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皮亚杰也说过:“儿童的认知发展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因此,我们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适时、动态地对幼儿的活动环境进行改造、调整。重视课程与環境与游戏的内在联系,构建游戏化环境;强调统一规划与个性化相结合,以环保绿色为主线,充分挖掘园内资源,有效利用自然材料,努力营造绿色生态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得到全面的发展。
户外绿化变“乐园”,快乐游戏乐在其中
虞永平教授说过:“幼儿园的环境应适合幼儿的需要,贴近幼儿的心灵。”围绕这一要求,我园对环境进行合理调整、重新改造,把户外绿化带进一步规划为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户外活动区——“绿色主题乐园”。细细的沙池、缓缓的溪流、欢乐的秋千、秘密的山洞……孩子们在这里快乐游戏,尽情嬉戏,走、跑、攀爬、垒高、搭建等技能都得到锻炼和提高。经过打造,一个动态的乐园呈现在我们眼前。
在环境的设计与改造中,我们追随幼儿游戏的需要,同时不忘挖掘青年教师才干,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教师更为了解他们的喜好与需求,在建设小溪流时教师现场设计出了米奇造型的小溪流,投放了木桩小凳子、木板条、小桥等,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从家中带来水草、小鱼养在溪中,每天去观赏、喂食、观察小鱼为什么成群结队游、为什么喜欢躲藏在小桥下面,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另外,挖出的泥土堆积成小山坡、做成神秘小山洞,孩子们在奔跑、攀登、钻爬中释放自己的心灵,锻炼四肢,享受游戏的乐趣。
巧妙打造“瞭望台”,登高望远尽收眼底
二楼的登高瞭望台因为安全的问题,闲置了一段时间。经过商讨,我们对此进行了改造。根据幼儿的身高,在考虑安全因素的情况下,增添了台阶,独立建造了更高的瞭望台,为幼儿提供手拿型、落地型多种望远镜,幼儿在登高望远中学习区别望远镜的不同功能,体验一览无遗的宽阔景致,感受别样的游戏乐趣。其次,完善瞭望台环境,挖掘其功能,利用台阶及“烟囱”造型等特点建设幼儿攀岩、涂鸦、观察、记录等多功能游戏活动场所。除了瞭望台,二楼阳光操场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挖掘的资源。为此,我们将操场划分为大型多功能玩具区、骑行轮滑区、足球区、挑战区等活动区域,就连南面的狭长过道我们也不放过,因为在游戏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过道有独特的厚爱,便根据建筑特点迎合幼儿的需要给过道加顶,打造成阳光隧道,隧道顶部有孩子们喜欢的彩绘,全然是他们的隧道王国。户外游戏中,孩子们在隧道中骑车穿行、在轮滑区你追我赶、在挑战区攀爬跳跃、在足球区奔跑竞赛,欢乐的笑容时刻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可见,游戏化的环境给幼儿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合力挖掘“生态园”,春耕秋收乐享喜悦
三楼的生态园规划为幼之园、花之园、亲子园,园内拥有开放式桌椅区,供幼儿休息、摘菜、分类等。在规划生态园的过程中,结合生态园结构,按班级进行分区,有明显的插牌,并由各班自行管理,根据幼儿年龄、时令、季节以及植物的根、茎、叶等不同特点进行种植,组织开展各类种植活动;幼儿通过种植、观察、测量、拔草、捉虫、收获等过程,加深对植物生长发展过程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将收获到的果实、蔬菜的一部分投放在生活区、科学区供幼儿操作、观察,让区域活动的材料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还有一部分拿给食堂的负责人,制作成美味的食品,供幼儿品尝,真正把种植纳入课程之中,使其成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部分。除了园内活动,生态园活动还延伸到了家庭,邀请了家长共同参与各类种植、采摘活动,在种植中让幼儿向家长取经,并共享亲子种植的乐趣。
目前我们又通过三个区门廊改造、添置廊架、种植爬藤类植物,绿色生态体验区的完善以及添置小家电及工具小木屋等,让幼儿开展生活化的游戏,做到充分挖掘空间,为幼儿创设更为适宜的活动环境,有效地促进幼儿持续、深度的学习,更好地践行虞教授的“全收获”理念,实现幼儿和植物“共成长”。
个性中庭“小花园”,人人争做护绿天使
班级中庭是我园的一大亮点与特色,木质地板软、宽敞舒适,位于各班教室前面,中庭里种有班级树,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各班的“小花园”。为充分挖掘中庭环境,让环境为幼儿服务,教师们对中庭进行合理规划、精心设计,并结合各班幼儿年龄、班级特色,利用旧鞋子、轮胎、梯子、椰子壳、红酒盒、废旧童车、家具以及各类废旧瓶罐等绿色材料,根据季节以及幼儿兴趣等开展各类种植、养殖活动,引导幼儿每天照顾、观察、记录,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体会生态种植,从而更好地亲近自然。
