成效。全国公安机关查处酒后驾驶数量及酒驾导致交通事故的数量均同比有大幅下降,而“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观念也正逐步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在处理“酒驾型”危险驾驶罪的司法实践中,还面临着大量难题。本文从我国内地对醉酒驾车行为的刑法规范出发,兼与我国澳门地区相关规范进行比较,旨在对更好的预防
摘 要 司法实践中,刑民交叉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一直是一个疑难问题。应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刑民交叉案件的赔偿范围之内。  关键词 刑民交叉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精神损害赔偿  作者简介:韩德坤,武汉大学法律硕士,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研究方向:国際私法。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2-089-02  司法实践中,刑
摘要本文立足于我国检察机关量刑规范化改革实践,分析了量刑规范化对我国检察机关的价值与意义,以举例的形式分析了量刑建议的具体操作,并提出了相关工作思路转变,最后对量刑规范化做了利弊分析。  關键词量刑规范化 量刑建议 刑罚裁量  作者简介:吴晓潇,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2-148-01    一、“量刑规范化
摘 要 对于革命和改革,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而做抽象的价值评判。革命和改革的手段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重要方式,在历史的不同时期都起过积极作用,不能用一个否定一个,关键看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关键词 革命 改革 价值判断 当代中国  作者简介:汪淑娟,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