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一、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需要尊重、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感情融洽,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学生才能在宽松和谐、相互尊重、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发表自己的奇思妙想。因此,在课堂中,我对学生谆谆善诱,教态自然亲切。在课堂教学中对回答正确或有创见的学生,我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心里充满自豪和继续求知的信心,对回答错误或不完整的学生婉言引导,从不讽刺,不挖苦,不训斥,不指责。如“你试试看,老师相信你能行”,“你真棒,请继续”“谁来帮帮他?”“谁来当一回小老师?”“你的回答真妙,老师很欣赏你!”等等。师生在互敬互爱、民主和谐的气氛中积极参与学习,同学们积极思考,讨论畅所欲言,大胆发表独到见解,在讨论、思考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引导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应做到学生能探索的不代替;学生能发现的不暗示;学生能解决的不包办,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自主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探索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同时创新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做到“四给”: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探索。例如我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在课即将结束时,出现这样的情景:许多同学提到了本文的作者,并且说是小作者,那么作者是谁呢?我把这个问题丢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同学们众说纷纭,各抒己见,有的说作者是老人,根据一是,老爷爷都喜欢去茶室喝茶;二是“好骄傲的年轻人”应该是老人口气;有的说作者是青年,根据那个青年“挤”过去,而插图中这个青年就是挤在人群中的,青年人为什么就不能喝茶?有的说是年轻人,根据是文中写观鱼的有老人、有小孩、还有青年,这个“青年”写在最后,也说明作者是年轻人。讨论变成了激烈的争论,学生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兴趣不减,谁也无法说服谁。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我惊诧于他们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赞叹他们敢于发表独到见解的勇气,可作者是谁并不重要,我趁机把话题一转,同学们,你们说得都有道理,连我也不能判断到底哪一个结论是正确的了,不过,我们可以这样想,假如像大多数同学所说的,作者是那位老爷爷,我们应该给编辑同志提点什么建议呢?学生回答说:“告诉他,老爷爷应该画在人群之中。”我回答同学们说:“对,那么我们现在就给编辑同志写一封信吧。想想怎样把我们的争论和建议写清楚。想好后,先练习说一说。”同学们通过练习说,互相交流补充,信很快写好了,此时我深深地知道,有时候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给予学生一个自主发现问题的时空和机会,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思维活跃,畅所欲言,细心读书,在为表达而说,在为需要而写,能引发自主探究,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学所千呼万唤渴望出现的景象,真是令人叫绝的“柳暗花明”。
三、鼓励参与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新,创造新,在创新中饱尝成功的喜悦,在创新中提高能力。据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尽量挖掘教材的有利因素,鼓励学生大胆深入生活,把语文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平时我常常运用演一演、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画一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有一次我在上口语交际课时,我安排了同学们自编“国庆”小板报,同学们纷纷动手设计编排,同学们交上的小报大部分富有创意。为了培养学生口才推销能力,我因势利导安排了一节“推销”课,让同学们上台表演“推销”小板报,谁的产品最受欢迎谁就是胜利者,同学们个个争先恐后地跟同学推销,许多同学发挥了自己最佳口才,许多优秀“推销员”脱颖而出,通过此次画一画、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由知识到能力发展形成的全过程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 邱 丽
一、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需要尊重、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感情融洽,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学生才能在宽松和谐、相互尊重、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发表自己的奇思妙想。因此,在课堂中,我对学生谆谆善诱,教态自然亲切。在课堂教学中对回答正确或有创见的学生,我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心里充满自豪和继续求知的信心,对回答错误或不完整的学生婉言引导,从不讽刺,不挖苦,不训斥,不指责。如“你试试看,老师相信你能行”,“你真棒,请继续”“谁来帮帮他?”“谁来当一回小老师?”“你的回答真妙,老师很欣赏你!”等等。师生在互敬互爱、民主和谐的气氛中积极参与学习,同学们积极思考,讨论畅所欲言,大胆发表独到见解,在讨论、思考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引导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应做到学生能探索的不代替;学生能发现的不暗示;学生能解决的不包办,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自主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探索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同时创新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做到“四给”: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探索。例如我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在课即将结束时,出现这样的情景:许多同学提到了本文的作者,并且说是小作者,那么作者是谁呢?我把这个问题丢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同学们众说纷纭,各抒己见,有的说作者是老人,根据一是,老爷爷都喜欢去茶室喝茶;二是“好骄傲的年轻人”应该是老人口气;有的说作者是青年,根据那个青年“挤”过去,而插图中这个青年就是挤在人群中的,青年人为什么就不能喝茶?有的说是年轻人,根据是文中写观鱼的有老人、有小孩、还有青年,这个“青年”写在最后,也说明作者是年轻人。讨论变成了激烈的争论,学生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兴趣不减,谁也无法说服谁。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我惊诧于他们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赞叹他们敢于发表独到见解的勇气,可作者是谁并不重要,我趁机把话题一转,同学们,你们说得都有道理,连我也不能判断到底哪一个结论是正确的了,不过,我们可以这样想,假如像大多数同学所说的,作者是那位老爷爷,我们应该给编辑同志提点什么建议呢?学生回答说:“告诉他,老爷爷应该画在人群之中。”我回答同学们说:“对,那么我们现在就给编辑同志写一封信吧。想想怎样把我们的争论和建议写清楚。想好后,先练习说一说。”同学们通过练习说,互相交流补充,信很快写好了,此时我深深地知道,有时候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给予学生一个自主发现问题的时空和机会,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思维活跃,畅所欲言,细心读书,在为表达而说,在为需要而写,能引发自主探究,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学所千呼万唤渴望出现的景象,真是令人叫绝的“柳暗花明”。
三、鼓励参与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新,创造新,在创新中饱尝成功的喜悦,在创新中提高能力。据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尽量挖掘教材的有利因素,鼓励学生大胆深入生活,把语文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平时我常常运用演一演、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画一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有一次我在上口语交际课时,我安排了同学们自编“国庆”小板报,同学们纷纷动手设计编排,同学们交上的小报大部分富有创意。为了培养学生口才推销能力,我因势利导安排了一节“推销”课,让同学们上台表演“推销”小板报,谁的产品最受欢迎谁就是胜利者,同学们个个争先恐后地跟同学推销,许多同学发挥了自己最佳口才,许多优秀“推销员”脱颖而出,通过此次画一画、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由知识到能力发展形成的全过程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