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德与法治离不开生活实际,更是依存于其中才能散发独特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要切实有效地实现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几个方面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有效地抓住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开拓教学思维,促使每一个课堂环节都能够呈现出强劲的教育生命力。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3-0044-02
引 言
目前,生活化教学模式已经逐步深入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之中,但是仍然有诸多因素影响其教学质量和效率,致使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止步不前。这主要表现在教学形式单一化、活动设计欠缺趣味性、实践经验减少等方面,严重阻碍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进步和优势凸显,为了行之有效地对这一问题进行改善,其应用探讨十分有必要。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1.单一化的教学模式
目前,仍然有部分教师没有积极改变传统模式下的“固封式”教学,这导致各个方面的教学思路较为陈旧。在这种欠缺生活化教学的理念之下,学生难以运用所学知识,进而使得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逐步下降。可以说,传统教学理念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制约学生的想象,使得生活化教学不够完备,进而使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2.生活化教学只是“纸上谈兵”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的极力要求下,道德与法治课程必须要依据时代发展作出具体的实践努力,但是在当下的教学探索中往往呈现出“纸上谈兵”的教学趋势,并没有切实有效地发挥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开发学生的独特思维意识,进行生活化学习探索,致使教育教学工作浮于表面。部分教师为了落实教育号召,虽然积极开拓教学模式但却“用力过猛”,让学生又一次在死记硬背的道路上失去学习的自信心[1]。总之,这种与生活实际脱节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难以将生活案例和知识点进行有效融合,学生会逐渐丧失良好的实践应用能力。
3.教学设计欠缺完整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课堂设计欠缺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学手段从理论经验到实践经验均有着一定的不足和欠缺,这就难以为教师提供完备的教学设计指导,极有可能因为不合时宜的实践活动而造成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不难看出,教学设计欠缺充分的综合考虑会导致教育目标无法实现,并且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降低,进一步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目标是致力于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综合道德素养,并且通过植入有效的生活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积极掌握知识技能,从内心深处加深道德与法治精神的洗礼。有效的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是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需要长期坚持努力的重要内容,其不仅可以让学生加强理论知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可以从每一件生活琐事中获得满满的正能量,不断约束自身的行为,甚至极大限度地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使得我国教育形态更加成熟和多样化。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针对以上现状及问题,教师必须作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与研究,把握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需求,开拓教学思维模式、优化设计教学环节、创设实践教学情境,致力于发展综合素质的教育方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感,感知生活当中处处都有“道德与法治”,进而学有所获。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深化拓展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1.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化教学模式要长久地應用与发展,就必须不断优化与改进教学设计,通过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的教学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细碎的知识要点。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为学生进行有效的梳理与总结,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其次,学生个人能力和实际需求也各不相同,教师要依据班级整体水平设计教学内容,积极开拓思维,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最后,教师利用丰富的课本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和延伸,做好教学设计整体性研究,使得生活化教学可以发挥出积极作用[2]。
例如,在教学“交友的智慧”一课时,教师可以积极把握生活化教学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交友状况,来进行本课程的优化学习。在学生大致浏览文本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说一说自己在交朋友过程中有哪些心得体会。接着让学生举手发言并由教师指导和分析,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收获交友的智慧。
2.渗透开展生活化教学工作
为了较好地践行素质教育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探索知识的自觉性、主动性,引导其深入生活实际体验道德与法治知识,不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其个人修养。道德与法治来源于生活,是高度凝练的知识形态,因此要想做到知识渗透,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回归生活,加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优化完善教育教学形态,使得学生能够构建完备的学习模式。教师要把握道德与法治同社会生活的有效联系,使生活化教学模式落到实处,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例如,在进行“秩序与规则”一课教学时,教师需要渗透生活实际,完善教学资源,通过丰富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这种熟悉的形态加强学生的思维运作与研究。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通、公共汽车等秩序的情境模拟,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味生活中的规则,强化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3.提高生活化教学作用
不断优化和完善生活化教学,可以强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实践,进一步丰富其生活体验,改变传统模式下知识教学与生活实践脱节的现象。加强生活化教学模式设计的同时,需要强化学生对各项法律制度的学习,培养初中阶段每一个学生知法、懂法、用法的综合素养。
例如,教学“服务社会”一课时,教师可以应用社团活动、公益活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生活素材,为学生节选片段并通过这些服务社会的实际案例,完善学生对公益事业的看法,在此过程中深化学生的感知,促使其能够在生活当中积极服务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逐步渗透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也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每一个学生把握知识的有效性,积极应用与实践,建立健全完备的个人人格,成长为健康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劳婷婷.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04):67.