总之,在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过程中,要让幼儿园课程更适合幼儿,更生动、有趣、丰富、有效,让幼儿主动获得新经验,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改造我们的环境,充分挖掘环境资源,突出环境的自然性、趣味性、挑战性,并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在丰富的环境材料下进行游戏获得发展。
户外绿化变“乐园”,快乐游戏乐在其中
虞永平教授说过:“幼儿园的环境应适合幼儿的需要,贴近幼儿的心灵。”围绕这一要求,我园对环境进行合理调整、重新改造,把户外绿化带进一步规划为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户外活动区——“绿色主题乐园”。细细的沙池、缓缓的溪流、欢乐的秋千、秘密的山洞……孩子们在这里快乐游戏,尽情嬉戏,走、跑、攀爬、垒高、搭建等技能都得到锻炼和提高。经过打造,一个动态的乐园呈现在我们眼前。
在环境的设计与改造中,我们追随幼儿游戏的需要,同时不忘挖掘青年教师才干,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教师更为了解他们的喜好与需求,在建设小溪流时教师现场设计出了米奇造型的小溪流,投放了木桩小凳子、木板条、小桥等,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从家中带来水草、小鱼养在溪中,每天去观赏、喂食、观察小鱼为什么成群结队游、为什么喜欢躲藏在小桥下面,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另外,挖出的泥土堆积成小山坡、做成神秘小山洞,孩子们在奔跑、攀登、钻爬中释放自己的心灵,锻炼四肢,享受游戏的乐趣。
巧妙打造“瞭望台”,登高望远尽收眼底
二楼的登高瞭望台因为安全的问题,闲置了一段时间。经过商讨,我们对此进行了改造。根据幼儿的身高,在考虑安全因素的情况下,增添了台阶,独立建造了更高的瞭望台,为幼儿提供手拿型、落地型多种望远镜,幼儿在登高望远中学习区别望远镜的不同功能,体验一览无遗的宽阔景致,感受别样的游戏乐趣。其次,完善瞭望台环境,挖掘其功能,利用台阶及“烟囱”造型等特点建设幼儿攀岩、涂鸦、观察、记录等多功能游戏活动场所。除了瞭望台,二楼阳光操场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挖掘的资源。为此,我们将操场划分为大型多功能玩具区、骑行轮滑区、足球区、挑战区等活动区域,就连南面的狭长过道我们也不放过,因为在游戏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过道有独特的厚爱,便根据建筑特点迎合幼儿的需要给过道加顶,打造成阳光隧道,隧道顶部有孩子们喜欢的彩绘,全然是他们的隧道王国。户外游戏中,孩子们在隧道中骑车穿行、在轮滑区你追我赶、在挑战区攀爬跳跃、在足球区奔跑竞赛,欢乐的笑容时刻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可见,游戏化的环境给幼儿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合力挖掘“生态园”,春耕秋收乐享喜悦
三楼的生态园规划为幼之园、花之园、亲子园,园内拥有开放式桌椅区,供幼儿休息、摘菜、分类等。在规划生态园的过程中,结合生态园结构,按班级进行分区,有明显的插牌,并由各班自行管理,根据幼儿年龄、时令、季节以及植物的根、茎、叶等不同特点进行种植,组织开展各类种植活动;幼儿通过种植、观察、测量、拔草、捉虫、收获等过程,加深对植物生长发展过程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将收获到的果实、蔬菜的一部分投放在生活区、科学区供幼儿操作、观察,让区域活动的材料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还有一部分拿给食堂的负责人,制作成美味的食品,供幼儿品尝,真正把种植纳入课程之中,使其成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部分。除了园内活动,生态园活动还延伸到了家庭,邀请了家长共同参与各类种植、采摘活动,在种植中让幼儿向家长取经,并共享亲子种植的乐趣。
目前我们又通过三个区门廊改造、添置廊架、种植爬藤类植物,绿色生态体验区的完善以及添置小家电及工具小木屋等,让幼儿开展生活化的游戏,做到充分挖掘空间,为幼儿创设更为适宜的活动环境,有效地促进幼儿持续、深度的学习,更好地践行虞教授的“全收获”理念,实现幼儿和植物“共成长”。
个性中庭“小花园”,人人争做护绿天使
班级中庭是我园的一大亮点与特色,木质地板软、宽敞舒适,位于各班教室前面,中庭里种有班级树,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各班的“小花园”。为充分挖掘中庭环境,让环境为幼儿服务,教师们对中庭进行合理规划、精心设计,并结合各班幼儿年龄、班级特色,利用旧鞋子、轮胎、梯子、椰子壳、红酒盒、废旧童车、家具以及各类废旧瓶罐等绿色材料,根据季节以及幼儿兴趣等开展各类种植、养殖活动,引导幼儿每天照顾、观察、记录,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体会生态种植,从而更好地亲近自然。
总之,在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过程中,要让幼儿园课程更适合幼儿,更生动、有趣、丰富、有效,让幼儿主动获得新经验,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改造我们的环境,充分挖掘环境资源,突出环境的自然性、趣味性、挑战性,并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在丰富的环境材料下进行游戏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