罗新海.基于生活化视角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探究[J].名师在线,2018(29):35-36.
作者简介:武丽云(1975.3—),女,山西太谷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3-0044-02
引 言
目前,生活化教学模式已经逐步深入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之中,但是仍然有诸多因素影响其教学质量和效率,致使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止步不前。这主要表现在教学形式单一化、活动设计欠缺趣味性、实践经验减少等方面,严重阻碍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进步和优势凸显,为了行之有效地对这一问题进行改善,其应用探讨十分有必要。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1.单一化的教学模式
目前,仍然有部分教师没有积极改变传统模式下的“固封式”教学,这导致各个方面的教学思路较为陈旧。在这种欠缺生活化教学的理念之下,学生难以运用所学知识,进而使得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逐步下降。可以说,传统教学理念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制约学生的想象,使得生活化教学不够完备,进而使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2.生活化教学只是“纸上谈兵”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的极力要求下,道德与法治课程必须要依据时代发展作出具体的实践努力,但是在当下的教学探索中往往呈现出“纸上谈兵”的教学趋势,并没有切实有效地发挥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开发学生的独特思维意识,进行生活化学习探索,致使教育教学工作浮于表面。部分教师为了落实教育号召,虽然积极开拓教学模式但却“用力过猛”,让学生又一次在死记硬背的道路上失去学习的自信心[1]。总之,这种与生活实际脱节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难以将生活案例和知识点进行有效融合,学生会逐渐丧失良好的实践应用能力。
3.教学设计欠缺完整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课堂设计欠缺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学手段从理论经验到实践经验均有着一定的不足和欠缺,这就难以为教师提供完备的教学设计指导,极有可能因为不合时宜的实践活动而造成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不难看出,教学设计欠缺充分的综合考虑会导致教育目标无法实现,并且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降低,进一步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目标是致力于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综合道德素养,并且通过植入有效的生活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积极掌握知识技能,从内心深处加深道德与法治精神的洗礼。有效的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是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需要长期坚持努力的重要内容,其不仅可以让学生加强理论知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可以从每一件生活琐事中获得满满的正能量,不断约束自身的行为,甚至极大限度地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使得我国教育形态更加成熟和多样化。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针对以上现状及问题,教师必须作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与研究,把握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需求,开拓教学思维模式、优化设计教学环节、创设实践教学情境,致力于发展综合素质的教育方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感,感知生活当中处处都有“道德与法治”,进而学有所获。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深化拓展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1.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化教学模式要长久地應用与发展,就必须不断优化与改进教学设计,通过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的教学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细碎的知识要点。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为学生进行有效的梳理与总结,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其次,学生个人能力和实际需求也各不相同,教师要依据班级整体水平设计教学内容,积极开拓思维,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最后,教师利用丰富的课本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和延伸,做好教学设计整体性研究,使得生活化教学可以发挥出积极作用[2]。
例如,在教学“交友的智慧”一课时,教师可以积极把握生活化教学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交友状况,来进行本课程的优化学习。在学生大致浏览文本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说一说自己在交朋友过程中有哪些心得体会。接着让学生举手发言并由教师指导和分析,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收获交友的智慧。
2.渗透开展生活化教学工作
为了较好地践行素质教育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探索知识的自觉性、主动性,引导其深入生活实际体验道德与法治知识,不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其个人修养。道德与法治来源于生活,是高度凝练的知识形态,因此要想做到知识渗透,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回归生活,加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优化完善教育教学形态,使得学生能够构建完备的学习模式。教师要把握道德与法治同社会生活的有效联系,使生活化教学模式落到实处,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例如,在进行“秩序与规则”一课教学时,教师需要渗透生活实际,完善教学资源,通过丰富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这种熟悉的形态加强学生的思维运作与研究。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通、公共汽车等秩序的情境模拟,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味生活中的规则,强化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3.提高生活化教学作用
不断优化和完善生活化教学,可以强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实践,进一步丰富其生活体验,改变传统模式下知识教学与生活实践脱节的现象。加强生活化教学模式设计的同时,需要强化学生对各项法律制度的学习,培养初中阶段每一个学生知法、懂法、用法的综合素养。
例如,教学“服务社会”一课时,教师可以应用社团活动、公益活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生活素材,为学生节选片段并通过这些服务社会的实际案例,完善学生对公益事业的看法,在此过程中深化学生的感知,促使其能够在生活当中积极服务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逐步渗透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也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每一个学生把握知识的有效性,积极应用与实践,建立健全完备的个人人格,成长为健康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劳婷婷.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04):67.
罗新海.基于生活化视角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探究[J].名师在线,2018(29):35-36.
作者简介:武丽云(1975.3—),女,山西太谷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